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百科知识 大田生长期病害

大田生长期病害

时间:2022-11-18 百科知识 版权反馈
【摘要】:苗期和成株期均可发生,主要危害烟草叶片。病情严重时,多个病斑融合,叶片大面积枯焦,破碎。烟草煤污病又名烟草煤烟病、煤霉病,在我国各烟区均有零星发生,在蚜虫为害严重田块发生较多。温暖、通风不良、阴雨潮湿的环境有利于发病,受蚜虫严重为害的烟田发病重。大田期病害,多在下部叶片发病。主要发生于大田期,主要危害叶片。在一些地区野火病在旺长期常与赤星病混合发病。

二、大田生长期病害

(一)烟草白粉病

1.为害部位、症状特点

苗期和成株期均可发生,主要危害烟草叶片。发病初期在叶片上产生白色绒霉状斑,以后逐步扩展到整个叶片,在发病叶片正、反面可见到大量白色粉状物(图4)。

img7

图4 烟草白粉病症状a

img8

图4 烟草白粉病症状b

2.防治方法

烟草白粉病在高湿、遮阴,通风不良条件下容易发病。防治方法:

(1)合理稀植,及时采收底脚叶,改善烟田通风透光。

(2)搞好肥水管理,增施钾肥,提高烟株抗病力。开沟培土,及时排涝,减少烟田积水,降低烟田湿度。

(3)搞好田园卫生,及时清除病残体并集中销毁。

(4)化学防治。发病初期用36%甲基硫菌灵800~1000倍液、20%粉锈宁1000倍液、或2%~4%嘧啶核苷类抗菌素100毫克/千克等烟叶正反两面喷雾。

(二)烟草赤星病

1.为害部位、症状特点

发病部位主要是叶片,茎、花梗和蒴果部位也可受害。属成熟期病害。侵染叶片时,初期出现黄褐色或褐色圆形小点,以后扩大成近圆形的病斑,直径1~2.5厘米,具明显同心轮纹,外围淡黄色晕圈较窄或不明显,严重时病斑连片,导致烟叶大面积坏死。气候潮湿时病斑中心产生深褐色或黑色霉层,干燥时病斑破裂。病情严重时,多个病斑融合,叶片大面积枯焦,破碎。在茎秆上形成褐色凹陷圆形或者长椭圆形病斑(图5)。

img9

图5 烟草赤星病叶部症状a

img10

图5 烟草赤星病茎部危害症状b

2.发病条件、防治方法

在烟草感病期阶段若雨量大,雨日多,常导致病害流行。若昼夜温差大、土壤潮湿、夜间结露时间长也利于病原菌的侵染和发病。

防治方法:

(1)种植抗(耐)病品种,如G28、云烟85、云烟87等。

(2)加强栽培管理。合理施肥,合理稀植,及时早采。搞好田园卫生,及时清除病株残体,集中销毁。

化学防治。发病初期田间出现零星病斑时开始用药,先摘除底脚老叶。发病初期用3%多抗霉素600倍液、40%菌核净400~500倍液、45%菌核-王铜可湿性粉剂400~500倍液,40%王铜-菌核净可湿性粉剂400~500倍液,30%甲硫-福美双悬浮剂600~800倍液,19%噁霉-络氨铜水剂1500~2000倍液。

(三)烟草黑胫病

1.为害部位、症状特点

烟草生长各时期均可发病,但主要为害成株期。主要危害烟株茎基部。苗期发病烟株常在茎基部出现黑色病斑,导致烟苗萎蔫、发黄;大田发病烟株先在茎基部出现黑斑,后逐渐扩大、加深,环绕茎基部一周,俗称黑茎。茎基部受害后向髓部扩展,影响烟株水分营养运输,导致烟叶自下而上发黄,大雨后遇烈日高温整株叶片突然凋萎,随后枯死,俗称“穿大褂”。病株在多雨潮湿天气下,中下部叶片常产生圆形大斑,直径可达4~5厘米,初期病斑水渍状暗绿色,无明显边缘,后期迅速扩大,中央褐色,隐约有轮纹,形如膏药状,俗称“黑膏药”。后期剖开病茎可见髓部干缩呈碟片状,其间生有棉絮状的菌丝体,俗称“碟片状”。在叶子发病后,经主脉到叶基,再蔓延到茎部,造成茎中部腐烂,俗称“腰漏”(图6)。

