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百科知识 鳖的两栖特征

鳖的两栖特征

时间:2023-11-19 百科知识 版权反馈
【摘要】:所以,一般认为鳖是主要生活在水中的“两栖动物”,但更确切地说,鳖应该是主要生活在岸边浅水处的“两栖动物”。鳖强壮有力的四肢上各有五趾,趾间有蹼,这是鳖在水中游动的主要运动器官。背壳被钢叉捣破、被机动船的螺旋桨击中严重受伤的鳖,严重的病鳖等都会因肠道充满气体,长时间地浮在水面。在自然环境下,影响鳖呼吸间隔时间长短的主要因素,是鳖受到惊吓的程度。鳖的喉部异常的宽大,1千克重的鳖喉部可容下1个大鸡蛋。

(三)鳖的两栖特征

1.鳖是主要生活在岸边浅水处的“两栖动物”

虽然鳖是用肺呼吸的两栖爬行动物,但必须长期生活在水中,而不能长期生活在陆地上。鳖长时间离开水,就会出现裙边萎缩起皱、精神萎靡不振、缩头拒食等失水症状,夏天数十小时后就可因脱水而死亡。所以,一般认为鳖是主要生活在水中的“两栖动物”,但更确切地说,鳖应该是主要生活在岸边浅水处的“两栖动物”。大量的事实表明,鳖在白天除晒太阳外,仅会因觅食、寻偶交配,或受到惊扰时,才会短暂地离开在岸边的隐蔽处,游到深水中活动。晚上,部分雌鳖上岸产卵,部分鳖上岸觅食或迁徙,而绝大部都必须在岸边的浅水中过夜。所以在一天24小时中,鳖只有短短的几个小时是离开岸边到水中活动的。在水中游动的情况是非常有限的,时间是短暂的,而绝大部分时间都是隐蔽在岸边的浅水中,或攀附在水面下的水生植物上,或水面下一切可以落脚的地方休息,晚上甚至将身体半埋在岸边的泥沙中,就地伸出头或鼻孔呼吸换气,表现出好静少动、储能减耗的独特习性。民间有千年王八(鳖)万年龟的说法。鳖绝大部分时间都在浅水处休息,能最大限度地减少体能的消耗,这或许就是鳖长寿能活50~60年的原因。

鳖强壮有力的四肢上各有五趾,趾间有蹼,这是鳖在水中游动的主要运动器官。鳖身体后部的裙边能上下摆动,在水中运动时起到舵的作用,所以鳖在水中能自如地上浮下潜,转弯自如。在正常情况下,鳖是靠四肢的运动浮在水面的,四肢不运动就会下沉。背壳被钢叉捣破、被机动船的螺旋桨击中严重受伤的鳖,严重的病鳖等都会因肠道充满气体,长时间地浮在水面。吞食了鱼钩或钢针的鳖,则趴在岸边不再潜入水底。

鳖趴在水边有两种基本姿势:若岸边趴附的地方坡度较陡,鳖的后肢不离开水底,通过上肢的划动,使身体站立,同时伸出头来呼吸;若岸边是缓坡,鳖就趴在水底直接伸出头来呼吸,特别是晚上,趴在岸边浅水中的鳖,还经常本能地将身体埋入泥沙中,只伸出头来呼吸,躲避水獭、水貂、水老鼠等天敌动物的伤害。

鳖用肺呼吸,趴在岸边浅水处时是就地伸出头呼吸,在水中游动时则是浮起后将头伸出水面呼吸,一般正常情况下,幼鳖3分钟左右、大鳖5分钟左右就会伸出头来换气1次,同时警觉地观察环境。在水面停留几秒钟至十几秒钟,温度高时呼吸的间隔时间相对缩短,运动状态的鳖比趴在岸边浅水处休息状态的鳖,呼吸间隔时间稍短。在自然环境下,影响鳖呼吸间隔时间长短的主要因素,是鳖受到惊吓的程度。野生鳖受到大的惊吓潜入水底后,一般可长达10~15分钟才浮出呼吸换气,几千克重的大鳖甚至能长达几十分钟才浮出呼吸换气。据有关研究,鳖在水中最长可待6~16小时。

