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湖泊科学养鱼
(一)湖泊的生态环境
湖泊是由陆地上相对封闭的洼地积水形成的水域比较宽广的水体。这种相对封闭的洼地称为湖盆。湖泊是湖盆与运动的水体相互作用的综合体,由于湖中物质和能量的交换,产生一系列物理、化学和生物过程,从而构成独特的湖泊生态系统。
1.湖泊的形态特征
按湖盆成因,湖泊大致可分构造湖、冰川湖、火山口湖、堰塞湖、风成湖、水力冲积湖、溶蚀湖、海成湖和人工湖等类型。
按湖水与径流的关系,湖泊又可分为外流湖和内陆湖。
按湖水所含氮、磷等营养盐含量、水中绿色植物生物量及水的pH值、生物耗氧量、水体透明度等水质综合指标,可将湖泊分为富营养型湖、中营养型湖和贫营养型湖。
按湖水矿化度,可将湖泊分为淡水湖、咸水湖和盐湖等。
按面积大小,可将湖泊分为小型湖泊(1万亩以下)、中型湖泊(1万~10万亩)和大型湖泊(10万亩以上)。
湖泊形态是多种多样的,它对湖水性质、湖水运动、湖泊演化、水生生物、养殖、捕捞、航运、灌溉等都产生一定的影响。湖泊形态的多样性,取决于湖盆的成因类型和湖泊的发育阶段。一般发育良好的深水湖泊,其湖盆形态可分为湖岸、沿岸地带、岸边浅滩、水下斜坡、湖盆底5个部分。随湖泊面积的大小、湖盆的地质条件和水流情况等不同,湖盆形态也稍有差异。湖盆形态能影响湖水动态与特征。在度量湖泊形态时,一般采用湖泊的长度、宽度、水面面积、容积、深度、湖底平均坡度等特征数值。我国五大淡水湖泊的形态特征见表6-1。
表6-1 我国五大淡水湖泊形态度量特征*
注:*计算时水位按:鄱阳湖湖口水位21.68m;洞庭湖岳阳水位33.5m;太湖水位3.14m;洪泽湖水位12.5m;巢湖水位8.46m。
2.湖水的理化性质
(1)湖温。湖水温度的高低取决于湖水的热量收支对比状况。影响湖温变化的因素有湖盆形态、湖面大小、湖岸曲折程度与风力大小、蒸发强弱等。湖水的热量主要来源于太阳辐射,射入湖中的太阳能,约有80%能被1m深的表层水吸收,而且最表面的20cm水层吸收了大部分热量,只有1%的能量可以达到10m水深处。湖水热量的支出主要为湖水向外辐射和蒸发耗热。由于水的导热性很差,表层水的热能很难传入下层水。热能能传递到湖的深处,主要是湖水的对流、流动和波浪作用的结果。一般水深大于10m的湖泊,通常不受上层水温的影响而保持一定低温;水深小于10m的浅湖,全湖水温都能受到太阳热能的影响而使水温发生变化。
(2)水色和透明度。湖泊的水色取决于湖水对光线的选择吸收和选择散射,影响湖水水色的因素主要有悬浮质、离子含量、腐殖质、浮游生物等。在纯水中,蓝光易被散射,所以纯水多呈浅蓝色或蓝色。当湖中悬浮质增多时,水呈蓝绿色或绿色,甚至呈黄色或褐色。水中如含有较多的钙盐、铁盐、镁盐时,常呈黄绿色。水中含有较多的腐殖质时,则呈褐色或带有铁锈色。山区、高原区深湖透明度大,水色高。平原区的浅湖因含沙量较大,浮游生物多,湖水较浑,水色低。
透明度是指光线透入水中的深度。影响湖水透明度的主要因素有太阳高度角、悬浮物质和浮游生物等。太阳高度角越大,射入湖中的光量越多,透明度越大;反之则小。悬浮物质越多,对光的散射和吸收越强,透明度越小。浮游生物越多,透明度越小。反过来说,湖水透明度的大小在一定程度上能反映悬浮物质和浮游生物的多少。所以,根据湖水的颜色和透明度,可以大致判断水体的营养状况。一般咸水湖、深水湖、贫营养湖的透明度较大,浅水湖、富营养湖的透明度较小;沿岸区透明度较小,湖心区透明度较大;春、夏季透明度较小,秋、冬季透明度较大。
(3)湖水的化学性质。不同的湖泊有不同的化学成分。湖水的化学成分与海水不同的是,湖水中的多种主要离子间并不存在恒定的比例关系;与河水、地下水的化学成分不同的是,湖水化学成分变化多受到湖水中生物作用的影响。
湖水中的主要化学成分有离子、生物原生质、溶解气体和有机质等。
主要离子有钠、钾、钙、镁、氯离子及硝酸根、碳酸根、碳酸氢根离子等。当水的矿化度小于500mg/L时,碳酸氢根和钙离子占优势,为重碳酸盐水;当矿化度更大一些时,硫酸根和氯离子最多,为硫酸盐水;随着矿化度的增高,氯离子和钠离子最多,为氯化物水。我国的淡水湖大多数是重碳酸盐型。
生物原生质、有机质和微量元素中比较重要的有磷、氮、铁、硅。这些营养元素在水中含量低,容易缺乏,为植物生长所必需,被称之为限制性营养元素。我国大多数湖泊、水库的第一限制性营养元素是磷,第二限制性营养元素是氮。
溶解气体主要有氧、二氧化碳、氮气、硫化氢、甲烷等。溶解气体一般是以分子状态散布于水中。氧气是溶解气体中最主要的一种,它主要是从大气中传入和水生植物进行光合作用时产生的。溶氧的含量一般为10mg/L左右。水中氧的含量与温度有密切关系。水温越低,含氧量越高;水温越高,含氧量越低。这是因为在高温季节氧气要消耗在动植物的呼吸、有机质的分解、气泡上升、铁质的氧化等方面。因此湖泊含氧量,大湖冬季高于夏季,小湖夏季高于冬季结冰时。二氧化碳在水中的溶解量也较大,但很少达到20mg/L。温度越高,含量越低。湖水二氧化碳含量与pH值的高低呈反比。硫化氢、甲烷是底泥中有机质分解产生的,对水生动物有一定的危害性。