img11

图6 烟草黑胫病症状a

img12

图6 烟草黑胫病症状b

img13

图6 烟草黑胫病症状a-碟片状

img14

图6 烟草黑胫病症状b-黑胫

img15

图6 烟草黑胫病症状-穿大褂

img16

图6 烟草黑胫病症状图c

img17

图6 烟草黑胫病症状图-黑膏药

2.发病条件、防治方法

主要是高温、高湿、遮阴,通风不良条件下容易发病。烟田连作、低洼烟田、排水不良烟田利于黑胫病发生。

防治方法:

(1)选择抗病品种,如G28、K326、云烟85、G80、G140等。

(2)培育无病壮苗,100%无病壮苗移栽。

(3)加强农业防治,重病区实行与禾本科轮作3年以上,水旱轮作效果更佳。高起垄高培土,防止积水,降低根部温湿度,减轻病害。搞好田园卫生,及时拔除病株、病叶烧掉或深埋,做到集中销毁。在病史烟区,禁止采用“跑马水”等漫灌措施。

(4)化学防治:感病品种(如红花大金元)移栽还苗后,用58%甲霜灵-锰锌或宝大森(58%甲霜-锰锌)150克/亩,兑水100千克灌根1次。也可采用25%宝克100~120克/亩、或黑达50~100克/亩、72.2%霜霉威80~100克/亩、20%移栽灵50~100克/亩,兑水100千克灌根1次。当田间病株率达1%时,及时清除发病烟株,在用上述药剂灌根1次。在黑胫病对甲霜灵有抗病表现的烟区,可选用72.2%霜霉威或20%移栽灵等药剂替代或交替用药,利用其与甲霜灵的负交互抗性,提高防治效果,降低防治成本。

(四)烟草根黑腐病

1.为害部位、症状特点

烟草生长各时期均可发病。主要症状是烟根部腐烂,严重受害的烟苗根全部变黑腐烂,地上部分萎蔫,枯死(图7)。

img18

图7 根黑腐病大田危害症状

2.防治方法

(1)选择抗病品种,如G28、K326、云烟85、G80、G140等。

(2)培育无病壮苗,00%无病壮苗移栽。

(3)与禾本科作物轮作,轮作年限2~3年,若能水旱轮作,效果更佳。烟株旺长初期,及时揭膜开沟培土,降低根部温湿度。搞好田园卫生,及时清除病残体,集中销毁。

(4)化学防治。参考烟草黒胫病的防治方法。

img19

图7 根黑腐病症状

(五)烟草煤污病

1.为害部位、症状特点

烟草煤污病又名烟草煤烟病、煤霉病,在我国各烟区均有零星发生,在蚜虫为害严重田块发生较多。属于大田期病害,主要危害烟株的叶部及茎部,在蚜虫为害严重的煤株发病,蚜虫分泌物招致腐生真菌大量繁殖,在烟叶片上形成似煤烟状的黑色煤层,使叶片光合作用下降,碳水化合物和树胶产生受阻,因而叶片薄燥,而且受害重的烟叶霉层所覆盖的组织可形成黄色褐斑,影响烟叶内在品质和外观质量(图8)。

img20

图8 烟草煤污病症状a

img21

图8 烟草煤污病叶部症状b

2.发病条件、防治方法

此病主要是由一种附生菌煤污病菌引起。温暖、通风不良、阴雨潮湿的环境有利于发病,受蚜虫严重为害的烟田发病重。

防治方法:做好蚜虫防治工作即可避免此病发生,因此要及时采摘底脚叶,适时防治蚜虫。具体防治方法见烟蚜防治部分。

(六)烟草低头黑病

1.为害部位、症状特点

幼苗和成株均可发病,危害茎部、叶片中脉、侧脉和叶柄。幼苗一般多在茎部或叶部发生圆形或椭圆形小黑斑,以后扩展成条斑,纵剖开有条斑的烟茎,可在维管束内见一黑线。顶芽随之向有病斑的一方弯曲,最后全株变黑枯死。成株一般先在叶片主脉或侧脉部位形成病斑,使叶片扭曲,病斑先扩展到叶柄,在蔓延至茎部,引起顶芽弯曲和有病叶片凋萎,最后全株死亡(图9)

