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百科知识 宁夏灌区几种不同间作物对苹果幼树生长和主干发病情况的观察

宁夏灌区几种不同间作物对苹果幼树生长和主干发病情况的观察

时间:2024-11-19 百科知识 版权反馈
【摘要】:晚甘蓝和豌豆大麦混种后又复种白菜田的幼树发病最严重。不同间作田,幼树主干发病情况不同,主要是由于间作物需要不同的肥水条件影响的。因此,在宁夏灌区,当促使苹果幼树旺长时,必须同时考虑旺长带来的另一危险性。所以春小麦在灌区作为苹果幼树行间的间作物是完全可行的。由于目前灌区有的小型果园仍不重视间作物选择,常常引起幼树越冬死亡。

宁夏灌区几种不同间作物对苹果幼树生长和主干发病情况的观察

魏象廷

苹果幼树定植后到结果前,行间都可间种一些农作物或蔬菜作物,以增加经济收入,但间种何种作物较好,则应因地制宜。1959年到1960年在永宁王太堡试验场苹果幼树田进行了间作物对比试验。虽然只连续进行了两年,但从间作物种类不同所产生的不同结果中仍可看出一些问题。为了供灌区社、队新建小型果园参考,作如下介绍:

一、试验材料和方法

试验地为壤土田,土层深厚肥沃,地势平坦。幼树为1959年春季定植的一年生苹果苗,品种为国光、金冠及青香蕉。行距12尺,株距11尺左右。每品种原定植16株,因成活不整齐,有的品种不足此数。

间作物选择的是社、队习惯上种植最多而又能为生产上所采用的小麦、洋芋、豌豆、大麦混作复种大白菜、棉花,第二年早熟甘蓝和晚熟甘蓝等五种。每种间作田各定植三个品种,每品种定植一行,除了树盘中耕除草外,灌水、施肥基本上根据间作物要求进行。幼树两年来均未单独施肥。

二、结果

1.不同间作田幼树的营养生长。

1961年5月对不同间作田幼树(三年生)的主干直径和树冠周径进行测量,结果如下:

表1 不同间作田(三年生)苹果幼树营养生长情况(厘米)

img71

幼树田间种甘蓝或棉花——早熟甘蓝,幼树生长量最大;间种小麦和大麦、豌豆混作,秋季复种白菜,生长量最小,间种洋芋生长也较好。这一结果和一般文献记述大致相同,即间种禾本科作物对果树生长有不良影响,而间种蔬菜作物则对幼树生长有利。1963年在灌区各国营农场调查过程中也看到类似情况。如渠口农场1961年定植的幼树,间作甘蓝、西瓜等蔬菜作物,新梢生长量为60—70厘米;而间作小麦时,则不足30厘米。又如潮湖农场1961年定植的苹果树,间作蔬菜瓜类时,一般主干直径4.40—5.10厘米,树冠周径549.5—596.0厘米,而小麦田生长最好的幼树相应为255厘米和235.5厘米。

产生以上差别的原因,除了间作物的根系和地上部对幼树生长有一定影响外,间作物或不同肥水条件则是造成生长差别的主要原则,特别是间种小麦,灌水次数较少、小麦种植又距幼树过近其影响更为明显。间种豌豆大麦,其副作用和小麦相同,虽然秋后复种白菜,肥、水条件好,但其效果远不如春夏两季肥水发挥作用明显。

2.埋土越冬幼树不同间作田主干发病情况。

1959年冬季,幼树均埋上越冬,1960年春季发现。幼树主干发生干腐病和腐烂病,在不同间作田,发病情况有很大差别。调查结果如表2。

表2 不同间作田二年生幼树越冬后主干发病情况

img72

在不同间作田中,虽然各种发病情况不完全一致。但大体可以看出小麦田幼树发病最轻。洋芋、棉花田较轻。晚甘蓝和豌豆大麦混种后又复种白菜田的幼树发病最严重。同时又可以看出,品种间发病情况存在很大差别。国光最重,白龙次之,金冠最轻。

