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百科知识 鹅的饲养管理

鹅的饲养管理

时间:2023-11-19 百科知识 版权反馈
【摘要】:雏鹅系指出壳后到4周龄的鹅,又叫小鹅。雏鹅培育是整个饲养管理的基础,是影响到以后生长发育、体质健康、成活率高低的大问题,与养殖者经济效益紧紧连在一起。雏鹅的选择要从管理正规、品种纯正又没患过传染病的种鹅场预定雏鹅。种鹅必须进行小鹅瘟、鸭瘟、副黏病毒等疫苗防疫,使雏鹅有足够的母体抗源保护。要注意通风换气,不能有“贼风”直接吹及雏鹅,更不应在雏鹅睡觉时突然打开门窗,否则易导致感冒。

(五)鹅的饲养管理

1.雏鹅的培育

雏鹅系指出壳后到4周龄的鹅,又叫小鹅。雏鹅培育是整个饲养管理的基础,是影响到以后生长发育、体质健康、成活率高低的大问题,与养殖者经济效益紧紧连在一起。

(1)雏鹅的特点生长发育快,中、小型鹅出壳体重80~120克,大型鹅130克以上,长到20日龄,小型鹅比出壳时增长6~7倍;中型鹅9~10倍;大型鹅11~12倍。体温调节能力差,小鹅出壳后全身只覆盖稀薄绒毛,保温能力差,缺乏自我调节能力,所以,育雏要人工给以保温。雏鹅消化道容积小,消化能力差,食物通过消化道的速度比雏鸡快得多,因此喂鹅要少给勤添,喂全价料,充分满足雏鹅生长发育要求;新陈代谢旺盛,需水较多,水槽不可断水;易集堆,若密度大,易受捂受压,受捂后易形成“小老鹅”。公母鹅生长速度不同,同样条件,公鹅比母鹅多增重5%~25%,有条件的公母鹅要分开饲养,既提高增重和成活率,又节省饲料。个体小,对外界条件极为敏感,抗病力差,必须精心管理,夜间要有人值班看护。

(2)育雏前的准备育雏前要对育雏室、育雏设备进行准备和检修。育雏室要防止“贼风”(过堂风)进入,彻底灭鼠,防止兽害。接雏前2~3天,对育雏室内外进行彻底清扫和消毒,墙壁要用20%石灰水粉刷,排水沟用20%的漂白粉溶液消毒,地面、天棚用1∶200的农福、0.25%抗毒威或0.1%~0.3%过氧乙酸溶液自上而下喷洒消毒,以地面见湿为宜。喷后关闭门窗2~3小时,然后敞开,晾干室内。最好进行熏蒸消毒,凡进入育雏室的垫料、饲槽、水槽、围栏、装雏筐等用具要与育雏室同步熏蒸消毒,每立方米空间用14毫升福尔马林、7克高锰酸钾,消毒容器容量至少是消毒液的5~10倍。容器周围不要有垫料,严防火灾。事先要关好门窗,堵塞缝隙,室内保温25~27℃,湿度75%~80%,温湿度低消毒效果差。封闭48小时后打开门窗通风,然后关闭待用。育雏室门前设消毒池,喷洒5%来苏儿或2%~3%火碱液或撒生石灰消毒。进雏前要备好饲料、兽药、疫苗、照明用具等,最后进行预温,在进雏前,将育雏室温度调至28~30℃,相对湿度65%~75%,并做好各项安全检查。

(3)雏鹅的选择要从管理正规、品种纯正又没患过传染病的种鹅场预定雏鹅。种鹅必须进行小鹅瘟、鸭瘟、副黏病毒等疫苗防疫,使雏鹅有足够的母体抗源保护。接雏前要了解该场的孵化率和出雏时间,一般以30~31天正常出雏为好,若孵化率低或出雏时间过早、过晚,则鹅雏的质量差。健康强雏精神饱满、眼睛有神、活泼、反应灵敏、叫声洪亮;羽毛整洁,符合品种特点;体格匀称,大小适中,无残疾;两腿结实,手握挣扎有力,腹部柔软而有弹性;脐部吸收良好,肛门洁净无粪迹等。剔除弱雏鹅,弱雏鹅羽毛粘有蛋壳或蛋清等污迹,不能站立、腿部干瘪、精神痴呆无神、叫声嘶哑或发出尖叫,歪嘴、瞎眼、腿瘸等畸形,肛门粘有粪便,脐部水肿或有血迹、钉脐等,腹部触之水样无弹性或有硬块,体格大小参差不齐。

