几个国内外苹果新品种在宁夏的表现
喻菊芳 魏象廷 苏东岩 唐世雄 王志文
栽培高产,优质极耐贮的优良苹果品种,是果树生产中的一个重要问题。只有这样才能不断满足人民生活日益增长的需要。
我区解放后开始引进苹果栽培。到目前为止共引入200多个苹果品种,生产上大量栽培的20多个。这些品种虽然都具有一定的优良经济性状。但仍然存在着某些不足之处。
自1967年以来,我们注意从国内外引入一些目前认为比较优良的新品种进行观察。这些品种来自我国的河北、辽宁、陕西。也有来源于美国、日本的。经过十多年的观察比较,对引进新品种作一概括性的评价,以供生产上选择。
一、国内品种(以早、中、晚熟顺序介绍)
1.甜黄奎(原代号53—26)为辽宁果树所祝光×黄奎杂交育成。1966年参加全国第二批大苹果区域试验(灵武园艺实验场系参试单位)。
1970年定名为甜黄奎。除辽宁外。在青海、甘肃、山西、河南、江西、北京、宁夏和内蒙古等省均确定为推广品种。
在我区表现树体抗寒力较强。定植后无冻害发生。1981年10月份大幅度降温未受冻害。但枝条早春略有灼伤。定植后五年开始结果。树姿直立冠较小。幼树腋花芽结果能力较强。较丰产。定植于灵武园艺场沙荒地12年生甜黄奎单株产量140斤。中卫园艺场12年亩产1913斤,13年生亩产2347斤。在川区一般年份4月上旬花芽萌动。4月下旬开花。7月上、中旬采收,11月下旬落叶。
果实圆锥形,平均果重108克,皮色黄绿,部分果实略显条状红晕,肉质松脆,风味甜,含可溶性固形物10%,含糖9.9%,含酸0.32%,果实可贮藏1—2周,品质中上。该品种的特点是:结果较早,较丰产稳产,抗寒力较强,树冠较矮直立,适于密植。该品种可以代替老品种黄奎,作为现阶段推广的早熟苹果品种。
2.翠秋(原代号53—547)辽宁果树所以金冠×黄奎杂交育成。1952年杂交,1974年命名。目前在辽宁已有少量栽培。山东、四川、东北、山西、青海、宁夏、内蒙古已引种试栽。是第二批大苹果区域试验品种,中卫园艺场有少量栽培。
在我区表现抗寒力强。1981年10月8日降温-8℃,树体未受冻害,定植后五年开始结果。树姿较开张,树冠大。中卫园艺场13年生已封顶。有腋花芽结果习性,较丰产,如灵武园艺场沙荒地定植的6年生翠秋单产80.5斤。中卫园艺场12年生亩产4354斤,最高单株产为800斤。在川区一般年份4月上中旬花芽萌动,4月下旬开花,8月中旬采收。
果实圆锥形,苹果重162克,果皮黄绿,肉质中粗松,风味酸甜浓(酸味重)有香气含可溶性固形物12%,含糖9.88%,含酸0.73%,果实可贮藏2周,果质中上。
该品种的特点是树姿开张,树冠大,抗寒力较强;结果较早、丰产,风味稍偏酸,不能适应大众口味。在我区作为中熟品种可少量繁殖。
3.葵花(原代号为1113)河北昌黎果树所以金冠×红星杂交育成,1950年杂交,1959年入选,1969年正式命名。
第二批大苹果区域试验品种,在我区表现树体抗逆性,抗寒力均较强,定植后无冻害,并经受了1981年10月8日-8℃日低温的考验。树势较旺,树姿较开张、萌芽,成枝力都较强,定植后6年结果。灵武园艺场11年生葵花单株产273斤。16年生最高单产621斤,较丰产。以短果枝结果为主,经长放后形成的短枝结果能力强。前期中长果枝、腋花芽都占一定的比例。16年生的葵花短果枝占68%,并有果台枝连续结果现象,中果枝占5%,腋花芽占27%。在川区4月上中旬萌动,4月下旬开花,9月下旬到10月上旬采收(采前落果少)11月上中旬落叶。
果实短圆锥形或扁圆形.平均单果重170克左右,大者达200克以上,底色绿黄,阳面有棕红色晕,果面光滑。果肉细、松脆、汁多,味酸甜适口,富有香气。含可溶性固形物15%,含糖12.37%,含酸0.33%,可贮藏7个多月。贮藏中果面不皱皮,富光泽品质上等。