3.湖泊的生物特点
由于湖泊的水位变动小,泥沙淤积较少,且我国江淮、华北、东北的湖泊多为浅水湖,因而湖泊的水生高等植物和底栖动物十分丰富。大部分浅水湖泊的水质肥沃,浮游生物十分丰富。据调查,巢湖中有浮游植物196种,年均数量3544.92104个/L;浮游动物46种,年均数量476.5个/L;底栖动物55种,年均数量394个/m2;水生维管束植物有50种,但分布数量较少,现存量也较低。湖泊的生物主要分布在沿岸区。贫营养型湖泊,湖岸陡,水深30~50m,透明度高(超过6m),水草少,底栖动物贫乏,浮游植物生物量低于2mg/L,浮游动物生物量低于1.5mg/L;中营养型湖泊,水深10~25m,浮游植物生物量为2~5mg/L,浮游动物生物量为1.5~3mg/L;富营养型湖泊,湖岸较倾斜,水浅(5~10m),透明度只有几十厘米,浮游植物生物量在5mg/L以上,浮游动物生物量在3mg/L以上,水草和底栖动物丰富,常出现绿藻或蓝藻水华。
(二)湖泊养鱼的条件
1.水文水域条件
养鱼的湖泊要求支流不多,进、出水口小,水深1.5~5m,四周堤埂高、坚固,雨季不泛滥,旱季不干涸。水底地形比较平坦,便于捕捞。水流缓慢(最大流速在0.6m/s内),水位稳定(常年水位差2~3m),来往船只较少。湖水水质良好,无污染,各种理化指标适宜鱼类生长等。
2.饵料生物条件
养鱼的湖泊一般要求水质肥沃,浮游生物、底栖动物、水生维管束植物丰盛,天然鱼类资源丰富。养鱼的湖泊绝大多数是中小型浅水湖,水深一般在5m以下,且多为富营养型湖泊。这种中小型富营养浅水湖泊的鱼类天然饵料基础丰富,具有养鱼的优越条件。富营养湖多分布在肥沃的平原上,水往往不深。在温暖的季节,全湖水温都会有变化并趋于一致,水循环充分,因此有机物和无机物都易分解,溶解物质也较均匀地分布于全湖,故生物的养料多,供给面积大,生物的数量多而种类少,所以富营养湖宜于放养。
3.鱼产力的评估
为了合理利用湖泊的生物资源,必须正确估计湖泊水体的可能产鱼量,即鱼产力。鱼产力是水体中各种生物和无机、有机营养物质转化为鱼产品的能力,也称鱼产潜力。正确评估湖泊鱼产力,是湖泊合理渔业的依据。
湖泊水域鱼产力受气候、水体和流域的状况,水的物理和化学因素,以及水生生物等多种因素的影响。评估鱼产力的方法多种多样,常用的方法有以下几种。
(1)根据饵料生物量计算。基本公式如下:
式中:饵料生物现存量或生物量,是指水域单位面积或体积内存在的某种生物的重量,是瞬时的概念,可用某段时间内的平均值表示,如年平均值。
P/B系数是指某段时间(如1年)内某种生物的生产量与该段时间内这种生物的平均生物量的比值。年P/B系数可参照表6-2,水草年P/B系数可按1~2估计。浮游植物的利用率可取20%~30%(鲢、鳙密度很高时可按30%~50%计算),浮游动物可取25%~50%,底栖动物可取20%~50%。
表6-2 不同地区湖泊水库饵料生物的P/B系数
饵料系数是指增重单位重量鱼所需消费的饵料量,浮游植物与水生植物为40~100,浮游动物为6~10,摇蚊幼虫、水蚯蚓为5,贝类为40,虾为9~14,鱼为5。对于水草,要有一个允许利用比例(如50%)的限制,否则易造成水草资源的破坏。
(2)根据初级生产力估算。基本公式如下:
鲢鱼鱼产力
鳙鱼鱼产力
式中:Pg——浮游植物毛产量(g/m2);
f——浮游植物净产量与毛产量之比,取0.78;
K——氧的热当量为3.51,即1mg氧=14.69J;
a——鱼类对浮游植物净产量的最大利用率,为0.8;
C——鲜鱼肉的热当量(1g肉为5.02kJ);
Hy——鲢鱼在鲢、鳙鱼放养量中的比例;
Ar——鳙鱼在鲢、鳙鱼放养量中的比例;
Eh——浮游植物对鲢鱼的能量转化系数,39.18;
Ea——浮游植物对鳙鱼的能量转化系数,22.69。
以上两种方法都未考虑腐屑和细菌提供的鱼产力,这是由于目前尚无可靠的数据可用。但据估计,它们提供的鱼产力相当大,甚至超过浮游生物直接提供的鱼产力。我国有的学者以细菌和腐屑可能提供的鲢、鳙鱼产量为浮游生物提供的鱼产量的50%计算。
4.拦鱼设施
湖泊拦鱼设施的好坏是湖泊养鱼能否取得成功的关键因素之一。湖泊有很多进、出水口与其相通,而鱼又有集群逆水而游的习性,如果没有拦鱼设施或拦鱼设施不良,会造成大量鱼群外逃,放养的鱼种回捕率很低,产量也上不去。
湖泊养鱼对拦鱼设施的要求是:能拦截不同规格的个体,并使被拦的鱼有可能安全地离开拦鱼设备;有一定的机械强度,能抵抗水流冲击和大风的侵袭,具备一定的泄洪能力;漂浮物易通过有拦阻或清理漂浮物的设备;不妨碍船只通行。
湖泊拦鱼设施有很多种,常见的有竹箔和网箔。
