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百科知识 常见真菌病害

常见真菌病害

时间:2023-11-19 百科知识 版权反馈
【摘要】:苗床期常见病害,我国各烟区均有发生,一般不会造成大的损失。一般温度低于24℃,苗床排水不良或降雨过多,有利于病害的发生。前作为菜地或过量施用鸡粪及其他有机肥料的苗床,病害发生严重。一般喷3次可预防病害。烟草立枯病的发生受环境条件影响较大。pH值对病害发生的关系不大。在烟株团棵期、旺长期和平顶期叶面喷施磷酸二氢钾可明显减轻赤星病危害。烟草黑胫病在苗床和大田均可发生,主要危害大田烟草。

(一)常见真菌病害

1.烟草猝倒病

苗床期常见病害,我国各烟区均有发生,一般不会造成大的损失。但在低温多雨年份,如果苗床管理不善,会使整个苗床烟苗死亡,造成育苗失败。幼苗感病后,植株很快倒折,俗称“倒苗”。

(1)症状。发病初期幼苗茎基部呈水渍状腐烂,黄褐色或暗褐色,后期像开水烫过,随病斑扩展,茎基部缢缩、变细、软腐,呈线状。地上部因缺乏支撑能力而使烟茎逐渐倒折。故称猝倒病。染病幼苗常成片死亡,呈“补丁状”,在病苗四周的床土上,可见一层白色絮状物。

移栽大田后或大田感病的烟株,如环境条件不利于烟草生长,该病发展很快,在田间可迅速蔓延,直至病株死亡。受害烟株的茎基部病斑下陷,呈深褐色或黑色。

(2)发病规律。烟草猝倒病菌为土壤习居菌,腐生性很强,可在病株残体上或有机质中腐生。主要以卵孢子和厚垣孢子在土壤及病株残体上越冬。越冬后的病菌,在适宜条件下形成芽管及游动孢子,借雨水或灌溉水传播。带菌的肥料及农具亦能传播。越冬后的厚垣孢子或卵孢子萌发,侵入寄主后,在皮层的薄壁组织细胞内或细胞间蔓延,并在病部表面产生孢子囊及游动孢子,借雨水及灌溉水传播,进行再次浸染。

烟草整个生育期均可发病,主要在三叶期以前发生重。烟株在长出3片真叶之前易感病;3片真叶之后进入抗病阶段。该病可发生于适合烟草生长的任何温度条件下。温度在26~30℃时,烟苗生长迅速,病害较轻。一般温度低于24℃,苗床排水不良或降雨过多,有利于病害的发生。前作为菜地或过量施用鸡粪及其他有机肥料的苗床,病害发生严重。苗床土壤pH值在5.0以下时,烟苗很少发病;而pH值在5.2~8.5时,则发病严重。

(3)防治方法。

①苗床地选择。选择地势较高、排灌方便、土质肥沃、疏松的无病沙壤土作苗床,并采用塑料薄膜覆盖育苗。

②整地。苗床地要求平整,苗床期尽量不浇水。施用充分腐熟的肥料。

③苗床消毒。用斯美地土壤消毒剂进行消毒。

④种子消毒。加工包衣种子时,必须做好加工前的种子消毒工作。如采用裸种播种,也要做好种子的消毒。可用1%~2%硫酸铜或2%福尔马林溶液浸种消毒10分钟,然后用清水洗净,晾干催芽后播种。

⑤加强苗床管理。苗床缺水时,要小水勤浇,以晴天上午8—9时为宜,待叶片水滴干后将薄膜盖严。苗床通风时,先将两头薄膜揭开,然后再揭中间,逐步进行,防止陡然揭膜。发现病苗及时拔掉,带出田外,烧毁深埋。

⑥药剂防治。烟苗三叶期后,可喷施1∶1∶150~180波尔多液进行保护,每7~10天喷1次。一般喷3次可预防病害。发病后可用75%百菌清1000倍液或25%甲霜灵可湿性粉剂500~800倍液均匀喷雾或泼浇一次。也可用40%乙磷铝可湿性粉剂250~300倍液泼浇,每平方米用药液3~5公斤。苗床发现病苗要立即挖除,并在病区及周围喷洒0.4%铜铵合剂,防止蔓延。

2.烟草立枯病

烟草立枯病为世界性病害。我国各产烟区均有发生,除部分苗床发生较重外,一般发生较轻。

(1)症状。立枯病主要在苗床中后期发生。危害部位为茎基部,首先在病部表面形成褐色斑点,后扩大成暗褐色椭圆形病斑,茎部显著凹陷收缩、变细,严重时茎部干枯收缩,幼苗死亡。在潮湿条件下,病部常有不明显的淡褐色蛛网状霉层,并有灰色或淡褐色菌核,形状不规则。与猝倒病不同的是,立枯病在三叶期以后发生,幼苗死亡后不倒折,也不腐烂。

