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百科知识 蔬菜栽培制度

蔬菜栽培制度

时间:2024-11-19 百科知识 版权反馈
【摘要】:蔬菜栽培制度是指一个地区或单位的蔬菜生产安排与种植方式的总称,包括蔬菜的栽培季节、栽培茬口及种植方式等。合理的种植制度不仅有利于提高土地的利用率、减少病虫害、增加产量,而且也有利于全年蔬菜的均衡生产与供应。要本着有利于缩小蔬菜供应的淡旺季差异,延长供应期的原则,在确保主要栽培季节里蔬菜生产的同时,选择适宜的蔬菜品种以及栽培方式。采取相应的栽培技术措施。

任务一 蔬菜栽培制度

蔬菜栽培制度是指一个地区或单位的蔬菜生产安排与种植方式的总称,包括蔬菜的栽培季节、栽培茬口及种植方式等。合理的种植制度不仅有利于提高土地的利用率、减少病虫害、增加产量,而且也有利于全年蔬菜的均衡生产与供应。

一、蔬菜栽培季节

(一)蔬菜的栽培季节

蔬菜的栽培季节是指从种子直播或幼苗定植到产品收获完毕为止的全部占地时间而言。对于先在苗床中育苗,后定植到菜田中的,因苗期不占大田面积,苗期可不计入栽培季节。

(二)确定蔬菜栽培季节的基本原则

确定蔬菜栽培季节的基本原则是将蔬菜的整个生长期安排在它们能适应的温度季节里,且将产品器官的生长期安排在温度最适宜的季节里,以保证产品的高产、优质。当然同时也应考虑到光照、雨量及病虫害等问题。

(三)蔬菜栽培季节的确定方法

1.根据蔬菜的生态类型确定栽培季节

耐热以及喜温蔬菜的产品器官形成期要求高温,以春夏季的栽培效果为好;喜冷凉的耐寒性蔬菜以及半耐寒性蔬菜的产品形成期喜欢冷凉条件,其栽培最适宜季节为秋冬季。

2.根据市场供应情况确定栽培季节

要本着有利于缩小蔬菜供应的淡旺季差异,延长供应期的原则,在确保主要栽培季节里蔬菜生产的同时,选择适宜的蔬菜品种以及栽培方式。在非主要的栽培季节,安排蔬菜生产,延长该类蔬菜的生产时间和供应时间。

3.根据生产条件和栽培管理水平确定栽培季节

以当地的生产条件、管理水平,适当加大非主要栽培季节里蔬菜生产规模,提高栽培效益。

二、蔬菜栽培茬口

蔬菜的茬口通常分为“季节茬口”和“土地茬口”。季节茬口指一年中露地栽培或设施栽培的茬次。如越冬茬、春茬、夏茬、伏茬、秋茬、冬茬等季节茬口。土地茬口指在轮作制度中,同一块菜地上,全年安排各种蔬菜的茬次。如一年一熟(茬)、二年三熟、一年二熟、一年三熟、一年多熟等。

(一)蔬菜的栽培季节茬口

蔬菜栽培的季节茬口,大体上可分为以下五茬。

1.越冬茬

俗称过冬菜,是一类耐寒或半耐寒性绿叶菜类、葱蒜类、豆类蔬菜。一般是秋季露地直播或育苗,冬前定植,以幼苗或半成株露地过冬,翌年春季或早夏供应市场。

2.春茬

又称早春菜,是一类耐寒性较强,生长期短的绿叶菜。如小白菜、茼蒿、菠菜,一般在早春土壤化冻后即可播种定植。生长期40~60天,采收时正值夏季茄果类、瓜类、豆类大量上市前,过冬菜大量下市后的“小淡季”上市。

3.夏茬

即春夏菜、夏菜,指春季终霜后才能定植露地的喜温蔬菜,是各地主要的季节茬口,如果菜类等。一般在6~7月大量上市,形成旺季。最好将早、中、晚熟品种排开播种,分期分批上市。

4.伏茬

又称伏菜、火菜,是专门用来堵秋淡季的一类耐热蔬菜。一般多在6~7月播种或定植,8~9月供应市场。

5.秋冬茬

也称秋菜,秋冬菜,是一类不耐热的蔬菜,如大白菜、甘蓝类、根菜类及部分喜温性的果菜类、豆类及绿叶菜,是全年各茬中种植面积最大的季节茬口。一般在立秋前后播种或定植,10~12月供应上市。