(4)初生雏的运输运输鹅雏的关键是温度和密度,运输过程中温度应保持25~30℃,雏鹅胎毛干后能站立行走时才可装箱起运。汽车运输,车厢底板、垫草要严格消毒,每行雏箱之间、雏箱与车厢之间要留有空隙,最好用木条(玉米秸、竹竿)隔开,以便通气。雏箱或包装盒四周要留有通气孔。天热时在早晚凉爽时运输;天冷时在中午温度高时运输。箱(盒)内雏鹅密度要适中,每箱最多装60只。运输途中,冬季防寒、保温,夏季防暑、通风,途中不能停留。运输雏鹅用具上要有覆盖物或防雨用具等。途中要勤检查,用手赶动,防止集堆挤压。行车要稳,转弯、刹车不要过急,下坡要减速,以免雏鹅堆压死亡。若距离太远,运输时间超过24小时,宜采用嘌蛋方法运输,即运输孵化到28~29天雏鹅开始啄壳的种蛋。

(5)育雏条件温度直接影响育雏成活率和健康水平,是育雏的首要条件。平面(火炕、地上水平烟道、网上)育雏,进雏1~2天为30~29℃,以后每周下降2~2.5℃,直至脱温。温度是指炕面上方8~10厘米处的适合温度,切忌将温度计吊得过高或平放在垫草上。但掌握温度要灵活,只要雏鹅不远离热源或集堆于热源附近,而是“满天星”式地分布在火炕或网上,食欲旺盛,休息时很舒适,说明温度恰到好处。力求温度平稳,严防忽高忽低,更不能过高过低。相对湿度控制在60%~65%,经常更换潮湿、板结的垫草。为了方便和节省垫草,可用稻草编织几个草帘,用后晒干消毒,循环使用。15日龄以前的雏鹅切忌直接接触地面,否则潮湿受凉,易引起感冒、下痢、腿脚麻木等。要注意通风换气,不能有“贼风”直接吹及雏鹅,更不应在雏鹅睡觉时突然打开门窗,否则易导致感冒。雏鹅采取弱光照明,只要能看到吃食饮水便可以。3日龄内可不定时关灯1~2小时,使其熟悉黑暗环境,以免以后突然停电时发生惊恐、集堆、挤压。饲养密度要适宜。育雏适宜温度、湿度、密度如表6。

表6 鹅育雏期适宜温度、湿度、密度

img11

(6)雏鹅的饲养

①饮水与预防性投药小鹅出壳12~24小时便可饮水,前3天最好饮温开水,每天不能少于6次。雏鹅体内有一个没有利用的蛋黄,出壳后可以维持生命90小时,但其消化、吸收功能的发挥必须有水的参与。雏鹅1日龄,特别经长途运输的雏鹅要饮5%~8%糖水,以补充体液和增加能量。若发现腿脚干瘪出现脱水现象,立刻饮0.9%食盐水或用其浸泡细菜叶末喂给。饮水要及时,防止缺水后暴饮引起“水中毒”。最好备足清水,随时、任意饮用。2日龄,饮0.02%高锰酸钾水,以消毒肠胃与补充锰元素。3日龄,饮0.1%穿心莲或黄连水,以健胃杀菌。4~7日龄,投喂0.02%土霉素或0.01%氟哌酸、强力霉素、敌菌净等(任选1种),1天2次,连用2~3天,立足于防病。

