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6 与植物的共生关系
图6 大红菇发生的林地
图7 林地生长的大红菇
图8 红菇菌根剖面图
红菇大多属外生菌根真菌,需要与宿主植物的根共生形成菌根才能正常生长出菇。红菇的共生树种范围较广,能与多种树种形成外生菌根(主要有山毛榉科、松科、桦木科、樟科、山茶科、小檗科等),而能与同一种红菇共生的树种往往是一定的。关于红菇与植物的共生关系国内外已有不少研究报道。就其生态条件而言,许多学者的研究表明红菇的发生与植物群落有密切的对应关系,常散布于针叶林、阔叶林和混交林地上,但有些种类只限于某种树木的林分内。例如,云南滇南的大红菇(R.alutacea)主要与壳斗科等一些树种共生。福建闽西的正红菇(R.vinosa),主要生长在以山毛榉科为主的常绿阔叶林地上;福建闽北的烟色红菇(R.adusta)生于松林地上;小白菇(R.albida)常见于槠、栲等阔叶林中地上;红色红菇(R.rosea)单生、散生至群生于阔叶林或混交林中地上。大多数红菇可与两种或多种植物共生,如鳞盖红菇(R.lepida)可与松、落叶松、云杉、冷杉、黄杉、栗、桦、鹅耳枥等8种植物共生;俏红菇(R.pulchella)只可与桦、杨两种植物共生;烟色红菇(R.adusta)和全缘红菇(R.integra)只与松、栎两种植物共生。陈文新的研究表明,红菇与宿主植物形成外生菌根的过程最早发生在植物幼苗生长时候。红菇一旦与树木根系形成菌根后,即形成了一种“互惠互利,互通有无、互相帮助、共创繁荣”的关系。红菇的主要作用是扩大宿主植物根系的营养吸收表面积,促进其对磷和铜、锌、锰、铁、镁和钙等微量元素的吸收能力;促进植物体内的水分运输、增强抗旱能力、产生植物激素和抗生素,促进植物生长,提高抗逆性,提高对某些植物病害的抗病作用。至于共生植物对红菇的生长提供哪些方面的益处,目前所见报道较少。一般认为大多数红菇自身不产纤维素酶,分解利用纤维素的能力弱,其生长需依靠菌根提供碳水化合物、含氮化合物和生长因子等。另外,寄主植物根系所产生的分泌物可刺激红菇孢子萌发,萌发后的菌丝与植物根系形成大量菌根,菌根外延菌丝集结成菌索,菌索扭结形成原基,并在外界条件得到满足时发育成子实体。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