(二)蔬菜的土地利用茬口

1.一年一熟

一年内通常只栽培一茬生长期较长的蔬菜,蔬菜种类单调,供应集中,淡旺季矛盾较突出。该茬口主要分布于我国东北、青藏、内蒙古等无霜期较短的蔬菜单主作区。

2.一年二熟

一年内通常只安排两茬蔬菜,并均与当年收获。如早甘蓝→大白菜(秋菜),豇豆→大白菜、秋菠菜(秋菜),小白菜(春菜)→茄果类(晚夏菜)。

3.一年多熟

二年五熟或一年三熟及更多熟次的茬口利用,多在精细栽培的近郊,通过间套作或者在保护地中栽培来实现。如早春菜套茄果类接越冬菜再接夏菜套秋白菜,早春菜套栽甘蓝或番茄套大白菜。

三、蔬菜种植方式

(一)连作

1.连作的概念

连作是在同一块土地上,连年栽培相同蔬菜或者连年采用相同的复种形式的种植方式。如,一年一茬的连作,即在同一块土地上第一年栽培辣椒,第二年还栽辣椒;一年多茬的连作,即第一年春夏栽培辣椒,秋季种植萝卜或白菜,第二年春夏季再栽培辣椒。

2.连作的弊端

连作主要弊端在于助长病虫害蔓延,不利于土壤营养的合理利用,生产上应尽可能避免。长期连作,一方面容易加重蔬菜的病、虫、草害,破坏土壤结构和养分平衡,诱发蔬菜的生理病害;另一方面也容易导致蔬菜产量和品质下降,降低生产效益。

3.连作注意事项

连作有利于保持当地蔬菜种类和技术的相对稳定,在现代蔬菜产业化生产中,有这重要的作用(图3-1)。

img40

图3-1 连作注意事项

(1)选用耐连作的蔬菜种类和品种。根据蔬菜耐连作程度不同,可将蔬菜分为三类,见表3-1。

表3-1 蔬菜耐连作程度情况

img41

(2)选用抗病虫品种。对同一种蔬菜来讲,抗病虫能力强的品种一般比容易感病和易遭受虫害的品种耐连作。

(3)选用配套的栽培方式。如无土栽培、嫁接育苗栽培等。

(4)要有配套的生产管理技术。要与土壤改良技术、土壤消毒技术、配方施肥技术、合理灌溉技术、防虫网的应用等结合进行,以减少连作带来的危害。

(二)轮作

1.轮作的概念

轮作是指在同一块土地上,按一定的年限,轮换栽种几种亲缘关系较远或性质不同的蔬菜植物,通称“倒茬”或“换茬”。一年多作地区,是以不同的多作方式(或复种方式),在不同年份内轮流种植。

2.轮作的优点

轮作具有以下四个显著优点(图3-2)。

img42

图3-2 轮作的优点

(1)减轻病虫害的发生和蔓延。防止同科蔬菜具有的相同病虫害的相互传染,尤其是通过土壤传播的病害,如瓜类的枯萎病,茄果类的青枯病,十字花科的软腐病等。

(2)合理利用土壤肥力。如深根性的茄果类与浅根性的葱蒜类轮作,可充分利用土壤中不同层次的营养元素;消耗氮较多的叶菜类与消耗钾较多的根菜类,以及消耗磷较多的果菜类轮作,可平衡土壤营养;豆科蔬菜与非豆科蔬菜轮作,可培肥土壤,做到“用养结合”。

(3)能调节土壤酸碱度。不同的蔬菜种植后,土壤酸碱度变化方向不同,如甘蓝、马铃薯种植后土壤pH值升高,而南瓜、豆类等种植后土壤pH值降低,将它们合理轮作可保持土壤酸碱度平衡。

(4)能抑制杂草滋生。有的蔬菜叶片大、生长快,抑制杂草能力强,如南瓜、甘蓝等,有的抑制杂草能力弱,如葱蒜类、胡萝卜。将抑制杂草能力强与弱的蔬菜轮作,可减少杂草危害。

3.轮作周期

轮作中各种蔬菜种植间隔的年限,主要以各类蔬菜主要病原菌在栽培环境中成活和浸染的不同情况而定。主要蔬菜的适宜轮作年限,见表3-2。

表3-2 主要蔬菜的适宜轮作年限

img43

(三)间作、混作与套种

1.间作、套种与混作的概念

(1)间作。将两种或两种以上蔬菜隔畦或隔行同时种植在同一地块的种植方式称为间作(图3-3,图3-4)。

img44

图3-3 辣椒与甘蓝间作

img45

图3-4 豌豆与芫荽间作

img46

图3-5 西葫芦套种小白菜

(2)套作。在某种蔬菜的栽培前期或后期,于其行间或畦间种植另一种蔬菜的种植方式称为套作(图3-5)。

(3)混作。在同一地块菜地上无规则地混合种植两种或两种以上蔬菜的种植方式称为混作。

主要用于一些速生的绿叶蔬菜与苗期较长、株型小的蔬菜混作,速生菜在主要蔬菜发棵前收获。如秋播大蒜时混种菠菜,来年大蒜旺长前收获菠菜。

2.合理间、套、混作的原则

合理间、套、混作应根据各种蔬菜的生态习性,选择互助互利较多的蔬菜种类进行搭配,采取合理的群体结构及相应的技术措施,以达到增产、增收的目的。应遵循以下原则(图3-6)。