2.鳖的辅助呼吸能力

鳖的喉部异常的宽大,1千克重的鳖喉部可容下1个大鸡蛋。喉部有大片布满了毛细血管的黏膜,像鱼的鳃一样可以交换吸收水中的溶氧。这就是鳖除用肺呼吸外的另一个辅助呼吸器官。一般认为鳖喜洁怕脏的习性,是因为洁净的水中有更丰富的溶氧,有利于鳖能更长时间地潜在水下躲避侵害或觅食,然而鳖并不能像鱼一样长时间靠溶氧在水中生存。生活实践中,误入笼(篓)、渔网长时间不得脱身的鳖,就会因窒息而死。民间,在冬季寻鳖的窍门是:鳖在水底的淤泥中越冬时,淤泥表面都会留有一个光滑的小洞,洞口有少许细沙,有经验的人就是根据这一现象来寻找越冬鳖的。为什么洞口会有细沙?就是因为鳖在冬眠的过程中为了获得氧,不断地含进新鲜水,交换吸收溶氧后再吐出,造成水在洞口微弱的流动,天长日久冲刷走了淤泥结构中细小的黏粒成分,留下了较粗的粉沙或沙粒成分的结果。这个现象足以说明鳖喉部的辅助呼吸功能,是鳖在水中越冬时获得氧源的唯一途径。所以鳖吸收溶氧的辅助呼吸能力的主要作用,是为满足鳖在水底淤泥中越冬时对氧的需要;而对鳖能在水下停留更长的时间有一定的作用,但不是主要的。

3.鳖在水中的活动

虽然鳖仅在白天到水中游动,总共只有短短的几个小时,但却是必不可少的,其主要目的是觅食、寻偶交配和躲避惊扰。

(1)觅食。鳖虽然能在水中自由快速地游动,但却达不到能在水中追捕到鱼虾的速度,所以鳖在水中觅食的活动,主要是嗅寻漂浮在水面的动物尸体和搜寻沉在水底的各种食物,或游到更远的岸边,或对岸的浅水边,寻找爬附在石头或水生植物上的螺蛳,或泥沙表面的蚌、蚬,或闪电般伸出脖颈捕食在身边活动的小鱼小虾。

(2)寻偶交配。鳖交配是在离岸边较远的水面进行的。进入性成熟后,在长江中下游,每年5—8月都会在水面追逐嬉戏寻偶交配,看到头、背、尾三点都浮出水面的,或在水面上追逐打斗的,就是处在交配状态的鳖。每次在水面停留的时间很长,可达数十秒钟甚至几分钟,一般可持续活动十几分钟至几十分钟。

(3)躲避侵扰。当人畜来到水边距离鳖的隐蔽地30米以内的地方,或有较大的声响时,鳖就会离开隐蔽的地方游到水中,在伸出头呼吸换气的同时,观察岸边的环境。若感觉没有大的威胁,就会继续潜游回岸边隐蔽在浅水处;若继续受到惊吓或威胁,就会立即潜入水底甚至钻入淤泥躲避,然后经2~3次呼吸换气,观察环境,伺机游走到较远处或对岸的岸边,另辟新的隐蔽场所;若四周岸边都没有安静合适的隐蔽休息场所,水中也没有水生植物等可攀附落脚的地方,则会等到天黑时游回岸边过夜。

4.鳖在陆地上的活动

鳖虽然主要生活在水中,不能长期地生活在陆地上,但在陆地上的短暂活动却是生活中的重要环节,不可缺少,不能替代。

(1)鳖在陆地上的活动能力。鳖的四肢非常强壮、有力,背上压上超过体重5倍以上的重物都能爬动,而且有锋利带钩的爪,在陆地上有极强的攀爬能力。但在陆地上的爬行速度较慢,就像拖拉机有强大的牵引力但速度却相对较慢一样。鳖能攀越非常陡峭的堤岸、沟坎和其他障碍,在攀爬时,可用下巴勾住岩石上的凹陷处;或是咬住上方的树枝、藤蔓,回缩脖子引体向上,配合四爪向上攀爬。对垂直光滑的水泥驳岸,只要有小于90°的转角,鳖就能用四爪,撑着这个转角爬上去逃之夭夭,表现出飞檐走壁的本领。鳖就是靠这有力的四肢和锋利的爪子,在岸上挖洞产卵;靠爪子在泥土里挖掘蚯蚓、蝼蛄、各种甲壳昆虫等食物充饥;或从一个水域爬行迁徙到另一个水域。

鳖在岸边或石头上晒太阳,看到人畜或车船靠近时,就会马上爬回水中,如受到突然的惊吓,甚至可四肢同时发力,像青蛙一样从原地跃起跳入水中;在较高的地方,像风火轮一般侧身快速地滚入水中。

