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4.金针菇瓶栽法如何操作?
(1)装瓶:用750毫升菌种瓶或500毫升罐头瓶,将配养料兑水、拌匀,使含水量达60%~65%。培养料装瓶时要下松上紧,料装至瓶肩部,压实,中间用径粗1.5厘米的木棒扎一洞,以利通气,促进菌丝生长。瓶口用聚丙烯膜加盖牛皮纸封口。
(2)灭菌、接种:装瓶后,经高压或常压灭菌,冷却后接种。接种前,接种室(箱)先消毒,然后接种,每瓶原种可接40~60栽培瓶。
(3)培养:将菌种瓶放在20~25℃的培养室内培养。接种后2~3天,菌丝开始恢复生长,8~10天可长到瓶肩以下,20~25天可长满瓶。为使瓶间菌丝生长发育均衡,以利出菇管理,在培养过程中要经常转瓶和移位。菌丝培养期间,室内应保持干燥,空气相对湿度控制在65%以下,这样能有效地降低污染率。
(4)搔菌、催蕾:菌丝长满瓶后,将瓶送入出菇房进行搔菌。搔菌就是将料面的菌种块去掉,操作时用一根8号铅丝砸扁,压弯做成小锄,将料面轻刮一遍。如果不进行搔菌处理,原基大都集中在老菌块上发生,原基数量少,发生也不够整齐。搔菌后,培养基上面的菌丝接触到空气,很快恢复生长,能在整个培养料表面很整齐地形成大批原基。搔菌时应多准备几把小锄,轮流灼烧灭菌后使用,以免带入杂菌。催蕾就是搔菌后,不要再盖瓶盖,在瓶口盖湿报纸保湿,室温降至10~12℃,空气相对湿度提高到80%~85%,室内要黑暗。10~14天培养料表面就会出现许多褐色水珠,接着就会形成大量原基。催蕾期间要经常往报纸上喷水保湿,报纸要平整,没有破洞,不能让水流入瓶内,否则易发生病害。
(5)驯化培养:金针菇子实体在10~12℃时生长最快,但菇柄细长,质量不够理想,产出的菇多为国内市场销售。若要生产优质的出口菇,还需要进行驯化培养。即在原基形成后,将菇房温度降至3~5℃,室内空气相对湿度控制在80%~85%并遮光。有条件的地下室,在现蕾后可打开有一定高差的地道口,送风1小时,并适当延长揭膜时间。地面菇房或半地下室可开南窗通风降温。如果环境温度高于5℃,就不宜进行驯养。驯养5~7天,就可形成菌柄粗壮挺立、脆嫩、色浅的子实体,而且出菇也比较整齐一致。
(6)出菇管理:当菌柄长到2~3厘米高,菌盖开始分化,就要长出瓶口时,要在瓶口上套上一个套筒。套筒可用质地较韧的纸或塑料,做成开角15°的喇叭口状,高约12厘米。套筒下端,事先用粗针扎两排稀疏的通气孔。套筒的目的是让子实体在避光、低温、保湿、缺氧条件下,形成色白、脆嫩、柄长、盖小的子实体。此期菇房温度要调节到5~8℃,经常保持潮湿,在套筒上也可喷少量清水,但绝不能往瓶内喷水。
(7)采收及采后管理:当菇柄长到13~14厘米高时,去掉套筒,将整丛菇从培养基上取下。以木屑为主的栽培料,一般只采收两潮菇;用棉籽壳为主的栽培料,可以采收3潮菇。瓶栽金针菇的生物学转化率可达70%~80%,高产者可达100%。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