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百科知识 青枯病和枯萎病细区分

青枯病和枯萎病细区分

时间:2024-11-19 百科知识 版权反馈
【摘要】:青枯病和枯萎病是番茄生产中常发生的两种病害,二者都易引起植株萎蔫、死亡而造成严重的损失。单从发生条件看,番茄青枯病在地温超过20℃时,发病严重;而枯萎病在土壤温度为28℃时容易发生。青枯病是由青枯假单胞杆状细菌引起的细菌性病害,枯萎病是由半知菌亚门镰孢霉属尖镰菌引起的真菌性病害。因为青枯病和枯萎病属于不同类型的病菌,因而在用药防治方面也要分别对症用药,才能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青枯病和枯萎病细区分 巧防治

青枯病和枯萎病是番茄生产中常发生的两种病害,二者都易引起植株萎蔫、死亡而造成严重的损失。这两种病害在发病症状上具有许多相似之处,有时常因病害诊断不够准确而无法正确选择药剂。所以仔细辨别青枯病和枯萎病,是高效防治的关键

单从发生条件看,番茄青枯病在地温超过20℃时,发病严重;而枯萎病在土壤温度为28℃时容易发生。另外,青枯病和枯萎病还可从以下几方面区别:

1.导致病害的病原菌的种类不同。青枯病是由青枯假单胞杆状细菌引起的细菌性病害,枯萎病是由半知菌亚门镰孢霉属尖镰菌引起的真菌性病害。

2.植株萎蔫速度快慢不同。青枯病发病迅速,从最初表现症状,只有4~6天便会凋萎、死亡,表现为全株急性型萎蔫;而枯萎病株从叶片开始垂萎、凋枯直至死亡,需12~15天,凋萎的速度和时间比前者慢8~9天。

3.病株叶片萎蔫表现和顺序不同。枯萎病病株是自下部叶片开始,自下而上逐次萎蔫;叶色逐渐由绿变淡,由黄到枯黄,进而转为褐色;叶片基本不脱落,整株枯死;植株矮小,嫩茎垂弯。青枯病病株与枯萎病不同,是上部顶端的幼叶、嫩梢和刚展开的嫩叶萎蔫,不等叶片枯黄变色,整株会很快失水青枯凋萎。

4.病株表现症状不同。枯萎病株在潮湿时,茎(蔓或藤)基部可看到黄白色或粉红色的霉状物,这是真菌的分生孢子梗和分生孢子。青枯病只有横切病茎后,用手挤压变色的维管束时,才有白色的细菌液溢出,这才是它的病原细菌;如果将横切后的病茎浸入盛有淡盐水的玻璃瓶中,用手挤捏也可见乳白色的雾状物从切口喷出。

因为青枯病和枯萎病属于不同类型的病菌,因而在用药防治方面也要分别对症用药,才能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如青枯病应提早选择铜制剂如DT、喹啉铜、噻菌铜进行叶面喷施,同时结合向农4号500倍液加金利来500倍液灌根处理。枯萎病可在苗期选用向农4号蘸根进行预防,生长中期用向农4号500~600倍液进行灌根处理。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