(1)竹箔。竹箔是我国最早、最广泛使用的拦鱼设备。它以毛竹为原料,将其劈成箔丝,用绳子编成竹箔帘,然后装在撑架上。其成本低,易制作,适合设置于中型湖泊进、出水口以及缓流河道中。但由于其阻力大、易损坏等缺点,现已逐渐被网箔所代替。
(2)网箔。基本结构与竹箔相同,只是用聚乙烯网片代替竹箔帘。这种拦鱼设施过水能力强,寿命长,成本低,易操作。
撑架的基本结构见图6-1。撑架所用的材料为毛竹,打入底泥1m深左右,竹桩高出常年最高水位30~50cm,网装在碰桩和正桩之间,下纲装上铁链或石笼,将其埋于底泥中(石笼为聚乙烯网线编成的直径10cm左右的蛇形网袋,内塞满石块)。网线一般采用0.2mm聚乙烯丝制成,网目大小以拦住白鲢为标准,参见表6-3。
图6-1 各种竹桩位置示意图
表6-3 不同规格鱼种拦网网目和拦栅栅距参照
5.清野除杂
拦鱼设备建成后,鱼种放养之前,对养鱼水体要进行清野,消除鳡、鳜、鲌、乌鳢等凶猛鱼类。措施:一是捕捞。除常年坚持清除害鱼之外,可根据凶猛鱼类的繁殖特征,采取各具特色的渔具渔法,集中捕捉产卵群体,并破坏其产卵条件。在食用鱼捕捞之后、鱼种放养之前的冬末春初季节进行清野,效果更好。二是杜绝害鱼进入。在放养鱼种和引进新鱼种时,严格除去杂鱼,除去麦穗鱼、鲌鱼、刺鳅、鳑鲏、棒花鱼等。也可保留适当种类和一定数量的凶猛鱼类来吞食小杂鱼。
(三)鱼类养殖的方法
1.粗放养殖
通过向湖泊水体人工投放鱼种进行鱼类养殖,以获得鱼产品为目的,这种养殖方式称为湖泊粗放养殖。其特点是:鱼类的生长及其群体的生产量全部(或主要)依靠水体中的天然饵料资源。这一特点决定了人们必须根据水体自然条件,选择适当的放养品种,确定合理的放养规格和放养密度,并结合拦鱼防逃、控制凶猛鱼类、合理捕捞等措施,挖掘水体的鱼产潜力,以实现持续高产和高效的目的。
(1)放养品种。选择放养品种时,既要考虑养殖水体的理化性状适合哪些放养品种的生存,水体的饵料基础能保障哪些放养品种形成相当大的种群生物量,又要考虑放养品种对饵料的利用率。一般要求:生长迅速,个体较大,经济价值高;苗种容易获得;不掠食其他鱼类;容易捕捞。
我国多数湖泊的天然饵料主要由浮游生物、底栖生物、有机碎屑和高等水生植物等组成,其中浮游生物以及有机碎屑和细菌,构成水体中天然饵料的主要成分,所以主体放养鱼类首选以浮游生物为食的鲢、鳙,其次是鲤、鲫。配养品种有:草食性中上层鱼类草鱼、鳊、鲂,以底栖动物为食的杂食性鱼类鲤、鲫、青鱼,腐屑食性的底层鱼类鲴类,以及适宜于草型湖泊放养的河蟹等。草食性鱼类的放养量要根据水草的资源量来确定,要保证水体中的水草不被消灭。对于少数新开发的荒湖,底栖动物和水草较多,宜进行河蟹生态养殖,但也要注意水草资源的保护与再生。
这些品种既具有良好的生物学特性和生产性能,也与我国内陆水体的饵料基础相适应。在合理的混养条件下,这些鱼类在食性和栖息水层方面有良好的互补性,而不是直接竞争,能较好地利用水体空间和饵料资源,达到充分发挥湖泊水体鱼产潜力的目的。
(2)放养比例。放养比例指放养鱼类的种类和数量组成,它是影响鱼产量的重要因素。内陆大型水体的主养鱼类一般为鲢、鳙,所以鲢、鳙的放养比例占总放养量的60%~80%或更高,鲤、鲫、鳊占5%~ 15%,其他鱼类如鲴类等占5%。
①主养鱼类鲢、鳙之间的比例:在水质较瘦的大型水体,鳙的放养量和生产量要比鲢高,这主要是因为大型水体的初级生产力相对较低,这就影响了主食浮游植物的鲢鱼的生长;浮游动物除了摄食浮游植物外,还摄食细菌、有机碎屑等,所以大型水体的浮游动物有可能多于浮游植物;鳙的滤食能力强,食浮游动物的饵料系数小,能量转换效率高,鱼体生长快。而在较肥的中小型水体的小型浮游生物数量大,这对鳃耙细密的鲢有利,而鳃耙稀疏的鳙的滤食效率就没有鲢高,因此在这种水体中,鲢的生长比鳙快,其放养量应适当提高。大型湖泊鲢、鳙放养比例一般为鲢占20%~40%、鳙占55%~65%。例如,武汉东湖1973年前投放的鱼种是鲢多于鳙,而产量都是鳙高于鲢,也就是说,鳙的生产潜力没有充分发挥出来。所以,1974年以后,放养比例调整为鲢占31.3%、鳙占68.7%,鲢、鳙的总产量得到提高。中小型初级生产力很高的浅水湖泊,特别是接收城市污水的湖泊,鲢的放养量应大于鳙。例如,湖北的白潭湖鲢占60%、鳙占40%时,总产量最高。处于以上两种类型之间的水体,则依具体情况而定。若水体浑浊度稍大,则鲢、鳙各占一半。
②草食性鱼类的放养:一般湖泊草食性鱼类的放养量要根据水草的资源量来确定,要保证水体中的水草不被消灭。
③其他鱼类的放养:对于少数新开发的荒湖,底栖动物和水草较多,宜适当放养鲤、鲫、鳊等或者养殖河蟹,但要注意水草的保护;多年放养的水体,底栖动物和水草较少,这些鱼类的放养比例应适当减小。