2.防治方法

病土病肥是主要初侵染源,暴风雨流水是主要的传播途径。一般6~8月份降雨次数多,土壤黏重、地势低洼排水不良、管理不善等有利于此病发生流行。

防治方法:

(1)选用抗病品种,如中烟14、中烟86等。

(2)与禾本科实行3年以上轮作,若水旱轮作效果最佳。

img22

图9 烟草低头黑病症状

(3)在烟株旺长初期应揭膜开沟培土,降低根区温湿度可减轻病害。

(4)移栽无病壮苗,高起垄,搞好田园卫生,及时清除病残体,集中销毁。在病史烟区,禁止采用漫灌措施。

(5)化学防治。发病初期用80%代森锌600倍液、50%退菌特500倍液、或36%甲基硫菌灵500液等叶面喷雾。

(七)烟草蛙眼病

1.为害部位、症状特点

大田期病害,多在下部叶片发病。叶片上产生圆形或近圆形病斑,边缘褐色,中央白色羊皮纸状,形似青蛙眼球,故名“蛙眼病”。病斑多时常连接成片,破裂干枯。湿度大时,病部产生的灰色霉层,是病菌的分生孢子梗和分生孢子。若采烤前数天被侵染,进入烤房后就会形成绿斑或黑斑(图10)。

img23

图10 烟草蛙眼病症状

2.发病条件、防治方法

高温高湿,特别是阴雨天气容易引起病害流行。烟株密度比较大,地势低洼,排水不良的情况下易于发病。

防治方法:

(1)与禾本科轮作,或者水旱轮作。

(2)加强田间管理,合理施肥,及时早采。

(3)搞好田园卫生,及时清除病株残体,集中销毁。

(4)化学防治:发病前叶面喷雾1:1:160~180波尔多液预防;发病初期用80%代森锌600倍液,50%退菌特500倍液、58%甲霜灵—锰锌500倍液、或50%多菌灵800~1000倍液等叶面喷雾。

(八)烟草野火病

1.为害部位、症状特点

主要发生于大田期,主要危害叶片。发病叶片初期产生褐色或黑褐色水渍状小圆点,周围有一明显的黄色晕圈。病斑扩展后直径可达1~2厘米,病斑愈合形成不规则大斑,斑上有轮纹。天气潮湿时病斑表面有薄层菌脓,干燥时,病斑破裂脱落。茎、蒴果、萼片受侵染形成不规则小斑,初期水渍状,后变褐色,病斑略下陷,黄色晕圈不如叶片上明显(图11)。在一些地区野火病在旺长期常与赤星病混合发病。

img24

图11 烟草野火病症状

2.防治方法

(1)实行3年以上的轮作制。

(2)搞好田园卫生,及时清除病株残体,集中销毁。

(3)合理施肥灌溉,后期控氮肥,并适当增施磷、钾肥,适期打顶,防止病菌从伤口侵入。

(4)化学防治。发病前用160倍液波尔多液预防,发病初期(当田间病叶率达16%时),用爱诺链宝200单位/毫升、72%农用硫酸链霉素200单位/毫升、或多宁500倍等叶面喷雾1次。对田间病叶率达30%以上的重病田块,用上述药剂及剂量叶面喷雾~3次,每次间隔7~10天。

(九)烟草角斑病

1.为害部位、症状特点

幼苗和成株期都能感病,但苗期很少发病,主要在烟草生长后期发生。发病初期叶片上形成多角形黑褐色小斑,边缘明显,四周无黄色晕圈。严重发病时,病斑为多角形或不规则形,呈黑褐色或边缘黑褐色,受叶脉限制,沿叶脉发展时呈条臂状(图12)。

