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7.如何防止香菇菌棒腐烂?
香菇菌棒腐烂,造成资源的浪费和菇农经济损失,局部地区已严重威胁香菇业的发展。菌棒腐烂多发生在老菇区,根本原因是竞争性杂菌入侵感染,故一切诱发杂菌入侵感染的因素都会导致菌棒腐烂。
(1)原因:
①栽培品种抗逆力减弱:抗逆力减弱是品种种性退化的一种表现,这是菌棒腐烂的内因。老菇区一些当家品种种植多年,种性退化,菌丝生命力减弱,对环境适应能力差,抗杂菌入侵能力下降,竞争性杂菌就能乘虚而入,引起菌棒腐烂。如香菇241-4品种,因栽培年数已久,近年来其丰产性、抗逆性都明显下降,菌棒也易腐烂。
②栽培环境恶劣:栽培环境恶劣导致菌丝生长受阻、抗逆性减弱或衰老死亡、自溶而引起菌棒腐烂。夏季高温、通风不良、消毒药品使用不当、原材料变质等因素,也能诱发腐烂。
③虫害:菇类害虫从通气孔进入菌棒生长繁殖,直接咬食菌丝体,菌丝体受伤后形成局部高温、高营养环境,使竞争性杂菌入侵感染,形成虫菌交叉感染,导致菌棒腐烂。老菇区虫口密度高、危害重,烂棒也相对较为严重。
④刺孔损伤:栽培过程中刺孔通气操作不当,刺孔器械(铁钉、竹签等)直接刺伤菌丝,导致杂菌入侵感染而发生腐烂。
⑤药害损伤:香菇菌丝或子实体对多数农药都很敏感,易造成药害损伤。如敌敌畏、乐果等对菌丝有明显的毒害作用,菇农使用这些农药治虫,引起菌棒腐烂。
(2)预防:第一,选用优良品种,对退化品种进行提纯复壮。
第二,严格按照香菇高产栽培技术规程进行栽培管理。合理布局品种。依照当地的气候特点,选择适宜的品种。搞好栽培场地和环境的卫生,上年度废菌棒要及时清理;老菇场要喷洒杀菌杀虫剂,减少杂菌污染源,降低虫口密度。严格控制消毒药品的用量。目前市面上消毒药品含有的有效成分都是相同的,用量以每立方米3~4克为佳,切勿超过6克。接种口用蜡或胶带封口,杜绝虫、菌从接种口入侵菌棒。刺孔通气要规范操作,铁钉直径要小于2毫米,孔深1~1.5厘米,选晴天刺孔,不在瘤状物处刺孔。合理治虫防病。选用高效、无副作用、无毒、药效长的菇类专用杀虫剂“菇虫净”,在第一次刺孔后喷洒一次,隔两个月后再喷一次,就能有效地防治虫害,切不可使用敌敌畏等。
第三,发现菌棒腐烂,要及时将烂棒拣出另行堆放,以免交互感染。用干净刀片切除腐烂部分,用克霉灵等杀菌剂擦洗病斑切口处和薄膜,然后将薄膜覆回,用胶带封死,防止失水和虫、菌再次入侵。这一操作最好在无菌条件下完成。在发菌初期开始烂棒的,应果断进行再次菌棒消毒接种(重做)。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