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油橄榄尖砧苗抗病性增强
云南滇中高原地区夏季多雨,空气湿度80%,气温20℃左右,正是油橄榄干腐病、孔雀斑病的高发期。尖叶木樨榄是本地乡土树种,适应当地气候并未感此病。为了探索尖砧嫁接苗的抗病特性,笔者在云南滇中地区进行调查。
1978年在云南省林业科学研究所品种园幼树区,调查78株扦插幼树,有4株主干或主侧枝得干腐病,发病率5.13%,调查46株尖砧幼树,未发现病害。
云南省晋宁县大兴大队1972年引种油橄榄扦插苗80株,到1976年调查时,由于当时干腐病比较严重,干腐病发病有27株,占总株数的33.8%,附近有2株二号尖砧苗尚未得病。1976年大兴大队定植的扦插苗,抽样调查25株佛奥扦插苗发生干腐病12株,发病率占总株数的44%;抽样调查尖砧苗20株,发生干腐病的2株,占10%。尖砧嫁接苗在当地降低干腐病的发病率34%。
油橄榄易感孔雀斑病,而云南省乡土树种尖叶木樨榄不感染孔雀斑病。以尖叶榄作砧木嫁接的油橄榄树,由于砧木对接穗的影响,也不同程度地降低孔雀斑病的发病率。1979年云南省林业科学研究所调查卡林品种扦插苗孔雀斑病发病率为89%,卡林尖砧嫁接苗发病率21%,降低了68%。海口林场卡林品种扦插苗孔雀斑发病率100%,而卡林尖砧嫁接苗发病率88%,仅降低了12%,佛奥品种扦插苗发病率14.8%,而佛奥尖砧嫁接苗发病率只有5.8%。
四川省林科所保护室,1975年用80株油橄榄幼苗(其中40株是尖砧嫁接苗)作青枯病的接种试验,结果40株扦插苗全部感染青枯病而死亡,而40株尖砧嫁接苗只有1株感病死亡。
以上调查实践证明,尖叶木樨榄作砧嫁接油橄榄,由于砧木对接穗的影响,提高了油橄榄的抗病性,包括抗干腐病、孔雀斑病及青枯病。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