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百科知识 鸡腿菇的制种技术

鸡腿菇的制种技术

时间:2024-11-19 百科知识 版权反馈
【摘要】:取出已灭菌的材料,并清除剩水,以防锅底锈蚀。灭菌后,待试管内培养基温度下降至60℃时,再摆成斜面。灭菌后的斜面培养基,表面光滑,无杂菌出现,就可供接种。母种的接种就是将菌种接入试管斜面的过程。鸡腿菇采用组织分离方法,在PDA培养基上接种鸡腿菇的菌肉组织。此过程要在完全无菌的接种室或接种箱内进行。因此,菌丝生长温度控制在25℃最为适宜。

任务二 鸡腿菇的制种技术

鸡腿菇菌种制作分母种、原种、栽培种三个逐步扩大的阶段。

一、鸡腿菇母种生产

(一)鸡腿菇母种培养基的制作流程

配方→称量→煮汁→加琼脂→混合定容→调pH值(或自然)→分装→灭菌→摆斜面→冷却。

(二)鸡腿菇母种培养基配方

1.马铃薯葡萄糖琼脂培养基

马铃薯去皮200g,葡萄糖20g,琼脂20g,水1000mL。

2.综合培养基

小麦600g,鲜子实体100g,葡萄糖20g,蛋白胨3g,磷酸二氢钾0.5g,磷酸氢二钾1g,硫酸镁1g,硫酸钙1g,琼脂25g,水1000mL。

(三)制作方法

1.称量和配制

选择质量好的马铃薯洗净去皮(已发芽的要挖去芽及周围一小块),将其切成薄片,称取200g。放入铝锅中,加入清水1000mL,加热煮沸,维持30分钟,用四层纱布过滤,取其汁液,然后将琼脂放在水中浸泡后加入马铃薯汁液中,继续加热至全部溶化(加热过程中要用玻璃棒不断搅拌,以防溢出和焦底),最后将各种材料逐一加入,并且热水补足1000mL,测定并调节pH值(用5%的稀盐酸或5%的氢氧化钠溶液)到所需范围内。

img63

图6-3 培养基分装装置

2.分装和塞棉塞

母种培养基一般用试管做容器。培养基的分装,应在培养基凝固前进行(琼脂培养基40℃凝固)。一般用漏斗,或分装瓶,下端连接一段软橡皮管,橡皮管下面再连接一段玻璃管,在橡皮管上安装一个止水弹簧夹,分装时将玻璃管插入试管内,但不要碰到管壁,装入量为试管长度1/5(图6-3)。装好后塞上棉塞,棉塞要求松紧适度,塞入长度为棉塞总长度的2/3左右,使之既有利通气又能防止杂菌侵入。塞好棉塞后,把试管直放在小铁丝筐中,将5支或7支试管为一组,用双层牛皮纸或报纸将管口一端包好扎紧。

3.灭菌和摆斜面

分装好的试管要马上灭菌,使培养基呈无菌状态,以免杂菌繁殖,造成培养基酸败、变质。母种培养基的灭菌是用高压灭菌锅(图6-4和图6-5)灭菌。灭菌前,先检查锅内的水量。如水不足,要先加足水,将扎好捆的试管竖直放入盛有水的高压灭菌锅的套桶中,盖上锅盖,拧紧螺母,关闭放气阀,开始加热(注意放入锅内的材料,不宜太挤,否则会影响蒸汽的流通和灭菌效果)。水沸后,待锅内压力升至0.05MPa时,打开放气阀,放净锅内冷空气至压力降至零,再关闭放气阀。如不放尽冷空气,即使加大至所需压力,而温度达不到应有的程度,也不能达到彻底灭菌的要求。当压力表升至0.11~0.12MPa时,开始记灭菌时间,始终维持所需压力至一定时间,一般30分钟,停止加热后,让压力自然回降至零时,打开放气阀。打开锅盖,用木块垫在盖下,让蒸汽渐渐溢出,借余热烘干棉塞。取出已灭菌的材料,并清除剩水,以防锅底锈蚀。

img64

图6-4 手提式高压灭菌锅

img65

图6-5 手提式高压灭菌锅内层

img66

图6-6 斜面培养基

灭菌后,待试管内培养基温度下降至60℃时,再摆成斜面。摆斜面时,先在桌上放一木棒,将试管逐支斜放,使斜面长度不超过试管总长度的1/2,冷却凝固后,即成斜面培养基(图6-6)。灭菌后的斜面培养基,表面光滑,无杂菌出现,就可供接种。

4.鸡腿菇母种的接种

母种的接种就是将菌种接入试管斜面的过程。鸡腿菇采用组织分离方法,在PDA培养基上接种鸡腿菇的菌肉组织。此过程要在完全无菌的接种室或接种箱内进行。接种前先将接种室或接种箱彻底灭菌,然后选择种菇。接种时必须在无菌条件下,于酒精灯火焰上操作,酒精灯火焰周围5~10cm为无菌区,待接的斜面试管应在此范围内拨去棉塞,用接种刀挑取种菇子实体内少许组织,大约绿豆大小的一小块菌肉,移接至试管培养基斜面中央,在火焰旁塞上棉塞。如此反复操作,直至接完为止。

5.鸡腿菇母种的培养

将接种过的试管按温度要求置于恒温培养箱或培养室里培养。培养期间,培养室要尽量避光,为使菌丝生长更为健壮,培养室或培养箱内的温度最好较菌丝生长的最适温度低1℃~2℃。因此,菌丝生长温度控制在25℃最为适宜。在培养基上菌丝最初白色,最后变成灰白色,7~13天可长满斜面。

