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0.如何防治大白菜菜青虫?
菜粉蝶别名菜白蝶,它的幼虫称为菜青虫。成虫前翅基部灰黑色,顶角黑色,呈三角形。前缘有不规则的黑斑,底面淡粉黄色。卵竖立,呈弹头形,初产时淡黄色,后变为橙黄色,表面有较规则的纵横脊纹。幼虫初孵时灰黄色,后变为青绿色,体圆筒形。蛹纺锤形,两端尖细,颜色因化蛹环境而异,有青绿色、灰褐色。
(1)危害症状:刚孵化出来的幼虫先吃卵壳,然后取食叶片。初龄幼虫在叶背啃食叶肉,残留表皮,幼虫3龄以后将叶食成孔洞或缺刻,危害严重时只残留叶柄和叶脉。幼虫排出大量粪便,污染叶和菜心,其伤口易导致软腐病。
(2)发生特点:菜粉蝶一年发生多代,多个虫态同时并存。以蛹在干燥、阳光不直接照射的场所越冬。成虫交配2~3天后产卵,卵期4~8天。幼虫有吐丝下垂的习性,在菜叶上化蛹。成虫晚上栖息在生长茂密的植物上,清晨露水干后出现在开花植物上吸食花蜜并产卵。
(3)防治方法:主要采取以化学防治为主的综合防治措施。
①合理轮作,与瓜类、茄果类或葱蒜类蔬菜轮作。收获后要及时处理残株败叶,清洁田园,消灭菜地残株败叶上的虫口,以减少虫源。
②诱杀成虫,减少产卵。利用菜青虫的趋光性,在成虫发生期放置黑光灯诱杀,以减少产卵数量。对老龄幼虫,须在清晨检查捕杀。
③科学用药,提高灭虫效果。菜青虫是十字花科蔬菜中常见的抗性害虫,发生世代多,危害时间长。由于低龄幼虫的抗药力很弱,及时用药十分重要。幼苗出土后就要开始喷药,每7天喷一次,连续喷2~3次。目前防治用的农药主要有三类:
①细菌性杀虫剂。菜青虫属鳞翅目类害虫,使用细菌性杀虫剂的防效很好,如Bt(苏云金杆菌)。这类杀虫剂的机理是麻痹菜青虫的神经,破坏肠道的消化功能,一般用Bt乳油或青虫菌6号液剂500~800倍液喷雾。施用时剂量不宜过高或过低,虫龄不宜过大,要避免高温时施药,最好在晴天下午或阴天进行,但低于15℃不宜施药。
②抗生素杀虫剂。采用阿维菌素和苏云金杆菌复配的农药有苏阿维和苏丹等品种,具有强烈的胃毒作用,兼有触杀作用,对抗性菜青虫有较高的活性,药效能持续10~15天。
③昆虫生长调节剂。这类药剂有5%氟虫脲(卡死克)乳油、5%氟啶脲(抑太保)乳油及25%灭幼脲悬浮剂等,可抑制幼虫蜕皮后新表皮的形成。此类药剂的速效性略差,但持续性长。应在菜青虫幼龄期施用,每年施用1~3次,不能频繁施用,要与其他农药交替施用。
综合用药,可施用的药剂较多,包括敌百虫、杀螟松、Bt乳油、杀灭毙、溴氰菊酯、功夫乳油、灭幼脲等,注意多种药剂交替轮换施用,以免产生抗药性。常用25%杀虫双500倍液、40%速灭杀丁6 000~7 000倍液或每克含100亿活孢子的Bt粉剂500~1 000倍液加0.1%的洗衣粉喷洒植株,或用50%辛硫磷乳油1 000倍液喷雾防治。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