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5.上海梦清园
1)梦清园的历史沿革与概况
梦清园位于苏州河南岸、宜昌路以北、昌化路以西、江宁路桥以东,三面临水,占地8.6 hm2,是苏州河环境综合整治中集园林绿化、科普教育场馆、水环境治理工程措施等内容为一体的大型综合性建设项目,集中体现了上海“以人为本”建设生态城市的科学发展观,表达了上海人民期待苏州河早日变清的强烈愿望。“梦清”的意思就是梦想一条清澈的苏州河能再回来。
梦清园的前身为苏州河梦清园绿地,是2004年完成的苏州河综合整治工程第一期工程的重点项目。园内引入苏州河水,设有大型的露天水体生态演示系统,成为青少年科普教育的基地。2005年园内历史建筑——原上海啤酒厂被改建为苏州河展示中心,这里集中了大量的珍贵史料、照片、实物和精心创作的雕塑作品,描述了苏州河流域数百年来的沧桑演变,凸显了当代苏州河治理工程的可喜成果,建国后已接待了许多外国元首及随行环保官员。
为进一步发挥梦清园的科普教育功能,2007年以来,由上海市科学技术委员会和上海市城市建设投资开发总公司共同出资,上海市苏州河环境综合整治领导小组办公室具体指导,对梦清园进行了大规模的升级改造,把整个绿地建设成普及环境保护知识、展示苏州河综合治理成果的环保主题公园这次改造的重点是苏州河梦清馆。改造后的梦清馆内容更加丰富、展示形式更加多样。在位于一楼的序厅部分介绍了苏州河的地理位置以及上海的水利系统,强化了水环境保护对于人类生存的重大意义,细化了苏州河曾经的清澈和悠远,水系模型突出了苏州河在上海的地位和作用,介绍了苏州河作为污染河流治理的成功范例。二楼展厅介绍了古代和近代苏州河的污染和对人类的危害,突出了水污染的沉重代价,让参观者了解母亲河曾经清澈的河水因受污染而变得黑臭,心灵为之震撼。三楼展厅介绍了苏州河的治理过程以及目前的状况,加强了以高科技创新手段展示苏州河环境综合整治的成果,增加了苏州河二期、三期整治工程内容和治理前后的对比;增加了河口水闸综合调水的模型和大型四幕模型多媒体剧场《苏州河的诉说》,形象表现了苏州河水质的沧桑变化,成为镇馆之宝;增置了河口水闸模型和雨水调蓄池的模型,这一工程是国家863项目,它可以形象地展现景观水体生物净化与生态重建工程的全貌;通过改造,新增的展项还运用了适合青少年互动参与的展示技术和方式模型切换的多媒体剧场、大型镜面互动演播、超长多热区影像系统、三维演示和游艇仿真游览等使科普性、形象性和娱乐性得到更充分的发挥。总之,参观者不仅能从中了解苏州河的变化,同时在参观的过程中也能增长环保知识、增强环保意识。
梦清园是上海市政府2003年的重点实事工程之一。它主要包括大鱼岛、人工湿地和梦清馆3大部分。这是一个以环境保护为基本主题的三星级公园,故其全称为“梦清环保主题公园”。公园的两个出入口均位于宜昌路上。
大鱼岛是苏州河第一大岛,岛上有处观景阁,其形状为上海的市花——白玉兰,所以也叫玉兰阁;登上玉兰阁,苏州河的美景就尽收眼底了。
人工湿地好比大自然的一个过滤器,苏州河的水就是从这里流进梦清园后,进行全面水质改造的。整个湿地系统的能源全部来自太阳能和风力发电机,十分绿色环保。园内的植物也值得一观,薰衣草、龙舌兰、夹竹桃、莲花、翠竹、葡萄……这些美丽的花草树木不但很养眼,它们其实也是整个生态系统中的一环。
该园的主要景点(景区)有:银杏大道、“听水”雕塑群、葡萄广场、湿地区、亲水平台、蝴蝶泉、人造沙滩、清漪湖、大草坪、水天居等等。
建成后的梦清园体现了“以人为本”的景观设计理念,构成了苏州河上一道亮丽的绿色景观。她以其独特的生态环境,不仅每天都能吸引众多的游客、特别是附近的居民来此休闲健身,而且也常常吸引很多的准新人来这里拍摄珍贵的婚纱照。
2)梦清园中的竹子
总的说来,竹子在梦清园中有着大面积的栽培应用,这里真正是竹子的一方乐土!可以毫不夸张地说:竹景观为本园的重要特色之一,非常引人注目!(有关竹景见图7-119~图7-121)。
图7-119 大片的竹林与雕塑(梦清园)
该园的竹子主要分布在公园南部和西部的广大区域。竹种主要为慈孝竹、毛竹和早竹,其次是乌哺鸡竹和观音竹,也有少量的菲白竹和箬竹。从应用形式上讲,这里的竹子多成片种植,形成大面积的竹林和竹径景观,气势浩大;或作为白色雕塑群等物的背景;或围合成封闭、半封闭的绿色空间;或用于地下车库顶棚的绿化装饰;或用作建筑物的基础栽植;或用作观赏地被。
图7-120 用作基础栽植的慈孝竹景观(梦清园)
图7-121 由慈孝竹、观音竹等共同构成的竹径(梦清园)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