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5.如何建设大棚的后屋面?
(1)埋设后砌柱子:在整平蔬菜大棚后墙顶部后,东西向拉线,分别确定后砌柱子的埋设点。先将棚内后墙根处的第一排立柱埋设好,再分别将棚东端和西端的两根后砌柱子摆放在第一排立柱之上,并稍加固定。待确定好后砌柱子与水平线的夹角后,埋设并用铁丝将其与第一排立柱相连接。然后在埋设好的两根立柱下方,东西向拉一条工程线,以作参照。其余后砌柱子便按照同样的方法,依次埋设好即可。注意后砌柱子的一头要探出第一排立柱约30厘米,以备今后安装蔬菜大棚骨架。
(2)铺拉钢丝:因后屋面承载力过大,需密集铺拉钢丝,以钢丝间距10~15厘米为宜。先在蔬菜大棚一头的底部埋设地锚,而后拴系好钢丝,将其横放在后砌柱子之上,并每间隔一后砌柱子捆绑1次,最后将钢丝的另一头用紧线机固定牢即可。
(3)覆盖保温、防水材料:待蔬菜大棚后屋面的东西向钢丝铺拉完毕后,先检查一下是否有上翘的铁丝头。若有需用钳子将其下弯,以免扎破保温、防水材料。然后着手进行覆盖,目前应用在蔬菜大棚后屋面的保温、防水材料主要有塑料薄膜、草苫、毛毡、无纺布、苇箔等。
覆盖方法:第一步,选一宽为5~6米、与棚同长的新塑料薄膜,一边先用土压盖在距离后墙边缘20厘米处,再将其覆盖在后屋面的钢丝棚面上。棚面顶部可东西向再拉一条钢丝,固定塑料薄膜的中间部分。第二步,把事先准备好的草苫或毛毡等保温材料(3米长、1.6米宽)依次加盖其上,注意保温材料的下边缘要在塑料薄膜之上,以防沾水腐烂,缩短其使用寿命。为提高保温效果,加盖的保温材料以1层草苫+1层毛毡为宜,寿命长且经济实惠。第三步,为防雨雪浸湿保温材料,需再把塑料薄膜剩余部分回折到草苫和毛毡之上。保温材料上边的塑料薄膜要超出大棚后墙边缘,把保温材料包裹严实。
(4)上土:为了进一步提高蔬菜大棚后屋面的保温性能,可在其上堆砌一定厚度的土层。方法为,从棚一头开始,使用挖掘机从棚后取土,然后将土堆砌在后屋面上。每加盖30厘米厚的土层,可用铁锹等工具拍实。另外,要特别注意上土的高度,以不超过蔬菜大棚屋顶为宜,且要南高北低。
(5)护坡:有些棚户认为,新建大棚后墙土比较疏松,覆盖护坡材料后易散落。其实不然,假若当年建成的蔬菜大棚不及时护坡,一旦遇上大雨,极易将其冲垮,风险性非常大。
护坡方法:在平整好后屋面土层后,最好使用一整幅新塑料薄膜覆盖后墙。假若想减低成本,可利用旧棚膜,但要将破损处用胶带粘住,最好能覆盖两层,确保防止雨雪无法渗透,保护墙体。然后再在塑料薄膜之上加盖一层无纺布等防晒材料,可保证护坡年限在4年以上,同时又可防止杂草,避免通过放风口传播虫害及病害(尤其是病毒病)。最后,棚顶和后墙根两处各东西向拉根钢丝将其固定,或用编织袋装满土,每隔1米压盖1次。
护坡完毕之后,在生产中应尽量注意保护棚顶处的无纺布和塑料薄膜。同时,也不宜在棚顶之上埋设用于拴系压膜绳的地锚,因后屋面的土层较为疏松且土层较薄,埋设地锚不够牢固。地锚最好能埋设在后墙根处,既安全,又能加固护坡材料。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