该品种的特点是抗寒力强,产量较丰产而稳定,品质好,耐贮藏。贮藏期中不皱皮。除丰产性能与进入结果年龄较差于金冠外,其他综合性状都超过金冠,在宁夏可作为晚熟耐藏优良品种,大力发展。
4.胜利(原代号1002)河北昌黎果树所以白龙×倭锦杂交育成。1950年杂交。1958年初选。1969年正式命名,1966年参加全国区域试验。在我区表现为:树势旺盛,但树体抗寒力较差,定植后全部发生过抽干现象,1973—1974年又有两株中度抽干。定植后8年内收果不多,第九年最高株产17斤。4月上中旬花芽萌动,4月下旬开花,果实9月下旬采收。
果实短圆锥形,平均单果重146克,底色黄绿,阳面呈暗红色晕或红色条纹。果皮腊质少,略粗糙。果肉乳黄色,肉质细、紧密而脆,风味甜酸可口,香味浓。含可溶性固耀物14.5%,含糖14.2%,含酸0.22%。可贮藏6—7个月,品质上等。
该品种的特点是:品质好。但抗寒力不强,幼树有抽干现象,产量不够稳定,在我区不宜大量发展。
5.向阳红(代号为1051)河北昌黎果树所以国光×红星杂交育成。在我区只有少量高接树结果,树性中庸,进入结果期较迟。
果实短圆锥形。平均单果重173克。果面底色黄绿,阳面鲜红色条纹,果肉黄白色,肉质中粗、紧脆、汁多、风味甜,略带酸味,含可溶性固形物15%,含糖12%,含酸0.29%。果实可贮藏6个月,品质上等。
该品种未经幼树抗寒性,丰产性测定,仍属品种观察阶段。
6.秦冠(原代号11—55)为前西北农业科学研究所园艺系于1957年在武功进行一批人工有性杂交,并在当年秋播种,1958年冬陕西省果树所成立,将杂交苗移至眉县,经过选优去劣于1960年定植选种圃。其亲本为金冠×鸡冠,杂交实生苗于1963年开始开花结果,1966年当选为优良品系,并参加全国大苹果区域试验。在我区表现树势健壮,抗寒力中等,树姿较开张,萌芽力中等。成枝力强,定植后三年即可结果,腋花芽结果能力强。灵武园艺场五年生秦冠的产量腋花芽占23.9%,各类果枝占76.1%,六年生的秦冠短果枝占34%,中果枝占26%,长果枝占22%,腋花芽占18%,最高单株产100斤。十六年生秦冠短果枝占42%,中果枝18%,长果枝占22%,腋花芽占18%,十二年生秦冠单产436斤。坐果率亦高,每花序坐果2—3果、也有4—5果,一枝腋花能坐31个果实,十分丰产。在川区4月上旬花芽萌动,4月下旬开花,果实9月下旬采收。
果实短圆锥形,平均单果重186克,底色黄绿,阳面浓红霞,果肉黄白色,肉质中粗紧韧。风味酸甜、刚采收时食用不佳,但贮藏后风味变好。含可溶性固形物13%,含糖10.67%,含酸0.224%,可贮藏6个月,品质上等。
该品种的特点:幼树结果特早,极丰产,果个整齐,果形端正,品质较好,耐贮藏。唯幼树有轻度抽干现象,大冻年份(如1981年—1983年)有冻花芽现象,枝条也有轻度冻害,可以作为晚熟品种大力推广。
7.延光(原代号10.52)来历同秦冠。亲本为金冠×元帅。1967年选出。在我区为高接引种观察阶段,无幼树栽培。果实短卵圆,全面鲜红霞,并且断续条纹,果肉黄白色,肉质细、松脆、汁多、味甜,刚采时与元帅相比风味超过元帅。含可溶性固形物14%,含糖11.68%,含酸0.28%。只能贮藏4个月,元旦以后果肉发面,无食用价值。
在我区无幼树栽培,未经抗逆性测定,不能作评价。从果实经济性状和结果习性方面考虑是个品质优良、丰产、但不能贮藏的晚熟品种。可在元旦前销售完。
8.延风(原代号15—16)品种来历同延光。亲本为元帅×金冠。我区无幼树栽培,只在引种观察阶段。果实圆锥形,平均单果重214克,底色黄绿,暗红色断续条纹。果肉淡黄色、质中粗、紧脆、汁中多、味甜而浓香,品质上等。含可溶性固形物15%,可贮藏5—7个月。该品种从果实经济性状上考虑,比元帅耐贮藏,但色泽暗不如元帅。因无幼树栽培,未经抗逆性丰产性测定。
二、日本品种
