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4.上海宜川公园
1)宜川公园的概况
坐落于普陀区宜川路99号、占地1.88 hm2、水体面积达1 180 m2的宜川公园,其前身是有着200多年历史的、花农聚居的赵家花园的一部分。建园工程由上海园林设计院设计,1984年11月动工兴建,1986年5月1日正式对外开放。
公园的布局采用中国古典园林风格,利用园中央原有的沟浜和地势低洼处挖掘一长条形的中心湖面,并继而在湖的周围打造了落地英石山水盆景、假山、仿草亭、吻云拱桥、萍水曲桥、瀑布、观瀑亭、蘑菇亭、石拱桥、扇形廊、百花仙子塑像等众多的景点。
公园门口附近有汉白玉“百花仙子”雕塑。沿塑像向东,由植草砖铺设的广场,四周枝翠叶茂,一弯湖水横贯公园,湖面波光粼粼;在湖面一转弯处,架有一石拱桥,名曰“吻云”;过桥入小岛,岛上砌有石亭,亭顶一孔雀栩栩如生,坐亭内与孔雀共赏满园春色,实为一幽静憩息之处。园北的水榭茶室,可同时容纳众多茶客;游人在此一边品茗,一边隔岸遥望,那柳枝摇曳、湖水涟漪的秀丽景色尽收眼帘。
该园规模虽小,但小桥流水,湖岸线也有一定的曲折变化,缩放有致,加之太湖石驳岸的大量应用,因而使该园显得相当精致,洋溢着浓郁的古典园林之韵味。
园内建筑较少而以绿化为主,保留了原赵家花园擅长培育月季、桂花、蜡梅的传统特色,园西以月季为主,园东以蜡梅、桂花为主,并大量种植银杏、棕榈、罗汉松、栀子花、雪松、香樟、夹竹桃、垂柳、红枫、合欢、红叶李、金钟花、木槿等100余种常绿、落叶乔木和其他灌木,因而这里一年四季生机盎然、花开不断、景色怡人。
2)宜川公园的竹子
总的说来,竹子在宜川公园中有着不少的应用。大致情况如下:
在大门口门卫室旁边的花坛(绿地)中有3株与假山石相配的观音竹;
在茶室外面有不少慈孝竹(主要用作基础绿化);
在园内的一个花架旁边植有数丛慈孝竹;
在湖岸边植有少量翠竹;
在该园的一段围墙与园路之间植有一片慈孝竹,形成一片小型的竹林。
总之,本园中的竹子以慈孝竹为主,也有少量的观音竹和翠竹。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