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百科知识 灵武园艺试验场简介

灵武园艺试验场简介

时间:2023-11-19 百科知识 版权反馈
【摘要】:宁夏灵武园艺试验场始建于1950年。1954年9月,宁夏建制撤销,灵武园艺试验场隶属甘肃省国营机械化农场管理局和河东自治区双重领导。灵武园艺试验场是一所集科研、生产于一体的试验场,建场59年来一直从事果树新品种、新技术的示范、引进及推广工作,先后有14项科研成果获自治区科技进步奖。近年来,灵武园艺试验场成功地研究出“灵武长枣矮化密植栽培管理及病虫害防治技术”和“红提葡萄栽培技术”,并广泛推广使用。

灵武园艺试验场简介

段怀君

宁夏灵武园艺试验场始建于1950年。1954年9月,宁夏建制撤销,灵武园艺试验场隶属甘肃省国营机械化农场管理局和河东自治区双重领导。1955年11月,隶属吴忠自治州管理。1958年,宁夏回族自治区成立,隶属自治区农业厅农业科学研究所,后又隶属于自治区农牧厅,于2007年1月正式移交灵武市代管。全场现有土地面积8760亩,果园成林面积5300亩,三级提水灌溉。全场总人口1130人,干部职工585人。

灵武园艺试验场西面和市区接壤,东靠丘陵台地和沙漠,南毗邻东塔镇,北连307国道。建国前,这片土地极为荒芜,教场滩、文家沟、二郎山、锅底坑、烟墩沟、芦草洼荒坟遍野,七沟八壑,地理现状支离破碎,水土流失,人烟稀少,冷凄荒凉。民国二十七年(1938年),宁夏省建设厅在全省7县分设农业试验场时,在灵武也建了一所农业试验场。1950年,农业试验场被宁夏建设厅接管。时有果园50余亩,工人3名,土房3间,亭子5间,牛2头。20世纪50年代,林业工人发奋图强、艰苦奋斗、锐意进取,平田整地,开沟引水,种植树木。用辛勤的劳动给这片土地披上了绿装,形成了郁郁葱葱的果林,有效阻止了毛乌素沙漠的西侵。绿色植被、万株果树成为了灵武市城区东面的“绿色屏障”。

灵武园艺试验场是一所集科研、生产于一体的试验场,建场59年来一直从事果树新品种、新技术的示范、引进及推广工作,先后有14项科研成果获自治区科技进步奖。20世纪50至70年代,园艺场职工奋力开拓,向荒漠进军,牵黄龙上山,垦荒种地,植树造林,仅60年代就开垦荒地3000多亩。20世纪80年代,向区内外推广优秀品种苗木40多万株。苹果畅销上海、南京、杭州、北京、武汉、宁波、内蒙古、深圳等省市、自治区,并出口苏联、蒙古等国家,累计出口苹果4760.09千克,创外汇56万美元。1986年6月农牧渔业部、国家计委批准园艺试验场扩建工程。园艺试验场在灵陶交界处投资550万元,开垦土地18023亩,建成灵陶园艺场,隶属园艺试验场(2007年移交属地管理时,留在农牧厅)。1993年2月,园艺试验场实行承包责任制,将土地3700亩,果树8.3万株,按照产量、树种等项目分类计算,和职工签订了420份承包合同,将土地承包给职工。近年来,灵武园艺试验场成功地研究出“灵武长枣矮化密植栽培管理及病虫害防治技术”和“红提葡萄栽培技术”,并广泛推广使用。自2000年始,率先进行灵武长红枣大面积培育栽植,现已逐步建成灵武长枣示范园3000亩,并获得有机产品转换认证。

自园艺场移交灵武市以来,场党委认真研究发展举措,调整工作思路,按照集生产科研、观光旅游、休闲娱乐为一体的发展规划蓝图,加大产业结构调整力度,加快完善基础设施建设,提出了“一年打基础、两年上台阶、三年出成效”的奋斗目标,确定了“科技兴场、生态立场、特色建场、项目强场、产业富场”的指导思想,制定了“十一五”期间后三年(2008~2010年)工作规划,同时依托灵武长枣等特色水果优势,积极打造品牌果品基地,恢复灵武地方特色传统果品。

2008年,在灵武市委、市政府强有力的支持下,场党委确定实施八件大事:修筑硬化场区干道6公里,栽植恢复防风林2.3万株,拆除挤沟占路违章建筑3600平方米,迁出场内林区坟墓192座,建造旅游景点5处,完成3800米铁制透视围栏工程,改造了一号进水渠800米、支毛渠1200米,修建跌水渠口130多处。同时修建横跨一号进水渠,贯通东西道路的混凝土桥梁2座。

2009年,在灵武市委、市政府的正确领导和支持下,园艺场人聚科技英才,纳跨越理念,举全场之力,发扬老一代林业工人艰苦奋斗精神,掀起了“二次创业,重建家园”的高潮,全场党员干部凝心聚力,大干快上。在三架山、文家沟、庞家沟沿下白路西侧,开垦荒地3000亩,迁出坟墓368座,修筑砾石生产路10公里,当年种植乔灌木21.6万株,力求漫山绿匝,新地霁红。

灵武园艺试验场将在市委、市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团结一心、凝心聚力、锐意进取、奋力开拓,在“争做全区县域经济排头兵,争创全国综合实力百强县”的滔滔洪流中,一路高歌,开创更加美好的明天。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