2.防治方法

与野火病防治方法相同。

img25

图12 烟草角斑病症状

(十)烟草青枯病

1.为害部位、症状特点

烟草根、茎、叶均可受害,为典型的维管束病害。感病初期,先是茎和叶脉上出现黑色条斑,尔后叶片垂萎。田间病株一般表现为发病叶片一侧枯萎,另一侧叶片正常生长,俗称“半边疯”。以后,病株叶片全部萎蔫,直到整株枯死。发病中期横切病茎,解剖病株可见茎部及叶脉维管束变色。用力挤压伤口可渗出黄色乳状菌脓。发病后期,病茎髓部呈蜂窝状或全部腐烂形成仅留木质部的空腔(图13)。

img26

图13 烟草青枯病症状a

img27

图13 烟草青枯病症状b

img28

图13 烟草青枯病症状c

2.发病条件、防治方法

青枯病寄主范围广,可侵染茄科、豆科、蓼科、等44科的数百种植物。青枯病菌主要在土壤中及遗落在土壤中的病残体越冬,也能在生长着的各种寄主体内及根际越冬。青枯病的主要初侵染源来源是土壤、病残组织和肥料中的细菌。这些病原菌借排灌水、流水、带菌肥料、病苗或附在幼苗上的病土以及人畜和生产工具传播。因而,应重点做好如下几方面的防治工作:

(1)选用抗病品种,如G28、K326、K394、G140、G80等。

(2)选用土质疏松、排水良好的土壤种烟,若发现病株,及时拔除。

(3)与禾本科作物3~5年轮作。

(4)化学防治。发病初期用链霉素200单位/毫升或青枯灵400倍液等每株用药液50毫升灌根,隔7~10天1次,连续2~3次。

(十一)烟草空茎病

1. 为害部位、症状特点

烟草空茎病属于大田期病害,一般在打顶及抹杈时发生。病菌由打顶或抹杈造成的伤口侵入,并由髓部向下蔓延,受侵染后髓部组织出现软腐,顶叶萎蔫叶片下垂脱落,严重时髓部腐烂,有一种发臭的气味,后期出现空腔。腐烂一侧的叶片萎蔫、变黄或脱落,病叶主脉变黑;叶片受害,最初表现暗绿色斑点,严重时叶肉消失,仅残留叶脉(图14)。

2.防治方法

(1)选用疏松、排水良好的土壤种烟,及时拔除病株。

img29

图14 烟草空茎病症状a

img30

图14 烟草空茎病症状b

img31

图14 烟草空茎病症状c

(2)合理轮作,实行与禾本科作物3~5年的轮作。

(3)选择晴天封顶抹杈,发病田用0.1%来苏水液涂抹伤口。

(4)化学防治。封顶抹杈后立即用农用链霉素200单位/毫升或爱诺链宝200单位/毫升喷雾1次。

(十二)烟草根结线虫病

1.为害部位、症状特点

发病部位在根部,但地上部分表现是植株生长迟缓,矮化,叶片黄化。白天高温时萎蔫,夜间可以恢复。有时叶尖叶边出现褐色坏死焦边焦尖症状,叶缘下卷。拔根可见须根极少,在根上形成大小不一的根结,烟根畸形,严重者整个根系肿胀,形同鸡爪(图15)。

img32

图15 烟草根结线虫病

2.防治方法

(1)选用抗病品种,如G28、NC95、NC85、NC79等。

(2)合理轮作,与禾本科作物3~5年的轮作,水旱轮作效果更佳。

(3)深耕培肥,及时排除积水,随时拔除病株;搞好田园卫生,及时清理带虫烟根,增施有机肥。

(4)化学防治。移栽时用克线磷、克线丹、线虫必可等药剂土壤根际施药。

(十三)烟草普通花叶病

1.为害部位、症状特点

该病主要危害烟株的叶片。感病烟株的典型症状是花叶,幼苗和成株均可危害。幼苗被侵染后,心叶叶脉组织变浅绿,呈半透明(脉明),几天后形成黄绿相间的斑驳或花叶症,植株矮化,节间缩短,生长缓慢。大田期,烟株受侵染后,首先在心叶上出现“明脉”现象,而后呈现典型花叶、叶缘逐渐形成缺刻并向下卷曲,皱缩扭曲,有些叶片甚至变成细带状。此病症状与黄瓜花叶病毒引起的花叶病显著不同的特点是病叶边缘向下翻卷,叶基部不伸长,茸毛不脱落,根系受影响不大(图16)。

