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茎蔓染病,出现红褐色溃疡状条斑,稍凹陷,绕茎一周后,上部茎叶凋萎。豆荚染病,先有暗绿色油渍状小斑,后扩大为稍凹陷的圆形或不规则形褐斑,严重时豆荚皱缩。芸豆细菌性疫病与真菌性疫病经常混淆,以至延误了治疗时机,造成较大的损失。两者之间最主要的区别是真菌性疫病是湿度大时生白毛,而细菌性疫病湿度大时不生白毛。或用硫酸链霉素500倍液浸种24小时。
83.芸豆细菌性疫病有啥症状?如何防治?
(1)症状:芸豆细菌性疫病又称火烧病、叶烧病,是芸豆、豇豆的常见病害。叶片染病,从叶尖或叶缘开始,先为暗绿色油渍状小斑点,后扩展成不规则的褐斑,病部变薄近透明,呈膜状,周围有黄色晕圈,发病重的病斑连成一块,整个叶片变黑枯凋或扭曲变形。茎蔓染病,出现红褐色溃疡状条斑,稍凹陷,绕茎一周后,上部茎叶凋萎。豆荚染病,先有暗绿色油渍状小斑,后扩大为稍凹陷的圆形或不规则形褐斑,严重时豆荚皱缩。
芸豆细菌性疫病与真菌性疫病经常混淆,以至延误了治疗时机,造成较大的损失。两者之间最主要的区别是真菌性疫病是湿度大时生白毛,而细菌性疫病湿度大时不生白毛。
(2)防治办法:摘除病叶及病蔓,可用链霉素或600~800倍可杀得,或菌快克喷雾防治。实行3年以上轮作。从无病田或无病株上留种。用45℃恒温水浸种15分钟,捞出用冷水冷却,晒干。或用硫酸链霉素500倍液浸种24小时。适期播种,播深不超过5厘米,密度不要过大。
喷硫酸链霉素4 000倍液,或新植霉素4 000倍液,30%琥胶肥酸铜可湿性粉剂200~300克+新高脂膜800倍液/亩,40%琥铜·甲霜·乙铝可湿性粉剂60~100克+新高脂膜800倍液/亩,20%链霉素·王铜可湿性粉剂60~80克+新高脂膜800倍液/亩,或喷硫酸链霉素4 000倍液+新高脂膜800倍液,新植霉素4 000倍液+新高脂膜800倍液,发病初期喷药,每隔7~10天喷一次,连续喷洒2~3次。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