二、鸡腿菇原种生产

母种(图6-7)接种到原种培养基上,进行扩大繁殖育种即为原种,原种一般采用广口瓶或袋装。

img67

图6-7 鸡腿菇母种

(一)原种培养料配方

1.木屑培养基

木屑78%,麸皮20%,蔗糖1%,石膏1%,含水量60%左右,pH值自然。

2.棉籽壳木屑培养基

棉籽壳80%,木屑15%,糖1%,麸皮5%,过磷酸钙3%,石膏粉2%。

(二)拌料与装瓶

将上述原、辅料混合拌匀,加水比例为1:1.3左右拌匀,总含水量60%~65%,含水量以手紧握培养料指缝间有水欲滴为宜,堆闷30分钟后,按常规装入玻璃菌种瓶内,塞棉花塞。

(三)灭菌

灭菌方法有两种:高压蒸汽灭菌和常压蒸汽灭菌。高压蒸汽灭菌又称加压蒸汽灭菌,灭菌原理:在高温(121℃以上)、高压(1.1kg/cm2)条件下灭菌两小时,将芽孢在内的所有微生物全部杀死。常压蒸汽灭菌称流通蒸汽灭菌,温度变动在95℃~105℃,其热力、穿透力不强,在一定温度下要维持足够时间才能达到灭菌目的,通常在100℃下维持10~12小时,达标后趁热取出,让其冷却。

(四)接种

原种接种一般在接种室内的超净工作台上进行。在接种前,需对接种室用0.2%的来苏水或漂白粉进行消毒处理,然后将灭菌过的料瓶放在箱内,用烟雾剂密闭熏蒸消毒。接种室消毒,一般一间房需点燃3盒50g规格烟雾剂,接种箱消毒每次用4g烟雾剂。待料温降至25℃以下时,在灭菌条件下,将已培育好的母种用接种针挑取蚕豆大一小块通过酒精灯火焰迅速接入原种培养基上,每支母种可接4~6瓶原种(图6-8)。

img68

图6-8 鸡腿菇的原种

(五)培养管理

将接种后的菌种瓶放入发菌室黑暗处培养,培养室温度24℃~26℃,相对湿度70%以下,发菌期间应保持良好的通风条件。30~35天菌丝可长满瓶。

三、鸡腿菇栽培种的生产

栽培种(图6-9)生产的原料配方与原种基本一样,接种方法也与原种的相似,不同点是原种用试管母种接种,而栽培种用瓶装原种接种。菌袋如果进行高压灭菌,就应采用聚丙烯袋,如果是常压灭菌,聚丙烯塑料袋和聚乙烯塑料袋都可选用。聚丙烯袋透明度高,污染杂菌易被发现,灭菌时耐高温性好,缺点是在冬季温度低的条件下,质地脆,装袋时容易损坏,给装袋造成困难。而低压聚乙烯袋在冬季装袋时不易破袋,但缺点是透明度稍差,袋子本身耐高温性不好,所以一般只适于常压灭菌。一瓶原种可接50~60袋栽培种。栽培种培养基配方及拌料、装袋、灭菌、接种、发菌管理与原种大致相同。具体如下。

img69

图6-9 鸡腿菇的栽培种

一是清洗消毒。首先把双手和菌种瓶、料袋用酒精棉球进行表面消毒,在无菌操作台上,点燃酒精灯,把菌种一端袋口解开,在酒精灯上点燃,将袋口烧掉,然后轻轻拉开袋口,在袋外用手挤开菌块,挤压成栗子大小。

二是取栽培种培养基袋,解开绳,拉开袋口,将菌种栗子大小2~3块倒在培养基上,有菌丝的一面朝上,系口,再接种另一端,接种后在袋子上写上菌种名称、接种人姓名、日期,送入培养室进行培养。

四、菌种质量鉴定

(一)母种(一级种)质量标准

外表菌丝浓白、健壮、富有弹性,无病虫杂菌,边缘整齐,不发黄,不老化,菌龄掌握在刚长满斜面即用于扩接原种或继代培养。

(二)原种(二级种)质量标准

无感染病虫杂菌,菌丝洁白,粗壮浓密,均匀布满瓶周,外见颜色一致,无不均匀斑,培养基由棕黑色转为淡棕黄色,有蘑菇特有香味,菌丝不萎缩,不发黄,接种后应在40~50天长满瓶,菌龄掌握在菌丝长满瓶10天左右使用。

(三)栽培种(三级种)质量标准

无感染病虫杂菌,菌丝洁白或玉米黄,粗壮有力,均匀布满袋周,外观颜色大体一致,无明显不均匀斑,培养基成淡棕黄色,有蘑菇特有香味,培养基不萎缩,不吐黄水,接种后菌丝应在30~35天长满袋,菌龄掌握在菌丝长满袋后15天内使用。

知识拓展

鸡腿菇的家庭保鲜方法

家里买的鸡腿菇如果数量不多,可将鲜蘑菇根部的杂物除净,放入淡盐水中浸泡10~15分钟,捞出后沥干水分,再装入塑料袋中。这样,可保鲜一星期。

思考与练习

1.鸡腿菇采用哪三种繁育方式?

2.简述鸡腿菇的母种接种过程。

3.简述影响鸡腿菇原种制种技术的因素。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