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百科知识 鱼类的基本概念

鱼类的基本概念

时间:2023-11-18 百科知识 版权反馈
【摘要】:鱼类的体形虽然多种多样,但大致可分为纺锤形、侧扁形和圆筒形三种。须具有味觉的功能,可辅助鱼类发现和觅取食物。鱼类的眼位于头的两侧,既无泪腺也无真正的眼睑,不能闭合,也不能较大幅度地转动。鱼类的躯干部和尾部主要有鳍、鳞片和侧线器官。在长江,最大个体达35kg,是重要的大型经济鱼类。鲢在我国是主要的养殖鱼类,总产量高。鳙胸鳍的长度超过腹鳍的基部,

一、鱼类的基本概念

(一)鱼类的确切定义

鱼是我们在日常生活中常见的水生动物,但人们常常把一些不是鱼的水生动物也称之为“鱼”,如甲鱼、娃娃鱼(大鲵)、鳄鱼、鲍鱼、鲸鱼等。因此,要进行科学养鱼,首先必须搞清楚鱼类的确切定义。

真正的鱼类具有如下四大特点:①用鳃呼吸;②用鳍帮助运动与维持身体的平衡;③大多数鱼体有鳞片;④是终身生活在水中的变温脊椎动物。

根据以上几方面显著的特征,可以正确地把鱼类与其他水生动物区分开来。比如:鲍鱼是软体动物,娃娃鱼是两栖类动物,甲鱼、鳄鱼是爬行动物,鲸鱼是哺乳动物,这几种水生动物都不符合鱼类的几个主要特征,因此,虽然人们习惯称它们为“鱼”,但它们都不是真正的鱼类。而青、草、鲢、鳙、鲤、鲫、鳊鱼等才是真正的鱼。

(二)鱼类的基本特征

自然界的水环境十分复杂,有海洋、内陆水域;特别是不同地理位置的江河、湖泊,水流湍急的山涧小溪,上游与下游、表层与底层、水草区与无草区,环境特点各不相同,鱼生活在不同的水环境中,经过漫长的演化历程,在形态、构造上因适应所栖息的各种不同的水环境,出现了多样的体形。

鱼类的体形虽然多种多样,但大致可分为纺锤形、侧扁形和圆筒形三种。身体可清楚地区分为头、躯干和尾三部分(图1-1)。

img3

图1-1 鱼类的外形

1.全长 2.体长 3.头长 4.躯干长 5.尾部长 6.鼻孔 7.眼 8.鳃盖 9.背鳍 10.胸鳍 11.腹鳍 12.侧线 13.臀鳍 14.尾鳍

头部是指吻端到鳃盖后缘,主要有口、须、眼、鼻孔和鳃孔等器官;躯干部是指鳃盖后缘至肛门一段;肛门以后至尾鳍基为尾部。

淡水养殖鱼类的口一般位于吻端,由上下颌组成,它既是用于捕食,也是用于呼吸时进出水的通道。有些鱼类的口附近长有须,如鲤鱼、鲇鱼等,都长有不同类型和不同长短的须。须具有味觉的功能,可辅助鱼类发现和觅取食物。

鱼类的眼位于头的两侧,既无泪腺也无真正的眼睑,不能闭合,也不能较大幅度地转动。眼的角膜平坦,水晶体呈圆球形,它的曲度不能改变,因此可以推断出鱼类总是近视的。鱼眼的前上方左右各有一个鼻腔,其间有膜相隔,分为前后两鼻孔,后者不与口腔相通,故鱼类的鼻孔没有呼吸作用,仅有一定的嗅觉功能。

头的后部两侧鳃盖后缘有一对鳃孔(只有黄鳝特殊,其左右鳃孔合成一个,位于腹面),它是呼吸时出水的通道。

鱼类的躯干部和尾部主要有鳍、鳞片和侧线器官。鳍是鱼类的运动器官,按其所着生的位置,可分为背鳍、胸鳍、腹鳍、臀鳍和尾鳍。鱼在水中游动时,各鳍相互配合,保持身体的平衡,并起到推进、制动或转弯的作用。

大多数鱼类的体表都披有鳞片,它是皮肤的衍生物,通常呈覆瓦状排列。有些鱼类(如鳝鱼和鲇鱼)的鳞片退化,也有残留少数或细小鳞片的鱼类。不管是有鳞还是缺鳞的鱼类,其体表都能分泌大量的黏液,黏液具有润滑和保护鱼体的作用。

侧线是鱼类特有的感觉器官。它是深藏于皮下的管状系统结构,与神经系统紧密相连。有许多小管穿过鳞片与外界相通。这些小孔在体侧表面排列成线状。淡水养殖的鱼类多数只有一条侧线,从头后部沿体侧中线直到尾鳍基部。侧线具有听觉和触觉的作用,能感觉水的振动波、水流方向和水压的变化等。

(三)我国淡水养殖的本土鱼类品种

1.青鱼

又名青img4、黑鲩。青鱼的体形与草鱼相似,呈长圆筒形,腹部圆,无腹棱;头部较草鱼窄,吻部较尖,下咽喉齿1行,臼齿状,侧线鳞39~46枚。体色青黑,除腹部为灰色外,其他各处和鳍均为青黑色或灰黑色(图1-2)。

img5

图1-2 青鱼

青鱼为我国著名的“四大家鱼”之一,在自然界多栖息于江河及与江河相通的湖泊或水库中,喜栖息于水的中下层,为底层鱼类,以螺、蚌、蚬等为主食;在人工饲养条件下,青鱼除摄食螺、蚌、蚬以外,也摄食投喂的饼类、米糠、麦麸、蚕蛹等人工饲料。幼鱼阶段主要以浮游动物为食,吃食斯文,不如草鱼、鲤鱼争抢激烈。当体长达15cm以上时,开始摄食幼螺和幼蚬。

