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百科知识 双孢蘑菇的制种技术

双孢蘑菇的制种技术

时间:2024-11-19 百科知识 版权反馈
【摘要】:双孢蘑菇菌种制作分母种、原种、栽培种三个逐步扩大的阶段。实践证明,双孢蘑菇菌种的好坏优劣,不仅直接影响到双孢蘑菇的产量和质量,而且关系到双孢蘑菇栽培的成败。接种前,把培养基放入接种箱中进行消毒,消毒要求按前述进行。右手大拇指和食指持接种针,在酒精火焰上灼烧灭菌。双孢蘑菇原种的培养基,常用的有粪草培养基和谷粒培养基。

任务二 双孢蘑菇的制种技术

双孢蘑菇菌种制作分母种、原种、栽培种三个逐步扩大的阶段。实践证明,双孢蘑菇菌种的好坏优劣,不仅直接影响到双孢蘑菇的产量和质量,而且关系到双孢蘑菇栽培的成败。

一、双孢蘑菇母种的制备

(一)培养基配制

1.马铃薯葡萄糖培养基

配方:马铃薯200g,葡萄糖20g,琼脂20g,水1000mL。

制作方法:选择质量好的马铃薯,去皮,挖去芽眼,削掉青绿部分,切成1~2mm厚薄片,称取200g,加水1000mL,煮沸后,小火保持30分钟,然后用八层沾湿纱布过滤,滤液中加入琼脂,继续加热,并不断用玻璃棒搅拌直至琼脂完全溶化,加葡萄糖搅匀,最后用清水补足至1000mL,即可进行分装。

2.综合马铃薯培养基

配方:马铃薯200g,葡萄糖20g,琼脂20g,磷酸二氢钾2g,硫酸镁0.5g,维生素B110mg(一片),水1000mL。

制作方法:同马铃薯葡萄糖培养基,在加入葡萄糖同时加入磷酸氢二钾、硫酸镁、维生素B1等。

3.堆肥浸汁葡萄糖培养基

配方:堆肥(干)100g,葡萄糖20g,琼脂18~20g,水1000mL。

制作方法:先把堆肥剪碎成1~2cm长,加入水1000mL煮沸后,用小火保持30分钟,随后的过程同上。

(二)分装

上述制备的母种培养基,趁热时尽快分装试管。用玻璃漏斗夹在铁架台上,下接一段乳胶管,用弹簧夹夹住胶管,左手握试管,右手控制培养基流量,使每支试管装量相当于试管长度的1/4左右(图5-2)。

img57

图5-2 培养基的分装

(三)塞棉塞

1.方法一

用手把棉絮做成棉塞塞入试管,松紧度以检查时用手抓住棉塞不脱落为准。棉塞要紧贴管壁不起皱纹,棉塞塞入管中的部分约为2cm左右,外露部分约占棉塞总长的1/3。

2.方法二

事先把棉絮用纱布包扎成塞子,规格是根据不同试管大小而定,松紧度以及塞入试管的要求同上。

(四)灭菌

将制好的试管培养基包扎成一捆,在棉塞上盖上一层牛皮纸,以防止灭菌时冷凝水沾湿棉塞,5~7个扎成一捆,随后放入手提式高压锅中进行灭菌,灭菌温度达121℃维持30分钟,具体操作要求参照高压蒸汽灭菌法。停火自然降压至零后,打开高压锅盖。

(五)摆斜面

将灭菌后的试管趁热放入摆斜面的专用木框内,木框底部前边支一小木块使之稍倾斜,使木框内的试管培养基摆成斜面,一般长度的为试管的2/3即可,摆好斜面后在上面盖一保温棉,防止试管冷却过快产生太多的冷凝水。

(六)检验

制好的斜面要进行灭菌质量检查。随机抽取数根已灭菌的试管培养基放在28℃~30℃下进行3天空白培养,检查确实没有污染杂菌,斜面才能正式接种使用。

(七)接种

接种前,把培养基放入接种箱中进行消毒,消毒要求按前述进行。接种时,手和接种针用75%的酒精棉球揩擦,点燃酒精灯,使火焰周围空间形成无菌区,左手拿起供接种用的斜面试管,试管斜面要向上。右手大拇指和食指持接种针,在酒精火焰上灼烧灭菌。将左手试管移至火焰旁,用右手的小指、无名指和手掌,在火焰旁夹下试管的棉塞,将试管口在火焰上稍微烤一下,以杀灭管口上的杂菌,随后将管口移至距火焰1~2cm处,用冷却了的接种针将种菇纵横切割成许多小方块,然后挑取一小块,迅速移入被接试管斜面的中前部,轻轻抽出接种针,再烤一下试管口,迅速塞上棉塞,如此连续操作。

(八)贴标签培养

逐支试管正面的上方贴上标签,写明菌种编号、接种日期,随后把试管置培养箱(室)中24℃下培养。

二、双孢蘑菇原种和栽培种培养基的制备及菌种制作

双孢蘑菇原种的培养基,常用的有粪草培养基和谷粒培养基。栽培种的培养基种类很多,可用粪草培养基、粒培养基,也可用河泥牛粪培养基,砻糠、河泥、猪牛粪培养基等等。但就国内目前使用的情况看,栽培种以粪草培养基为多数。

