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百科知识 关于灌区幼龄苹果树埋土越冬后主干基部皮层变褐问题的商榷

关于灌区幼龄苹果树埋土越冬后主干基部皮层变褐问题的商榷

时间:2024-11-19 百科知识 版权反馈
【摘要】:幼树生长过旺,组织发育不充实,没有具备良好的树体越冬状态,降低了抗性,当埋土越冬后,遇到不利的环境因素,往往造成“伤害”。果树在越冬时进入休眠最晚的部分就是干茎部分,也就是说“它是最敏感的部分”,遇到不良的环境影响,就会给主于基部造成程度不同的“伤害”。预防幼树埋地越冬后主干受“伤害”的措施是运用运幼树综合管理的农业措施。

关于灌区幼龄苹果树埋土越冬后主干基部皮层变褐问题的商榷

苏东岩 唐世雄 游 泳 张旭春

近年来,我区引黄灌区幼龄苹果树在埋上越冬后,经常发现不少幼树主干基部皮层变褐,轻者主干基部的某一个方向的皮层变褐,重者主干基部一周都发生褐变。此种现象严重地影响了幼树的生长,仍至地上部分全部死亡。如:1987年吴忠市新灌区扁担沟的一片生长很好的埋土越冬幼龄苹果树,因此种现象引起幼龄苹果树地上部分大量死亡,以致使果农对经营果树几乎失去信心。1988年春青铜峡市小坝乡的一些埋土越冬的幼龄果园,也程度不同地发生主于基部变褐现象。灌区的灵武、平罗、贺兰、陶乐等市县均发现此种现象。

对上述现象,许多同志认为是幼龄苹果树受冻害(包括幼树在埋土前突然降温受冻,埋土质量不好受冻、和出土时间过早受冻等)所致。

我场新场新栽植的幼龄苹果树,在1988年、1989年春亦发生此种现象,对此现象我们进行了调查,通过调查分析后,我们认为发生上述现象的原因不是“冻害”而是“伤害”。幼龄苹果树埋土越冬后主干基部变褐的主要原因是由于幼树生长过旺,土壤的环境因素,品种间的抗性差异。

一、埋土越冬后主干基部变褐不是冻害所致

1989年春,我场新场的2年生幼树(1987年春定植)的园区中,发现部分苹果幼树出土后主干变褐,我们进行了调查,调查情况见表1。

在分析主干基部变褐原因时,发现上述调查的园区幼树,均在1988年10月底冬水灌完后就将其埋上越冬(埋土时间10月27日至11月3日),而在11月3日以前,天气没有发生异常变化和骤然降温。在埋土时,我们特别强的埋土质量,特别是在主干周围,均覆盖30—35cm厚的土层,埋压好的土堆呈“后面大、梢部小”,不会在冬季使主干及根系受冻,而一年生枝条先端部分仅复土3—5cm;1989年3月28日幼树出土,出土后亦无骤然降温而受冻。

表1 幼龄苹果树埋土越冬后主干基部变褐情况调查1989年4月25日

img155

上述情况表明,幼树在埋土前,埋土后和出土后均无受冻害的可能性。

另外,在1988年10月底幼树埋土越冬时,我们将品种园的一部分生长健壮的2年生幼树进行主干缠草露地越冬,而对另一部分则进行常规埋土越冬。1989年5月初对这2种越冬形式的幼树进行了调查,其结果如表2。

表2 二种越冬形式主干基部变褐情况调查1989年5月7日

img156

表3 新梢平均长度与变褐的关系1989年4月

img157

通过表2可以看出,在主干粗度相近,新梢生长差不多的情况下,主干缠草露地越冬受害率很轻。露地越冬的葵花和富士中的个别植株主干局部(均为西北方向)变褐,纯属1989年元月份大雪后持续低温(元月19日凌晨曾达-27℃)受冻害所致。

上述情况表明,幼龄苹果树埋土越冬后主干基部变褐,绝不是冻所造成的,而是受了某种“伤害”。

二、主干基部受“伤害”的一般规律

为什么幼龄苹果树埋土越冬后有的发生主于基部变褐,而有的则无此种现象?通过调查,我们发现有以下规律:

1.新梢生长过旺,受“伤害”较重。

当年新梢生长过旺的幼树,埋土越冬后主干基部变褐的比例高,而当年新梢(剪口下)平均长度80cm左右的几乎就无此种现象。

幼树生长过旺,组织发育不充实,没有具备良好的树体越冬状态,降低了抗性,当埋土越冬后,遇到不利的环境因素,往往造成“伤害”。

2.沙性强的地轻,黏性强的地重。

从我场调查情况看,沙性强的地幼树埋上越冬后,主干变褐的极少,如我场7号地,土壤系沙土,保水能力差。1988年包括冬水在内,共灌水10遍,方能保证幼树的正常生长。1989年春调查时,该号地几乎没有此种现象,而5号地土质为轻壤土,上层中夹有数层3—10厘米厚的黏土,pH值为8.84,全盐量为0.275%,土壤保水能力强,1988年包括冬灌在内共灌水5次。1989年春调查,主干基部变褐株率达5.4%。

从上面情况看,幼龄苹果树埋土越冬后主干变褐,与土壤条件有很大关系。土壤保水能力强,冬灌后埋土时土壤水分过大,加之土壤偏碱,给埋土的幼树造成一个不良的土壤环境。果树在越冬时进入休眠最晚的部分就是干茎部分,也就是说“它是最敏感的部分”,遇到不良的环境影响,就会给主于基部造成程度不同的“伤害”。

3.不同品种间存在着差异。

从表1中可以看到,主干所受的“伤害”,不同品种间差异很大,元帅系(新红星和金冠),此种现象极少,受害率为0和1.03%(主干局部和主干全部变褐的总和)。而国光、秦冠和富士化比较严重,受害率分别为4.66%、10.4%和11.9%。而后面三个品种,正好就是抗寒能力较差的品种。

看起来好像是有这样一种规律,即抗寒能力强的品种,主干受“伤害”也轻,抗寒能力差的品种,主干受“伤害”也愈重。

三、预防主干受“伤害”的措施

预防幼树埋地越冬后主干受“伤害”的措施是运用运幼树综合管理的农业措施。克服幼树贪青徒长,使其适时停止营养生长。及时得到越冬前的锻炼,具备良好的越冬状态,其主要措施有:

1.注意幼树管理,切忌贪青徒长。

幼龄苹果树,营养生长比较旺盛,若不加以控制,一直可以到9月下旬而不停长,这样的越冬前生长状态,即便就是采取了埋土的越冬措施,也仍有可能受到“伤害”。所以一定要加强幼树管理。其主要内容有:灌区幼龄果园5—7月灌水可控制在2—3次,7月份以后一般情况下不宜灌水(沙地可根据土壤含水情况适当增加灌水次数)。速效性肥料应在5月初淌头水时使用,以后不应再用。8月中旬起对没有停止生长的新梢可连续摘心2次(相距12—15天)。新梢在9月上旬全部停止生长。切忌间作秋作物,如各类秋季蔬菜和甜菜。

2.提早人工落叶,加强越冬锻炼。

9月底应对幼树进行人工提早落叶,迫使其停止生长,使幼树及早地得到越冬锻炼,做好越冬的生理准备。

3.掌握好埋土和出土的时间。

埋土越冬的幼树,一般应先灌水后埋土。埋土时土壤不要过分潮湿,若土壤过分潮湿时应将埋土时间再稍推迟几日。翌年幼树出土不宜过迟,一般土壤湿度大的3月中旬末即可出土,土壤湿度小的可适当推迟几天。

4.掌握好是否需要埋土的标准。

一般生长正常,管理得当。采取了幼树露地越冬综合管理的幼树,第三年即可不需埋土越冬。只进行主干缠草,即可安全露地越冬。对一些生长健壮的1年生幼树,根据我场的经验,在做好幼树露地越冬综合管理的基础上,只要主干直径达到3厘米以上,剪口下新梢平均长度80厘米左右,便不必埋土越冬。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