青鱼的生长速度较快,在长江,当年鱼可长到0.46kg,2龄可长到2.93kg,3龄可长到7.63kg,大的个体甚至达到50kg。至今已知的最大个体为70kg。青鱼性成熟年龄为5~7龄,产漂流性卵,因此,鱼苗主要靠江河张捕或水产良种场人工繁殖。

青鱼肉味鲜美,在“四大家鱼”中肉质最佳,是重要的养殖对象。

2.草鱼

又名鲩鱼、白img6等。草鱼的体形与青鱼相似,但吻较宽钝,下咽喉齿2行,为锯齿状;侧线鳞36~48枚。体色呈淡青绿色,除腹部为灰色外,其他各处和鳍均为淡灰色(图1-3)。

img7

图1-3 草鱼

草鱼是我国著名的“四大家鱼”之一,多栖息于江河及与江河相通的湖泊或水库中,生活于水体的中下层或靠岸边水草多的地方,性活泼。在自然水体中,草鱼以水草为主食。喜食的水草种类有苦草、轮叶黑藻、马来眼子菜、浮萍、芜萍等。在人工饲养条件下,成鱼喜食大麦、玉米、豆饼和人工配合饲料等。

草鱼是大型鱼类,生长速度快,在长江,一般当年鱼种体重可达0.78kg,2龄鱼可达3.6kg,3龄鱼可达5.4kg,4龄鱼可达7.0kg;最大体重可达40kg。草鱼的性成熟年龄为4~5龄,与青鱼一样产漂流性卵。因此,鱼苗主要靠江河张捕或水产良种场人工繁殖。

草鱼生长迅速,产量高,是池塘养殖的优良品种。

3.鲢

又名白鲢、鲢子等,体形侧扁,背部圆,腹部窄,胸鳍基部至生殖孔间有刀刃状的腹棱,胸鳍的长度不超过腹鳍的基部,鳞片细小,侧线鳞108~120枚,体色银白,鳍灰色,头没有花鲢大。鲢的鳃耙呈海绵状,其鳃耙比鳃丝长,排列紧密,联结成网或筛膜,在鳃耙的内外侧均有这种筛膜结构,能有效起到对食物的过滤作用。鲢从其消化道的结构也可看到与其食性相适应的特点,鲢的肠管细长而盘曲,其肠长是体长的6~10倍。鲢为水体中上层鱼类,因而对缺氧的耐受力较差,鲢性急躁,善跳跃(图1-4)。

img8

图1-4 鲢

鲢也是我国著名的“四大家鱼”之一,为滤食浮游生物的鱼类,主要滤食浮游植物。人工养殖可投喂豆浆、豆渣粉、麸皮和米糠等粉状食物,它喜吃人工微颗粒配合饲料,适宜在肥水中养殖。

鲢生长快,在长江河口地区,当年鱼种体重可达0.49kg,2龄鱼体重可达2.0kg,3龄鱼可达3.5kg,4龄鱼可达5.3kg。在长江,最大个体达35kg,是重要的大型经济鱼类。鲢的性成熟年龄为3~4龄,一般体重3kg以上便可达到性成熟。鲢也是产漂流性卵,因此,鱼苗主要靠江河张捕或水产良种场人工繁殖。

鲢在我国是主要的养殖鱼类,总产量高。因其市场价格偏低,已有采用肥水养殖鲢作为鳜鱼等肉食性鱼类饵料鱼的做法。

4.鳙

又名花鲢、大头鲢、黄鲢等。鳙从外形上看与鲢相似,只是头比较大,体色较黑并带黑色花斑。鳙胸鳍的长度超过腹鳍的基部,腹部有腹棱,但腹棱不完全,胸部较平。鳞片细小,侧线鳞98~109枚。鳙鱼鳃耙间距明显大于鲢的鳃耙间距,而大多数浮游植物的体积小于浮游动物,也小于鳙的鳃耙间距,所以,当两种浮游生物随水一起进入鳙的滤食器官时,大多数浮游植物被滤出,而浮游动物则被截留下来成为食物。所以,鳙主要以浮游动物为食,鳙的肠长是体长的5倍左右,为水体中上层鱼类,性温顺,不爱跳跃(图1-5)。

img9

图1-5 鳙

鳙也是我国著名的“四大家鱼”之一,为滤食浮游生物的鱼类,主要滤食浮游动物,其生长速度比鲢稍快。在长江河口地区,当年鱼种体重可到0.27kg,2龄鱼体重可达2.6kg,3龄鱼可达7.4kg,4龄鱼可达10kg,长江中最大个体曾见45kg,是大水体养殖的好品种。

鳙性成熟年龄为4~5龄,性成熟体重为7kg以上;与鲢一样产漂流性卵;鱼苗主要靠江河张捕或水产良种场人工繁殖。

鳙肉质肥嫩,营养丰富,尤其是鱼头大且含脂肪、胶质较多,故鳙鱼头可烹制“沙锅鱼头”。鳙在我国也是主要的养殖鱼类,其总产量高。由于鳙商品鱼的价格高于鲢,因此,鳙的养殖前景更看好。

