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敲打(平打)手法
1.敲打手法的适应范围
敲打动作中,因为线盘的转速,从铅砣飞出到刹车落水,自始至终都受到恰到好处的控制,铅砣带着钓线,能像一根不断伸长的棍子“敲”向目标,所以形象地叫“敲打”手法。而铅砣飞出的角度很小,接近水平,所以也称为“平打”手法。但钓线像一根“笔直的棍子”是这个手法的核心,所以称“敲打”更为确切。
在5~25米以内的距离范围内,都适合运用敲打手法。在这个距离范围内,飞打手法也是经常运用的,但是由于吊线技术的运用,敲打手法的准确程度、铅砣飞行的速度等等,都明显的优于飞打手法,所以在这个距离范围内,敲打手法就成了主要的手法。而飞打手法则主要用于25米以上的远距离和超远距离的需要。
2.敲打手法的动作要领
(1)铅砣飞出的角度。控制铅砣以不超过20°的角度飞出,是敲打手法最主要的特征,所以一系列的准备动作都要求和飞打手法一样也必须要有面对目标等一系列准备动作和规范的瞄准动作。对20~25米的远距离,铅砣在飞行中距离水面的最大高度为5~6米,而对10~20米的距离,铅砣从接近水平的方向飞出,距水面的最大高度在3~4米,看上去铅砣几乎是从水平的方向飞向目标。总的原则是:铅砣飞出的角度随着距离的缩短而减小,在保证距离和不低于水平角度的前提下越小越好。
(2)钓线的状态特点。基本消除钓线的弧度是敲打手法技术要求的核心。从铅砣抛出开始,就要通过手指的摩擦来控制线盘的转速,使钓线绷直,像一根不断伸长的棍子敲向目标。不是待铅砣飞出后,钓线已出现较大的弧度时,才去控制线盘的转速绷直钓线。
(3)抛出铅砣的力量。因为需摩擦线盘控制钓线的弧度,必须加大抛出铅砣的力量,才可保证敲打手法的距离和减小铅砣飞出的角度。所以无论距离远近,都需要大力抛出。抛出铅砣的力量与控制落点的距离无关,其落点的控制是通过吊线技术适时刹车来实现的。而飞打手法抛出铅砣力量的大小,是用来控制距离和铅砣落水点的。
3.吊线技术在敲打手法中的运用
(1)对“左右”准的判断作用。当铅砣带着像棍子一样直的钓线,“敲”向目标的时候,由于能同时观察到铅砣接近目标的过程。所以“左右”准否的误差程度就一览无余了。这除了有助于杀钩方向的调整外,一个非常重要的作用就是,铅砣落水前就看清了左、右偏差的程度,受人体本能条件反射作用的影响,吊线过程就会反过来修正你的动作习惯,天长日久,多次反复修正的结果,就会使你的动作更加规范,准确度大大提高。
(2)对铅砣落点距离准确的控制作用。当铅砣以接近水平的小角度飞出后,竿尖顺势指向脚的下前方,这时能看见铅砣带着钓线,像一根“不断伸长的棍子”,正在“敲”向目标。可以看见铅砣后面的脚线稍有弯曲,像伸着脖子的龙头带着直直的钓线“扑”向目标;能看见铅砣带着一串钩子,仿佛像“撒出去的网”一样,向目标“罩”过去。铅砣超越目标的过程,就是“那根棍子”的顶端,即铅砣“敲击”目标的过程;或是那张“撒出去的网”“罩向”目标的过程。在这种直观状态下,因为铅砣的运动状态始终都在视线范围之内,能相对精准的把握住刹车时机,使铅砣非常精准的落在“前后”准的范围内,达到想落到哪里就落到哪里的水平。这个精准的水平是看得见摸得着的磨炼结果,就如同你灵巧的双手能准确适时地进行各种动作一样,不存在任何偶然的因素。熟练掌握吊线技术,使铅砣的落水点较精准的控制在超越鳖1米左右的距离上,命中率就能上一个更高的台阶。
(3)对目标姿势、动向的观察作用。吊线过程在观察到铅砣飞行状态的同时,能看到鳖在水中的状况,为选择杀钩的时机和方向做准备,这主要是观察鳖头的姿势和朝向。由于这些极重要的信息,都是在铅砣即将落水之前的第一时间获得的,能使杀钩方向的校正和杀过深浅的把握更加到位。
(4)对“上下”准的把握作用。“上下”准的实质就是杀钩动作迟、早的选择;或是浅杀、深杀的把握。由于较清楚地掌握了鳖受惊吓与否和动作的快、慢,身体在水中的姿势、深浅和下潜后可能的去向,使杀钩时机和杀钩方向的选择更为直观、主动。即:在铅砣落水时未缩头的所有状态的鳖,都用快杀的手法;对铅砣落水前已缩头的鳖,晚半拍慢杀或者追杀。
4.敲打手法对钓子技术性能的要求