2.防治方法

(1)选用优良品种、耐病品种,如Coker51、Coker176等。

(2)严格执行育苗消毒和卫生操作,使用过的旧漂浮盘、漂浮池和剪叶剪刀等育苗工具必须使用二氧化氯、优绿净、漂白粉、或育宝等消毒剂浸泡消毒,清洗干净后方可投入使用。

img33

图16 烟草普通花叶病症状a

img34

图16 烟草普通花叶病症状c

img35

图16 烟草普通花叶病症状b

img36

图16 烟草普通花叶病症状d

(3)培育无病虫烟苗,确保100%无病虫壮苗移栽。在重病区应使用TMV快速检测试纸条等对待栽烟苗进行检测,确保烟苗不带毒后再移栽。

(4)加强农业防治,合理轮作,重病烟田需进行3年以上轮作。搞好田园卫生,及时清除病株残体和杂草,集中销毁。对植烟水源和烟用农家肥进行普查,禁止使用被TMV病残体污染过的水源和农家肥。及时清除病株,做好农事消毒工作非常重要。农事操作时,按照先健株健叶,后病株病叶的次序进行,同时禁止吸烟。防止人为传病。

(5)化学防治。在发病前喷施毒消600~700倍液、病毒特00液、或病毒必克Ⅱ号500倍液等抗病毒剂,有一定的预防效果。用鲜牛奶与水按1∶1比例对烟苗进行叶面喷雾,能显著降低发病和危害程度。

(十四)烟草黄瓜花叶病

1.为害部位、症状特点

苗期、大田期均可发病。发病初期,心叶上出现明脉症状,叶色浓淡不均,后逐渐在心叶上出现花叶,有时病叶上出现深绿色的“疱斑”。严重时,叶片变窄、扭曲、叶尖细长呈鼠尾状,表皮茸毛脱落,失去光泽等。有时病叶粗糙、发脆,革质,叶基部常伸长,两侧叶肉组织变窄变薄,甚至完全消失。有时中下部叶片上常出现沿主侧脉的灰色至褐色坏死斑,或小叶脉或中脉出现灰色至深褐色的闪电状坏死病斑纹。早期患病,植株严重矮化,基本无利用价值(图17)。

img37

图17 烟草黄瓜花叶病症状a

img38

图17 烟草黄瓜花叶病症状b

2.防治方法

黄瓜花叶病毒可以通过蚜虫及机械摩擦传播,以蚜虫传播为主。及时拔除中心病株,选用抗耐病品种,避虫、治虫防病等措施可取得良好的防治效果。参照蚜虫和普通花叶烟草大田期病害。发病初期叶脉周围出现淡绿色条纹,随后发展为白色坏死条纹,坏死条纹沿小叶脉发展,形成点刻状坏死斑或者坏死线,严重时叶片的主要细、中、小叶脉全部坏死,形成焦枯条纹。茎部受害呈现干枯条纹,髓部组织枯死(图18)。

病防治方法。

(十五)烟草蚀纹病毒病

1.1为害部位、症状特点

img39

图18 烟草蚀纹病毒病症状a

img40

图18 烟草蚀纹病毒病症状b

2.防治方法

烟草蚀纹病毒以液汁接触和蚜虫传病,及时拔除病株,治虫防病和加强烟田栽培管理等措施可取的良好的防治效果。防治方法参照蚜虫和普通花叶病防治方法。

(十六)烟草曲叶病毒病

1.为害部位、症状特点

苗期和大田期均可发生。初期顶部嫩叶微卷,后期叶色深绿,叶片增厚,叶缘向背面卷曲,叶片皱缩、僵化变脆,叶背沿主脉加厚变粗形成大小不一的耳状或叶状增生——“耳突”,是该病的主要特征之一。发病早的病株严重矮化,节间缩短,茎弯曲。发病严重的卷叶、畸形,枝叶丛生,蒴果、萼片皱缩,种子干瘪不实。烟株若在后期感染,则只表现顶部叶片卷曲,但明显影响烟叶的产量和质量(图19)。

