108.如何防治大白菜黄曲条跳甲?
黄曲条跳甲属鞘翅目、叶甲科害虫,成虫善跳跃,俗称狗虱虫、跳虱,简称跳甲,因其鞘翅上有黄色条纹而得名。体小,仅1.8~2.4毫米。体黑色,有光泽。它的最明显特征是鞘翅中央有1条黄色变曲的纵条纹,两端宽,中间窄。老熟幼虫体长约4毫米,长圆筒状,黄白色,头和前胸背板淡褐色,各节生有突起的肉瘤,上有细毛。
(1)危害症状:黄曲条跳甲是寡食性害虫,偏食十字花科蔬菜,因此十字花科蔬菜连作菜地常猖獗发生,常危害甘蓝、花椰菜、大白菜等十字花科蔬菜。虫态有成虫、卵、幼虫、蛹,成虫和幼虫两个虫态对植株直接造成危害。成虫食叶,其中幼苗期最重,叶常被咬坏,甚至吃光,造成全株死亡,以致缺苗毁种。在留种地主要危害花蕾和嫩荚。幼虫只危害菜根,蛀食根皮,咬断须根,使叶片萎蔫枯死。大白菜受害后叶片变黑死亡,并传播软腐病。成虫最喜欢危害幼嫩部分,常聚集危害叶背面。
(2)发生特点:黄曲条跳甲在北方每年可发生4~6代,以成虫在土缝、树皮缝、残枝落叶或杂草中越冬。翌年春季气温较高,回升到10℃左右时开始取食,20℃时食量急增,适温范围21~30℃,32~34℃食量最大,超过34℃有蛰伏现象,8~9月危害最重。黄曲条跳甲在华北至东北地区秋季危害较重。成虫善跳跃,喜高温、高湿。高温时可飞翔,早晚或阴雨天躲藏在叶背面或土块下,中午前后活动最多。成虫产卵喜潮湿土壤,含水量低的极少产卵,空气相对湿度低于90%时,卵孵化极少。春秋季雨水偏多,有利于发生。夏季高温季节食量剧减,繁殖率下降,并有蛰伏现象,发生较轻。在南方则有春、秋两次危害盛期,春季1、2代(5、6月)和秋季5、6代(9、10月)为主害代,危害严重,但春季的危害重于秋季,盛夏高温季节发生较少。成虫有趋光性,对黑光特别敏感,寿命可长达1年。
(3)防治方法:
①农业防治。与非十字花科蔬菜轮作。清除菜地的残株败叶,铲除杂草。播种前深耕晒土,消灭部分蛹。
②药剂防治。在幼苗出土时及时用药防治,每亩用8~10千克除虫精粉。注意防治成虫宜在早晨和傍晚喷药,采用药剂防治成虫,应该大面积连片同时进行。先从四周喷起,逐渐向中间集中,防止成虫逃走。可选用5%抑太保乳油4 000倍液、5%卡死克乳油4 000倍液、5%农梦特乳油4 000倍液、40%菊杀乳油2 000~3 000倍液、40%菊马乳油2 000~3 000倍液、20%氰戊菊酯2 000~4 000倍液、茴蒿素杀虫剂500倍液、50%马拉硫磷乳油或50%辛硫磷乳油1 000~1 500倍液,也可用2.5%敌杀死乳油、20%速灭杀丁乳油3 000倍液喷雾防治。还可用90%敌百虫晶体1 000倍液,或50%敌敌畏1 000倍液,或5%米福灵乳油3 000~5 000倍液灌根,以防治幼虫。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