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百科知识 养殖用水的物理处理

养殖用水的物理处理

时间:2024-11-19 百科知识 版权反馈
【摘要】:物理方法主要是利用物理作用,其处理过程中不改变污染物的化学性质。气浮法是靠通入空气,以微小气泡作为载体,使水中的悬浮物微粒粘附于气泡上,借助气泡的浮力带动上浮,从而使杂物与水分离。采用气浮法可大大提高水中微粒上浮的速度。它既可以作为养殖用水的预处理,也可作为养殖用水的最终处理,如工厂化育苗循环用水的处理等。水产养殖对过滤水的要求是:水量大、滤速快、出水量大,水质符合养殖标准。

二、养殖用水的物理处理

在养殖用水和废水中往往含有较多的悬浮物(如粪便、残饵等)或其他水生生物(如鱼、虾、浮游动物、水草等),为了净化或保护后续水处理设施的正常运转,降低其他设施的处理负荷,都要将这些悬浮或浮游有机物尽可能用简单的物理方法除去。物理方法主要是利用物理作用,其处理过程中不改变污染物的化学性质。处理方法包括:栅栏、筛网、沉淀、气浮、过滤等。

(一)栅栏

通常用在养鱼水源进水口,目的是为了防止水中个体较大的鱼、虾类、漂浮物和悬浮物进入进水口。否则,容易使水泵、管道堵塞或将敌害生物带入养鱼水体。栅栏通常是用竹箔、网片组成,也有用金属结构的网格组成。

(二)筛网

筛网材料通常为尼龙筛绢。筛网可去除浮游动物(小虾、枝角类、桡足类等)和尺寸较小的有机物(如粪便、残饵及悬浮物等)。

生产上,作为幼体孵化用水,往往在水源进水口,在栅栏的内侧再安置筛网,以防小型浮游动物进入孵化容器中残害幼体。为便于清除,往往将部分筛网做成漏斗形口袋状。

在工业化养鱼的水处理设施上,养殖废水的循环使用,第一步就是用筛网将粪便、残饵、悬浮物等有机物清除。为有利于清除,往往将筛网设计成转鼓式、旋转式、转盘式。由于筛绢网在不停地旋转,筛绢主要起拦集有机物的作用,筛绢孔隙不易变形,也不易损坏,而且也有利于筛绢的清洗和脏物的收集。

(三)沉淀

1.沉淀类型

沉淀是借助水中悬浮固体本身重力,使其与水分离。按沉淀物质的性质和浓度主要分为:自由沉淀、絮凝沉淀。

2.沉淀池结构

平流式 沉淀池为一长方形水池,砖混结构,其结构简单,造价低,适用于水量和温度变化大的养殖用水。

辐流式 沉淀池为一漏斗形圆形池,池中间进水,由不同高度的进水孔进水。其排污管在沉淀池的漏斗最深处。

竖流式 形状同辐流式,但池水由池的中底部进入。

在养殖上应用得较多的是沉淀池上加盖,以便使水中浮游藻类在黑暗中沉淀下来,这种方法称暗沉淀。通常需静止沉淀48小时后,方能澄清。

(四)气浮(浮选)

沉淀法只能分离颗粒较大、自由沉降较快的固体污染物,对于颗粒较小、比重较轻(比重接近1)的固体则往往不能奏效。此时可借助气浮法。气浮法是靠通入空气,以微小气泡作为载体,使水中的悬浮物微粒粘附于气泡上,借助气泡的浮力带动上浮,从而使杂物与水分离。采用气浮法可大大提高水中微粒上浮的速度。

气浮法的布气方式有:射流布气、扩散板布气、叶轮布气、加压溶气(即加压下强制空气溶解于水中,然后突然减压,便产生众多微小气泡)等方法。

(五)过滤

过滤是养殖用水和废水处理中比较经济有效的方法之一。它既可以作为养殖用水的预处理,也可作为养殖用水的最终处理,如工厂化育苗循环用水的处理等。

过滤是使水通过具有孔隙的粒状滤层(如石英沙等),使微量残留的悬浮物(如胶体絮状物、藻类、细菌等)被截留,从而使水获得澄清。

水产养殖对过滤水的要求是:水量大、滤速快、出水量大,水质符合养殖标准。因此,养殖用水的过滤池都是快滤池类型。影响过滤水质的主要因子有穿透深度、滤速、滤料种类、粒径与级配、滤层厚度、孔隙率、垫层等因子组成,此外,上述因子还与水源或废水的本身的污染程度有关。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