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节 茶厂的人力资源管理
一、人力资源管理的概念
人力资源管理(简称HRM),是指对人力资源进行有效开发、合理配置、充分利用和科学管理的制度、程序和方法的总和。人力资源管理的内容包括:人力资源的预测与规划、人员的甄选录用、人力资源的合理配置和使用,以及员工的培训、积极性的调动等。
现代企业的管理应“以人为本”,企业只有满足了员工的各种需求(工作环境、薪酬、尊重等),才能使员工的工作效率、创造力得到很大的提升,才能为企业发展作出更多的贡献。
美国著名的管理学大师加里·德斯勒的《人力资源管理》中,描述了人力资源管理工作的主要内容和职责包括以下十条。
(1)把合适的人配置到适当的工作岗位上;
(2)引导新雇员进入组织,熟悉环境;
(3)培训新雇员适应新的工作岗位;
(4)提高每位新雇员的工作绩效;
(5)争取实现创造性的合作,建立和谐的工作关系;
(6)解释公司政策和工作程序;
(7)控制劳动力成本;
(8)开发每位雇员的工作技能;
(9)创造并维持部门内雇员的士气;
(10)保护雇员的健康,并改善工作的物质环境。
员工的工作态度体现在离职率、出勤率、工作满意度上。只有不断地提高员工的士气,才能充分发挥人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发挥员工的潜力,为企业的发展作出更大的贡献,使企业更快速地发展。
二、茶叶生产人力资源管理的特点
茶叶生产加工具有明显的季节性,而且集中生产的时间短,导致了人力资源的流动性也较大。因此如何做好人力资源的管理是茶厂能否正常生产的前提条件。
1.采茶工的人力资源管理
采茶工的流动性较大,波动性强。在茶叶生产高峰期,采茶工的管理如果不善,会导致大批茶叶不能及时采摘,影响茶叶产量和质量。
(1)采茶工的培训。茶厂应重视对采茶工的培训,定期组织学习企业的规章制度,学习采摘技术等。因此,茶厂应设置专业的采摘技术管理人员,负责管理茶叶采摘、运输等,指导采茶工在一定采摘期内的采摘标准和质量要求。
(2)采茶工的激励机制。制订采茶工的合理竞争机制,刺激他们的竞争意识和危机意识,激发工作的潜力,提高采摘质量和效率。定期举办采茶能手比赛等活动,成绩优异者给予一定的物质奖励,也可以安排获奖者管理一组采茶工,为其他工人提供学习的榜样。
(3)奖惩机制。对于采茶效率高、鲜叶质量好、工作表现好的采茶工通报表扬,并给予一定的物质奖励。对于采摘鲜叶质量差、效率低、表现差的采茶工,根据程度的轻重,给予警告、记过或罚款等惩罚措施。通过严格的奖惩措施对采茶工起到激励或警戒的作用,促进茶园管理和茶叶质量的整体提高。
(4)关怀机制。采茶工除了就近聘用外,大部分茶厂的采茶工为外地劳务人员,茶厂需要提供食宿等后勤保障;除此之外,还应保护员工的安全和健康。雨天或茶园不采茶时,应给予采茶工一定的假期,使采茶工能利用这段时间做好休整。对于因工受伤的采茶工,茶厂应给予医疗补助,并妥善安置,茶厂还应提前做好工伤的预防措施。
2.加工车间的人力资源管理
加工车间内的人力资源管理,主要是对加工人员健康、卫生的管理,以及技术管理。
(1)加工人员的健康管理。茶叶加工和包装人员应经常保持个人卫生,并持有卫生生产许可要求的《健康证》上岗。上岗前,必须经过茶叶加工技术和食品卫生知识的培训。加工人员应每年至少进行一次健康检查,如有影响食品卫生的疾病患者,则不得从事茶叶生产,康复后方可重新上岗。
(2)加工人员的卫生管理。加工人员必须注意个人卫生,不得将茶叶加工无关的物品带入车间,尽量不要佩戴首饰、手表等。进入工作场所后,加工人员严禁有携带食品、吸烟、吐痰等对茶叶加工造成污染的行为。
进入车间时,加工人员应穿戴整洁卫生的工作服、帽子及鞋子(或鞋套),并在加工前洗手消毒。工作服和鞋、帽不得穿戴出车间,由茶厂统一定期进行清洗、消毒。
加工车间内,严禁加工人员外的人员进入,如果是参观者,需要穿戴工作服、鞋套等进场参观。
(3)加工人员的技术管理。现代茶厂机械化程度高,茶叶加工人员数量越来越少,对加工人员的技术要求也越来越高。因此,生产茶叶的数量和品质能否达到要求,很大程度上受加工人员的技术和管理的影响。茶叶加工人员必须经过培训才能正式上岗,可由茶厂内部的技术指导员或有经验的师傅进行指导,并经过考核合格后才能独立上岗操作。
加工技术人员应严格按照茶厂内部制订的技术规程加工茶叶,并且各个工序之间分工明确,衔接合理。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