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百科知识 黄瓜苗期死苗如何防治

黄瓜苗期死苗如何防治

时间:2024-11-18 百科知识 版权反馈
【摘要】:黄瓜苗期的疫病、猝倒病和立枯病的病菌大都在土壤中越冬,或通过流水、带菌肥料、农具等传播。除上述方法处理以外,还要进行普遍的药剂防治,要及早发现,及早施药。另外,在二三月份育苗时床温一般偏低,对苗床应适当控制浇水,以免造成低温潮湿对幼苗的不良影响,并可防止病害发生。特别应防止塑料薄膜滴水,薄膜滴水为猝倒病的发生提供了条件。

15.黄瓜苗期死苗如何防治?

(1)选用抗病品种:不同的黄瓜品种,抗病性不一样。在选用品种时,除了考虑产量和经济效益外,还应该对抗病性加以比较,根据当地经常发生的病害,选用相应抗病品种,在一定程度上可减轻或减少病害的发生。

(2)全面进行消毒杀菌:

①种子消毒。播种前,将选好的种子进行消毒,减少种子带菌,从而降低感染的几率。一般采用10%磷酸三钠液或1000倍的高锰酸钾溶液,用量以浸没种子为宜,在50~55℃的溶液中浸种20~30分钟,浸种时不断搅动,再用清水冲洗2~3次;或用25%甲霜灵拌种,用量为种子重量的0.3%左右;或用25%甲霜灵可湿性粉剂800倍液浸种0.5小时,能有效防治黄瓜苗期病害。

②土壤消毒。黄瓜苗期的疫病、猝倒病和立枯病的病菌大都在土壤中越冬,或通过流水、带菌肥料、农具等传播。因此,一般不采用旧苗床土或菜园土做营养土,而以取用新土为宜。若用旧苗床土或菜园土,则必须进行消毒,杀灭土壤中的病菌。用福尔马林30~50毫升/米2兑水1~3千克(加水量视土壤湿度而定),于播种前2~3周对土壤进行处理,与表土混合均匀。再用塑料薄膜或旧麻袋覆盖,4~5天后除去覆盖物。约2周后,待药液充分挥发后即可播种。也可用五氯硝基苯与代森锌混合处理直播苗床,苗床用药8~10毫升/米2,与30千克细土混匀,取1/3铺底,播后将余下的2/3覆盖在种子上,覆膜并保持床面潮湿。

③工具消毒。有些农具因为经常与其他土壤接触,也带有病菌。如不消毒,则会将病菌直接带入已消毒的土壤中,使土壤再次带菌。故在大棚内使用的农具最好专用,如不能专用,则应在使用前进行消毒。方法可参照土壤消毒。

(3)病株及时处理:黄瓜幼苗发病,首先出现在单株上,然后以此为中心向四周扩散。在育苗过程中,发现中心病株,就应立即将病苗连钵土或四周土壤一并带出棚外,加以深埋或药液处理,并对病株处喷洒福尔马林等药剂。若发现多个单株同时发病,则应该采取相应的补救措施。除上述方法处理以外,还要进行普遍的药剂防治,要及早发现,及早施药。常用药剂有58%甲霜灵锰锌可湿性粉剂500~600倍液,75%百菌清可湿性粉剂600倍液。若用25%甲霜灵和40%福美双1800倍药液灌根,防治效果更好,不仅能控制病害的蔓延,而且可使感病轻微的病株很快恢复生长。

(4)加强温度和湿度管理:当有2/3种苗出土时,要降低床温,以利形成壮苗。另外,在二三月份育苗时床温一般偏低,对苗床应适当控制浇水,以免造成低温潮湿对幼苗的不良影响,并可防止病害发生。苗床浇水,应掌握气温低不浇水,床土不干不浇水,阴天午后不浇水,个别需要个别补水,不轻易全面浇水的原则。对苗床温度的管理,根据黄瓜幼苗白天温度晴天不超过25℃,阴天不低于18℃,夜间不低于12℃的要求,灵活掌握覆盖物的揭盖和通风程度,以保证适合幼苗生长的温度和湿度。特别应防止塑料薄膜滴水,薄膜滴水为猝倒病的发生提供了条件。当幼苗具有2片真叶,且白天棚外温度达15℃以上时,可将覆盖物全部揭去。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