日本很注意品种更新,在育种工作中是领先的,近年来培育了不少优良新品种,以代替原有的老品种。我区自1972年以来,也在引进一些优良的日本品种观察试验。总的概念是日本品种品质优良,如“富士”是公认的品质最优品种。但是在我区却表现日本品种大多不抗寒,不是树体抗寒力差,就是花芽不抗寒,所以要发展日本品种需持慎重态度,现将我区现有的几个日本品种作如下介绍:
1.富士。为日本农林部园艺试验场盛同分场以国光×元帅育成的新品种,1958年发展时名为“东北7号”1962年改为“富士”。
富士品种综合父母双亲的优点,在晚熟耐贮藏上超过国光。个大、味美又似元帅,因而推广很快。在日本认为富士是具行高产稳产,优质耐藏、利润高等特点,很受欢迎。我国自1980年国家农牧渔业部由日本引入着色系富士。1982年的鉴评会上认为,长富2号最好。我区灵武园艺场、区园艺所,灵武农场等单位于1981—1984年相继引入着色系富士品种进行观察试验。
富士品种在我区的表现是:树势生长中庸,枝条开张,幼树进入结果期迟,高接树进入结果期一般。早期落果和采前落果很少,较丰产、稳产。以短果枝结果为主占86%,中果枝占10%,长果枝占4%。每花序结果1—3个,亦有4—5个果。但定植于灵武园艺试验场二级九年生幼树尚未结果。1981年高接的着色系富士,1984年春,调查有冻顶芽现象。1981年10月9日的冻害,富士幼树受冻率为2.5%,冻害指数6.25%。而同田的宁香、翠秋。美国金冠都未遭冻害。据预测,世界冬季寒冻性气候会越来越严重。1981年冬季12月中下旬的持续低温是历年来少见的,这些气候因素对富士是否会有影响尚不能断定。
在我区川区,富士4月上旬花芽萌动,4月下旬开花,10月中旬采收。果实近圆形,歧肩扁斜,平均单果重134克,果梗较细,果皮光滑,果面底色绿黄,阳面有淡红色霞。果肉乳黄色,肉质细、特别紧脆、汁多。酸甜适中,味极浓,兼有国光和元帅二者的优良品质。含可溶性固形物15%,含糖11.74%,含酸0.28%,可以贮放8个月,是目前苹果品种中品质最好,最耐贮藏的品种。
该品种的特点是:品质极佳,特耐贮藏、丰产。但幼树进入结果期迟,树体抗寒力不强,就果实经济性状来说,可以在我区人力发展,但以其抗寒力而言暂不能代替国光。
2.王玲。为日本青森县苹果试验场于1932年从金冠×元帅的杂交种实生苗中选拔出来的。1949年用“金玲”在园艺学会发表后登记时改为“王玲”。
在我区的表现为:幼树生长健壮,结果较早,无早期落叶病,但幼树抗寒力弱,如灵武园艺场1977年定植的幼树经1981年10月晚秋霜冻,受冻率100%,冻害指数为71.87%,4月上旬花芽萌动,4月下旬开花,果实9月采收。果实为圆筒形,大小整齐,果面有浅丛沟。平均单果重120克—150克(果个比金冠小)。果肉黄白色,肉质中粗、紧密汁液中等(比金冠汁液少),风味甜酸适中(较金冠甜)含可溶性固形物13.5%,含糖11.48%,含酸0.299%,果实可贮藏6个月,品质上等。
该品种的特点:品质好,在我区无早期落叶病,比金冠好,但其丰产性,抗寒力,果实个头,外观多不如金冠,我区不宜大量发展。
3.陆奥。为日本青森县苹果实验场于1930年用金冠×印度从163株杂交实生苗中选拔出来的。1948年在园艺学会发表。1949年9月14日登记命名。
在我区幼树生长旺盛,树冠扩大快,枝条粗壮、叶片大、抗寒力弱。对1981年晚秋受冻率100%。冻害指数71.87%。果实易染苦痘病。
果实为短圆筒形,平均单果重269克,绿黄色,果肉黄白色,肉质比金冠粗、松脆,风味酸甜(酸味稍强),具有一般水果糖之清香味,汁多,含可溶性固形物13%,含糖8.07%,含酸0.4%,果实可以贮放4个月,品质中上。
该品种的特点:果个大有清香味。为三倍体,幼树抗寒力弱,果实易染苦痘病,在我区不宜多发展。