5.鲤

又名拐子、鲤子等。野鲤与人工培育的品种在此统称鲤。鲤体呈纺锤形,稍侧扁,背部略突,腹面较扁平,背鳍、臀鳍都有硬刺,刺的后缘有锯齿,吻圆钝能伸缩,口亚前位,须2对,咽齿3行,臼齿状,体色青黄,也有红色和黑褐色的品种(图1-6)。

鲤为水体底层鱼类,很少到水的上层活动,对环境的适应性很强,是典型的杂食性鱼类,偏动物食性,在鱼苗、鱼种阶段主要吃浮游动物和轮虫等,成鱼阶段主要摄食摇蚊幼虫、螺蛳、河蚬、淡水壳菜、水生昆虫及水蚯蚓等底栖动物,也食高等水生植物及其种子、幼芽和植物碎屑。人工饲养条件下,鲤鱼摄食各种商品饵料。

img10

图1-6 鲤

鲤适应性强,生长快,是淡水养殖鱼类中最常见的优良品种之一。雌性鲤通常2龄性成熟,雄性1龄达性成熟。鲤能在湖泊、水库、池塘等静水中自然产卵繁殖,卵具黏性,附着在水草或其他物体上进行孵化,鲤的种苗来源方便。

鲤是主要养殖鱼类之一,由于长期自然和人工选择培育的结果,形成了许多亚种、杂交种和品种。鲤在我国已有20多个品种,如镜鲤、鳞鲤、兴国红鲤、荷包红鲤和建鲤等。我国的鲤现有引进种和本地种两类,引进的镜鲤有两个来源:一个是1958年从前苏联引进,另一个是1982年和1984年分别从日本和德国引进的;鳞鲤是前苏联自1942年开始用黑龙江野鲤(♂)与前苏联镜鲤(♀)杂交后,经25年的系统选育而成的优良品种;荷包红鲤原产于江西婺源,兴国红鲤原产于江西兴国,这两个品种的红鲤生长速度虽不快,但具有育种价值。建鲤是采用特定的荷包红鲤(♀)与元江鲤(♂)杂交,建立家系,通过选育、系间杂交、生物工程技术及横交固定(雌核发育)等一系列育种技术和方法培育出的优良品种。建鲤体长、生长快、肉质肥嫩、抗病力强、起捕率高,已在全国21个省市大面积养殖。

6.鲫

又名鲋鱼、喜头、鲫瓜子等。鲫体形略似鲤,但较鲤扁而短小,背厚而高,头短小,吻圆钝,口端位,无须,其背鳍后缘平直或微内凹,最后一枚鳍棘较硬,其后缘锯齿较粗而稀,鳞大,侧线鳞28~34枚(图1-7)。

img11

图1-7 鲫

鲫分布范围广,不仅栖息于江河中,也广泛分布于湖泊、水库和池塘中,为水体底层鱼类,对环境的适应性很强,能耐受0℃的低温,也能忍受0.1mg/L以下的低氧和pH值为10左右的水环境。鲫是我国各地普遍养殖与垂钓的对象,养殖的品种主要有异育银鲫、彭泽鲫、湘云鲫等。

鲫和银鲫均为杂食性偏植物食性的鱼类,在自然条件下,主要摄食有机碎屑、硅藻、水草、植物种子等,也吃一定数量的螺、摇蚊幼虫、水蚯蚓等底栖动物和枝角类、桡足类等浮游动物;人工养殖条件下,饲喂人工饲料。东北地区所产的银鲫最大个体可达1.5~2.5kg,它是天然雌核发育的鱼类。鲫的繁殖能力强,性成熟早,一般1龄鱼就可产卵繁殖,繁殖习性与鲤相同,苗种来源较容易。

鲫鱼所含的蛋白质质优、营养齐全、鱼肉鲜嫩,非常适合中老年人或病后虚弱者食用,也特别适合产妇食用。鲫鱼又是主要的垂钓对象,因此,鲫鱼在我国各地的养殖均十分普遍。

7.团头鲂

又名武昌鱼、团头鳊。团头鲂体侧扁,侧视呈菱形,头尖口小,上下颌等长,口前位,咽齿3行,腹面自腹鳍基到肛门间有明显的腹棱,体色青灰或深褐色,两侧下部灰白,具有纵走的暗色条纹,体鳞较细密(图1-8)。

img12

图1-8 团头鲂

团头鲂食性类似草鱼,在天然水域中主要吃苦草、轮叶黑藻、眼子菜等水草和植物腐屑,也吃淡水海绵,但其摄食和抢食能力不及草鱼;人工养殖的团头鲂主要摄食商品饲料以及水草和牧草。

团头鲂当年最大个体可长到0.15kg,2龄鱼一般可达0.5kg。其性成熟年龄在2龄,产黏性卵,产卵时一定要有流水刺激。卵附于水草或人工鱼巢上孵化,团头鲂受精卵最好在流水环境下孵化(人工孵化环道),也可在静水中孵化。

