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百科知识 黄瓜黑星病如何防治

黄瓜黑星病如何防治

时间:2024-11-18 百科知识 版权反馈
【摘要】:病斑周围有时有黄色晕圈,后期较明显。后期病部为淡紫色至黑色,胶状物变成琥珀色,病部表面粗糙,严重时从病部折断,湿度大时产生烟黑色霉层。幼瓜和成瓜发病时,起初病斑很小,难于发现。低温高湿条件易发生黑星病。提升棚室温度,及时放风降低田间湿度,减少结露时间,可以控制黑星病的发生。防止棚室内出现低温高湿状态,白天气温保持在28~32℃,相对湿度保持在60%,定植后至结瓜期控制浇水。

93.黄瓜黑星病如何防治?

黄瓜黑星病是一种世界性检疫病害,发生普遍,特别是保护地栽培中发生严重,引起全株枯死。

(1)症状:幼苗发病时,真叶较子叶敏感,子叶上产生黄白色近圆形斑,薄而脆,容易破裂。病斑周围有时有黄色晕圈,后期较明显。生长点被害时,龙头变成黄白色,2~3天烂掉形成秃桩并流胶,湿度大时产生灰绿色或黑色霉状物。严重时近生长点多处受害,造成节间变短,茎及叶片畸形。茎部及叶柄受害时,病斑沿茎沟扩展呈菱形或梭形,病斑褪绿色,中间向下凹陷,有乳白色胶产生。后期病部为淡紫色至黑色,胶状物变成琥珀色,病部表面粗糙,严重时从病部折断,湿度大时产生烟黑色霉层。卷须受害,病部形成梭形病斑,黑灰色,卷须往往从病部烂掉。幼瓜和成瓜发病时,起初病斑很小,难于发现。以后病斑逐渐扩大,胶状物增加,堆集在病斑周围,容易发现。

低温高湿条件易发生黑星病。棚内最低温度为10℃,相对湿度从下午6时到次日10时均高于90%,棚顶及植株叶面结露,是该病发生和流行的重要条件。病菌主要从叶片、果实、茎蔓的表皮直接穿透,或从气孔和伤口侵入。

(2)防治措施:

①加强植物检疫,防治病菌传入。

②播种前,可用55℃温水浸种15分钟,也可用50%多菌灵500倍液浸种20分钟,洗净后催芽。每平方米苗床土用50%多菌灵8克处理,再播种。

③在定植前10天,用硫磺粉、锯末混合后分放数处,点燃后密闭棚室熏1夜,杀死棚室中病菌。

④加强田间管理。提升棚室温度,及时放风降低田间湿度,减少结露时间,可以控制黑星病的发生。防止棚室内出现低温高湿状态,白天气温保持在28~32℃,相对湿度保持在60%,定植后至结瓜期控制浇水。

⑤用5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500倍液,或70%甲基托布津可湿性粉剂600倍液,或70%代森锰锌可湿性粉剂500倍液,或50%苯菌灵可湿性粉剂800~1000倍液,或50%特富灵可湿性粉剂1500倍液,或40%福星乳油8000倍液,或50%扑海因可湿性粉剂1000倍液,或2%武夷菌素水剂150倍加50%多菌灵悬浮剂500倍液,或80%敌菌丹可湿性粉剂500倍液,7天左右喷1次,连续2~3次。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