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混养及养殖模式
池塘中不同品种、同种品种不同规格混养是充分发择池塘水体和鱼种的生产潜力,合理地利用饲料及提高鱼产量的重要措施。要提高鱼产量,除混养外,还要合理密养,发挥鱼类群体的生产潜力,这是我国传统养鱼的特点。因此,混养、密养一定要合理,才能获得稳产高产。
1.混养的类型
混养包括三个基本类型:同种异龄混养,指在同一个池塘混养一种鱼类的几个龄级一个龄级还包括若干种规格;异种混养,指在同一个池塘同时养殖多种鱼类;异种异龄混养,指在同一个池塘不仅养殖多种鱼类,而且每种鱼或其中若干种鱼有不同等级或规格。
2.混养的优点
(1)充分利用水体空间和饵、饲料饲养食用鱼的天然饵料和饲料有浮游生物、底栖生物、细菌、腐屑、水草、旱草、各种商品饲料及颗粒饲料。投喂商品饲料时,草鱼、青鱼摄食较大饲料,一部分细小颗粒散落水下,被鲤、鲫、团头鲂等各种小规格鱼种所摄食,使商品饲料得到充分利用;草鱼、青鱼及团头鲂等鱼类的粪便进入水体后,转化为腐屑和细菌,或为浮游生物的繁殖和生长提供有机质,从而为鲢、鳙提供大量的饵料。不同鱼类栖息不同的水层,以食浮游生物为主的鲢、鳙及白鲫,栖息在水的上层;草鱼、团头鲂等草食性鱼类栖息在水的中下层;青鱼、鲤、罗非鱼及鲫则栖息在水底层。因此,不同鱼类混养在一起,可充分利用水体和饵、饲料资源。
(2)充分发挥不同鱼类间的互利作用。草鱼、青鱼、鲤及团头鲂等草、杂食性鱼类的残饵和粪便,通过转化,为鲢、鳙等滤食性鱼类创造了良好的饵料条件。而鲢、鳙等滤食性鱼类通过滤食浮游生物、腐屑和细菌,可降低池水的肥度,为草鱼、青鱼及团头鲂创造了良好的生活环境。鲤、鲫和罗非鱼等杂食性鱼类又可消除池塘中的残饵,可提高饲料的利用率及改善池塘的卫生条件。此外,通过摄食活动,起到翻松底泥和搅动池水作用,有助于表、底层水的混合,从而增加了底层水的溶氧,加速了有机物质的分解和营养物质的循环。
(3)食用鱼饲养池中混养各种规格鱼种可为翌年培育大规格鱼种。生产实践证明,混养是解决大规格鱼种来源行之有效的方法。它不仅可提供大规格鱼种,节约了2龄鱼种池,并且池中套养的鲢、鳙及草鱼种,其规格及成活率(草鱼)均高于鱼种培育池。
(4)提高产量,降低成本。多品种多规格鱼混养,可充分利用水体,发挥群体生产力,提高饲料利用率,从而起到提高产量、降低生产成本的作用如表1-4所示。
表1-4 亩净产1000 kg各种混养鱼的放养情况*
*引自沈庭栋:《淡水池塘养鱼实用新技术》。
3.合理混养
混养具有许多优点,但应在品种、数量上搭配得合理。否则,常因鱼类之间生存空间的矛盾及一些鱼类对其他鱼类直接侵害,而使鱼的生长及成活受影响,从而导致产量下降。所以,要根据养殖鱼类的食性、生长、饲料来源、池塘条件及其市场要求、地理位置等来确定混养类型,确定主养鱼类及搭配鱼。如肥料充足,可考虑以鲢、鳙、罗非鱼等鱼类为主养鱼;草类资源丰富或临近菜地的地区,可考虑以草鱼及团头鲂为主养鱼;商品饲料供应方便的地区,以草鱼或鲤鱼为主养鱼;城市郊区可以鲤或草鱼为主养鱼;经济基础好、资金雄厚单位可以鲤或草鱼为主养鱼;经济基础差,资金较薄弱的单位应以鲢、鳙鱼为主养鱼。
混养类型随着渔业生产发展,科学技术进步,市场需求的变化不断在调整,目前主要混养类型如下:①主养鲢、鳙鱼类型;②主养草、团头鲂类型;③主养鲤、鲫鱼类型;④精养鲤鱼类型;⑤精养草鱼类型;⑥主养罗非鱼类型;⑦鲢、鳙鱼与鲤鱼并重类型;⑧鲢、鳙鱼与草鱼并重类型。表1-4为每亩产1000kg的池塘混养放养模式,仅供参考。
4.80∶20池塘标准化养殖技术
“80∶20”池塘养殖技术是国家水产技术推广总站主持、美国大豆协会在我国推广应用的适用技术。它是一种以投喂颗粒饵料为基础、结合中国传统混养技术和现代单养技术的池塘养殖技术模式。其概念是:在池塘中放养一种摄食颗粒饵料、具有较高价值、受消费者欢迎的、规格一致的主体鱼,收获时主体鱼约占总重的80%而其他一种或几种不摄食颗粒饵料的“服务性鱼”,如滤食性鱼类(有利于净化水质)和肉食性鱼类(有助于控制野杂鱼类及其他竞争对象)占20%。
传统的中国混养技术以其高产量和高生产效率著称于世,但是这些技术总的说来缺少经济效益。经济效益在主要养鱼地区,特别是在沿海省份,下降到边缘线,因为中国的生活标准已有很大的提高,随之发生消费市场的需求变化。这就要求渔民改变养殖技术,调整养殖品种,适应市场的需求。一种可以取代传统养殖方式的新技术——80∶20池塘养鱼就应运而生,它是从复杂的传统混养6~7种市场需求比较少的鱼类,改变为3~4种市场需求较多的鱼类中选择1~2种鱼进行较为简单的养殖。
放养模式的确定主要根据本地技术、资金、市场需求、养殖经济效益等条件。目前,主要有主养鲤鱼、鲫鱼、草鱼、斑点叉尾鮰、团头鲂、草鱼、鲤鱼、鳊鱼等。主养品种有一种,也有两种。服务性鱼类主要有鲢、鳙和大口黑鲈、鳜鱼或大口鲶等。各地可根据具体情况确定特定的放养模式。
与常规的池塘养鱼技术相比,80∶20池塘养鱼技术的技术管理比较简单,对池塘生态系统的控制程度较高,更便于机械化操作,对生产的结果比较容易预测。80∶20池塘养鱼技术对环境的影响程度较小,而对各种资源的利用效率相对较高。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