②开食饮水后1小时就可开食。早开食可以促进排出胎粪,刺激食欲。开食可用碎米、小米经水浸泡2小时左右,喂前沥干水分,或煮半生半熟米饭,不黏不烂,或蒸六七分熟玉米面窝头,喂前搓碎。开食时将精料撒在草席或棕色塑料布上,任雏鹅啄食,然后再喂切碎的青饲料。这样可保证雏鹅吃到足够的精料,防止因贪食青饲料引起拉稀,或因精料不足影响长势。第一天开食1个小时左右健康雏鹅基本都能吃饱,将打蔫、溜边、未采食的弱雏挑出,单独饲养。这些弱雏要饮用4%百病消水,或用其滴鼻,每只鹅滴2滴,每天2次,再将育雏温度提高1~2℃,能达到使其采食的目的。每天至少喂6~8次(夜间喂2~3次)。喂食的方法是,先饮后喂,定时定量,少给勤添,防止暴食。每次喂八分饱,有利消化和保持旺盛食欲。3日龄后开始喂沙砾,添加量为饲料量的1%左右,每周喂1次,敞开吃,可以帮助消化饲料。不要将沙砾掺到日粮里强行喂给,沙砾大小1~1.5毫米,以吃进为度。放牧时,雏鹅自行觅食,可不喂沙砾。4~10日龄,雏鹅体内的蛋黄已被全部吸收,体内水分减少,鹅体比出壳时稍小,羽毛紧贴,俗称“收身”。这个阶段消化能力增强与采食量增加,以后随雏鹅日龄的增加,可逐渐加大青饲料喂量(详见表7)。尽量利用本地所产饲料,力求多样化,保证各种营养完全、平衡,使鹅的生长潜力充分发挥出来。青饲料以种草养鹅最为经济,可以降低养鹅成本。雏鹅饲料(混合精料)配方如表8所示。

表7 雏鹅精料与青饲料搭配比例与饲喂次数

img12

表8 雏鹅精料配方示例 单位:%

img13

③放牧雏鹅从11~17日龄后便可开始放牧。经过日浴、风浴锻炼,可增强雏鹅对外界环境条件的适应能力,增强抗逆性,促进新陈代谢,增强体质,有利于骨骼、肌肉和内脏的生长发育。开始放牧需选择风和日暖的晴朗天气,在干燥平坦、无积水、背风向阳、有水源、嫩草多、环境干净的地方放牧。开始就近放牧,逐渐远走,放牧时间逐渐延长。随时听天气预报,注意天气变化。放牧前清点鹅数,喂少量饲料后将鹅缓慢赶到附近草地上,令其熟悉采食青草,约半小时再将其赶到浅水池塘中,任其自由下水几分钟,再赶到岸上,让其梳理绒毛,待毛干后再赶回育雏室。雏鹅放牧应“迟放早收”,上午露水干后放牧,免得露水浸湿腹部导致拉稀;下午收牧尽量早些。20日龄后,雏鹅开始长出大毛管,可全天放牧,只需夜晚补喂1次。争取上午吃2个饱,下午吃3个饱。所谓饱,即鹅的嗉囊发鼓发胀到喉部下方,作为吃饱的标志。吃饱后赶下水活动一段时间后再赶上岸卧地休息,到大部分鹅躁动时,再继续放牧。即下水30分钟,上岸休息30~60分钟,再继续放牧,周而复始,反复循环。收牧时清点鹅数,慢慢赶回育雏室,禁止大声吆喝和紧追猛赶,防止惊鹅和跑场。早春夜风来得早,防止雏鹅受夜风着凉;夏季或秋季露水降得早,避免雏鹅绒毛浸湿,雏鹅阶段绝不能顶着露水放牧。严禁去有积水的洼地或泥浆地里放牧。收牧时发现个别雏鹅绒毛未干,要先用干抹布将湿绒毛擦干,再将雏鹅放在干燥的草木灰上面,把水吸干,绝不能用火烘干。

2.中鹅的饲养管理

中鹅是指1月龄至选种或转入育肥时为止的鹅。对中小型品种鹅而言,就是指30日龄以上至70日龄的鹅;大型品种鹅(狮头鹅)则是指30日龄至90日龄的鹅。选入种用的中鹅称为后备鹅,不能种用的转入育肥群,经短期育肥供食用,即所谓肉用仔鹅。中鹅又称青年鹅或育成鹅,是骨骼、肌肉、羽毛生长最快阶段,所需营养要丰富完善。主要采取放牧、放牧与舍饲相结合、舍饲饲养三种方式。

