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5.怎样防治花椰菜、青花菜真菌性黑斑病?
(1)发病症状:危害十字花科蔬菜植株的叶片、叶柄、花梗及种荚等部位,以危害花椰菜叶片为主,严重时危害花球和叶柄。叶片发病多从外叶开始,病斑圆形,灰褐色或褐色,有或无明显的同心轮纹,病斑上生有黑色霉状物,潮湿环境下更为明显。病斑周围有黄色的晕环,花椰菜上病斑大小幅度较大,直径为2~20毫米。叶片病斑发生很多时,容易变黄早枯。花球上的病斑与叶片上的相似。
(2)发病特点:病菌以菌丝体或分生孢子在土壤中的病残体上越冬,或者附着在种子表面越冬,成为来年初侵染源。分生孢子借气流传播进行再侵染,造成病害蔓延。病菌生长发育温度为10~35℃,最适温度为17℃,最适土壤pH为6.6。病菌可以在水中存活1个月,在土中存活3个月,表层土可存活1年。遇连续阴雨或暴风雨天气较多时病害发生较重。
(3)防治方法:
①种子处理。种子用50℃温水浸20~30分钟,并不断搅拌,后立即移入冷水中降温,可杀死附于种子表面的分生孢子和种皮内的菌丝;用种子量0.1%~0.2%的绿亨1号拌种,或用种子量0.3%的50%福美双加50%多菌灵(1∶1)拌种,或用0.2%~0.3%扑海因拌种,也可用根腐灵200倍液或高锰酸钾500倍液浸泡20分钟后,再用清水冲洗干净待播。
②农业措施。与非十字花科作物进行2~3年轮作;及时做好清园工作,清除病残体;选好田块,施足基肥,增施有机肥,提高植株抗性;合理密植;在植株生长初期用药预防,最好定植前对土壤和秧苗进行消毒,定植后做好肥水管理。具体做法:地块要求排灌良好,壤土至黏质壤土,肥沃。一般每亩施鸡粪1 500千克或牛栏肥2 000千克,进口复合肥60千克作基肥,土壤要进行深耕翻晒,定植地筑成深沟高畦,沟深30厘米,在秋季雨水多时可起到排渍作用。一般15米宽的畦栽2行,适当增加株距,有利于通风降湿,行株距一般为45厘米×60厘米;前茬作物病害较严重的,在秧苗定植成活后,用绿亨2号600~800倍液、绿亨1号3 000~4 000倍液,每株灌注150克,可控制土壤病害传播。第1次追肥在定植成活后,每亩浇施人粪尿400千克;第2次追肥在现蕾期,亩施尿素10千克,结合灌水,将尿素洒入沟中。花椰菜喜湿润,在生长过程中需要水分较多,在叶簇旺盛生长和花球形成期,尤其需要大量的水分。在高温干旱时,必须及时灌水。灌水时切忌大水漫灌,待畦沟渗透后,及时将余水排除。保护地栽培要重点抓生态防治。
③药剂防治。用300倍液根腐灵浇苗床或每袋药拌50千克营养土,或1平方米苗床用绿亨1号兑水淋浇苗床上,过1周再进行播种。在发病初期喷药,常用药剂有5%百菌清600倍液,70%代森锰锌500~800倍液,绿亨2号600~800倍液,50%扑海因1 000倍液,50%多菌灵500倍液,50%异菌脲可湿性粉剂1 000~1 500倍液,50%腐霉利可湿性粉剂1 500倍液,3%农抗120水剂100~150倍液,75%百菌清可湿性粉剂600倍液,58%甲霜灵·锰锌可湿性粉剂500倍液,一般喷施2~3次。棚室栽培,在发病初期每亩喷洒5%百菌清粉剂1千克,每隔9天防治一次,连续防治3~4次;也可以用45%百菌清烟剂或15%腐霉利烟剂,每亩200~250克熏一夜。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