团头鲂肉质细嫩、鲜美,脂肪丰富,是驰名中外的水产品,其人工养殖和“四大家鱼”一样普遍。

8.细鳞斜颌鲴

又名黄片、黄皮、黄姑子等。细鳞斜颌鲴体较长而侧扁,头小吻钝,口较小、下位,咽齿3行,下颌前端具锐利的角质缘,用以在石面或泥表面刮取实物,侧线鳞74~84枚。从腹鳍基部至肛门有腹棱,身体背部灰黑色,腹部银白,背部灰白,臀鳍淡黄,尾鳍枯黄,鳞小而密(图1-9)。

img13

图1-9 细鳞斜颌鲴

细鳞斜颌鲴一般体重在0.5kg左右,大的可达3kg,我国江河、湖泊和大型水库多有分布,为常见的中下层经济鱼类。成鱼阶段主要食物为藻类、水底植物碎屑和腐殖质等。鱼种阶段以浮游生物为主要饵料,其中全长0.8~1.6cm时,以轮虫及其卵为主要食物;全长为1.85~1.95cm时,以藻类为主要食物;全长为2cm以上时,肠管的食物中只有少量的浮游生物,开始出现腐屑、底泥以及底生硅藻和摇蚊幼虫等底栖生物;随着鱼体长度增加,腐屑和底泥在肠管中所占的比例越来越大,而且细鳞斜颌鲴常年摄食,摄食强度大,是池塘搭配放养的优良品种,也是大水面放养增殖的好品种。

细鳞斜颌鲴性成熟年龄为2~3龄,体重0.4~0.5kg,喜结群在有水流的地方产卵,卵黏性,黏附在石头、杂草等物体上。人工繁殖方法与“四大家鱼”相似,可以将卵黏附在鱼巢上孵化,也可采用脱粘流水法孵化。

细鳞斜颌鲴含肉量高,肉质鲜美细嫩,饲养容易、简便,食料来源广泛,主要摄食天然饵料。从人类食用角度来看,属具有较高经济价值的绿色优良鱼类品种。

近年来,细鳞斜颌鲴一直未受到重视。一方面是具有该鱼的水域未能很好地进行繁殖保护,另一方面是很多水域都没有放养它。目前我国大部分水域都存在富营养化的趋势,细鳞斜颌鲴是以腐屑及藻类为主要食物,在不增加饲料的情况下,水体中放养或混养细鳞斜颌鲴不仅能提高单位面积鱼的产量,而且能减缓水体富营养化的进程。因此,大力推广细鳞斜颌鲴的养殖技术,对充分利用自然资源、改善水域环境、生态防治水体富营养化,均具有深远意义。

9.黄颡鱼

又名黄刺姑、嘎鱼、嘎牙子,体长,后部侧扁,腹部平直,头大,吻钝,口下位,横裂,唇厚;须4对,上颌须长,末端达到或超过胸鳍基部;体无鳞,背鳍硬刺后缘具锯齿,胸鳍硬刺比背鳍硬刺长,前后缘均具锯齿;有短脂鳍,尾鳍深叉形;侧线平直,背部黑褐色,体侧黄色,体侧有宽而长的黑色断纹;腹部淡黄色,各鳍灰黑色,鼻须一半白色一半黑色。黄颡鱼的种类较多,有瓦氏黄颡鱼、岔尾黄颡鱼、盎塘黄颡鱼、中间黄颡鱼、细黄颡鱼、江黄颡鱼、光泽黄颡鱼等。

黄颡鱼分布广,全国各主要水系的江河、湖泊、水库、池塘等均有分布,为水体中下层鱼类,底栖、杂食性,天然条件下,以底栖生物、水生昆虫、浮游动物、轮虫、有机碎屑及大型藻类为食,在人工养殖条件下,喜食配合颗粒饲料。为常见的食用鱼,体长一般为11~19cm,体重30~100g,最大个体1.0kg左右。黄颡鱼的性成熟年龄南方通常为2龄,北方通常为3~4龄,具筑巢产卵、雄鱼护幼习性,人工繁殖技术已基本成熟(图1-10)。

img14

图1-10 黄颡鱼

黄颡鱼肉质细嫩,味道鲜美,小刺,多脂,蛋白质含量高,钙、磷含量居江河鱼类之冠,有益体强身之功效。黄颡鱼市场前景看好,人工养殖潜力很大。

10.鳜

又名:桂鱼、季花鱼、花鲫、花咀鳜、母猪壳等。鳜体被圆鳞,背鳍Ⅻ-12~15;臀鳍Ⅲ-9~10。侧线鳞110~142枚,幽门盲囊198~440个。体高而侧扁,背部隆起。体黄绿色,腹部白色,体侧具有不规则的暗棕色斑点和斑块,从吻穿过眼睛至背鳍前下方有一条狭长黑色带纹。下颌的两侧犬齿发达,颊下部有鳞,在背鳍的第6~7根棘的下方有一条较宽的暗棕色垂直带纹(图1-11)。

鳜为底栖性鱼类,喜栖息于静水或微流水中,常单栖,除繁殖期外,从不形成群体;尤其喜欢在水草茂盛、水质清晰的湖泊、河流中,冬季常在深水区及洞穴中越冬,有侧卧水底凹陷处的习性。鳜为鱼食性凶猛鱼类,极贪食,主要摄食小鱼,其次为虾类,也残食同类。鳜1~2月份摄食性差,6~7月份摄食性最旺盛,繁殖期摄食强度稍有下降,冬季也摄食,但明显减少。鳜在其生活史中不存在食性转化,在其开口向外界摄食时,即吞食其他鱼类的幼鱼。成鱼可捕食为其体长40%~60%的其他鱼类。

img15

图1-11 鳜

鳜在长江流域以南2龄可达性成熟,在北方地区一般为3龄。产卵期在5~7月份,产漂流性卵,分批产卵,怀卵量4万~22万粒。鳜的人工繁殖技术已比较成熟,人工繁殖与养殖在我国已很普遍。