(2)发病规律。病菌可在病残组织中长期存活,也能产生菌核在土壤中越冬。越冬的菌核和菌丝在苗床引起初浸染和再浸染,烟苗受害后,也可随移栽带入大田,带菌的土壤也是大田的初浸染源。病菌通过雨水,流水、带菌肥料,农具等传播蔓延。病株死后,病菌可以长期在土壤中过腐生生活。

烟草立枯病的发生受环境条件影响较大。土壤低温干燥,有利于该病的发生。当苗床温度低于20℃,尤其是在18℃以上发生最多。而苗床温度在20℃以上时,则发病较少或很少发生。土壤湿度较高时,不利于该病的发生,反而中等湿度甚至更低的土壤湿度有利于发生。pH值对病害发生的关系不大。

(3)防治方法。

①栽培措施。参照烟草猝倒病的防治方法。

②药剂防治。用70%甲基托布津可湿性粉剂1000倍液喷雾,防治效果较好。发病初期也可喷施40%百菌清可湿性粉剂500倍液或70%代森锰锌可湿性粉剂500倍液进行防治。

3.烟草赤星病

赤星病是世界各地烟草生产中的重要病害之一。近年来已成为我国危害最严重的烟草叶部病害之一。

(1)症状。赤星病是烟草生长中后期发生的叶斑病害。最初在叶片上形成黄褐色圆形小斑,以后变成褐色,边缘明显,易破碎,具有明显的同心轮纹,外围有淡黄色晕圈,病斑直径可达1~2.5厘米。天气潮湿时,病斑中央会出现黑色霉状物;天气干旱时,有的病斑发生破裂。发生严重时,许多病斑相互连接合并,叶片枯焦脱落,有时在叶脉和茎秆上形成深褐色梭形小斑。

(2)发病规律。病斑一般在下部叶片开始出现,后逐渐向上发展,高温阴雨多露利于赤星病发生。病菌以菌丝在病株残体上越冬,靠风、雨、气流进行传播,施用掺杂病残体的粪肥也可以传病。

(3)防治方法。

①种植抗病或耐病品种。目前全国推广的品种中,中烟90、中烟86、CF80及K346等较为抗病。

②适时早栽,培育壮苗。

③适当稀植,控制氮肥用量,增施磷钾肥。在烟株团棵期、旺长期和平顶期叶面喷施磷酸二氢钾可明显减轻赤星病危害。

④适时采收。

⑤药剂防治。40%菌核净500倍和10%宝丽安1000倍液每7~10天施1次,一般2~3次,在发病初期喷施,防治效果可达70%以上,其他类型的农药如兴农660B等也有较好的防效。为防止抗药性产生,可与其他杀菌剂交替使用,如50%速克灵、50%扑海因、75%百菌清等。

4.烟草黑胫病

烟草黑胫病是烟草上的重要病害,已经遍布世界各产烟国,在我国多数烟区都有中度到重度发生。

(1)症状。烟草黑胫病在苗床和大田均可发生,主要危害大田烟草。苗期首先在茎基部或底叶发生黑斑,以后向上发展,湿度高时黑斑快速沿茎扩展,造成全株腐烂,其上布满白色霉状物。成株期主要浸染茎基部和根部,受浸部位变黑。纵剖病株茎部,髓部变成黑褐色,干缩呈碟片状,碟片间生有白色菌丝。病株叶片自下而上依次变黄、萎蔫,最后整株死亡。多雨潮湿时,底部叶片常发生圆形大块病斑,病斑无明显边缘,有水渍状浓淡相间的轮纹,病斑可很快扩展到茎部,引起“烂腰”。

(2)发病规律。病菌主要以菌丝或厚垣孢子随病残体在土壤或未腐熟的粪肥中越冬。病菌可在土壤中的病株残体上存活3年左右。主要通过地面流水及雨水迸溅传播。高温高湿有利于黑胫病的发生。

