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百科知识 宁夏选育的苹果新品种和品系

宁夏选育的苹果新品种和品系

时间:2024-11-19 百科知识 版权反馈
【摘要】:灵武园艺园场于1961—1962年在该场一、二队分别定植了两批自然授粉获得的苹果实生苗。经过长期对其幼树的果实经济性状、丰产性和抗逆性观察,从中选出了3个具有突出优良性状的单系。其果实经济性状和母树比较,无变异现象。现将上述6个优良品种和品系简介如下。1980年调查,花序坐果率高达97.22%,花朵坐果率79.86%。坐果率高,应加强疏果,并适当增肥料。长果枝占16.7%,中果枝占12.3%,短果枝占60%,腋花芽结果占11%。采前落果较严重。

宁夏选育的苹果新品种和品系

喻菊芳 魏象廷 苏东岩 唐世雄 张旭春 雍 文

灵武园艺园场于1961—1962年在该场一、二队分别定植了两批自然授粉获得的苹果实生苗。从1966年开始陆续结果。1970—1976年初步选出7个优良单株。代号为1—4—6,2—4—13,2—6—15,2—10—3,2—10—15,2—10—19和2—9—16。经过长期对其幼树的果实经济性状、丰产性和抗逆性观察,从中选出了3个具有突出优良性状的单系。代号为2—10—19,2—10—3和2—9—16。并根据其果实经济性状特点,分别命名为甜国光(2—10—19)、宁香(2—10—3)和脆苹(2—9—16)。

为了进一步培育适应本区气候特点的优质、丰产、耐贮品种,1970年灵武园艺场又以金冠为母本,以黄魁、红魁、紫云、倭锦、鸡冠、秋果分别为父本,进行人工杂交育种工作。1971年播种杂交种子,1972年杂种苗留床培育1年,1973年以2×1米的行株距定植于实生苗选种圃。1978年开始,实生苗陆续结果。1979—1981年根据表现,先后选出70—3—2,70—3—5,70—3—35,70—2—35,70—2—39,70—2—43,70—2—53,70—1—19等各个优良单株,并开始繁殖苗木。1982—1985年将新繁殖苗木分别在场内二队定植,并在区内选点试栽,1985—1988年幼树开始结果。其果实经济性状和母树比较,无变异现象。又经过反复观察比较,决定选出3个优良单系:70—3—2,70—2—29和70—2—43。其中70—3—21985年通过专家鉴定,1986年获得自治区科技成果三等奖,命名为宁秋。其余两个单系表现品质优良、丰产、特耐贮藏。经自治区科委同意,定于1990年进行技术鉴定。现将上述6个优良品种和品系简介如下。

一、宁秋

原代号70—3—2,由金冠×红魁杂交育成。1978年高接于元帅幼树上的接枝开始结果。1979年实生苗开始结果。观察2年后确定为优良单株,1980年开始繁殖苗木。1982年定植幼树、1985年开始结果。1984—1985年在区内外选点进行试栽。已繁殖苗木25000余株。

主要植物学性状,新梢淡绿褐色。1年生枝紫褐色,皮孔稀少,中大椭圆形。叶芽中大,伏贴。花芽大,长圆锥形,平均长0.79厘,宽0.43厘米。叶片长卵圆形,中大(12.7×6.4厘米),叶尖渐尖,基部圆形;叶缘波状,复钝锯齿;叶色深绿,叶面光滑,叶背茸毛多;叶柄平均2.77厘米。新梢顶端叶片特别狭长。花朵平均直径4.1厘米,初开为粉红色,盛开时为白色。