(3)放养规格。大水面鱼种放养一般要求鲢、鳙、青鱼的全长达13.3cm以上,鲤、鲫、鳊、鲴等全长达6.6cm以上。放养大规格鱼种,可以保证较高的成活率,回捕率高;其生长速度快,较早达到商品规格。蒙古红鲌和翘嘴红鲌是湖泊主要的危害鱼种,它们与鲢、鳙生活在同一水层,且这两种鱼游泳速度快,攻击能力强,繁殖力强,在水体的种群数量大,因而危害较大。对放养规格不能生搬硬套,应根据具体情况进行调整,如养殖条件较好的小型湖泊可以搭养一部分2龄鱼种,以提高产量;凶猛鱼类多、水面大的水体,应适当加大放养规格;或用网拦湖湾,将1龄鱼种培育成2龄鱼种,再放入大湖;凶猛鱼类少、水质肥的小型湖泊,可适当降低对鱼体规格的要求。
在要求鱼种规格的同时,要保证鱼种质量,质量要求是:鱼种健壮,肥满度好,无损伤,遗传性状良好等。
(4)放养密度:放养密度的决定因素主要是水体的供饵能力和影响鱼类成活率的凶猛鱼类的危害程度。大型水体鱼类的养殖一般不存在溶氧量不足及鱼类排泄物和残饵恶化水质的问题,其主要限制性因素是饵料。凶猛鱼类的危害程度大,一方面要加强对凶猛性鱼类的控制,另一方面要加大鱼种放养数量和规格。
合理的密度要求放养群体对饵料的摄食强度尽可能符合天然饵料的供饵能力,也就是既不妨碍天然饵料能够保持在较高的增殖水平,又能最大限度地利用饵料生物的生产量,以获得最大持续鱼产量。放养密度的具体确定办法如下所述。
①计算法。计算公式如下:
式中:X——某种鱼的放养密度(尾/hm2);
P——该水域的估计鱼产量(kg/hm2);
r——按计划该种鱼在总鱼产量中应占的百分数;
W1——该种鱼放养鱼种规格(kg/尾);
W2——该种鱼计划养成规格(kg/尾);
K——该种鱼达到计划养成规格的回捕率(%)。
②经验法:根据养成商品鱼的规格、渔获量和肥满度判断,若某种商品鱼未达到应有的规格,肥满度较差,说明这种鱼放养量太大,下一年应适当减少放养量;若商品鱼超过了应达到的规格,肥满度太好,则下一年适当增加放养量。也可参照表6-4进行放养。
(5)放养时间与地点。一般提倡早放,有的地区提早到秋季放养。长江中下游地区以冬末春初放养为好,华北、东北地区宜在冰封期前投放。冬放的优点有:
表6-4 湖泊放养和产量参考指标
①水温低,鱼种活动力弱,便于捕捞和运输。
②凶猛鱼类摄食强度较低,对鱼类危害较小,待凶猛鱼类开春后积极觅食时,鱼种对大水面已经过一段时间的适应,活动力强,避敌能力亦强。
③鱼种较早适应环境,开春后即可旺盛地摄食生长,相对延长了生长期。
④湖泊冬季一般为枯水季节,水位低而稳定,排泄的水少,鱼种逃逸的机会降低。
⑤湖泊一般都在冬季进行大捕捞,冬季大捕捞后再投放鱼种,腾出水体空间,减少鱼种对饵料的竞争。
⑥减少了鱼池越冬管理的工作量。
此外,对于某些水域越冬条件差,鱼种投放后成活率低的,可推迟放养。冬涸湖泊或冬季很浅的湖泊,可等到水位回升后再投放。经长途运输的鱼种,有一定损伤,体质消耗也很大,不能立即放养,应先在网箱或网拦湖湾中暂养一段时间,待其体质恢复后,才能放入大湖。
放养地点应远离易逃鱼地点;不宜在下风沿岸浅滩投放,以免被拍岸浪推挤上岸;要选择多个地点投放,以免凶猛鱼类集中围歼;秋末冬初应选择背风向阳的地点投放,春季应选择水质肥沃的索饵场所投放。
(6)凶猛鱼类种群的控制。凶猛鱼类往往是造成放养鱼类成活率低的主要原因,必须采取有效措施进行控制。由于栖息水层的不同,凶猛鱼类对放养鱼类的危害程度有很大差异。例如,鳜、鲇、乌鳢等底层凶猛鱼类对鲢、鳙的危害相对较小。另一方面,凶猛鱼类一般价格都较高,可以作为养殖的重要收入来源,所以对凶猛鱼类的控制力度应视具体情况而定。
对不同凶猛鱼类的控制方法也有很大差异。翘嘴红鲌、蒙古红鲌和红鳍鲌的控制可在大捕捞时用跳网捕获,也可常年用刺网捕出;还可用拖钩拖钓捕捞;此外,可在其产卵季节,设置鱼巢,收集鱼卵。鳜、乌鳢、鲇的控制主要是采用钓捕、灯光照、鱼叉刺捕等方法。
(7)安全管理。主要是做好防逃、防盗工作。定期检查拦鱼设施,拦鱼设施过船的升降装置应有专人看管。建立健全渔政机构,严禁盗鱼、炸鱼、毒鱼。北方冰冻湖泊要做好越冬管理,冰下水体易出现二氧化碳、硫化氢含量过高及氧气不足现象,以致使鱼大量死亡。解决办法是:越冬前保持较高水位,越冬期及时清除冰上积雪,必要时人工增氧。
(8)起捕收获。一般秋、冬季捕捞。冬季鱼类停止摄食,春节来临时可大量上市,温度低易保鲜,并且有利于苗种放养。
2.围拦养殖
围拦养鱼是利用竹箔、金属网或合成纤维作为围拦设施,把湖泊的一部分用围拦设施与大水面分隔开,借鉴池塘和网箱养鱼的基本原理,进行精养高产的一种养鱼方式。它集合了网养、拦养之优点,特别适用于大水面养鱼。这种养殖采取混养、密养方式,依靠自然水体的流动来改善水质,充分利用水域中的天然饵料或人工投喂配合饵料,大大提高了湖泊鱼产力。
围拦养鱼可分为拦养和围养两种方式。拦养是在湖泊的水口或横断面上,用竹箔或网衣拦截,但拦养的网(箔)不形成封闭结构,拦养的网(箔)两端连接陆地。拦养通常设置在湖泊的沿岸或湖湾处。围养是在被包围的水体内,将箔(网)的两端互相连接,围成封闭形状,形成一个独立的养鱼水体。围养通常设置在湖中离开岸边的地方。