(一)粪草培养基——麦草菌种

以禽畜粪与麦草为主要原料,粪、草应预先做好准备,及时晒干,妥善贮藏。配方为干麦草50%,干粪50%,石膏粉0.5kg,加水适量,进行堆制发酵。将麦草充分预湿,粪用水拌湿,然后一层草、一层粪做成宽2m,高2m,长度不限的料堆,边堆制边适量浇水,掌握上层多浇,下层少浇,水要浇在草上,建堆后第二天见堆基四周有少量水流出为宜。堆后5~6天第一次翻堆,同时加入石膏,以后每隔4~5天翻堆一次,翻三次后,麦草柔软呈咖啡色,即可将麦草取出晒干备用。

1.制原种

将发酵过的麦草切成1寸长左右,取50kg草加石膏粉0.5kg,水80kg(含水量65%),充分拌和,就地堆放1~2小时,让水透入料内后即可装瓶。装瓶时松紧要适中,上下要一致。过松发菌虽快,然而上部菌丝容易衰老,产生“退菌”现象;过紧则通气不良,发菌缓慢。料装好,用锥形木棒在料中央打一个洞直至接近瓶底,目的是增加料内通气量,利于菌丝生长。料装好,用清水洗净瓶口内壁及瓶外污物,待瓶口干后,塞上棉塞进行灭菌。灭菌压力2kg/cm2,时间2~3小时。或用土蒸锅灭菌,水沸腾后连续蒸煮6~10小时,再焖一夜。取出后放在干净的室内冷却,并用千分之一的高锰酸钾溶液把瓶表面擦净,放入接种箱内接种操作。接原种是挑母种菌丝一小块,连同培养基放入麦草培养料瓶内,一般1支母种可接4~5瓶原种;接栽培种是用麦草原种做菌种,接入麦草或其他培养基中,一般1瓶原种可接50~60瓶栽培种。因瓶口表面1寸左右的菌丝较衰老,且杂菌感染的可能性较大,所以接种时要将其弃去不用。菌种接好后立即放入培养室内培养,室温保持在20℃~25℃,空气相对湿度在65%左右。

2.制栽培种

由于数量大,又都在自然温度下培养,制种季节又在梅雨季节,故必须做好降温、降湿工作,室内可撒放石灰以吸湿,同时要加强通风,菌种瓶叠放层数不能太多。培养期间要加强管理,及时检查。原种和栽培种,一般接种后3~5天后菌丝恢复生长,5~7天后菌丝开始长入料内。一星期左右要全面检查有无杂菌感染,以后每隔两三天检查一次,如有杂菌或虫害发生要及时淘汰。经50~60天菌丝即可长满全瓶。

(二)谷粒培养基——谷粒菌种

谷粒有小麦、黑麦、高粱、小米等。制种前要先对麦粒进行处理,取饱满无杂物的小麦10kg,淘洗干净,加水15kg烧煮,保持水沸15分钟,然后熄火,在沸水中浸15分钟后沥干,摊开晾干麦粒表面水分。制种时取熟麦粒10kg,加石膏135g、碳酸钙35g,拌匀后装瓶,在1.5kg/cm2的压力下灭菌两小时,冷却后接种,25℃左右培养,在培养过程中要经常检查有无杂菌、虫害感染,还要经常摇动菌种瓶,让麦粒松动,使发菌速度上下较为均匀一致。

(三)河泥牛粪培养基——河泥菌种

将肥沃的湿河泥与经粉碎的干牛粪以1:1(体积比)混合,堆成馒头状自然发酵一周,然后摊开晒干,粉碎贮藏。制种时用2%石灰清水拌料,含水量掌握以手能捏成团,甩下能散开为宜,pH值调到9左右,然后装瓶,在2kg/cm2压力下灭菌4小时,冷却后接种、培养(同粪草菌种)。

(四)砻糠、河泥、猪牛粪培养基——砻糠菌种

将河泥与猪牛粪按1:1(体积比)混合堆制发酵,同时将砻糠与猪牛粪也按1:1混合堆制发酵,然后再将两种发酵后的料按1:1混合,调节适当湿度,pH值调至9左右,装瓶后在2kg/cm2压力下灭菌3~4小时,冷却后接种培养。

知识拓展

双孢蘑菇的主要栽培品种

1.As2796

半气生型,菌盖厚,不易开伞,成菇率高,子实体生长适宜温度14℃~20℃。耐肥水,转潮快,高产,是国内大面积栽培的主要品种。

2.F56

匍匐型,耐水、耐肥。菇体圆整,中小型,无鳞片,菇质致密,高产。转潮决,出菇整齐,菇潮均匀,子实体生长最适为15℃~17℃,抗逆性强。

3.新登96

高温型,出菇温度20℃~32℃,抗高温,耐贮藏。

4.Asl671

气生型,出菇适温12℃~18℃,较耐肥水,转潮不明显,后劲较强。

思考与练习

1.介绍双孢蘑菇的母种、原种、栽培种的培养基配方。

2.简述双孢蘑菇的原种制种过程。

3.简述影响双孢蘑菇原种制种过程的因素。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