(1)中鹅的饲养鹅是草食性水禽,放牧是当前最基本方式。俗话说“鹅要壮,需勤放,鹅要好,放青草;养鹅无巧,清水青草”,充分说明放牧对养鹅的重要性。

①牧地选择和鹅群规格首先选择水草丰美的草场,或草滩、河滩、湖畔、收割后的麦地、稻田等地放牧。牧地附近应有河流、湖泊、池塘,供鹅饮水、游泳和洗浴。牧地附近要有树林或其他天然屏障,若无树林,应在地势高燥处搭简易凉棚,供鹅遮阴和休息。放牧时应组织好鹅群,确定好放牧路线。鹅群大小以250~300只一群为宜,由2人管理放牧;若草场面积大,草质好,水源充足,鹅的数量可扩大到500~1000只,需2~3人管理。不同品种、不同年龄的鹅应分开管理,否则易出现大欺小、强欺弱,影响个体发育与鹅群整齐度。一般300只规模的鹅群需自然草场70~100亩或人工草场30~50亩。有条件的尽量实行分区轮牧,放牧间隔15天以上,防止过牧现象,否则将招致草场沙化、退化。

放牧时间长短视鹅日龄大小而定。刚进入中鹅阶段,即1个月龄左右,当鹅尾尖、身体两侧长出毛管,腹部羽毛长满、充盈时,改雏鹅阶段的迟放牧为早放牧,尽早让鹅吃上露水草,农谚有“鹅吃露水草,好比草上加麸料”的说法。除雨天外可整天放牧。40日龄后鹅的全身羽毛较丰满,适应性强,可尽量延长放牧时间,做到“早出牧,晚收牧”。把青草丰茂的地方留给早晚采食高峰时放牧。“养鹅不怕精料少,关键在于放得巧”。鹅的采食习性是先吃一顿草后,就地找水喝,喝完水后休息一阵,然后再采食青草。放牧时要根据鹅“采食—休息—采食”周而复始的特点,让鹅吃饱喝足长大个。出牧与收牧要清点鹅数,多用牧鹅杆配合,每3只一数,快而准。

②补料与观察采食状态若放牧期间能吃饱喝足可不补料,若肩、腿、背、腹正在脱毛,长出新羽时,应该给予补料。补料量应看草的生长状态与鹅的膘情体况而定,以充分满足鹅的营养需求为前提,补饲时间一般安排在中午或傍晚。白天补料可在牧地进行,以减少途中往返疲劳,防吃肥走瘦现象发生。补料应以糠麸、糟渣饲料为主,与少量油饼类饲料等混合。同时应补矿物质饲料:骨粉或磷酸氢钙1.5%、贝壳粉2%,食盐0.35%,以促进骨骼生长发育。中鹅每昼夜饲喂次数可根据品种类型、日龄大小与生长发育状态灵活掌握。一般来说,30~50日龄时,每昼夜喂5~6次,50~80日龄喂4~5次,其间夜间喂2次。每次补料量,小型鹅每天每只补100~150克,中、大型鹅补150~250克。喂饲时认真观察采食情况。凡健康、食欲旺盛的鹅表现动作敏捷抢着吃,不择食,一边采食一边摆脖子往下咽,食管迅速增粗,并往右移,嘴呷不停地往下点;凡食欲不振者,采食时抬头,东张西望,嘴呷含着料不下咽,头不停地甩动,或动作迟钝,呆立不动,此状况出现可能是有病,要抓出隔离饲养。

(2)中鹅的管理

①鹅群训练调教要本着“人鹅亲和,循序渐进,逐渐巩固,丰富调教内容”的原则进行鹅群调教。首先,训练合群,将小群鹅并在一起喂养,令其相互认识,相互亲近,彼此熟悉,不啄斗,几天后继续扩大群体,加强合群性。在此基础上让鹅适应环境、放牧,不忌各种声音,习惯颜色变化,防止惊场、炸群。同时注意培育和调教“头鹅”,即领头鹅,使其引导、爱护、控制鹅群。放牧鹅的队形为狭长方形,出牧与收牧时驱赶速度要慢,防止践踏致伤。另外,注意放牧速度的训练,要做到空腹快,饱腹慢,草少快,草多慢。