img41

图19 烟草曲叶病毒病症状

2.防治方法

曲叶病的发生和流行与烟草品种抗性、中间寄主、传毒介体烟粉虱等密切相关。因地制宜,综合协调运用种植抗病、耐病品种,适当调整播种时期,移栽期避开粉虱发生高峰期,清除中间寄主和病株,培育无病虫抗苗,加强田间管理,及时防治烟粉虱以及发病前喷施毒消600~700倍液等抗病毒剂等措施,能取得明显效果。烟草曲叶病毒主要由粉虱传播,治虫防病是关键。

(十七)烟草丛顶病

1.为害部位、症状特点

苗期和大田期均可发生。发病叶片先出现淡褐色蚀点斑病发展成坏死斑,随后的新生叶坏死症状减轻,逐渐变小变圆并退绿或黄化;有时叶面皱缩,产生疱斑;缩顶,腋芽比健株提早萌发,植株矮缩,生长缓慢,之后株型成为密生小叶、小枝的丛枝状塔型(丛枝);苗期感病的烟株严重矮缩且不会开花,团棵期和旺长期后发病的烟株也明显比健株矮小,但可正常开花结实(图20)。

img42

图20 烟草丛项病症状a

img43

图20 烟草丛顶症状症状b

2.防治方法

在田间该病由烟蚜传播。人工汁液传播可传毒。烟草丛顶病毒越冬寄主植物较少,主要是烟属植物和少量的茄科植物。培育无病虫壮苗,及时淘汰病虫苗,合理轮作,适当调整播期,移栽期避开蚜虫迁飞高峰以及加强田间管理等措施,可有效控制烟草丛顶病的发生与为害。治虫防病是关键。烟蚜防治参照蚜虫防治部分。

(十八)烟草脉斑病毒病

1.为害部位、症状特点

马铃薯Y病毒(PVY)引起,受感染叶片症状主要有脉带花叶型、脉斑型和退绿斑点型。脉带花叶型:在烟株上部叶片呈黄绿相间的花叶,脉间色浅,叶脉两侧深绿,形成明显的脉带,严重时烟株矮化。脉斑型:烟株下部叶片发病,呈黄褐色,主侧脉从叶基开始呈灰黑或红褐色坏死,叶柄脆,摘下可见维管束变褐色,同时茎秆上出现褐色或黑色坏死条纹。退绿斑点型:初期症状与脉带型相似,但上部叶片出现退绿斑点后,中下部叶产生褐色或白色小的不规则坏死斑,严重时整叶斑点密集,形成穿孔或脱落(图21)。

img44

图21 烟草脉斑病毒病单叶症状a

img45

图21 烟草脉斑病毒病病株症状b

2.防治方法

马铃薯Y病毒(PVY)一般在多种茄科植物和杂草上越冬,带毒烟苗常成为进一步传播的毒源。PVY主要通过蚜虫(以桃蚜为主)以非持久性方式传播,也可通过汁液、机械摩擦传播。清除田间杂草等越冬寄主,防治蚜虫,培育无病虫壮苗,及时淘汰病虫苗,合理轮作,适当调整播种期,可有效控制PVY的发生与为危害。治虫防病和无病虫壮苗移栽是防治关键。参照蚜虫和普通花叶病的防治方法。

(十九)烟草环斑病毒病

1.为害部位、症状特点

烟草感病烟株叶片上出现黄色、褐色或白色轮纹、波浪状或不规则坏死环斑。叶脉上的病斑呈条纹状,可破坏输导组织细胞,致使叶片枯死。茎和叶柄上也可产生褐色条斑,下陷溃烂(图22)。

img46

图22 烟草环斑病a

img47

图22 烟草环斑病前期症状b

2.发病条件,防治方法

烟草环斑病毒病属国际检疫对象,在认真搞好检疫工作的基础上,生产中应采取及时清除病株残体和杂草,轮作换茬,注意控制施氮量等措施。由于烟草环斑病毒主要通过线虫传播,因此,应加强对线虫及其他传毒介体的防治。线虫防治参照烟草根结线虫病的防治方法。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