(1)围拦水域的选择。围拦水域的基本要求是水质较好,无污染,溶氧在5mg/L以上;湖底平坦,底泥软硬适中,便于打桩;水深2~3m,正常年份水位差不超过2.5m,最低水位保持0.8m以上;无养殖季节大旱大涝的记录,水体的流速应以0.05~0.1m/s为好;养殖水体进出的交通和民用船只不多;围栏区域内天然饵料丰富,除有丰富的浮游生物外,湖泊或河道底部有苦草、轮叶黑藻、马来眼子菜等水草密生及螺、蚬、蚌等底栖生物遍布,这样可减少投喂人工饵料的数量,提高鱼种的放养密度。天然饵料资源丰富,则商品饵料的使用就可减少,同时因饵料的互补作用,配合饵料的利用率也可大大提高。
(2)围拦的形状和大小。围拦为内外两层围网,两层间相距5~ 10m。形状有方形和圆形,以圆形较好,其周围不易堆积漂浮物,抗风能力强,节约原材料,没有死角,不易逃鱼。围拦的大小差别很大,小的不足1亩,大的可达1000亩以上。现在提倡小面积的围拦(特别是网围),以数亩至数十亩为好。面积越小,越易控制,水交换次数越多,产量也越高。面积过大,投喂精饲料过多时易引起水质恶化。围拦的总面积不宜超过湖泊总面积的10%。
(3)围拦的建造
①网片:在制作时,其高度和宽度应比实际高度和宽度增加5%~10%,这样网片挂到支架上后才松紧适度。在设计水下部分网片的高度时,应以常年平均水深为基础,水上部分(防逃网)的高度为0.5~1m,另外按5年一遇的最高水位准备一块活动网片备用。网片的长度以围拦的周长或总长度为依据。用2×3或3×3股的聚乙烯网片。水下部分内层网网目大小参照前表6-3,外层网网目可稍大于内层网网目,水上部分可比外层围网网目稍大。网衣按水平缩节系数0.62、垂直缩节系数0.74装在纲绳上。
②架:以竹、木、水泥杆或钢管为桩柱,现在多使用直径为9~10cm的楠竹作为桩柱,将楠竹(最好根部朝下)打入泥中0.6~1m,桩要比最高水位高出1m,桩间距3~4m,风浪大的水域应为1.5~2m(外层围网的桩间距可稍大)。在桩的高、低水位线处,用毛竹架两道横杆,将桩连为一体,风和水流较大的地方还应加撑桩。
③底敷网:宽1m,紧接于内层围网的底纲上,平铺于底泥上,起防逃作用。
④石笼:直径10cm,与网片一样长,为3×3或3×4聚乙烯网编成的蛇形网袋,内塞满石块。要装两条石笼,一条装在内层围网底纲绳上,另一条装于底敷网的纲绳上。安装时,要将石笼踩入泥中20cm。
⑤活门:门两边用双竹桩,网衣较松,网衣中间吊一沉子,沉子上连一绳子挂于桩上,当有船只进出时,将沉子放下,过后又将沉子提上来。
⑥囊网:由3×3股网目2cm的聚乙烯网片缝成,长5~6m,呈圆锥形,口径1m,网口处有一倒须网。囊网口缝在外层网的水下部分,尾部向外。经常检查其内是否有鱼,即可判断是否有鱼从内层网逃出。
⑦食台:应根据围拦大小以及鱼的多少设置一定数量的食台和草框。精料食台离湖底0.5~1m,可用水泥板或玻璃钢瓦制成,四周围上密眼网布,防止饵料散失。
(4)清基除害。放养前应将围拦区的杂物清除,如木桩、树桩及芦苇等挺水植物,填平凹坑,以利捕捞。还要想办法将凶猛鱼类驱赶、清除出去,可以采取捕捞、惊吓驱赶、泼洒石灰水、电赶等多种办法。围拦建成后,还需进行一次全面检查,特别注意水下部分是否有漏洞、损坏。
(5)鱼种放养。湖泊围拦养鱼是以养杂食性鱼类为主,主要靠人工投饵,饵料以就近捞取天然饵料以及一些农副产品为主,因而主要的养殖种类有草、鲤、青、鲂、鲫、鲴、鲮、鲢、鳙等。
(6)放养比例。对于搭配比例,总的原则是水草易得的地方以草食性鱼类为主,底栖贝类易得的地方以青鱼和鲤鱼为主,鲢、鳙作为配养鱼。目前主要有以下三种搭配比例。
①草鱼、团头鲂等草食性鱼类占60%左右,青、鲤、鲫等占30%左右,鲢、鳙占10%以下。适合于水草丰富易得、底栖贝类也能获得一定数量的水域。水草多的湖泊,水质较瘦,因而鲢、鳙宜少放(表6-5)。
②青鱼占40%,鲤、鲫、草、团头鲂等共占50%左右,鲢、鳙不超过10%。适合于底栖贝类丰富易得的水域。
表6-5 每亩水面鱼种放养及成鱼产量
③鲤鱼占40%左右,其次为青、草、团头鲂、鲫鱼,鲢、鳙比例在10%以下。适合于底栖贝类丰富易得的水域(表6-6)。
表6-6 以青鱼和鲤鱼为主体的放养及成鱼产量
(7)鱼种规格及数量。鱼种规格要求是1龄鱼种和2龄鱼种搭配放养,根据商品鱼的规格要求和养殖条件来具体确定。一般要求青鱼、草鱼为全长28~34cm,体重250~500g;鲢、鳙鱼全长17~25cm,体重50~200g;鲤、团头鲂全长13~16cm,体重25~50g;鲫鱼全长12~ 13cm,体重为20~30g。总放养量根据计划产量除以5~8(增重倍数)进行计算。放养鱼种规格小,增重倍数就较大;规格较大则相反。
(8)饲料投喂。饲料投喂的原则是尽量多利用水草、螺蚬等天然饵料,不足部分由精饲料供给。精饲料最好按鱼的营养需要制成颗粒饲料。饵料的年总需求量可根据如下公式进行估算:
W≈[X-(Y/100+Z/40)]×(2~3)
式中:W——全年精饲料用量(kg);
X——估计吃食性鱼类净产量(kg);