②做好游泳、饮水与洗浴鹅是水禽,游泳和洗浴不可缺少。游泳增加运动量,提高羽毛的防水、防湿能力,防止发生皮肤病和生虱。要选水质清洁的河流、湖泊游泳、洗浴,严禁在水质腐败、发臭的池塘里游泳,否则鹅易患肠炎和皮肤病。收牧后进舍前应让鹅在水里洗掉身上污泥,舍外休息、喂料,待毛干后再赶到舍内。鹅舍必须保持清洁、干燥,空气新鲜,舍温保持18~25℃,周围环境安静。

③搞好防疫卫生鹅群放牧前必须注射小鹅瘟、副黏病毒病、鸭瘟、禽流感、禽霍乱疫苗。定期驱除体内外寄生虫,不要在打过农药的草地、果园、农田附近放牧,凡打过农药的地块必须经过15天后才能放牧,饲养用具要定期消毒、灭鼠,防止鼠害、兽害。

(3)中鹅的育肥一般55日龄后进入育肥期,育肥15~20天,育肥前要驱除体内外寄生虫。圈(棚)育肥,多用竹条或高粱秸拦(结)成若干小栏,栏高60厘米左右,每栏10平方米为宜,每平方米养4只。高粱秸间距3~4厘米,小栏外设水槽、料槽,鹅伸出头饮水吃料。日粮配比:玉米65%、豆饼15%、青草饲料19%、食盐1%。

3.后备种鹅的饲养管理

后备种鹅是指从70~80日龄起到母鹅开始产蛋或公鹅开始配种之前的鹅。刚从中鹅选留转群的后备种鹅,正处在生长发育期与换羽期,既需丰富的营养,又要防止过肥和性成熟过早,因此,其饲养管理要点有独特之处,其核心是围绕后备种鹅的限制饲养进行。

(1)后备种鹅的限制饲养限制饲养的目的在于控制体重,防止过肥、早熟,力求达到适时性成熟,具有明显的繁殖(产蛋)体况。体重达到成年鹅体重的70%左右,具有成年鹅固有的外形,大型鹅体重5~6千克,中型鹅体重3~4千克,小型鹅体重2.5千克左右。锻炼种鹅有强健的体质和较强的适应性,增强抗寒、抗雨、耐热能力,耐粗饲,很好地利用青粗饲料,节省精料,降低成本,达到多活、快长、多产蛋、经济效益高的目的。根据后备种鹅的生理特点,一般分为生长阶段、限制(控料)阶段、恢复饲养三个阶段,每个阶段各具特点,要采取相应的饲养管理措施。

①生长阶段,70~120日龄。此阶段的后备种鹅仍处于较快的生长发育时期,而且还需要经过第二次换羽,仍需提供较多的营养物质,不宜过早进行限制饲养,应结合放牧场饲草状况,逐步减少补料次数和降低补料营养水平,使后备种鹅机体得到充分锻炼,提高耐粗饲与抗逆性,为顺利进行限制饲养打下良好基础。若采取舍饲,喂全价饲料,日粮营养水平为:代谢能10.5~11.0兆焦/千克,粗蛋白14%~15%。

②限制饲养阶段,一般从120日龄起至开产前50~60天结束。后备种鹅经第二次换羽后,生长发育尚未结束,个体间生长发育有一定差异,开产日龄也参差不齐,管理十分不便。过早开产的蛋小,受精率低,降低种蛋利用价值。因此要对种鹅采取限制饲养,适当提高开产日龄,使种鹅整齐一致地进入产蛋期。最好公母鹅分开饲养管理,公鹅既可早补料,又可防止早熟个体滥交乱配。以放牧为主的鹅群,必须强化放牧,延长放牧时间,若草多草好或茬田遗谷较多,鹅吃得饱,可停止补饲。采取放牧和舍饲相结合的饲养方式,可将每天喂料由3次改为2次。母鹅的平均给料量比生长阶段减少50%~60%。饲料中增加糠麸、糟渣类饲料的比重,以锻炼鹅的消耗能力,扩大食道容量。限制饲养(阶段)无论喂饲次数多少,补饲时间应安排在放牧前2小时左右,以免放牧前饱食而影响采食青草,也不要安排在放牧后就补料,防止鹅急于回舍采食补料影响在牧地吃青草。若采取舍饲限制饲养,日粮营养水平为:代谢能10.0~10.5兆焦/千克,蛋白质12%~14%。

