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百科知识 鸡腿菇的栽培技术

鸡腿菇的栽培技术

时间:2024-11-19 百科知识 版权反馈
【摘要】:鸡腿菇的栽培场所可因地制宜,尽量采用闲置房屋及空闲地,也可利用日光温室进行地栽或与蔬菜、果树等作物套栽。根据鸡腿菇生长发育对温度的要求,在北方可安排在9~11月栽培,2~5月出菇。接种是鸡腿菇栽培的关键环节。要在接种箱中进行严格的无菌操作,避免因操作不严格造成杂菌污染。因此,温度应控制在16℃~22℃,此时子实体发生数量最多,产量最高。

任务三 鸡腿菇的栽培技术

一、栽培场所

鸡腿菇的栽培场所可因地制宜,尽量采用闲置房屋及空闲地,也可利用日光温室进行地栽或与蔬菜果树等作物套栽。

在菇房内搭多层床架栽培。日光温室内地栽或与其他作物套栽。露地搭小拱棚畦栽。空闲地搭荫棚或小拱棚栽培。

二、栽培季节

根据鸡腿菇生长发育对温度的要求,在北方可安排在9~11月栽培,2~5月出菇。如果利用有升温设备或采光保温条件较好的大棚、温室,在9月至第二年的5月份均可出菇。

三、塑料袋栽培

(一)栽培工艺流程

鸡腿菇有两种栽培方法,一种是发酵料栽培,另一种是熟料栽培。

1.发酵料栽培

原料准备→拌料→堆料发酵→装袋→发菌→覆土→出菇管理→采收。

2.熟料栽培

原料准备→拌料→装袋→灭菌→接种→发菌→覆土→出菇管理→采收。

下面主要介绍熟料栽培技术。

(二)栽培原料

栽培鸡腿菇,原料很广,许多农、林副产品,都含有丰富的木质素、纤维素、半纤维素,都可用来栽培鸡腿菇。

常用的主料有:玉米芯、棉籽皮、废棉、麦秸、稻草、豆秸等。辅料有:麦麸、米糠、玉米面、尿素石灰粉、石膏、磷肥等。

无论采用哪种原料,都要求必须新鲜、干燥、无霉变,因陈旧、潮湿、已霉变的原料很容易造成栽培失败。

(三)菌袋制作

1.常用的几种培养料的配方

配方一:玉米芯(粉碎或压碎)60%,棉籽壳23%,麸皮12%,石灰3%,石膏1%,磷肥(过磷酸钙)1%,料水比1:1.3~1:1.4。

配方二:食用菌废料(栽培平菇、金针菇、香菇等的废料均可)40%,棉籽壳20%,玉米芯20%,麸皮15%,石灰3%,石膏1%,磷肥1%,料水比1:1.25~1:1.35。

配方三:玉米芯43%,棉籽壳43%,麸皮6%,棉籽饼3.7%,磷肥1%,尿素0.3%,石灰3%,料水比1:1.35~1:1.45。

配方四:玉米芯83%,麸皮8%,棉籽饼4%,磷肥1.7%,尿素0.3%,石灰3%,料水比1:1.3~1:1.4。

配方五:玉米芯80%,鸡粪15%,磷肥1.6%,尿素0.4%,石灰3%,料水比1:1.25~ 1:1.4。

配方六:豆秸85%,麸皮6.5%,棉籽饼4%,磷肥1.5%,石灰3%,料水比1:1.25~1:1.35。

2.配制方法

按照配方将所有原料充分拌匀,再调水,使含水量达60%~65%,以手紧握培养料指缝有水渗出但不下滴为宜,加石灰使培养料pH值为8左右。

3.装袋、灭菌

塑料袋选用宽17~23cm,长40~45cm,厚0.04cm的聚丙烯袋或低压聚乙烯袋,用手工或装袋机装料,要求装料均匀,松紧适度,袋两头用扎绳扎紧,装好的袋立即灭菌,制作栽培袋一般用常压灭菌。

4.接种、发菌

接种是鸡腿菇栽培的关键环节。要在接种箱中进行严格的无菌操作,避免因操作不严格造成杂菌污染。接好种的菌袋搬入24℃~26℃的温度下发菌,菌袋码放可以根据发菌温度灵活掌握,温度高码放的层数要少,袋间距离大,温度低可码放大堆,但要经常检查,防止烧菌,一般30天左右菌丝可长满袋。

(四)脱袋排床

搬袋前2~3天整理菇棚的地面,用杀虫剂杀菌剂对菇棚进行杀虫消毒处理,并在地面上撒适量的石灰粉。再将发满菌丝的菌袋搬入菇棚,剥去塑料袋,排放菌床,菌床南北向,距墙留有一定的距离,菌棒之间留有5cm左右的间隙,每一菌床排放两列菌棒,列间不留间隙,两菌床之间留出走道。

(五)覆土、浇水

菌床排好后,用处理好的土壤填满菌棒间隙、床面及边缘,厚3~4cm。覆土材料事先在烈日下晒干,再用1%~1.5%甲醛和0.3%~0.5%敌敌畏混合熏蒸消毒。覆土时先用1%~2%石灰水预湿,覆土后,再采用细喷、勤喷的方法逐步调整好泥土含水量,期间要注意通风。

(六)保温、吊菌

等床面覆土不粘手时立即整平床面,覆盖薄膜保湿吊菌,吊菌期间菇棚温度为21℃~26℃,每天揭膜适量通风1~2次,促使菌丝向土中生长,以菌丝长透整个覆土层为好。

(七)通风、催蕾

当菌丝长满、长透覆土层时,加大通风量,并适时喷水,促使菌丝形成菇蕾。

(八)二次覆土

当菌床有少量菇蕾时,再向床面覆盖1.5~2cm处理好的湿土。

(九)出菇管理

菇棚温度在10℃~20℃环境下,采用初期低温刺激后,菇蕾陆续破土而出(图6-10)。在12℃~18℃范围内,单个菇体大,个个像鸡腿,温度超过24℃以上,菌柄易伸长开伞。因此,温度应控制在16℃~22℃,此时子实体发生数量最多,产量最高。湿度应控制在空气相对湿度85%~95%。大量出菇阶段应加强通风换气,确保新鲜氧气供应。

img70

图6-10 鸡腿菇的出菇

(十)采收

采收鸡腿菇要注意以下事项。

一是鸡腿菇子实体成熟的速度很快,采收要及时,宜早不易迟。如采收过迟,菌褶自溶失去商品价值。

二是采收前不宜喷水,因为采前喷水子实体含水量过高,脱水加工时菌褶会变黑,不符合出口色泽要求,商品价值低。

三是采收时要选在晴天,晴天采菇有利于加工,但若菇已成熟,不采就要误过成熟期时,雨天也要适时采收,但要抓紧加工。

四是鲜销要快,进冷库保存,产品贮存的库房温度保持在2℃~5℃,严禁与有毒、有味的物品混合存放,防止病菌感染。

思考与练习

1.鸡腿菇的栽培原料如何选择?

2.鸡腿菇适合什么季节栽培?

3.简述鸡腿菇的菌袋栽培技术。

4.简述影响鸡腿菇品质的因素。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