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石榴根结线虫病
(一)为害分布
石榴根结线虫病属于根部寄生型土传病害,幼苗和成龄树都可发生,而以幼苗受害较重,是影响苗木生产的一大病害。该病分布很广,我国南北石榴产区都有分布为害。
(二)危害症状
根结线虫病以在寄生植物根部形成根瘤(虫瘿)为特征。根瘤开始较小,白色至黄白色,以后继续扩大,呈节结状或鸡爪状,黄褐色、表面粗糙,易腐败。发病植株的根较健康,植株的根短,侧根和须根很少,发育差。染病较轻的地上部分一般症状不明显,较重的叶片黄瘦,树叶缺乏生机,似缺肥状,长势差或极差。
图19 石榴根结线虫病
(三)病虫形态
石榴根结线虫病的病原为垫刃线虫目,异皮线虫科,根瘤线虫属,南方根结线虫 号生理小种。雌、雄异形。幼虫不分节,蠕虫状,长约0.36~0.393毫米。成龄雌虫梨形或袋形,无色、大小为0.44~1.30毫米×0.325~0.70毫米,可连续产卵2~3个月,停止产卵以后还继续存活一段时间。雄虫体形较粗长,不分节,行动较迟缓,寿命短,仅几个星期。生长发育最适宜温度5~30℃,最低5℃,最高40℃。多集中在距地表5~30厘米的土层中,1米以下的土层中很少。
(四)发生规律
以卵或2龄幼虫于寄主根部或粪肥、土壤中越冬,翌年2龄幼虫由寄主根端的伸长区侵入根内于生长期内定居不动,并不断分泌刺激物,促使寄主细胞核连续分裂,形成巨型细胞,致成典型根瘤,虫体也随着开始膨大,经第四次脱皮后发育为雌性成虫,并交尾、产卵继续繁衍。线虫多发生在土质疏松,肥力低的砂土;通气不良的黏土则不利于病害的发生,而低洼返碱和砂粒间结合较紧的土壤未见发生。当地温在12~26℃范围内,地温越高,侵入所需时间越短。高于26℃或低于10℃,土壤含水量占最大持水量的20%以下或90%以上均不利线虫侵入。因此,雨季来得早,雨量多的年份,石榴树受害轻;灌溉条件好、保水、保肥好的石榴园受线虫危害轻。
(五)防治方法
1.有选择地用肥
鸡粪对线虫有较强的抑制作用,而碳酸氢铵、硫酸铵及未腐熟的树叶、草肥则有促进作用,应少用或充分腐熟后施用。
2.加强植物检疫,不从病区调苗木,在无病区建立育苗基地,繁殖无病苗木
3.土壤的药剂处理
秋冬季施肥时加入5%特丁硫磷颗粒剂30~45千克/公顷,10%克线丹颗粒剂45~75千克/公顷及3%呋喃丹颗粒剂30~45千克/公顷。也可用50%辛硫磷乳油500倍液、48%毒死蜱乳油1000倍液、80%敌敌畏乳油1000倍液或90%敌百虫晶体800倍液灌根,每株苗250~500毫升,1次即可。效果良好。
4.药剂防治
春季用1.8%阿维菌素乳油5000倍液、48%毒死蜱乳油1000倍液,顺树行或在树冠外围挖环状沟灌药,然后用地膜覆盖,或用3%米乐尔颗粒剂60千克/公顷沟施,覆土后灌水。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