果实经济性状:果实卵圆形或圆形,平均重144.8—198克。最大达263克。果面底色淡黄绿,阳面或全面鲜红色并具断续红条纹。等洼中广、中深,梗洼狭而深。果柄平均长2.1—2.3厘米。,果肉淡黄白色,质细。紧脆,汁液丰富,风味酸甜适口,有香气。果心小,扁圆形。1980年测定可溶性固形物14%,去皮硬度16.3磅/平方厘米。1987年测定可溶性固形物13.20%,含糖12.33%,含酸0.33%。品质上等。在室温下果实可贮藏30天,最适食用期为采后两周内。

1983年8月30日区内专家鉴评会上,宁秋果实得总分91.6,祝得分78.1。

1981年将果实寄送兴城果树所,经育种室鉴评,宁秋总分为85.5,肉桂海棠(兴城产)83.5分,理想79.5分,八月酥(灵武产)78.5分,祝(灵武产)77.0分。宁秋得分最高。

生长结果习性:幼树生长旺盛,枝条粗壮,萌芽力、成枝力中等;1年生发育枝短截后,剪口下可抽生3—4个长枝。枝条出生角度较大树姿较开张。

幼树定植后,第四年开始结果,以短果枝结果为主。1980年调查,花序坐果率高达97.22%,花朵坐果率79.86%。而同田祝相应为41.2%和14%。5年生最高株产23公斤,祝为0.75公斤。

生育期:在灵武1982年4月7日花芽萌动,4月24日初花,1月27日盛花,5月4日落花。果实8月上旬开始成熟,8月中旬达到熟盛期。耐寒性1981年10月晚秋冻害中,同田秦冠、祝、富士苗木的形成层均因冻变褐色,而宁秋则无受冻现象。

栽培要点:宁秋1年生发育枝轻截或长放后,易形成短枝,这些短枝易转化为短果枝。剪截过重,易促发旺枝,所以修剪应以轻截长放为主。坐果率高,应加强疏果,并适当增肥料。

二、宁香

原代号2—10—3,从1960年国光自然授粉种子繁殖的实生苗中选出。1970年确定果实品质优良后,当年即开始繁殖苗木。曾于1971年、1973年、1976年和1978年四次将苗木定植于本场二、三队,进行观察比较。70年代后期定名为宁香。

主要植物学性状:主干灰褐色,树皮纵裂,片状脱落。1年生枝淡赤褐色,皮孔中密。叶芽中大,长三角形,伏贴。花芽大,椭圆或卵圆形,茸毛多(似红玉花芽)。叶片较小(8.7×5.9厘米),椭圆或卵圆形,浓绿。叶柄长3.3厘米。叶尖渐尖,叶基圆。叶缘钝复式锯齿。叶面呈波状,叶背茸毛多。

果实经济性状:果实近圆形(母树开始结果时果实为短圆锥形),平均重、175克,纵横径5.9×7.5厘米。果面底色黄绿,全面披粉红色(或红色)霞,并具红条纹。果面光洁,多蜡质,果皮较薄,果点细小,明显。萼洼深、中广。四周有不大突出的小棱、梗洼深、中广。果梗长2.5—3.4厘米。果肉淡黄白色,肉质细脆,致密,汁液丰富,风味甜酸适口,香气浓,但贮藏后风味变淡。含可溶性固形物11.6%—12.2%,含糖10.36%,含酸0.216%,品质上等。可贮藏至次年3月。充分成熟时风味最佳。

生长结果习性:幼树生长旺盛,结果树生长中庸,树姿开张。发育枝短截后能发出3—4个长枝,萌芽率80%左右。幼树一般7—8年生开始结果。17年生盛果期树,花序坐果率93%,花朵坐果率11.4%,每花序可坐果1—5个,多数为2—3个。长果枝占16.7%,中果枝占12.3%,短果枝占60%,腋花芽结果占11%。11年生树株产40.75公斤,12年生99.3公斤,13年生118公斤。采前落果较严重。