鳜的肉洁白、细嫩而鲜美,无小刺,富含蛋白质,自古就被列为名贵鱼类之一。值得注意的是,鳜鱼的12根背鳍刺、3根臀鳍刺和2根腹鳍刺均有毒腺分布,若被刺伤后肿痛甚烈,发热、畏寒,为淡水刺毒鱼类中刺痛最严重者之一。在捕捉和剖杀鳜鱼时,应特别小心。

11.斑鳜

又名:岩鳜鱼、母猪壳、刺各包、鳜鱼。鳜体被圆鳞,背鳍Ⅻ-13~14;胸鳍14~15;臀鳍Ⅲ-8~9。斑鳜头部具暗黑色的小圆斑,体侧有较多的环形斑,个体不大,一般体长100~300mm(图1-12)。

img16

图1-12 斑鳜

斑鳜栖息于江河、湖泊中生活,特别喜欢藏于石块、树根或繁茂的草丛之中,生活适宜水温为15~32℃;在水温7℃以下时不大活动,潜于深水处越冬;到春天水温回升后,逐渐游到食物丰富的沿岸水草丛中觅食。产量不高。

斑鳜是典型的肉食性凶猛鱼类,在自然环境中,主要食鱼、虾类等活饵料。研究发现,斑鳜不同阶段对饵料的要求各不相同,成鱼阶段食性比较广,喜食小型鱼类和虾等,吞食的对象通常是一些体形为纺锤形或棍棒形的鱼类,体长31cm的斑鳜可捕食体长12cm的鲫鱼;幼鱼阶段喜食团头鲂、鳊鱼及其他野杂鱼苗;在饥饿难耐又无其他饵料时,它们相互残杀以维持生命。观察发现,斑鳜食量较大,通常饱食时食量可达自重的10%~15%。它的胃很大,吃饱后腹部鼓起,因此在养殖斑鳜时要注意保证有足够的饵料。

斑鳜的人工繁殖技术已突破,市场售价高,人工养殖效益显著。

12.翘嘴红鲌

又名:大白鱼、翘壳、翘嘴巴等,体长,身侧扁,头背面平直,头后背部隆起,体背部接近平直。口上位,下颌很厚,且向上翘,口裂几乎呈垂直。眼大,位于头的侧下方。下咽齿末端成钩状。腹鳍基至肛门间有腹棱;背鳍具强大而光滑的硬刺;尾鳍分叉,下叶稍长于上叶。体背略呈青灰色,两侧银白,各鳍灰黑色(图1-13)。

img17

图1-13 翘嘴红鲌

翘嘴红鲌生活在流水及大水体的中上层,游泳迅速,善跳跃,以小鱼为食,生长快,个体大,最大个体可达10kg,为上层凶猛性鱼类。幼鱼体长达150mm时开始捕食小鱼,体长240mm以上的则以鱼类作为主要食物;在长江流域,性成熟年龄为3龄,亲鱼于5~7月份在水流缓慢的河湾或湖泊浅水区集群进行繁殖活动,卵微黏性,怀卵量13万~78万粒。目前,翘嘴红鲌的人工繁殖与养殖已相当普遍。

翘嘴红鲌肉白而细嫩,味美而不腥,一贯被视为上等经济鱼类。

13.花img18

又名麻叉鱼、大眼鼓、吉勾鱼、鸡骨郎。花鱼骨体形较长,前段宽厚,后段侧扁,体色灰褐或淡黄色,全身,尤其是背、尾鳍上有许多黑色小斑点,侧线上有8~12个大小不等的黑斑(图1-14)。是我国淡水水域中常见的中小型经济鱼类。

img19

图1-14 花鱼骨

img20生活在长江流域的江河、湖泊等水体的中下层,性温顺,喜底栖钻洞,常聚居或出没于沿岸长有青苔的石缝、木桩等障碍物附近,对水流较敏感,尤其是春汛繁殖期间,稍有水流即兴奋游窜,甚至跃出水面。它以底栖无脊椎动物、虾、昆虫幼虫等为主食,是偏肉食性鱼类。幼鱼期以浮游动物为食,兼食一些藻类及水生植物;在人工饲养条件下可食蛋白质含量较高的人工配合饲料或小颗粒饵料。

img21性成熟为1冬龄,体重200~250g,产卵期为4~6月,怀卵量0.4万~4.2万粒,卵为黏性,黏于植物体上,当水温20℃时,经4d孵出苗。

img22的人工繁殖与养殖已比较成功。实践表明,花img23是较有前途的养殖对象。

14.南方大口鲇

又名:河鲶、叉口鲶、鲶巴朗等。大口鲇尾鳍1个,很小,无鳍棘;无脂鳍;臀鳍很长,分支鳍条50以上;尾鳍很小,不对称,尾鳍上叶比下叶长。鳃膜不与颊部相连。口须2对,口裂大,末端与眼球中部相对;头较短,为体长的20%~40%。为大型食用鱼类,最大个体达35~45kg(图1-15)。

img24

图1-15 南方大口鲇

南方大口鲇主要分布于长江、闽江及珠江等水系,为中下层鱼类。南方大口鲇为较大型肉食性鱼类,主要以鱼类为食。在人工养殖条件下,可以摄食配合饵料,但蛋白质含量要求较高。其生长较快,1龄鱼体重可达0.5kg左右,人工饲养饵料充足的条件下,当年的鱼苗到年底,体重可达0.6~4.5kg,3~4年最大个体可达40kg。在天然水域中,南方大口鲶4龄达到性成熟,体长80cm的成熟雌鱼,5~10龄的雌鱼绝对怀卵量为10万~20万粒,相对怀卵量为每克体重9~18粒,产卵期在3~6月,产卵水温18~26℃,适宜水温20~23℃。其卵油黄色,透明,扁圆形,遇水即产生黏性。水温22~25℃时,受精卵40h孵出鱼苗。刚出膜的仔鱼有一个很大的卵黄囊,侧卧于水底,只能尾部摆动,2~3d后可自主游动并开始觅食。