4.惠。为青森县苹果试验场于1931年从国光×红玉的330株杂交实生苗个体中选拔出来的。1949年以“荣光”在学会发表,种苗登记时改为“惠”。
在我区只有小量栽培,树势中庸,树姿开张,枝条似红玉。抗寒力较弱,1981年晚秋冻害中受冻率42.85%,冻害指数21.42%,并有冻花芽现象。
4月中旬花芽萌动,4月下旬开花,9月下旬采收。果实扁圆形或不正圆形,平均单果重130克,全面浓红。果肉乳黄色,肉质中粗,紧脆,汁液多,味酸甜,有浓香气(比红玉甜)。含可溶性固形物13.50%,含糖12.92%,含酸41%,可以贮藏6—7个月,品质上等。
该品种的特点是:果实风味酸甜味浓,品质上等。但在我区幼树抗寒能力弱,并有冻花芽现象,不宜大量发展。
三、美国品种
自20世纪50年代以来,美国培育了一些苹果新品种,如元帅系的新红星、红矮生、超红、魁红、艳红、卡红等。金冠系的金矮生,短枝金冠、魁金、金晕、金标、金太阳等,还有密金、乔纳金等。这些品种的育成,不论对果实品质或单位面积产量的提高都有很重要的意义。
我区自引入美国新红星以后,1981年又引入密金,乔纳金、红矮生、超红、金矮生、短枝金冠等进行观察。这些品种不论幼树或高接树没有发生过树体冻害。比日本品种的抗寒力要强。其中新红星、密金、红矮生已陆续结果,现介绍如下:
1.密金。亲本为金冠×哈拉尔松。在我区的表现是:幼树生长健壮,与金冠的树势相似。灵武园艺场三年生密金,干径3.22厘米,冠径东西157厘米,南北154.2厘米。树高190厘米,新梢长63厘米。而金冠干径3.2厘米,冠径110—118厘米,树高205厘米,新梢长577厘米。均无冻害现象,高接树进入结果期比其他品种早,长放后易形成短果枝结果。
果实圆锥形,似金冠。平均单果重201.6克,纵径7.17厘米,横径7.62。果实肉质较粗、汁多,风味似金冠(比金冠稍甜)。含可溶性固形物13.1%,含糖10.204%,含酸0.3165%,采后一周测定,去皮硬度为14.8磅/平方厘米,品质上等。
该品种的特点是:结果早、丰产、品质与金冠相似。采收期比金冠提早一周。
2.新红星。1952年在美国俄勒冈州发现的红星株变。为元帅系芽变的第三代短枝型品系,港澳市场上称之为“蛇果”。
在我区表现树势强健,树姿较直立,萌芽率高,新梢粗壮,节间较红星短。如1983年测量高接树新梢长度85.4厘米,而红星则为128.4厘米。1984年测量1982年定植的幼树新稍长度为62.8厘米,节间长度1.82厘米,而同年龄的红星新梢长度为75.5厘米,节间长度为2.13厘米。
高接树已结果,果实中大,平均单果重158克。果实短圆锥形,五棱明显。果皮底色黄绿,全面着色为浓鲜红色,比红星艳丽,蜡质较多,果皮较厚,果肉绿白色。肉质细,紧脆,汁液多,味浓香,甜酸适口,含可溶性固形物13%,含糖9.03%。含酸0.172%,能贮藏150天,比元帅耐贮藏,品质极上。
该品种的特点是:品质极佳,果个整齐美观,比元帅耐藏,树体较直立,又为短枝型,适合密植,是目前元帅系中表现较好的一个品系,可以在我区发展。
3.红矮生。为1954年在美国华盛顿州发现的红星芽变。在我区表现为枝条节间短。如灵武园艺场三年生红矮生新梢平均长度为57.9厘米,平均节间长度1.35厘米,比上述红星、新红星均短,不论是高接树或幼树进入结果期均较其他品系为早。
果实短圆锥形,全面浓红色,平均单果重211克,纵径6.95厘米。横径7.76厘米,肉质松脆、汁多,风味较红星、元帅差。含可溶性固形物10%,含糖8.422%,含酸0.152%。硬度16.5磅/平方厘米。
该品种的特点是:是现有元帅系中树体最矮的短枝型品种,适于密植,在元帅系中结果最早,但较元帅、红星色暗,风味也较淡,其他特性,有待继续观察。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