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节 苦荞形态特征
一、根
苦荞的根为直根系。有菌根,包括定根和不定根。定根包括主根和侧根两种。主根由胚根发育而成,垂直向下生长,是最早形成的根,因此又称“初生根”。在主根上产生的根为侧根,侧根上产生的二级、三级侧根称“次生根”,形态上比主根细,入土深度不如主根,但数量很多,增加了根的分布面积。侧根不断分枝,并在侧根上又产生小的侧根,可达几十至上百条。在靠近土壤的主茎上可产生数条不定根,侧根和不定根构成了苦荞的次生根系,它们分布在主根周围的土壤中,对支持植株和吸收水分、养分起着重要的作用。
苦荞的根系入土较浅,主要分布在距地表35厘米左右的土层里,其中以地表20厘米以内的根系较多,占总根量的80%以上。
二、茎
苦荞主茎直立,圆形,稍有棱角,茎光滑,无毛或具细绒毛,幼嫩时茎为实心,成熟后当茎变老因髓部的薄壁细胞破裂形成髓腔而中空。茎粗一般0.4厘米~0.6厘米,茎高60厘米~150厘米,茎表皮多为绿色,少数因含有花青素而呈红色。节处膨大,略弯曲。茎节数在15节~24节之间变动,一般为18节。除主茎外,还会产生许多分枝。在主茎节叶腋处长出的分枝为一级分枝,在一级分枝的叶腋处长出的分枝叫二级分枝,依次类推,通常苦荞的一级分枝数在3个~7个之间。其茎高、分枝数除受品种遗传性决定外,与生长环境、营养状况、栽培水平以及种植密度有密切关系。
三、叶
苦荞的叶包括子叶、真叶和花序上的苞片三种类型。
子叶是其种子发育时逐渐形成的,共有2片,对生于子叶节上,其外形呈圆肾形,具掌状网脉,大小1.5厘米~2.2厘米。真叶属完全叶,由叶片、叶柄和托叶组成。叶片为卵状三角形,顶端急尖,基部心脏形,叶缘为全缘,脉序为掌状网脉。叶柄起着支持叶片的作用,其长度不等,位于茎中下部叶的叶柄较长,而往上部则逐渐缩短,直至无叶柄。叶柄与茎的角度常成锐角,在茎上互生。叶柄的上侧有凹沟,凹沟内和边缘有毛,其他部分光滑,托叶合生为鞘状,膜质,称“托叶鞘”,包围在茎节周围,其上被毛,苞片着生于花序上,为鞘状,绿色,被微毛,形状为片状半圆筒形,基部较宽,上部呈尖形,将幼小的花蕾包于其中。
四、花
苦荞的花序为混合花序,为总状、伞状和圆锥状排列的螺状聚伞花序。花序顶生或腋生。每个螺状聚伞花序里有2~5朵小花。花较小,无香味,黄绿色,由花被、雄蕊和雌蕊等组成。花被一般为5裂,呈镊合状。雄蕊8枚,呈二轮环绕子房,外轮5枚,内轮3枚,相间排列。雌蕊为三心皮联合组成,子房三棱形,上位,一室,柱头、花柱分离。雌雄蕊等长,能自花授粉。
苦荞的花器构成特征是雄蕊和柱头长度大概相等。花被颜色表现为绿白,蜜腺退化,其自交结实率相对较高。苦荞只有一种花型,但虫媒和风媒可以辅助其授粉,仍是提高结实率的主要方式。
五、果实
苦荞种子为三棱形瘦果,较小,棱角不明显,表面粗糙,无光泽,棱呈波纹状,表面有三条深沟,先端渐尖,5裂宿萼,由革质的皮壳(果皮)所包裹。果皮颜色主要有黑色、黑褐色、褐色、灰色等。果皮颜色因成熟度不同而有差异,成熟好的色泽深,成熟差的色泽浅。果实的千粒重在12克~24克,通常为15克~20克。果皮内为种子,种子由种皮、胚和胚乳三部分组成。种皮很薄,分为内外两层。胚由胚芽、胚轴、胚根、子叶四部分组成,占种子重量的20%~30%。胚乳位于种皮之下,占种子重量的68%~78%。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