目前由于养殖批量不大,常以鲜活产品出售。鉴于该鱼体形大、刺少肉多,比美国的斑点叉尾img25更适合分割加工成速冻产品;加工后的生鱼片肉质细嫩,味道鲜美,能与大西洋鲑媲美,预计在形成大规模养殖后,南方大口鲇可成为一种重要的出口创汇水产品。

15.乌鳢

又名:黑鱼、才鱼、乌鱼、乌棒、蛇头鱼等,体呈乌黑色,细长,前部圆筒状,后部侧扁,颅顶、颊部及鳃盖上均覆盖着鳞片。口大,端位,下颌稍突出。上下颌、犁骨、口盖骨均具尖锐的细齿。咽头上方有一宽大的鳃上腔,能呼吸空气。背鳍和臀鳍基部都很大,尾鳍圆形(图1-16)。

img26

图1-16 乌鳢

乌鳢为底栖、肉食、凶猛性鱼类,仔鱼以浮游动物为食;幼鱼以水生昆虫、小虾和小鱼为食;成鱼则捕食其他鱼类。乌鳢喜生活在沿岸泥底水草丛生的浅水区,潜伏在水草中等待时机追捕食物。平时游动缓慢,在缺氧的水体中能借助鳃上腔的辅助呼吸器呼吸,离开水体后,在潮湿的环境下,还能存活相当长的时间。

乌鳢2龄可达性成熟,怀卵量为1.4万~3.4万粒,繁殖水温为18~30℃,适宜水温为20~25℃。5~7月份亲鱼成对地活动于水草茂盛的静水浅滩处繁殖。亲鱼不但有护卵、防止敌害侵袭的习性,还有随群保护仔鱼的习性。

乌鳢生长速度较快,但随着鱼体的长大,当食物不足或鱼体规格大小相差悬殊时,乌鳢还有自相残杀的习性,故在人工养殖乌鳢时一定要注意放养的鱼体规格大小一致,尤其是苗种培育时期,应根据规格大小实行分级分池养殖,否则会降低其出池率。在人工养殖条件下,喜食各种鲜活动物;当动物性饲料不足时,亦食豆饼、菜饼、鱼粉及人工配合饲料。

乌鳢出肉率高、肉厚色白、红肌较少,无肌间刺,味鲜,通常用来做鱼片,适用于身体虚弱、低蛋白血症、脾胃气虚、营养不良、贫血之人食用,民间常用乌鳢汤作为手术病人康复的重要食物。

16.泥鳅

又名:鳅、img27、土溜、长鱼等,为小型鱼类。体圆筒形,后部侧扁,腹部圆。头尖,口亚下位,呈马蹄形。须5对,口须最长,眼小。雄泥鳅的胸鳍尖长,背鳍两侧有小肉瘤;雌泥鳅胸鳍短而圆,扇形,尾鳍圆形(图1-17)。

img28

图1-17 泥鳅

泥鳅是底层鱼类,多栖息于沟渠、池塘、小河、水田和池沼等淡水中。适宜生长水温为16~30℃;入冬后水温降至10℃以下时,则钻入深10~30cm的淤泥中冬眠;待次年水温上升到10℃以上,则开始活动和觅食。当水枯浅时,泥鳅也会钻入淤泥中。水温在30℃以上时,便潜入池底,呈越夏状态。

泥鳅在幼苗阶段以浮游动物为食,主要摄食各种轮虫和无节幼体,并且随水体中浮游动物种类的变动而变动。随着泥鳅个体的长大和季节的变化,在泥鳅的肠道内会出现甲壳动物如枝角类和桡足类。但在此阶段主要以轮虫和小型甲壳类为主。人工养殖,幼苗阶段可投喂全蛋微粒饲料、豆浆和粉状商品饲料等。

泥鳅属于小型淡水鱼类,当年繁殖的仔鱼可长到10g左右,雌体为1~2龄、雄体为1龄性成熟,生殖期一般在4~8月份。5月下旬至6月下旬,水温25℃左右时,是产卵盛期。泥鳅可自然繁殖,也可人工繁殖,受精卵可在静水中孵化,流水孵化更好。

泥鳅肉质细嫩,营养价值很高,有“水中人参”之称,其在北京、上海、广州、韩国、日本等国内外市场上十分畅销。因此,泥鳅养殖前景十分看好,养殖规模在不断增大。

17.大鳞副泥鳅

俗称:泥鳅,体近圆筒形,头较短,口下位,马蹄形,下唇中央有一小缺口,鼻孔靠近眼,眼下无刺,鳃孔小,头部无鳞,体鳞较泥鳅为大。侧线完全,须5对。体侧具有许多不规则的黑色、褐色斑点,背鳍、尾鳍具黑色小点,其他各鳍灰白色(图1-18)。