(3)防治方法。

①种植抗病品种。K326、K346、K394、NC82、NC89、G140、G28、G80、中烟90等品种较抗黑胫病。

②实行轮作。因黑胫病初浸染主要来源为带病土壤,轮作是很有效的防病措施。轮作作物以禾本科或甘薯较好。

③适时早栽。适时早育苗早移苗,可使感病期避开雨季,减轻危害。

④起垄栽植。防止田间过水、积水,减少病菌浸染机会。及时清除病叶及病株。

⑤药剂防治。25%甲霜灵500倍液在发病初期灌根1~2次。甲霜灵系列的其他药剂及杀毒矾、乙磷铝等也有较好的防治效果。

5.烟草炭疽病

全国各烟区均有发生,烟草各生育期叶、茎、蒴果均可受害,但以苗期受害最重,严重的可使烟苗枯死。

(1)症状。主要危害叶片,幼茎、叶柄也可发病。感病初期,叶片出现水浸状小斑点,病斑圆形,周围隆起,中央凹陷,边缘红褐色。天气潮湿时病斑上有同心轮纹。

(2)发病规律。病菌随病残体或带菌粪肥越冬,种子也可以带菌;可经风、雨传播。苗床留苗过密、湿度过大、排水不良、温度在25~30℃之间易发病。

(3)防治方法。

①苗床土壤消毒。方法参见“四、高产优质栽培技术”。

②整地。苗床地要求平整,苗床期尽量不浇水。施用充分腐熟的肥料。

③药剂防治。发病期喷72.2%普力克与50%福美双,连续2~3次,7~10天喷1次。

6.烟草根黑腐病

我国多个省区均有分布。根据近几年的调查,根黑腐病有加重趋势。

(1)症状。主要发生在烟草幼苗或成株的根系,使根呈特异的黑色。幼苗阶段病菌主要从土表部位侵入,病斑环绕茎部,造成烟苗倒伏,病斑沿茎部向子叶扩展,引起腐烂,摧毁整株烟苗。较大烟苗受浸染后烟株生长缓慢、矮化。拔出后可看到特异的黑色腐烂根段,一般小根尖端腐烂,大根表面呈粗糙的黑色凹陷病斑,根系常常支离残缺。在根的病部以上可见新形成的白色不定根。如遇冷湿天气,病株停止生长,而当天气转暖时,许多病株可以长出新根,恢复正常生长。

(2)发生规律。根黑腐病菌在田间常常只浸染部分烟株,很少损害整片烟田。病株生长不整齐,有的矮化,有的生长高度正常。白天炎热时叶片萎蔫,夜间恢复正常。变黄矮化的植株极易早花,严重降低烟叶的产量和质量。根黑腐病菌可在土壤中长期存活,通过流水、病土及农事操作传播。土壤湿度高、温度低时发病严重。最适发病温度17~23℃。pH值小于5.6的酸性土质很少发病。

(3)防治方法。

①种植抗病品种。NC82、NC89、G80、G140、中烟14等品种较抗根黑腐病。

②苗床土壤消毒。用斯美地土壤消毒剂进行消毒。

③实行轮作,以减少菌源量。

④合理施肥。不要施用未腐熟的有机肥,土壤碱性高时不要施用石灰。栽烟后避免过多浇水使土温降低。

⑤药剂防治。50%甲基托布津500~800倍液灌根或苗床喷雾,效果较好。

7.烟草靶斑病

烟草靶斑病是辽宁省烟区2005年发现的一种国内烟草新病害,为害严重,近两年有加重趋势。

(1)症状。烟草靶斑病在苗期至大田期均可发生,可危害叶片、茎部。在烟苗上初为水渍状小斑点,暗绿色,后变成白色近乎透明的斑点,可扩大到2~3厘米。透光看时,病部呈网状。大田期主要侵害下部叶片,初为小圆形水渍斑点,随后迅速扩展成浅绿色不规则病斑。病斑内部几乎透明,常伴有同心环,并有晕圈。病斑坏死部分易碎形成穿孔,似子弹射击后留在靶子上的孔洞,故称靶斑病。叶片下表面的病斑边缘常存在该菌的菌丝体。

(2)发病规律。烟草靶斑病病原菌主要以菌丝体和菌核的形式在病株残体和土壤中越冬。以空气传播,通过气孔、伤口和直接穿透植株表皮浸染。在大田中,当叶片遮住地面时,就能在地表形成相对的高湿和适当的温度,有利于病菌生长,浸染下部叶片,并在病斑处产生大量菌丝和担子,进而完成反复再浸染。

(3)防治方法。

①农业防治。苗床土壤和育苗器具要彻底消毒,注意田间卫生,及时清除病株残体。并做到合理密植。

②化学防治。用麦锈灵浸淋烟苗,三唑醇在移栽前喷苗。大田用药,氨基甲酸酯、异菌脲、含铜杀菌剂、嘧菌酯和代森锰锌对烟草靶斑病都有很好的防治效果。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