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4.大棚芸豆栽培的八项措施是什么?
(1)选用多样化优良品种:改单一品种为多样化优良品种,针对过去芸豆品种单一、抗病性弱、果形瘦小、产量低、商品性差等退化现象,应选用果色浓绿、果形较大、高产稳产的超级架豆王、丰收1号等。
(2)改善播种方式:改晚播直播为适时育苗移栽,通过试验和对菜农调查,育苗移栽比直播有三大优点:一是可提前播种10~15天;二是小面积集中育苗可增加苗床的保温设施,有利于发挥冬暖式大棚的优势,确保苗齐苗壮;三是通过移栽可起到控苗作用,提前开花结果7~10天。总结出了催芽—营养土配制—播种—移栽—提前扣棚技术经验。
(3)大拱棚多膜覆盖:大拱棚与小拱棚比,能进行多层覆盖,有利于操作,可以分次上架,能够延长覆盖时间,提高夜温2~4℃,提早播种10~15天,增产10%左右。
在大面积推广大拱棚的同时,也扩大了多层覆盖面积,并将普通农膜更换为聚乙烯无滴膜。推广小拱棚—大拱棚—草苫多层保护。这种保护栽培形式可提前1个月播种,上市期可提前15~20天,每亩效益比小拱棚增加近940元。
(4)全生育期覆盖:以前的芸豆生产以中、小拱棚为主,于4月下旬撤棚插架,一是容易受到晚霜的危害,造成落花、落果。二是遇到雨水较多的年份,造成秧棵旺长,落花、落荚更为严重,产量低而不稳。大棚栽培,棚宽8~10米,棚高2.6~2.8米,芸豆开始甩蔓后仅撤掉小棚即可插架爬蔓,生长后期将大棚膜两边全面掀起,遇晚霜和大雨天气再将棚膜放下,从而提高了抗御自然灾害和人工控制能力,确保了芸豆生产的高产高效。
(5)前控后促:芸豆从开始开花到第1花序坐住荚,约经7天。此期主蔓10节以下的花序和侧枝4节以下的花序均已开花,上部节位孕育着大量发育程度不同的花蕾,植株生长旺盛,与开花坐荚争夺养分。因此,在栽培管理上应以促进坐荚为目标,通过控制灌水,调节营养分配,促使第1花序坐荚,防止初期落花。从第1花序坐荚后的整个花期25~30天,时间较短,此期茎叶生长已趋缓慢,蕾与花之间、花与荚之间和荚与荚之间的养分争夺十分突出,发生大量落花落蕾,并出现不完全花,应加强水肥管理。花期要采取前控后促的管理方法,使其早坐荚,早上市。荚果长至5~7厘米时,水肥猛攻,提高产量和质量。
(6)施肥种类:改重施氮、磷肥为控氮、稳磷、增钾、添微肥。芸豆多种植在土层深厚、土壤肥沃、排灌自如的壤质土菜园地上,耕层土壤有机质1%以上,长期以来氮、磷肥施用量较多,缺钾、缺微量元素日益突出。应亩施土杂肥3 000千克以上、尿素20千克、磷酸二铵25千克、硫酸钾15~20千克,土杂肥、磷酸二铵、硫酸钾可结合整地作底肥一次性施入。尿素底施应少于30%,其余70%在花果期结合浇水分期追施。喷施光合微肥,以增加微量元素,提倡喷施萘乙酸等生长素,保花果,增产量。
(7)种植模式:搞好芸豆接茬工作是提高单位面积产出效益的有效途径。为此,在茬口安排上,可选择早春甘蓝—黄瓜—芸豆—西葫芦、西瓜—芸豆、黄瓜—芸豆—西芹、春提早芸豆—冬芹菜、菜花/芸豆间作等五种栽培模式。
(8)综合防治病虫害:过去,菜农对芸豆病虫害重治轻防。近年来,重茬连作较多,土壤病残体积累,种子带菌、土杂肥带菌等,致使病虫危害日益严重。针对这种情况,重点推广病虫害综合防治技术,改只治不防为以防为主,综合防治。一是合理轮作,实施芸豆与瓜类、茄科、十字花科、葱蒜类轮作2~3年。二是清洁田园,减少遗留在土壤中的病残体。三是施用腐熟土杂肥,防止病菌带入田地。四是严把种子关,采用温汤浸种、消毒。五是进行土壤处理,杀死土壤中残存的病虫。六是配方施肥、合理密植,提高植株抗病虫能力。七是有效药剂提前防治,特别是通过喷施粉尘剂和施放烟雾剂,提高防病虫效果。通过综合防治,根腐病、细菌性疫病等主要病害得到了控制,综合防效达95.5%,保证了芸豆生产的高产高效。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