打鳖的各种手法,都要求钓子具有良好的灵巧性能,但以敲打手法为最。钓子的阻力大、不够灵巧,就打不远无法进行敲打。钓子的灵巧程度,主要表现在钓线飞出时受到各部件摩擦的阻力大小。具体的要求是:线盘的轴、两个葫芦的轴、间隙要恰当不能有磨损;葫芦的滑轮片上必须有“V”形的出线槽,使钓线不至于在框架上摩擦;钓线飞出时,不能有任何摩擦的杂音;铅砣的大小与钓线的粗细必须匹配;钓子本身的总重量在500克以内,越轻越好等等。
由于目前,钓子都是各位钓友根据自身的条件和能力以及对钓子技术性能的理解程度,自己制作的,所以性能上有极大的差别。要想熟练地掌握敲打手法,充分发挥敲打手法的威力,就必须拥有一副性能良好的钓子,并且不要随意经常更换钓子,改变脚线的长短以及铅砣的重量。阻力大的笨钓子,是发挥不出敲打手法应有的威力的。
5.敲打手法的突出优缺点
(1)“快”是敲打手法的突出优点之一。由于铅砣抛出的角度小,在相同的距离中,铅砣在空中飞行的时间,比大角度抛出的铅砣在空中的时间短得多;而且由于铅砣抛出的力量较大,所以铅砣飞行的速度也较快,综合各种因素的结果,敲打手法的铅砣要比飞打手法的铅砣快十分之几秒、甚至接近1秒的时间到达目标处。铅砣抢在目标缩头下潜之前落水,就打鳖技术而言是极其可贵的,可使快杀的机会增多,其命中率一般都在80%以上。
(2)精准度更高。敲打手法无论距离远近都要求大力抛出铅砣,即竿尖从上向下指向目标的垂直性更可靠,速度更快更有力,精准度受铅砣摆动的影响就越小,就会打得越准。而且,由于吊线技术的运用,“左右”准,“前后”准,“上下”准的精度比飞打手法高。随着吊线技术熟练程度的提高,打鳖的精准能力会相对稳定而经久不衰,就像学会了游泳或骑自行车的人一样,终身都不会忘掉。
(3)有效距离有待进一步提高。在熟练掌握了敲打手法后,在可同时釆用飞打手法或是敲打手法时,绝大多数情况下都会选择敲打手法。其距离能超过20多米就相当不错了。而且对远距离必须用飞打手法时,虽然铅砣抛出的角度很大,但受敲打手法的影响,钓线却绷得较紧,使抛出距离大大缩短。所以钓子打鳖技术的最大有效距离,就被锁定在30米左右的水平上了。
(4)提高有效抛打距离手段的探讨。为了提高敲打手法的距离,20世纪80年代以来,已有不少的钓友使用加长的钓竿,达170厘米左右(传统钓竿的长度为130~140厘米),和加重的铅砣达120~150克,甚至更重(传统的铅砣重65克左右,不超过85克)。通过实践有4个结果:
1)竿子加长和铅砣加重的作用。用加长的竿子和加重的铅砣,不论是用于飞打手法,还是敲打手法,有效距离的确得到了较大幅度的提高。飞打时可接近40米的有效距离(用回收线盘的圈数估算)。如果不控制钓线的弧度,铅砣可飞到60米开外的距离,这个距离虽然对打鳖技术没有实际意义,但当钓子用于其他用途时,例如钓子打鳡鱼、翘嘴白鱼,江钓、客串海竿等,却有着重要的作用。
2)对杀钩动作的影响。加长达170厘米左右的竿子,对远距离的“向上方杀钩”十分有利,还有利于扩大砸打手法和荡打手法的范围。就多数人的习惯,向左下方杀钩是最常用、最有效的杀钩方向,但是加长的竿子,在向下方杀钩时,就明显因过长受阻,杀钩动作十分被动、别扭,在钓位环境复杂时,更是无法向下方杀钩。
3)对杀钩质量的影响。杀钩动作是伸直的手臂向回挥舞,并加上手腕扭动的动作过程,竿子长力臂就长,所以加大了手臂和手腕的负担。不算竿把子的长度,钓竿加长30厘米其幅度超过了30%,再加上铅砣加重,以及水的阻力,当向上方杀钩或向两侧杀钩时,左手尚可握住竿把双手用力;当向左下方杀钩时,左手无能为力,右手臂和手腕就相当吃力,造成杀钩软弱无力的现象和杀过深度下降的现象。掌握不住杀钩快、慢的节奏而贻误时机。
4)权衡利弊的选择。老祖宗们肯定也谋求过能打得更远的办法,他们传承下来的各项技术数据,肯定都是有实践根据的。但是事物都是发展的,一切都应该从实际出发。笔者通过多年的摸索、分析比较认为:绝大多数鳖,都是在水面下浅表处,被快杀手法打中的,保证钩子能灵活自如的在30厘米以上浅表层杀过,才是提高打鳖效率的主要矛盾。加长竿子、加重铅砣会因为手臂、手腕力量不足,导致钩子的杀过深度加深而降低命中率。竿子过长、铅砣过重不利发挥杀钩技巧的威力,弊多利少,得不偿失。铅砣适当加重到100克以内,应该是可行的,适当增加铅砣重量后,配用细一号的钓线,不需要加长竿子,仍旧可以提高有效距离。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