3.露地越冬后国光幼树主干发病情况。

1960年冬,对上述三年生幼树实行不同越冬保护措施,一半提早人工落叶,另一半不落叶作对照。1961年春季检查,前一年人工落叶的幼树大部分植株安全过冬,而对照则绝大部分发生严重抽干死亡现象。1961年对未发生抽干现象的国光幼树,又进行了一次主干病害调查。结果如表3。

表3 1961年三年生露地越冬国光(定植后两年)主干发病情况

img73

不同间作田,幼树主干发病和前一年有相同趋向,即间种春小麦最轻,无一株发病。

间种洋芋和早甘蓝发病也较轻。而间种豌豆大麦又复种白菜和间种晚熟甘兰的发病最重。

不同间作田,幼树主干发病情况不同,主要是由于间作物需要不同的肥水条件影响的。间作豌豆大麦,又复种白菜和间种晚熟甘蓝,全年需要肥水较多,结束灌水的时间又晚,致使幼树生长组织不充实,积累糖类物质较少,因而降低了抗寒和抗病的能力。相反间种小麦、洋芋和早熟甘蓝等春种夏收作物虽不利于幼树生长,但却增加了生长后期养分的积累,从而提高了抗寒和抗病能力。

三、讨论

我区灌区冬季寒冷季节漫长,温度低,特别大冻年份形成的低温冻害,往往是造成幼树主干病害的主要原因。如果间作物又不适当,致使幼树后期旺长或不能积累较多的糖类,就会进一步加剧主干病害的发生,如潮湖农场定植三年生苹果幼树,行间间种蔬菜作物,又给幼树另施大量氮素化肥。1963年8月份从外表看,长势确实喜人,但一经寒冷,主干腐烂病大发生,幼树即成片死亡,造成很大损失。因此,在宁夏灌区,当促使苹果幼树旺长时,必须同时考虑旺长带来的另一危险性。从生产实际出发,有必要对幼树行间的间作物,进行适当的选择。幼树行间间种春小麦,全年灌水三四次,灌水施肥期又集中五、六、七3个月和幼树对肥水的要求相一致(这一点和一般报道相反)。所以春小麦在灌区作为苹果幼树行间的间作物是完全可行的。至于春小麦对幼树生长的影响,则可利用扩大树盘或在幼树行内保持带状清耕,并适量给幼树施肥,加以克服。间种洋芋和早熟甘蓝等早期蔬菜作物,对幼树生长比较有利,又不会导致主干病害严重发生和越冬时枝条的抽干是幼树比较适宜的间作物。但洋芋一般开始灌水的时间较迟,为了加速幼树前期的生长,五月份可单独给幼树灌水一两次。间作晚熟甘蓝等收获期较迟的蔬菜作物,由于全年施肥,灌水较多,从促进幼树的生长来看是有利的,但影响幼树的安全越冬和主干病害的发生,一般不宜采用。如必须间种,则应在后期严格控制肥水的供应。春季播种豌豆、大麦秋后又复种大白菜,由于后期大量的肥水条件,极易导致主干病害大发生,又易引起冬季幼树抽干,这种间种方式,最不适宜。

我区灌区新建的社、队小型果园四周建有围墙,为了管理上的方便,常在果树行间间种韭菜、茄子等常年灌水施肥很多的蔬菜作物,引起苹果幼树反复抽干死亡和主干病害严重发生的现象相当不少,这是值得加以改进的问题。

从以上分析中可以得出如下结论:适于在灌区土地上定植的苹果幼树中,间作的应该是五、六、七月份需要肥水较多,八月以后需肥水较少或七月以前即可全部收获完毕的农作物或蔬菜作物。相反,凡全年需肥水较多,特别是秋后(八月份开始)需肥水很多的农作物或蔬菜作物都不宜在苹果幼树田进行间作。

注:这个小试验是18年以前搞的,文中的幼树现已进入结果盛期。由于目前灌区有的小型果园仍不重视间作物选择,常常引起幼树越冬死亡。打印出来供灌区新建果园参考。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