Y——估计水草采集量(kg);
Z——估计螺蚬采集量(kg)。
然后根据各月天然饵料的供应多少以及各月的水温高低和鱼的总重量,将精饲料的大致用量分配到各月,以便有计划地准备和使用饲料。应定时、定量、定质、定位进行投喂,保证鱼吃匀、吃饱、吃好。长江流域地区,3~4月份时,水草少,螺蚬易采到,应以精饲料和螺蚬为主;5~9月份,水草丰富,应投以大量的水草,辅以部分精料和螺蚬;10月份以后,在充分满足水草的情况下,适当增加精料投喂量。螺蚬、水草都要新鲜,还应将螺蚬轧碎后再投喂。饵料投喂次数应根据水温的高低,以2~4次/日为宜,投喂时间以上午9:00和下午16:00为好,下午的投喂量应比上午多,可占全天总投饵量的60%。在闷热天气、大风、暴雨、水温突降以及前一天饵料有剩余等情况下,投喂量应适当减少。食台上的剩饵、残渣应及时清除,以防败坏水质。
(9)日常管理。围拦的安全和防逃是管理的核心内容。在鱼种放养后7~10d,鱼常集群沿岸边游窜,容易逃鱼;汛期水位上涨时也易逃鱼;集中捕捞时,鱼群受到惊扰,容易逃鱼,应予以特别注意。鲤鱼、青鱼等常在网脚处钻泥,易形成洞穴而逃鱼,所以应经常巡查拦网,下水检查,如发现问题应及时修补。经常清除附着在网片周围的杂物,保持水交换通畅。还应注意防洪防风,防偷盗、破坏。围拦养鱼还要注意鱼病防治,虽然发病比池塘少,但一旦发病,治疗困难,故应以防为主。鱼种放养时应做好消毒工作,养殖区经常泼洒石灰水和漂白粉液。5~8月应注意防肠炎、烂鳃病,食场周围经常消毒,并用漂白粉和硫酸铜等挂袋。
(四)鱼类资源的增殖
由于受外界条件,特别是人类经济活动的影响,如捕捞过度、水体污染、江湖阻隔等超过其自身的调节能力时,就会引起湖泊生物资源量下降,甚至枯竭。这时就需要采取各种措施增加其补充量,以保持最佳的资源量。这种用人工方法直接或间接增加湖泊鱼类种群的数量或移入新的种群,以提高鱼类资源的数量和质量的措施,就叫鱼类资源增殖。湖泊鱼类资源增殖的途径和方法主要有下述几种。
1.资源保护
(1)合理利用湖泊渔业资源。制订捕捞限额,对捕捞网具的规格和数量加以限制,用合理捕捞来调整种群数量,同时针对有较大经济价值,繁殖期和产卵场比较集中,容易受到伤害的鱼类,设置禁渔期和禁捕区。
(2)防止水域污染,改善水域生态环境。水生维管束植物和浮游植物是水域太阳能量的固定者,其生产量的大小,往往决定渔业自然产量的丰歉。在增殖湖泊渔业时,应注重水生植物的保护,以免影响下一个营养级和以后的能量流动与转化。
(3)保护天然经济鱼类产卵场和幼鱼索饵场,设置人工鱼巢,兴建过鱼设施,以维持洄游性鱼类的洄游通路等,为鱼类正常繁殖、发育的环境提供条件,从而增加了补充量和保证最大补充量所需的亲体数量,这也是增殖鱼类资源的重要措施。
2.灌江纳苗
由于我国绝大多数通江湖泊筑坝建闸,阻隔了江河中的鱼群进入湖泊,对湖泊鱼类资源和数量造成了严重影响。解决的办法是将原闸改造,建成纳苗闸、窗,主要有纳苗窗、两节闸门、分节闸板等形式。灌江纳苗有“倒灌”和“顺灌”两种情况,当鱼苗汛期来临时,闸外水位高于闸内,此时开启闸门,江中鱼、蟹苗种随水流入湖内,这叫“顺灌”;江汛过后,到下次汛期来临之前,闸内水位高于闸外水位,此时开启闸门,水从湖流入江中。江中幼鱼或成鱼逆流进入湖中,这叫“倒灌”。应视江汛、鱼汛的具体情况掌握好开启闸门的时机,方能取得较好效果。如湖北洪湖1972~1984年中有6年进行了灌江纳苗,共开闸518h,进水4299.4万m3,纳苗50358.3万尾,其中“四大家鱼”占8.6%,鳊、鳜和鲤等占11.3%,银飘、鳑鲏、鲚等杂鱼占75%以上。
3.人工放流
人工放流就是把鱼类苗种培养到一定大小,使它可以进行独立生活,具有抵抗敌害的能力,然后选择环境条件适宜、敌害少和饵料资源丰富的水域放流,使之充分利用水域的天然饵料资源自然生长,以补充和增加水域的自然资源量,这是世界上公认的有效增殖措施。通过人工放流,可以改变湖泊鱼类区系组成,提高食物链短的和经济价值高的种类的比例,同时必须采取措施使某些种类得到较好的发展,从而抑制另一些种类的生存竞争能力。
人工放流的对象应为:经济价值高且易于进行苗种培育和放流的地方种群;食物链级次较低、适应性较强的种类;生活周期短、生长快的种类;移动范围小的底栖性种类或回归性很强的种类。此外,还要考虑到移入水域的各生物种间的关系、原有饵料的基础以及各类饵料资源的充分利用等。
由于筑坝建闸,破坏了历年形成的江—湖复合生态系统,导致河湖洄游性鱼类资源在湖和河中都显著下降,因此在我国不少大中型湖泊中(如巢湖),也每年人工放流大量鲢、鳙、青、鳜等大中型经济鱼类的鱼种。人工补充湖泊中这种无法自然繁殖的种群后代,可以充分利用天然饵料生产大型经济鱼类。当其达到商品规格时即予捕捞,这些渔获对象通常为未达性成熟的个体。它们无法在湖泊静水条件下自然繁殖,需要每年人工投放养鱼种。从这个意义上说,其实质与粗放养殖是相同的,因此严格地说,应该是人工放养;但是,其中有些种类,如鲤、鲫、团头鲂、鲴等,可以在湖泊中自然繁殖,这些鱼类经放流之后,可依赖其自然繁殖增加和积累种群的丰度。不过,在捕捞强度非常大的湖泊(如太湖),放流的鱼种绝大多数在当年即进入了渔获群体,这些鱼类种群的维护还得主要依靠人工放流。