大鳞副泥鳅与泥鳅生活习性相似,栖息于河流、湖泊、沟渠、水田、池沼等各种环境,生活于浅水多淤泥的底层,适宜水温15~30℃。入冬水温降至10℃以下,则钻入淤泥冬眠;开春后水温升到10℃以上,又开始觅食;30℃以上潜入池底,呈越夏状态。

img29

图1-18 大鳞副泥鳅

大鳞副泥鳅在水中缺氧时,能跳跃到水面用直肠呼吸空气;在水池干涸时,也可潜入泥中,只要泥土中有少量水分保持湿润,大鳞副泥鳅就不会死亡。

大鳞副泥鳅属杂食性鱼类,以轮虫、枝角类、桡足类等浮游动物和底栖动物及藻类、杂草嫩叶、植物碎屑、底泥中有机质为食。人工养殖可投喂蛆虫、蚯蚓、蚌肉、鱼粉、野杂鱼肉、畜禽下脚料等动物性饲料及麦麸、米糠、豆渣、油饼等植物性饵料。大鳞副泥鳅幼苗阶段摄食动物性饲料,之后转为杂食性,成体以摄食植物性饲料为主。

大鳞副泥鳅一般从2龄鱼开始逐渐发育至性成熟,一般春季的3月份开始产卵,卵黄色、圆形、半黏性。繁殖时对生态条件和孵化条件要求不高,在各种水域均能繁殖,6月上旬之后是产卵盛期;人工繁殖,受精卵可在静水或流水中孵化。

大鳞副泥鳅生命力强,适宜于多种养殖方式,如池塘养殖、网箱养殖、稻田养殖、庭院养殖等。大鳞副泥鳅与泥鳅同具有较高的营养价值,大鳞副泥鳅是出口选择品种。

18.黄鳝

俗称:罗鳝、蛇鱼、长鱼、血鳝等。体细长呈蛇形,体前部圆、后部侧扁,尾尖细,头长而圆,口大,端位,上颌稍突出,唇颇发达。上下颌及口盖骨上都有细齿。眼小,为一薄皮所覆盖。体表一般有润滑液体,无鳞。体呈黄褐、微黄或橙黄色,或有深黄大斑,有深灰色斑点(图1-19)。

黄鳝广泛分布于全国各地的湖泊、河流、水库、池沼、沟渠等水体中。黄鳝是以各种小动物为食的杂食性鱼类,夏季摄食量最大。黄鳝耐饥,能较长时间不食而不死亡。

img30

图1-19 黄鳝

黄鳝生殖季节在6~8月,具有雌雄性逆转的特性,即从胚胎期到初次性成熟时都是雌性,产卵后卵巢逐渐变为精巢;当年幼鱼只能长到20cm;2冬龄的雌鱼才达成熟期,体长至少为34cm。最大个体可达70cm长,重1.5kg。黄鳝为穴居产卵鱼类,产卵前口吐泡沫堆成巢,受精卵在泡沫中借助泡沫的浮力发育,雌雄鱼都有护巢的习性。

黄鳝为我国的特产经济鱼类。其肉细嫩,味鲜美,刺少肉厚,营养丰富,也有药用价值,具有补中益气、消炎祛毒、除风湿之功效。黄鳝不仅被当做名菜来款待客人,近年来活运出口,远销美洲等地。

黄鳝可在网箱、池塘、稻田、房前屋后土池或水泥池中养殖等。

(四)我国淡水养殖的国外鱼类品种

1.斑点叉尾img31

俗称:沟鲇。斑点叉尾img32体形较长,体前部宽于后部,头较小,吻稍尖,口亚端位,体表光滑无鳞,黏液丰富,侧线完全,皮肤上有明显的侧线孔。头部上下颌具有深灰色触须4对。具有脂鳍一个,尾鳍分叉较深,各鳍均为深灰色。体两侧背部淡灰色,腹部乳白色,幼鱼体两侧有明显而不规则的斑点,成鱼斑点不明显或逐渐消失(图1-20)。

img33

图1-20 斑点叉尾img34

斑点叉尾img35原产美国中部流域、加拿大南部和大西洋沿岸部分地区,为美国主要淡水养殖品种之一。1984年,湖北省水产科学研究所将斑点叉尾img36引入我国,经过研究及推广,该鱼适合我国大部分地区养殖。

斑点叉尾img37摄食水体中的底栖生物、水生昆虫、浮游动物、轮虫、有机碎屑及大型藻类等,人工养殖条件下摄食配合颗粒饲料,尤其喜食由鱼粉、豆饼、玉米、米糠、麦麸等商品饲料配制而成的颗粒饲料。斑点叉尾img38从第二年开始生长速度加快,第三年可达35~45cm,第四年可达45~57cm。斑点叉尾img394龄性成熟;人工饲养条件好的,少数3龄鱼可达性成熟,性成熟鱼体重为1kg以上。

斑点叉尾img40适温范围为0~38℃,生长、摄食温度为5~36.5℃,适宜生长温度为18~34℃,在溶氧2.5mg/L以上即能正常生活,溶氧低于0.8mg/L时开始浮头,正常生长的pH值范围为6.5~8.9,适应盐度为0.2%~0.85%。斑点叉尾img41在江河、湖泊、水库和池塘中均能自然产卵。雄鱼是典型的筑巢鱼类,在与雌鱼交尾后赶走雌鱼,并守护受精卵发育,直至孵出鱼苗。斑点叉尾img42产卵温度范围为21~29℃,最适温度为26℃。在长江流域,斑点叉尾img43的繁殖季节为6~7月。

