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2.怎样进行大棚茄子的“三期”管理?
(1)缓苗期的管理:这一时期对苗齐、苗壮至关重要,也直接关系到茄子的产量与质量。要在定植后的半个月内,使大棚内的温度达到30~32℃,以利于提高棚内的地温,促进发根缓苗,提高成活率。要中耕松土,以便增温、保墒,在一般情况下不要浇水。还要注意做好夜间的保温工作,气温不得低于12℃。
(2)结果前期的管理:这一时期是指茄子从开花到坐果的这一段时间。
①保持棚温。白天的温度要保持在28~30℃,夜间棚内的温度要维持在16~20℃,最低不能低于12℃。
②调节植株。进行双干整枝,及时打掉多余的侧芽。在门茄长到核桃大小之前,要少浇水,防止土壤水分过多而引起徒长。当门茄长到鸡蛋大小时,进行追肥、浇水,每亩施用尿素10千克,并结合追肥和浇水,揭去地膜,进行培土,培土高度为8~10厘米,以促进发根,防止倒伏。
③保花保果。可以用20%的2,4-D的溶液蘸花。
(3)盛果期的管理。盛果期一般是指植株结2~4层果的时期。
①调控棚温。白天25~30℃,夜间15~20℃。到5月中下旬,夜间可不盖草苫,昼夜通风。
②防止虫害。为了防止蚜虫、白粉虱等害虫侵入棚内,可于通风窗口外设置尼龙纱网或遮阳网。
③增加水肥。8~10天浇1次水,隔1水追1次肥。每次每亩追施10千克尿素或800~1 000千克人稀粪,在中后期还应每亩追施硫酸钾6~7千克,叶面喷施0.5%的尿素溶液。
④合理整枝。早熟品种多采用三杈留枝法,中晚熟品种多采用二杈留枝法。
⑤防止落果。2,4-D的施用浓度为20~30毫克/千克;用“茄子灵”或“防落素”喷花的施用浓度为30~50毫克/千克。施用调节剂的最佳时期是在含苞待放或刚刚开放时。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