③恢复饲养阶段,经限制饲养的种鹅,应在开产前60天左右进入恢复饲养阶段。该阶段种鹅的体质较弱,应逐渐提高补饲日粮的营养水平,加料催蛋。增加喂料量与喂饲次数。日粮营养水平为:代谢能为11.0~11.5兆焦/千克,蛋白质15%~17%。舍饲的要力求做到饲料多样化,营养全价、平衡,充分满足种鹅对蛋白质、矿物质、维生素营养的需要。经20天左右的恢复饲养,种鹅体质、体重恢复到限制饲养开始的水平,促进生殖器官进一步发育完善,直达到体成熟,为多产优质种蛋打好基础。种鹅开始陆续换羽,为缩短换羽时间和换羽整齐一致,节约饲料,可在体重恢复后进行人工强制换羽,即人为地拔掉主翼羽与副翼羽。拔羽后应加强饲养管理,适当增加喂料量。后备公鹅的精料补饲应比母鹅提前2周左右,促进提早长出新羽,羽毛丰满,体质强壮,精力充沛,为配种打好基础。通过开产前人工强制换羽,可使后备种鹅同步进入产蛋期,既管理方便,又可多产优质种蛋。

(2)后备种鹅的管理

①光照,光照有很大的伸缩性,利用自然光照与纬度结合起来,除密闭式鹅舍外,没有通用模式。只有光照原则,即生长期不能增加光照时间与光照强度;产蛋期不能减少光照时间与光照强度。开放鹅舍以6月21—22日(夏至)为界,夏至以后育雏,日照时间逐渐缩短,育雏期可采用自然光照。12月22日(冬至)到来年6月22日期间育雏,白天日照时间逐渐延长,查出此批鹅开产前6周的光照时间,将该时间作为光照的标准,自然光照不足时用人工光照(早晚)补充。种鹅开产前6周开始逐渐增加光照刺激,达到多产蛋的目的,每周增加光照20~30分钟,直至达到16~17小时为止。

②随时观察鹅群动态,发现病鹅、弱鹅、伤残鹅,立即挑出,隔离饲养或淘汰,待康复后再合群放牧。

③防止饲草农药中毒,凡喷过农药地块绝不能放牧,必须经过半个月或大雨冲洗后才能放牧。不要喂高粱幼苗或在割完高粱后有再生二茬苗的地里放牧,否则极易引起氢氰酸中毒死亡;也不要到蓖麻地里放牧,那里的草含毒性很大(蓖麻素),鹅吃后会很快中毒死亡。

④注意防暑,后备鹅育成期5—8月气温高,放牧应早出晚归,趁早、晚天凉时放牧,避开烈日酷暑,午间将鹅赶到树阴或凉棚下休息。

⑤防疫卫生,除按中鹅防疫卫生要求外,在产蛋前1个月要注射小鹅瘟疫苗,注射半个月后所产的蛋都含有母源抗体,孵出的雏鹅已获得了被动免疫力,以免引起小鹅瘟。

4.种鹅的饲养管理

(1)种鹅的选择最后一次选择,应在鹅150~180日龄,羽毛已长齐,密实有光泽,第二性征明显,有利于第三次选种和定群。应选择品种特征明显,生长发育良好,体质结实,体型结构好的留种。入选种鹅每群120~150只,公母比例为1∶5~1∶6。

(2)产蛋期母鹅的饲养

①产蛋期母鹅的饲养以舍饲为主,放牧为辅。小型鹅种一般在150~160日龄开产,也有180~240日龄开产的;中、大型鹅种180~270日龄开产。鹅产蛋期(含就巢)7~8个月,休产期4~5个月。南方饲养的种鹅,每只年产蛋30~40个,高者达50~80个;北方饲养的种鹅,一般每只母鹅年产蛋70~80个,高者达100个。

②产蛋母鹅的营养需要与配合饲料建议产蛋母鹅日粮营养水平为:代谢能10.88~12.13兆焦/千克、粗蛋白质15%~17%、粗纤维6%~8%、赖氨酸0.8%、蛋氨酸0.35%、胱氨酸0.27%、钙2.25%、磷0.65%、食盐0.5%;配合饲料:玉米63.5%、豆粕15%、芝麻饼7.0%、麦麸5.0%、菜子饼1.3%、石粉4.60%、磷酸氢钙1.7%、食盐0.4%、鸡预混料1.5%。充分满足维生素A、维生素D、维生素E、维生素B1、维生素B2、尼克酸、泛酸、维生素B12的需要,对提高产蛋率、受精率、孵化率有明显效果。