img47

图3-6 蔬菜间、套、混作的原则

(1)合理搭配蔬菜的种类和品种(如图3-7)。

img48

图3-7 蔬菜种类品种搭配

①深根性与浅根性蔬菜搭配,以合理利用土壤中的水分和养分。如深根性的番茄与浅根性的小白菜搭配。

②高秆与矮生、直立与塌地的蔬菜搭配,可以改善群体的通风透光条件。如高杆的豇豆与矮生的毛豆套种、直力的大蒜与塌地的菠菜套种。

③生长期长与短、生长快与慢、早熟与晚熟的蔬菜搭配,如生长期长的甘蓝与短的小白菜间套作生长慢的芹菜、胡萝卜与生长快的小白菜、四季萝卜混播等。

④喜光的与耐弱光的蔬菜搭配,以充分利用光能。如喜光的瓜类与叶菜搭配。

⑤对土壤养分要求不同的种类进行搭配,以充分利用土壤中的营养元素。如需氮多的叶菜与需磷、钾多的根菜、果菜间套作。

(2)安排合理的田间群体结构,处理好主副作之间的矛盾。一般以高产、稳产、生长期长的大宗菜为主作,以生长期短、产量较低的蔬菜为副作。在不影响主作生长的前提下,适当提高副作的密度;播种或定植时间的安排上,要尽量缩短前后作的共生期,以免相互影响。

(3)采取相应的栽培技术措施。要适时播种,及时间苗、定植和收获;必须增施肥料,保证肥水供应;及时整枝搭架,加强病虫害防治等。

(四)多次作与重复作

在同一块土地上,一年内连续种植超过一茬,收获多次的栽培制度称为多次作。重复作是指在同一块土地上,在一年的整个生产季节或一部分生长季节内连续多次栽培同一种蔬菜的种植方式。多次作与重复作又称复种,是我国蔬菜集约化栽培的主要特点之一。它能显著提高土地和光能利用率,达到高产的目的,同时又是保证蔬菜周年均衡供应的一个有效途径。复种程度依各地气候、蔬菜生长期长短和生产水平而定。例如,我国华东、华中地区基本属一年三熟制地区(如越冬叶菜—茄果、瓜或豆类—秋冬白菜、甘蓝、根菜等)。随着生产水平的不断提高,各种栽培设施的应用,加上蔬菜种类品种增多,如能恰当地利用间、套、混作技术,在同一地区也可增加复种茬次。

小结

蔬菜栽培制度是指一个地区或单位的蔬菜生产安排与种植方式的总称,包括蔬菜的栽培季节、栽培茬口及种植方式等。蔬菜的栽培季节是指从种子直播或幼苗定植到产品收获完毕为止的全部占地时间而言。确定蔬菜栽培季节的基本原则是将蔬菜的整个生长期安排在它们能适应的温度季节里,且将产品器官的生长期安排在温度最适宜的季节里,以保证产品的高产、优质。当然同时也应考虑到光照、雨量及病虫害等问题。蔬菜栽培季节的确定方法可根据蔬菜的生态类型、市场供应情况、生产条件和栽培管理水平确定栽培季节。蔬菜的茬口通常分为“季节茬口”和“土地茬口”。蔬菜种植方式有连坐、轮作、间作、混作、套种、多次作与重复作。

探究与讨论

1.怎样确定蔬菜的栽培季节?

2.蔬菜生产主要有哪些季节茬口?土地利用茬口有何特点?

3.蔬菜合理间套作应注意哪些问题?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

一键复制
图片预览
Weibo Article 1 Weibo Article 2 Weibo Article 3 Weibo Article 4 Weibo Article 5 Weibo Article 6 Weibo Article 7 Weibo Article 8 Weibo Article 9 Weibo Article 10 Weibo Article 11 Weibo Article 12 Weibo Article 13 Weibo Article 14 Weibo Article 15 Weibo Article 16 Weibo Article 17 Weibo Article 18 Weibo Article 19 Weibo Article 20 Weibo Article 21 Weibo Article 22 Weibo Article 23 Weibo Article 24 Weibo Article 25 Weibo Article 26 Weibo Article 27 Weibo Article 28 Weibo Article 29 Weibo Article 30 Weibo Article 31 Weibo Article 32 Weibo Article 33 Weibo Article 34 Weibo Article 35 Weibo Article 36 Weibo Article 37 Weibo Article 38 Weibo Article 39 Weibo Article 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