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百科知识 天然水体与水质

天然水体与水质

时间:2024-11-19 百科知识 版权反馈
【摘要】:水体是河流、湖泊、沼泽、水库、池塘、地下水及海洋等的总称。我国的《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适用于中华人民共和国领域内江河、湖泊、运河、渠道、水库等具有使用功能的地表水水域。我国的《渔业水质标准》适用于鱼虾类的产卵场、索饵场、越冬场、洄游通道和水产增养殖区等海、淡水的渔业水域,对保护我国有限的水资源,防止和控制渔业水域水质污染,保证鱼、虾、贝、藻类正常生长、繁殖和水产品的质量具有重要意义。

一、天然水体与水质

(一)天然水体与水质的概念

水体是河流、湖泊沼泽、水库、池塘、地下水及海洋等的总称。从环境的角度考虑,水体则是包括水中悬浮物、溶解性物质、水生生物、底泥等在内的一个完整的自然综合体。

水是一种良好的溶剂,在水的自然循环过程中可溶解与其接触的一切可溶性物质。因此,各类天然水中均含有种类不同、浓度不等、存在形式不一的各种成分,从而使水体显现出各自独具特点的性质,如不同的感观性状、物理性质、化学成分、生物组成特点等。水及其中所存在的各类物质所共同表现出来的综合特性,即通常所说的水质。

(二)水质指标系统

养殖水体的水质指标,可分为物理、化学、生物、放射性四类。有些指标可直接用某种物质的浓度来表示其含量;有些指标则是利用某一类物质的共同特性来间接反映其含量,如有机物可用化学耗氧量、生物需氧量、总需氧量等作为综合指标(也被称之为非专一性指标)。系统地了解水质指标体系,掌握各个指标的具体含义,对于环境水质开展调查或监测分析,并进一步对水生生态系统环境质量加以综合评价和合理开发利用水资源具有重要的意义。

(三)水质监测

水质指标的监测包括现场测试、实验室测试等不同方式,而采用不同方法所测得的结果会有一定的差异。例如,采集深海水样时,其温度、压力将发生变化,其化学平衡点发生改变,导致一些离子成分的比值以及溶解气体的含量等发生变化;储存的水样,即使排除了容器污染和通过容器表面散失的可能性,水质也会因为悬浮物的凝聚沉降、生物体的代谢过程、死亡分解过程等的影响而发生改变。

(四)我国主要水质标准

许多国家都颁布了各自应用于不同目的水质的质量标准,规定了为数繁多的指标项目和测试方法。目前我国已经颁布的水质标准主要有:《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GB 3838—2002)、《海水水质标准》(GB 3097—1997)、《渔业水质标准》(GBll607—89)等。

我国的《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适用于中华人民共和国领域内江河、湖泊、运河、渠道、水库等具有使用功能的地表水水域。

依据地表水水域使用目的和保护目标将其划分为五类:

Ⅰ类 适用于源头水、国家自然保护区

Ⅱ类 适用于集中式生活饮用水水源地及保护区、珍贵鱼类保护区、鱼虾产卵区等;

Ⅲ类 适用于集中式生活饮用水水源地二级保护区、一般鱼类保护区及游泳区;

Ⅳ类 适用于一般工业用水区及人体非直接接触的娱乐用水区;

Ⅴ类 适用于农业用水区及一般景观要求水域。

我国的《渔业水质标准》适用于鱼虾类的产卵场、索饵场、越冬场、洄游通道和水产增养殖区等海、淡水的渔业水域,对保护我国有限的水资源,防止和控制渔业水域水质污染,保证鱼、虾、贝、藻类正常生长、繁殖和水产品的质量具有重要意义。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