蚜虫是大白菜的重要害虫,从大白菜幼苗期起,直至结球期,各期都能危害。
(1)危害症状:幼苗期常潜伏于叶片背面,用针状口器吮吸叶部汁液。幼苗受害后,造成幼苗严重失水和营养不良,叶片向背面皱缩。进入生长后期,气温下降,其繁殖场所便由外叶转入心叶。到收获食用时,在白嫩的心叶上密密麻麻地布满了黑色虫体。严重时,密密麻麻地布满叶背,叶片因而卷缩、黄萎。除了危害植株外,还传播多种病毒。
(2)发生特点:危害大白菜的蚜虫有桃蚜和菜缢管蚜,一年发生多代,随各地区生长期的长短而异。北方可达10~20代,南方可达40代。北方蚜虫的繁殖方法为无性与有性世代交替,从春季至秋季都是无性生殖,即孤雌生殖,到晚秋才发生雌雄两性,交配后在菜株上或桃李树上产卵越冬,也有以成虫或若虫随大白菜在窖内越冬的。南方冬季温暖地区,每代都是无性繁殖。蚜虫的繁殖力强,发育又快,一头雌蚜可产生若虫数十头,若虫五六天即可成熟产生后代。同时,发生的快慢也与气候条件有关,春秋两季繁殖最快;夏季高温多雨,受雨水、天敌的干扰,繁殖数量较少。蚜虫除直接危害外,还可传染病毒。
(3)防治方法:
①清洁田园。
②黄板诱蚜。每亩放置长66厘米、宽33厘米的黄色板8块(板上涂有机油,以便粘虫)。方法为:把纤维板或硬纸板涂成黄色,再涂一层黏油(可使用10号机油,加少许黄油调匀),置于行间,与植株高度一致或高出植株顶部。黄板需每隔7~10天重涂一次。或用银灰色薄膜避蚜(用宽12~23厘米的膜条,按12~23厘米的条距固定在苗床拱棚架上)。
③药剂防治。在初发阶段消灭蚜虫,可选用40%乐果乳油0.5千克加水500~1 000千克喷雾,或70%灭蚜松可湿性粉剂0.5千克加水500~1 000千克喷雾,或50%二溴磷乳油0.5千克加水500~1 000千克喷雾,或25%亚胺硫磷乳油0.5千克加水250~500千克喷雾,或50%马拉硫磷乳油0.5千克加水400~500千克喷雾,或50%抗蚜威可湿性粉剂0.5千克加水1 000~1 500千克喷雾。也可选用菊酯类杀虫剂,如2.5%溴氰菊酯(敌杀死)0.5千克加水3 000~4 000千克,或速灭菊酯(速杀灭丁)、10%氯氰菊酯、中西除草菊酯(多虫畏)、二氯苯醚菊酯(除虫精),均0.5千克加水2 000~2 500千克喷雾。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