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百科知识 丰产树形的共同特点和树体结构分析

丰产树形的共同特点和树体结构分析

时间:2024-11-19 百科知识 版权反馈
【摘要】:树冠高大、层次多,影响树冠内通风透光,叶片光合作用功能差,同化产物制造少,甚至成为无效寄生叶,结果部位迅速外移。树高和冠径一般不超过4米,这是当今世界的共同趋势,是果树栽培由乔化、稀植、大冠改为矮化、密植、小冠的理论依据之一。主、侧枝等骨干较少,树冠过矮,结果体积小,影响产量。骨干枝过多,树冠过高,则通风透光差,对生长结果不利。总之,果树修剪要特别重视和务必解决光照。

(七)丰产树形的共同特点和树体结构分析

各地经验认为,丰产树形一般都具有低干小(矮)冠,角度开张,骨干枝较少而牢固,枝组较多而健壮紧凑,有效层间较大,通风透光良好等特点。这种树形有利于调节生长与结果,通风透光,有机营养多制造、少消耗,多积累、成形快,早期丰产、优质、高产、稳产,抗风和方便作业管理。

1.低干小冠

一般干高50厘米左右,树高、冠径3~4米,有利于缩短地上部与根系之间的输导路线,减少营养消耗,树冠扩大快,通风透光好,也有利于遮蔽枝干和地面,调节温差,减少蒸发,保持湿度,且抗风又便于树上作业管理。一般在干旱地区、瘠薄地、山地、沙地、风大地区,或角度小、不易开张的品种,树冠和株行间距较小的,主干应低一些;相反,则应高一些。

树冠高大、层次多,影响树冠内通风透光,叶片光合作用功能差,同化产物制造少,甚至成为无效寄生叶,结果部位迅速外移。

美国研究表明,苹果树冠内光照强度随叶幕层加厚而减弱,如树冠顶部光照强度为全光照93%,在深0.75米处为70%,1.5米处为42%,3米处为21%,认为元帅苹果在全光照的42%以下树冠部位(即距树冠外围1.5米以下)就不能生产有商品价值的果实,在全光照的30%以下(距树冠外围2米以上)即丧失结果能力。

树冠外围光照为1500~3000米烛光,是全光照的50%~70%,生产1千克果需14.6~19平方米叶面积。而内膛光照为150米烛光,是全光照的30%左右,生产1千克果需57.0~113.4平方米叶面积。一天内每平方米叶面积合成蔗糖量外围比内膛多5倍左右。

从光能利用看,主要考虑树冠基部能否得到充足的光照,苹果树要正常结果,在生长季5—9月应得到126千焦/厘米2的光能,生长季按5个月计算,每天需840焦/厘米2的光能。在北纬50°地区(俄罗斯莫斯科),在南北行向的情况下,要达到上述要求,在生长发育最强的7月每天要保证有3小时直射光,要求树冠基部能获得3~3.5小时直射光。在该地区,树行内树冠顶端和邻行树冠基部之间的连线所成的水平夹角(影射角)不得超过50°,在相同株行距情况下,如树高则夹角大,树矮则夹角小,一般要求树高不超过行距或行距的80%左右。美国提倡树高4米,冠厚3.5~3.6米,俄罗斯提倡树高3米左右,英国推广冠厚3.2米左右,荷兰推广冠厚2.25米左右。树高和冠径一般不超过4米,这是当今世界的共同趋势,是果树栽培由乔化、稀植、大冠改为矮化、密植、小冠的理论依据之一。

2.角度开张

各级骨干枝角度开张,使营养物质的输导供应均匀,顶端优势减弱,促进和增加了下部萌芽,增加内源乙烯和脱落酸量,有利于缓和生长,早结果早丰产。有利于均衡主、侧枝前后和树冠内外生长,枝条后部和内膛易于发枝,且生长健壮,枝组易于培养并保持良好的生长势,减少后部光秃现象。有利于盛果期后主枝上能前后均匀地发生徒长枝,为更新复壮创造条件。由于下层主枝角度开张,有效层间大,枝多不显密,通风透光好,上层及中心干上枝条生长良好,生产量大,而下层主枝由于角度大,生长又比较缓和,因而能比较有效地防止邻接树形中心干易被掐脖的现象。

但是,角度过大,后部发枝易过多,生长易强旺,枝头生长易衰,不利于生长扩大,结构不够牢固,负担力降低,不利于侧枝特别是背下侧枝的分布以及充分利用下垂枝结果。因此,幼树要及时地适当开张主、侧枝角度,而大量结果后,生长已缓和或枝头已开始下垂,就要及时地适当抬高角度以保持良好树势。一般冠径5米以上,基部三主枝临近半圆形,主枝角度60°~70°,侧枝角度70°~80°。一般株行距、树冠越小,骨干枝的级次越少,有主枝无侧枝或中心干上直接着生枝组,角度越大,中截枝数越少。

一般结果早、丰产快,生长势易于衰弱,主侧枝易于开张下垂的树种、品种,角度宜适当小一些,相反,可大一些。

除主、侧枝角度外,辅养枝、大枝组更要早开角,开大角,变直立为平斜。

3.骨干枝较少而牢固,枝组较多而健壮紧凑

主、侧枝等骨干较少,树冠过矮,结果体积小,影响产量。骨干枝过多,树冠过高,则通风透光差,对生长结果不利。前期树冠小,通风透光问题不大,产量较高,后期却并不丰产,总产不高,骨干枝和枝组易出现大小光棒。

群众的经验是“大枝亮堂堂,小枝闹嚷嚷”,使大小光棒等非生产性枝减少,而生产性的各类枝组和小枝增多,同化产物的制造增加,消耗减少,积累增多,就有利于优质、高产、稳产。

4.有效层间较大,通风透光良好

层间过小光照不好,过大容易脱节,宜保持主、侧枝等骨干枝同方向间距1~1.2米,有效层距50厘米左右,叶幕层厚度1~1.5米。层间大,则叶幕层厚些;层间小,则叶幕层薄些。成年树生长势弱,角度开张,树冠内枝条稀疏的树种、品种,基部三主枝层内距离大的,山地、肥水条件差,生长弱,树冠、株行距较小以及西部干旱、光照好的地区,层间距可适当小一些;相反则大一些。

总之,果树修剪要特别重视和务必解决光照。主要目标是,上层冠径为下层的1/2~3/5,上层总枝量为全树的1/3~1/4,务必上疏下密。下层每个主枝上留2~3个侧枝,上层没有侧枝。株行距3米左右的果树,在主枝上直接着生枝组。适当加大层间距,一般1.2米左右,不超过1.5米。及时落头开心,疏缩层间辅养枝和下层主枝上的背上大枝组。有些果园株行距较小,已经郁闭,影响生长结果,应及时逐步地隔行或隔株间伐。一般先间伐行,后间伐株。去了太空,不去又密,不准备间伐的也可考虑隔行和隔株留开心形(去上层,只留基部三主枝),呈高矮相间。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