③饲养方法要求饲料多样化,每天晚上多加精料。小型鹅每天每只喂混合精料150~200克,大型鹅200~250克。青粗饲料一般不限量,按照先青后精的原则饲喂。夜间产蛋鹅体能消耗较大,第1次早晨5—7点开始先喂精料,然后喂青饲料,其余时间先青后精;第2次喂饲时间为10—11点;第3次为下午5—6点。要想鹅多产优质种蛋,高峰起点高,持续时间长,必须高度重视这一阶段饲养管理,以最好的饲料获得最好产品,创造最佳效益。需牢记,鹅只有达到各阶段目标体重,具有健康结实体质与高产体况,才能多产优质种蛋,所以要加喂1~2次夜食或任鹅自由采食。在产蛋后期,不要突然改变饲养管理程序和降低营养水平,否则易造成产蛋停止而开始换羽。

④产蛋鹅的放牧一般在产蛋基本结束后进行,即上午7—8点出牧,11点左右收牧,下午3—4点出牧,晚7—8点收牧,力争每天让鹅采食4~5个饱。放牧要防止烈日曝晒、中暑,也要防止雷雨袭击。放牧与放水要很好结合,选择清洁塘或流动水面,水深应在1米左右。因为鹅有个习惯,每吃一个饱后,会自动停止采食,就需放水、饮水、游泳和休息。公母鹅喜欢在水上交配,一般早上7—9点公鹅性欲旺盛,优秀的公鹅在这段时间能交配6~9次;下午5—6点,也是公母鹅配种的好时间,1只公鹅可完成交配2~4次。

(3)产蛋鹅的管理

①温度与光照鹅舍应冬暖夏凉,清洁干燥,及时清除潮湿板结的垫草。母鹅产蛋适宜温度是8~25℃,公鹅产优质精液的适宜温度是10~25℃。采用自然光照加上人工光照每天应不少于15小时,通常16~17小时光照,一直维持到产蛋结束。光照强度每平方米2~3瓦。灯泡度数宜小不宜大,数量宜多不宜少,应交错安装,光照均匀。灯泡应保持干净无灰尘。

②饲养密度与通风换气舍饲(圈养)每平方米1.3~1.6只,放牧条件下每平方米2只左右,冬季天冷可酌情增加饲养密度。保持鹅舍空气新鲜,必须搞好通风换气。通风时应防止过堂风吹及鹅体否则易引起感冒。

③训练母鹅在产蛋箱(窝内)产蛋在母鹅临产蛋前半个月左右,在舍内周围,按2~3只母鹅安置1个产蛋箱。其规格是长60厘米、宽40厘米、高50厘米、门槛高8厘米,铺上垫草。母鹅有择窝产蛋习惯,第1次在哪个窝产蛋,以后保持不变。一经发现母鹅不爱活动,东张西望,不断鸣叫,表现出产蛋行为,就应把母鹅捉入产蛋箱内产蛋,挡好门(盖上)窝,几经训练以后就会主动去产蛋箱产蛋。母鹅产蛋多集中在后半夜至次日早8点左右,因此从凌晨2点以后每隔1~2小时收集种蛋1次,防止弄脏、冻裂。

(4)休产期的饲养管理母鹅停止产蛋,受精率下降,羽毛枯萎,进入休产期。此时可进行人工强制换羽。方法是人工拔除主翼羽、副主翼羽和主尾羽。处于休产期的母鹅容易拔下,若拔羽困难或羽根带血,可停喂几天饲料,每天只饮水,直至鹅体消瘦,主翼羽容易拔下为止,公鹅应比母鹅早20天拔羽。拔羽后在运动场内喂料、饮水、休息。5天内禁止下水,防止毛孔感染发炎。减少精料喂量,每只每天精料减少100~150克。每天喂1次配合日粮,以放牧或投喂牧草为主。选择和淘汰种鹅,补足后备鹅。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