生育期:主要生育期与元帅相近。果实9月上旬成熟。落叶明显较早,一般为10月下旬。

耐寒性:树体耐寒性强。1981年晚秋冻害时,同田5年生惠、陆奥、王玲均严重受冻,而4年生宁香5株全未受冻。

栽培要点:幼树期不易形成花芽,要在健壮生长的前提下,采取轻剪、长放、环剥等各项措施促进提早结果。为了减轻采前落果,可分期采收。

三、甜国光

原代号2—10—19,从1960年国光自然授粉种子繁殖的实生苗中选出。成熟期较国光早1个多月。因果实形状似国光而风味纯甜,命名为甜国光。1969年幼树定植于品种区试田,1974年结果。曾小量繁殖推广。

主要植物学性状:主干暗灰褐色,多年生枝灰褐色,1年生枝暗赤褐色。叶芽中大,三角形,伏贴。花芽中大,圆锥形。叶片椭圆形,平均长、宽9.92×6.98厘米,叶色深绿。

果实经济性状:果实扁圆形,平均重150克左右,纵径61厘米,横径7.4厘米。果实面底色黄绿,阳面为暗红霞,并具红条纹。果点灰白色,明显。萼洼浅,梗洼深,中广,周有放射状锈。果肉淡黄白色,松脆多汁,果味浓甜。含可溶性固形物14.1%,含糖13.3%,含酸0.1026%。品质上等。果实可贮藏3个月。树势过旺时,易出现斑点病。

生长结果习性:生长旺盛,树姿开张,萌芽力弱,成枝力较强。幼树定植后5—6年结果,花序坐果率87%,花朵坐果率38%,丰产。盛果期树,短果枝占66%,中果枝占2%,长果枝占9.1%,腋花芽果实占6.7%。平均每花序坐果2—3个,9年生长株产108.3公斤,14年生株产283公斤,20年生树株产430公斤。

生育期:花芽4月11—17日萌动,4月24日—5月1日初花,4月27日—6月5日盛花,果实9月上旬成熟。11月中旬落叶(1975—1978年记载)。

耐寒性:历年来,树体无受冻现象。

栽培要点:树势旺盛,栽培距离不宜过小,修剪应注意缓和树势,少短截。严格控制氮肥施用量。

四、宁冠(暂定名)

原代号70—2—39,从金冠×倭锦的后代中选出。1980年繁殖苗木,1982年定植第一批苗木,1985年开始结果。1984—1985年在区内选点试栽。

主要植物学性状:幼树主干暗灰褐色,1年生长枝紫褐色,皮孔中密、较大、明显有网状膜,呈弯曲状生长。花芽小,圆锥形。叶片大,长椭圆形,色浓绿。

果实经济性状:果实卵圆形,平均重170—190克。果面黄绿,部分果实阳面着鲜红色晕。果面光洁,蜡质厚,果点细而小,果梗细,长1.45厘米。梗洼深、中广,萼洼中广、深。果肉淡黄白色,果心小。肉质紧密,细、脆,汁液丰富,风味甜,略带酸味。含可溶性固形物13.5%,含糖11.15%,含酸0.25%。品质上等。果实极耐贮藏,在一般半地下式果窖中,可贮至次年5—6月,果肉仍脆不沙,而且烂果极少。1983—1985年作贮藏试验。在相同条件下,4月17日金冠烂果率达35%,完好果全部皱皮,而6月20日,宁冠烂果率只有18%。完好果外观仍保持新鲜状态,只有风味略淡。

生长结果习性:生长势旺,树体大小常超过同田其他品种。1年生发育枝短截后,能萌发8—10个芽,抽生3—4个长枝。树姿较开张,新梢呈下垂状态。

幼树定植后4—5年开始结果,以短果枝结果为主。母树短果枝占88.2%,中果枝占11.8%,花序坐果率83.3%,花朵坐果率26.7%,丰产。5—7年生幼树最高株产35公斤。

