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0.如何高效益的利用玉米芯栽培平菇?
用玉米芯栽培平菇,增产效果显著,每百千克玉米芯可产鲜菇100~150千克,生物转化率达150%~250%。
(1)选料与加工:选当年新鲜且无霉变的玉米芯,放在阳光下暴晒2~3天,把玉米芯粉碎成玉米粒大小的粗屑状,不需要过筛。
(2)培养料:首先把石灰和尿素在水中溶解,再拌入料内,水料比以1∶1为最好,料翻拌均匀后,堆闷2小时。
(3)堆料发酵:在水泥地上或土地上铺塑料薄膜,堆成宽1.5米、高1米、长度不限的垛,从垛顶部随机向下打几个穿底洞,然后盖上塑料布或草帘堆积发酵。1天后测量料堆温度,达到60℃以上,保持6小时,再进行翻堆。将外料翻到内,内料翻到外边,再堆垛。发酵到60℃,维持12~24小时后散堆,发酵即完成。
(4)装料与接种:当料温降到30℃以下即可装袋,采用50厘米×25厘米的聚乙烯筒袋,按3层料、4层菌种接种,即两端各一层菌种、中间两层菌种,菌种量按3∶2∶2∶3,播种量为料重的10%~15%。把接过种的塑料袋扎口向两侧向上堆积,高度在1.5~2米。播种两天后料温开始上升,每天注意料温变化,2~3天后翻一次垛,6~7天后再翻一次垛,防止料温升到35℃以上。当料温升至32℃时,应及时打开门窗,向地面喷水,减少堆积层次;疏散菌袋,使袋内热量迅速散放,以降低料温。菌袋料温最好控制在25℃左右,10天左右将菌袋转动180°,使底部积水倒渗,以利均匀发菌。20天左右再倒袋一次,把菌丝体生长好的菌袋放在一起,差的放在一起,将污染的挑出,污染轻的把袋口打开放在阴凉处晾几天或用石灰粉掩盖,污染重的移至远处深埋。这样出菇整齐,便于管理,室内空气相对湿度保持在65%左右,一般经30天左右菌丝即可发满菌袋。
(5)出菇管理:当整个料面布满白色菌丝时,可将袋两侧的扎口解开,袋口可像卷袖一样外卷,加强通风,加大湿度,室温保持在14~18℃,空气相对湿度控制在85%~90%。在现蕾期切忌喷水,当幼菇出现应少量喷水,当长至蚕豆大小时要进一步增加湿度和通气量,喷水次数要增加,保持空气相对湿度90%,在10~25℃下经5~7天即可收获。第一茬菇采收后重喷一次水,将料面和原来一样封起来,将残菇碎片割净,保持室内空气稍干燥些,促使菌丝生长和积累养分,加强通风透光。第二茬菇形成后,进行正常管理。收完2~3茬菇后,视情况可喷施0.2%~0.3%尿素或磷酸二氢钾,整个生长期间温度控制在10~25℃,空气相对湿度保持在80%~95%为宜。
(6)适时采收:平菇从种到收一般需40天左右,菌盖八成熟时子实体最重、产量最高。采收时将菇柄握住,旋转取出,或用小刀从基部整丛割下,不能硬拔,以免损坏料面,影响后茬出菇。整个生长周期可采5~6茬菇。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