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鱼类越冬的基本方法
(一)利用生物增氧越冬
在静水越冬池避免池水缺氧的最好办法是生物增氧。生物增氧是采用人为措施在越冬冰下水体中培育适合低温和弱光照的浮游植物,利用其光合作用丰富水中溶氧,保证鱼类安全越冬。其理论基础是冰下水体中能够形成若干藻类种群,并有相当可观的光合作用效率。具体方法如下:
1.选塘和清塘
实行生物增氧的越冬池,在北方地区最大冰厚时能保持住冰下有效平均水深80厘米的池塘(包括鱼种池和成鱼池),一般都可选做越冬池。池底腐植质和残屑太多及渗漏严重而又难以补水的池塘则不宜采用。选定的越冬池最好放鱼前10~15天将池水排干,晾晒3~7天。在此期间每亩用100~150千克生石灰浆全池泼洒,如有杂草应彻底清除。
2.老水处理
对池水难以排干或因缺水而必须用部分原塘老水的越冬池,可将原塘水适当排除(冰下平均水深超过2米的深水越冬池最好排掉2/3,冰下水深平均不足1.5米的浅水越冬池可排掉1/2或全部留用老水)后,泼撒一些生石灰(每亩15~25千克),同时用使池水成1克/立方米有效氯的漂白粉(也可用相当浓度的漂白精)杀菌消毒,对无鱼的空池用药可酌量增加。对不排水的坐塘越冬池,也可少量泼洒一些生石灰浆(每亩10~15千克)和漂白粉(0.5~1克/立方米),以调节水质。1~2天后有条件的地方最好再使池水成1~2克/立方米的晶体敌百虫遍洒以防害(浮游动物)、防病。
3.注水
通过注水调节池水肥度,深水越冬池要尽量灌注井水、河水或水库水,使池水在封冻前保持清瘦,透明度在80~100厘米(因泥沙或其他理化因子所引起的透明度变化除外)。如果因清塘较早而肥起来的新水,透明度可稍低一些,但最好不要低于50厘米。浅水越冬池可灌注井水,井水与老水的比例应视池水肥度(含浮游植物量可用透明度表示)而定,一般使池水透明度达到50~80厘米即可,通常新、老水比例按1∶1或2∶1便能达到要求。无井水时亦可回灌养过鱼的原塘老水或水库水。对于再次回灌原塘老水的越冬池,在封冰前几天最好用晶体敌百虫遍洒全池,使池水成2~3毫克/升浓度以除害、防病及控制大型浮游动物。
4.放鱼
深水越冬池放养密度(最大冰厚时的冰下平均水深超过2米,放鱼时照此有效水深计算):0.3~0.4千克/立方米(相当于2.5米水深放0.75~1千克/立方米)。浅水越冬池放养密度(最大冰厚时的平均水深不足1.5米,包括原塘水越冬池):0.5~0.6千克/立方米(相当于1.5米水深放0.75~1千克/立方米)。
5.施肥
办法是:按1.5毫克/升有效氮和0.2毫克/升有效磷,将硝酸铵和过磷酸钙混和装入稀眼布袋,挂在冰下,挂袋深度应超过最大冰厚。实际施用量约相当于2米水深每亩施硝酸铵5~6千克,过磷酸钙3~4千克,即每立方米水施硝酸铵4~5克、过磷酸钙1.5~3.0克。一些经常补地下水或大量投喂人工配合饲料的精养池塘,营养盐可能得到补充,可少施或不施肥。但在水中浮游植物长期大量繁殖的情况下,也可能出现营养盐不足,对此,可通过检测池水溶氧、水色、浮游动物的变化来判断是否需要施肥。
6.控制浮游动物
经过用晶体敌百虫处理后的越冬池中,封冰期是较少有浮游动物的,但一些消毒后又灌注部分河水、湖水或养过鱼的老水的越冬池,封冰一段时间后,可能再繁生一些浮游动物,因此应在监测溶氧的同时经常注意浮游动物的种群和数量。如果发现大量剑水蚤(100个/升以上)时,可用使池水成1毫克/升浓度的晶体敌百虫全池施用。施用时先用开水化成溶液,再用水泵均匀地冲入池中;如发现大量犀轮虫(1000个/升以上)且已严重影响池水溶氧(小于5毫克/升)时,可将2毫克/升的敌百虫按上法施用。正常管理的越冬池一般不会出现大量的原生动物,个别有机质特别多的越冬池可能发生较大型的纤毛虫,当其危害致使池水溶氧下降到5毫克/升以下时,可抽掉部分底层水(大型纤毛虫多生活在底层),换以井水或邻近池塘含浮游植物丰富的高氧水。
7.扫雪
池塘扫雪工作是利用生物增氧越冬鱼类的一个重要环节,无论明冰或乌冰,冰上的积雪都应及时清除以保证冰下足够的光照,冰面积尘过厚时也要扫掉,扫雪面积应占全池面积70%~80%。
8.补水
越冬池应在封冰前注满水,越冬期池水如能保持一定深度(深水越冬池冰下水深2米,浅水越冬池冰下水深1米)可不必加水。对一些渗漏比较严重的池塘要定期加注新水以保持水深,但也切忌无限制地大量补水,以免抑制浮游植物的繁殖生长,同时还可节约电能。加注新水要注意水质,对含有大量铁和硫化氢的深井水、或已缺氧、大量繁生浮游动物的水要慎用或不用。
9.预防气泡病
如果春季气温回升较快,池水溶氧过高可能使池鱼发生气泡病。立春后,当池水溶氧明显过饱和时(溶解氧大于15毫克/升),要及时冲注含氧较低的井水,使溶氧降到10毫克/升左右。另外要及时检修机械增氧设备,以便万一缺氧时使用。
(二)鱼类越冬的其他方法
1.水库、湖泊越冬
应注意越冬密度,如果密度过大,应强行捕捞出一部分鱼类,特别是对小杂鱼的捕捞。另外还应清除部分杂草、底泥等耗氧物质,经常检修闸门等处的拦鱼设备,以防鱼类外逃。
2.静水越冬池
应以水量和氧量为前提,注意水质的变化,尽量减少耗氧因子,使鱼类安全越冬,具体方法可参照生物增氧越冬技术。
3.流水越冬
多以水库、泉水或工矿无毒、清洁的废水为水源,人工修造而成。其特点为:水源充足、注排方便、面积较小、越冬密度大、成活率高。注意鱼种规格大些较好。水温控制在4℃以下,溶解氧保持在2~4毫克/升,拦鱼设备要经常检修。
4.温室越冬
目前数量还较少,效果也不稳定。温室越冬的关键:一是温室越冬的鱼类肥满度要大,鱼体完好无病无伤;二是保持环境条件的稳定,水源可靠、水质良好,水温能稳定在2℃~4℃,温室应保持昏暗,无大的惊扰。
5.围箔越冬
选择水流平稳,水温适宜,底质坚实的湖汊、河道等地,插箔或拦网隔离出一部分水面用以鱼类越冬。要求彻底清除野杂鱼,严防拦鱼箔或网损坏逃鱼。同时应注意对水质和溶解氧定期测定,发现问题及时处理。
6.网箱越冬
在缺乏越冬池的地方,或只有为数不多的优良品种、亲鱼以及进行试验的多品种鱼类,可用特制的笼子或网箱,置于适合鱼类越冬的水域中进行越冬。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