鳖在陆地上运动的速度和灵活程度缓慢笨拙,远不及在水中。特别是听觉能力,由于耳膜失去了水的媒介作用而大幅度下降,视力在夜间很差,且对直射的亮光没有感觉,所以晚上在陆地上是行动迟缓、既聋又瞎,除了会利用夜幕作掩护和缩头保护脑袋的安全外,没有任何其他能躲避和抵御外来侵害的能力,是生存环境中最脆弱、危险的时候。

鳖白天离开水面到陆地上主要是为了晒太阳,除此之外没有任何其他到陆地上活动的情况。而晚上爬上岸是为了产卵、寻找食物,或迁徙到新的生活水域。

(2)晒太阳。白天在环境安静无声、没有人畜活动和其他干扰、无大风时,鳖喜欢趴在岸边上,或趴在露出水面的石头上,以及其他可以落脚的地方,将脖颈向上全部伸出,高昂着脑袋晒太阳,俗称“晒盖”。只要不受干扰,可连续晒数十分钟才下水,这是鳖的一种生活习性。晒盖是为了清除寄生在身体上的水蛭(蚂蟥)、螨类等寄生虫和真菌类的病原体;增高体温,促进身体内的新陈代谢,使皮肤变厚变结实,增强抵抗力。遇到极端酷热阳光暴烈的天气,鳖还会趴在有树荫的岸边,甚至会攀爬到伸向水面的粗大树干上、接近水面的树枝上,达到晒盖的目的。

(3)产卵。在长江流域,雌鳖每年5—8月间产卵,一年产卵3~5次,按鳖龄的大小,每次产卵十几粒至几十粒不等。性完全成熟,1千克重左右的鳖每年产卵100枚左右,20~30龄2千克重左右的鳖每年产卵200枚左右。雌鳖晚上在环境安静无扰时,上岸选择背风向阳,土质松软、潮湿,靠近小树根部或农作物根部,能遮挡阳光直射的地方产卵。雨水较多的年份,鳖会选择离岸较远、地势较高的地方产卵;在干旱少雨的年份,鳖就在水边较低洼潮湿的地方产卵。产卵时用前爪打洞,产下卵后用后肢覆盖,然后返回水中,用时2~3小时,没有在洞边守护的习性。雄鳖没有帮助打洞的习性。

(4)迁徙。鳖晚上可以从一个水域攀爬迁徙到另一个水域,距离长达几百米甚至近千米。所以人们经常能在水边的小路上,甚至高速公路上捡到鳖。鳖的迁徙很可能是由于缺少食物、雌雄配置比例严重失衡、生活空间变小、环境突然变得不安静不安全、污染加剧、水质变差溶氧不够等等原因引起的。

鳖离开水面都是短暂的,晚上上岸的鳖,天亮前都会回到水中,这除了安全因素外,保证对水分的需求是更重要的因素。在鳖腹腔的两侧有1对水囊,仅与泄殖孔相通,内壁有黏膜,应该可以解释为像骆驼在沙漠中的生活一样,是鳖在陆地上长途跋涉的贮水器官,而不是辅助呼吸器官。

鳖不辞千辛万苦,甚至冒着生命危险的迁徙活动,和很多动物都具备冒着生命危险繁衍后代的本能一样,可能是为了拓展繁衍水域和异地寻偶,避免近亲繁殖的进化表现。(以上为作者个人观点,应以有关的研究结论为准。)

(5)觅食。鳖可用强壮有力锋利带钩的爪子,在水边潮湿的泥沙中翻找泥鳅、蚯蚓、蝼蛄等食物,晚上还会爬到农田中寻找谷粒、麦粒等植物的子实充饥。

人们就是根据鳖晚上上岸活动的规律,设计出了种种捕捉的方法,如:在岸边挖深沟、埋罐子,再装上翻板,瓮中捉鳖。在湖区湿地,河网密布的地方,晚上将马灯放在离水边几米远的浅坑中,不让灯光直接照到地面上,当鳖看见围绕着灯光飞舞跳跃的各种昆虫时,就会爬过来捕食,这时躲在一旁的人就立刻用手或小棍将鳖挑翻而捉拿之。还有利用鳖特殊的腥臊气味,训练狗在田间水边寻觅鳖和龟的踪迹。晚上鳖对手电筒的强光无所适从,就像人晚上面对汽车灯的强光,什么也看不见一样。所以鳖被手电筒的强光照射时,往往处于“缩头待擒”的状态。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