2.大口黑鲈

俗称:加州鲈、大嘴鲈、黑鲈。鱼体呈纺缍形,头中等大,口裂大而宽,颌能伸缩,背部黑绿色,体侧青绿,腹部灰白,从吻端至尾鳍基部有排列成带状的黑斑(图1-21)。

img44

图1-21 大口黑鲈

大口黑鲈原产于北美洲的淡水水域,20世纪80年代初引入我国内地,现已推广到全国许多省市,成为我国鱼类养殖品种之一。

大口黑鲈是淡水广温性鱼类,生存水温为1~36℃,适宜水温为20~30℃。该鱼主要捕食各种水陆生昆虫、虾、小鱼和蝌蚪。人工饲养时,幼鱼阶段可投喂浮游动物、摇蚊幼虫、水蚯蚓等;成鱼阶段主要捕食各种小鱼、小虾、水陆生昆虫及鱼苗、鱼肉或河蚌肉等。大口黑鲈生长较快,以1~2龄生长速度最快,当年3~4月份孵出的鱼苗,养殖至春节期间,体重可达0.5~0.7kg。

大口黑鲈可自然产卵繁殖,有挖窝筑巢产卵的习性,多次产卵,卵黏性,沉在巢穴底孵化,雄鱼守护鱼卵,直至鱼苗出膜能自由游泳摄食为止。

大口黑鲈喜欢清新水质,尤其是缓慢流动的清新水体,pH值为6~8.5,经人工养殖驯化,已能适应稍肥沃的水质,正常生活要求溶解氧3mg/L以上。

3.淡水白鲳

学名:短盖巨脂鲤,体侧扁,背较厚,口端位,无须,上、下颌齿均2行,齿面呈缺刻状尖端突出,头部小。背部有脂鳍,体被小型圆鳞,自胸鳍基部至肛门有略呈锯齿状的腹棱鳞,体色为银灰色,胸、腹、臀鳍呈红色,尾鳍边缘带黑色(图1-22)。

img45

图1-22 淡水白鲳

淡水白鲳原产南美亚马逊河,为热带和亚热带鱼类。该鱼于1982年引入我国台湾省,之后人工繁殖成功,开始在淡水鱼塘推广养殖。1985年引入广东省试养,1987年获得人工繁殖成功,以后逐渐向全国推广。

淡水白鲳为杂食性鱼类,摄食小鱼、虾和底栖动物等动物性饲料,亦摄食水草、蔬菜、藻类等植物性饲料。淡水鲳喜栖息于水体中下层,有成群活动的习性,养殖可投喂全人工饲料。淡水白鲳生长快、个体大,1龄鱼个体可达0.5~0.75kg,3龄达性成熟,一年多次产卵,当水温25~30℃时,便可进行人工催产繁殖。

淡水白鲳属于热带性鱼类,适温范围12~35℃。如水温持续两天低于12℃时,就有冻死的危险。该鱼对低氧耐受力较强,在溶氧为0.5mg/L时仍能生存,适宜在较肥的鱼塘中养殖,在扩大池塘养殖对象、增加单位面积产量方面,是一种有价值的鱼类。

4.莫桑比克罗非鱼

俗称:非洲鲫鱼,是罗非鱼的一个种类,体形似鲫鱼,体侧扁,背鳍高,鳞大,体呈黄棕色,腹部白色,体侧有黑色纵条纹(图1-23)。

img46

图1-23 莫桑比克罗非鱼

该鱼喜高温,耐低氧和高盐度,海、淡水中均能生活。杂食性,成鱼喜食浮游生物、底栖动物,抢食力强,生长迅速,雄鱼生长速度大于雌鱼。性成熟早,繁殖力强。

5.尼罗罗非鱼

俗称:非洲鲫鱼,是罗非鱼的另一个种类,体形似鲫鱼,体侧扁,背鳍高,鳞大,体呈黄棕色,腹部白色,体侧有黑色纵条纹。有的个体全身呈黑色,体侧有黑色横带9条,尾鳍有8条以上明显的黑色垂直条纹,尾鳍、臀鳍的边缘呈微红色(图1-24)。

img47

图1-24 尼罗罗非鱼

尼罗罗非鱼原产非洲,1978年由长江水产研究所首次从尼罗河引进,与我国早年引进的莫桑比克罗非鱼相比,其体形较大,生长较快,食性相当广泛,是以植物性为主的杂食性鱼类,也喜食米糠、豆饼及配合饵料等人工饵料。

尼罗罗非鱼受环境因素的影响较大,其适宜生长的温度为25~34℃,最适合水温为30℃左右,20℃以下或37℃以上生长很慢,临界低温为(8.61±0.15)℃,致死温度为(6.04±0.11)℃,临界高温为40~41℃。若水温适宜、饵料充足,饲养3个月,体重可达100~150g;4~5个月,可达200~500g。

尼罗罗非鱼性成熟一般为3~4个月,产卵前有挖窝的习性,窝的大小依鱼体大小而不同,一般宽20~40cm,深10~20cm。水温20℃以上开始产卵,以后每隔3~4周产卵一次。雌鱼把受精卵吸入口腔,进行孵化。孵化时间随水温而变化,一般水温25℃时,6~7d可出苗;30℃时,3~4d孵出。刚孵出的鱼仍包含于口腔中,常放出活动,遇敌时立即吸入口中,脱险后又放出。鱼苗一直到有一定生活能力时才离开雌鱼口腔,集群自由活动。雌鱼还要守护幼鱼一段时间后,才离开幼鱼,让其独立生活。

尼罗罗非鱼有互相残食的习性,主要表现在鱼苗期间,大苗吞食小苗的现象比较严重。成鱼遇惊便潜入水底的软泥中,不易捕捞。

尼罗罗非鱼是罗非鱼中最大型的品种,而且骨、刺少,肉质细嫩且富于弹性,味道鲜美,其风味可与海洋鲷鱼、比目鱼媲美。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