4.引种驯化
引种是把鱼类或其他水生生物从一个国家或地区引入另一国家或地区。水生生物引入到与原栖息地自然条件不同的新水域后,要在某种程度上改变自身的形态构造及生态与生理习性,以适应新的水域环境,这一过程称为驯化。
湖泊水域引种驯化的目的主要有:一是提高湖泊水域鱼产量。湖泊中原有的鱼类不能充分利用饵料资源,因此该水域的鱼产量远低于它的生产力。通过引种,让鱼类利用这些闲置的饵料资源,大幅度提高该水域的鱼产量。我国许多湖泊放养鲢、鳙之所以能增产,就是因为鲢、鳙利用了这些水域中的浮游生物。同样道理,放养鲴亚科鱼类可以利用湖泊中的腐屑,将这些饵料资源转化为鱼产量。二是替代原有种类。湖泊水域中原有鱼类的经济价值不高,因此渔业的经济效益不佳,如能以经济价值较高的种类代替或部分代替原有鱼类,则可大大提高这类水域的经济效益。如我国青藏高原一些外流的淡水湖泊,由于地理原因,仅栖息着一些生长缓慢的裂腹鱼亚科鱼类和条鳅等,可以考虑通过引种,用一些食浮游生物和底栖无脊椎动物且耐寒的优质鱼类,如白鲑属、红点鲑属、虹鳟等鱼类来代替它们。三是可改变鱼类区系组成。由于某些原因,水域生态环境发生了变化,环境条件变得不适宜于原有鱼类生存,必须选择一种或多种适宜于变化后的环境条件的鱼类引入。四是可提供饵料鱼。湖泊水域中栖息有经济价值较高的肉食性鱼类,但其饵料基础不足,因此向该水域引入适当的其他鱼类或饵料生物,以改善其营养条件。五是可用于生物防治。为了抑制湖泊水域中的不理想的生物,利用鱼类的某种习性进行生物防治。如用草鱼来抑制过于茂盛的水草,用食蚁鱼来吞食蚁子的孑孓,用鲢、鳙鱼来控制因藻类大量繁殖而引起的“水华”等。
引种驯化工作的步骤和措施如下:
(1)对象的选择。对拟引入鱼种的生物学特性和经济价值进行全面的调查研究,收集、分析有关资料,诸如食性、生长、繁殖、洄游、对环境适应能力、食用价值等。对肉食性凶猛鱼类的引入要特别慎重,以免“引狼入室”。
(2)水域的调查。须对拟引种水域进行全面的调查和分析,其内容应包括生物环境和非生物环境,非生物环境渔业状况,食物关系,补充外来生物的必要性,选择迁入种的生物学依据,饵料资源的贮量和潜力,迁入种各发育阶段的敌害和竞争者,经济上的合理性等方面,并预测对该水域未来渔业的效果等。
(3)引种对象适宜的发育阶段选择。引种生命周期短的鱼宜用鱼卵和仔鱼。对于生命周期长的鱼(如鲟鱼类,要30年左右才能驯化),为了缩短引种成功的时间,就以亲鱼为宜;对于鲑、鳟类鱼,其生命周期不算长,幼鱼和亲鱼因需氧量高,运输有一定困难,而它们的鱼卵、胚胎发育缓慢,便于长途运输,为了避开其敏感期,一般选择处于发眼期的受精卵。
(4)时间、地点和数量的确定。引种的具体时间取决于引入鱼类的生物学特性和湖泊水域的具体条件。亲鱼应避免接近产卵期,因亲鱼在临近产卵期时,对环境条件的变化比较敏感,一旦损伤,就没有足够时间恢复;鱼卵应避开其敏感期,冷水性鱼类可选择在秋季,此时温度比较合适,敌害鱼类活动较少,允许恢复体力的时间较长。放入水域的具体地点应根据鱼类不同发育阶段的特性,选择与时间相适应的地点。引种数量的多少虽不一定是决定引种成败的关键因素,一般情况下数量愈多,效果愈好。在条件许可的范围内,数量尽可能多些,这样会较快地形成可捕捞的种群。
(5)检疫和消毒。为了避免可能产生的种种弊端,应创造条件,将从国外引入的鱼种放在与外界隔离的试验性养殖场内试养,进行检疫,并对其习性进行观察和研究,对其优点和缺点进行评估,确认无误后才能放入新水域中。对于引种数量很大的鱼类,最好先在池溏、库湾或湖汊中进行消毒治病等工作。
引种工作的注意事项:湖泊鱼类区系组成是长期相互竞争与相互适应的结果,加入外来的鱼类,就会打乱其原有的生态平衡,这样往往不一定按照人们期望的结果发展,反而造成无法弥补的损失,因此引种工作需特别注意以下两个方面。
其一,防止生态入侵。生态入侵是指外来物种对生态环境的入侵,可能会造成生物多样性的丧失或削弱。如原产亚马逊河流域的“食人鲳”、福寿螺、水葫芦等,引入我国后,严重威胁着我国的生态安全。
其二,防止土著种边缘化。接受新鱼类的地区往往鱼类区系贫乏或长期处于封闭状态,当地种缺乏种间竞争的能力。例如我国新疆、云南,由于高山阻隔和降水缺少,区系组成简单,往往这些地区引进鱼类特别容易成功,成功后产量也高,但对当地的鱼类危害也最大。如滇池放养家鱼前只有鱼类24种,放养家鱼后,还带进一些清野不彻底留下的小杂鱼,使鱼类的总数猛增至50种。外来鱼一方面吃鱼卵,一方面吃掉一些当地鱼赖以生存的水草,这样就使滇池12种固有鱼类消失了。新疆博斯腾湖和塔里木河的扁吻鱼的濒临灭绝也与外来鱼引进有关。