生育期:同金冠,唯果实晚熟,10月上旬采收。

耐寒性:1981年晚秋冻害中,花芽有轻微受冻现象。

栽培要点:宁冠生长势特旺、树冠发育较大,栽植不宜太密,以5×4米为宜。生长后期适当控制水分,以增进果实品质和耐贮性。修剪要截放结合,防止内膛郁蔽。

五、宁锦(暂定名)

原代号70—2—43,从金冠×倭锦后代中选出,为前述宁冠(70—2—39)的姊妹系。1985年定植的幼树,1989年开始结果。

主要植物学性状:主干暗灰褐色,1年生枝浅赤褐色,茸毛中多,皮孔中大、稀疏、明显。叶芽三角,伏贴。花芽中大,圆锥形。叶中大,长卵圆形,叶色浓绿,叶缘复钝锯齿。

果实经济性状:果实圆筒形,平均重146克。果面底色黄绿,阳面披红晕。果点细小。果梗长2.1厘米。萼洼深而陡,梗洼深、中广。果肉乳白色,肉质细、紧、脆,汁液多,酸甜适口。含可溶性固形物14.6%,含糖12%—43%,含酸0.372%,品质上。果实极耐贮藏,在半地下式简易果窖中可贮至次年6月,肉质仍脆不沙。当富士开始褪色、风味变淡时,宁锦外观仍保持新鲜状态,而且烂果极少。

生长结果习性:幼树姿较直立,生长势较旺。1年生发育枝短截后,可抽生3—4个长枝。幼树定植后5年开始结果,母树上短果枝结果占68%,中、长果枝各占16%。花序坐果率95%,花朵坐果率72.4%,十分丰产。

生育期:4月上旬花芽萌动5月初初花和盛花,10月上旬果实成熟。

耐寒性:1981年晚秋冻害中,1年生枝、花芽均无受冻现象。

栽培要点:幼树树姿较直立,应注意开张角度。因坐果率高,要加强疏果,以增大果个。果实极耐贮藏,一般可贮藏次年4—6月。

六、脆苹

原代号2—9—16,从1960年自然授粉苹果种子繁殖的实生苗中选出,亲本不详。1976年初选为优良单株,后经高接观察,果实无变异,确定为优良株系、1978年和1982年定植幼树两批,分别于1986年和1987年结果。1976年在场科技小组会议上定名为“脆苹”。

主要植物学性状:1年生枝淡黄褐色,具白色网状膜,皮孔密而小,圆形。多年生枝和主干灰褐色,树皮纵裂。叶芽三角形,伏贴。花芽小,圆锥形。叶片中大,椭圆形(长、宽9.1×6.9厘米),叶尖极尖,基部楔形或圆形,叶色浓绿。

果实经济性状:果实短圆锥形,平均重117—143克,纵横径6.3×5.9厘米。果面底色黄绿,阳面有橘红色晕和断续红条纹。果面蜡质多光洁,果皮薄。果梗细长,平均2.5—3.3厘米。梗洼中深,狭而陡,萼洼广浅,周缘有棱。果肉淡绿白色,肉质细、紧、脆,风味纯甜。含可溶性固形物13%—15%,含糖11.07%含酸0.19%,品质上等。去皮硬度18.1磅/平方厘米。果实耐贮藏,在简易果窖中可贮藏到次年6月仍不变沙。

生长结果习性:树势旺盛,树姿较直立。幼树定植后6年结果,12年生幼树,短果枝结果占79%,中果枝占9.5%,长果枝占3%,其他为腋花芽坐果。短果枝每花序平均坐果3.l个,中长果枝一般坐果4—5个,花序坐果率90.4%,花朵坐果率59.2%,非常丰产。

生育期:1976—1979年记载4月11—15日花芽萌动,4月18日初花,4月25日—5月8日盛花,5月3日—14日落花。果实10月上中旬成熟、采前落果极少。

栽培要点:因进入结果期较晚,幼树宜轻剪,并应注意开张角度。坐果率高,果个较小,要加强疏果,增大果个。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