国内外引种工作的实践证明,若成功,可以获得很大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若失败,则不但不能如愿以偿,反而会造成不良的后果,如带入病害、造成凶猛鱼类的肆虐、扰乱生物种质资源、恶化生物群落以至整个水域环境。总之,经济鱼类和其他水产生物的引种工作,在许多情况下是必要的,尤其是对那些由于历史因素的影响,鱼类区系组成非常单调的水域,更是如此。
(五)湖泊生物资源修复与渔业合理利用
1.湖泊生物资源修复
所谓湖泊生物资源修复,简言之,就是通过工程手段修饰和恢复湖泊的生物资源。它包括植物资源、动物资源和微生物资源修复三种,属广义上的生物资源修复。
生物资源修复的技术措施和方法:通过人工种植或移殖的方法,恢复遭受破坏的湖泊水生高等植物(尤其是沉水植物)和底栖动物,使之形成稳定的动植物群落,并结合调整放养品种,优化养殖结构等措施,修复湖泊生物资源,维护湖泊生物资源的永续利用。如祖国掌等连续四年采用大范围种草(苦草、轮叶黑藻)、大量移殖螺类,对已遭受破坏的3998hm2湖泊水域,进行生物资源修复,根据采样点随机测定,修复区的水草平均生物量由1980~1981年的3554g/m2提高到4162g/m2;螺类等大型底栖动物的数量达到69个/m2,水草上附着的幼螺生物量达到49.3g/m2。与1981年测定的数据最大值25个/m2和生物量33.8g/m2相比,数量和生物量均有大幅度提高;与1998~1999年测定的平均数据4个/m2和生物量14.3g/m2相比,其数量和生物量都呈倍数增加,取得了很好的修复效果。
湖泊生物资源修复的目的:涵养资源,修复生态,减少污染,改善环境,实现湖泊渔业发展与环境保护“双赢”的目标。
2.湖泊渔业合理利用
湖泊渔业合理利用,说到底就是湖泊科学养鱼问题。湖泊生态系统的质量是发展湖泊渔业的基础,鱼类又是湖泊生态系统中重要的生态因子之一,也是食物链的关键组成环节,在促进湖泊物质流和能量流的循环中发挥着积极作用,湖泊渔业合理利用既利于湖泊生态环境的保护和改善,又可利用湖泊资源为社会提供大量优质的水产品。
湖泊渔业合理利用的原则和目标:保护湖泊,建立以资源环境承载能力为基础、以遵循自然规律为准则、以科学发展为目标的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正确处理保护与开发的关系,在保护、恢复和改善湖泊生态系统的前提下,科学发展湖泊渔业,让湖泊休养生息,促进人、湖、渔和谐发展。
湖泊渔业合理利用的途径和方法如下:
(1)以水环境保护为前提,严格控制点源和面源污染,发展生态农业,改善环境质量,保持湖泊生态平衡。积极发展基于生态系统完整性的“适应型渔业”和“洁水型渔业”,减少外源性营养物质输入和内源性营养物质的排放,实现湖泊生态效益、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的动态平衡,促进湖泊渔业产业的可持续发展。
(2)合理布局湖泊渔业区域,调整优化湖泊品种结构,合理开发和利用湖泊生物资源,大力推广生态渔业和大水面鱼、虾、贝立体增养殖模式。
(3)建立水产种质资源保护区,保护和增殖渔业资源,采用科学方法对湖泊进行生态修复,改善湖泊生态系统结构,加快和促进湖泊内营养物质转移,提高湖泊生态系统的自我净化、自我平衡能力,实现水域环境的良性循环。
(4)延长湖泊渔业产业链,通过发展生态、观光、特色、休闲、文化渔业等,拓展湖泊渔业发展空间,使湖泊渔业实现从资源掠夺、数量扩张型向生态环保、可持续发展方式转变,提高产业效益和水平。
(5)加强对湖泊水环境质量及水生态系统的监测,建立数据库,积极开展对湖泊科学的研究,制定湖泊综合保护开发规划。
(6)依法加强渔政管理,认真保护好湖泊水域的环境,积极维护渔业生产秩序,科学控制渔业生产总量和“网箱、围网、拦网”的养殖规模,促进湖泊生态环境与渔业资源得到有效保护和科学增殖。
(7)积极推行负责任渔业。撤除湖泊投饵性的“三网”养殖,减少外源性营养物质输入,恢复生态环境。逐步减少渔船数量,实行限额捕捞制度,改进渔具渔法,禁止严重破坏渔业资源的作业,保护和恢复生物资源再生能力,促使水生生物资源永续利用和渔业可持续发展。
近几年来,我国在湖泊生物资源修复和渔业合理利用上做了许多卓有成效的探索。如安徽省宿松县是一个以湖泊渔业为主的水产大县,他们十分注重合理利用与修复渔业资源,大力保护湖泊生物资源。在蟹苗的投放上,采取“二级放养”的方式,防止湖泊水草资源毁灭于“萌芽状态”;在鱼种的投放上,各养殖企业尽量少放草食性和肉食性鱼类,黄、白鲢的比例达到了80%以上。在湖泊水生动植物资源修复方面,全面推行了“种草移螺”工程,推广了“湖泊生物资源快速修复与渔业利用技术”科研成果,加大了资源修复工作的力度,建立了湖泊高效生态渔业利用新模式。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