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百科知识 韭菜软化栽培技术

韭菜软化栽培技术

时间:2024-11-19 百科知识 版权反馈
【摘要】:将韭菜进行软化栽培,培育柔软而鲜嫩的韭黄,既可供应淡季市场,又能增加经济收入,是深受消费者欢迎的特种蔬菜。春、夏、秋季软化栽培气温较高,一般露地就能正常生长。每亩大田用育苗地67平方米,选择疏松的沙土地,施足有机肥,整成平畦。为扩大营养面积,在夏季栽培时,株距3厘米、行距20厘米,每穴1苗,栽后随即灌足底水。移栽软化,每亩大田可囤栽25平方米左右,收获3茬,亩产800~1 000千克。

七、韭菜软化栽培技术

将韭菜进行软化栽培,培育柔软而鲜嫩的韭黄,既可供应淡季市场,又能增加经济收入,是深受消费者欢迎的特种蔬菜。栽培方式可分为就地软化和移植软化。

(1)就地软化:利用老根韭菜就地软化,不用每年播种育苗,成本较低,方法简便。春、夏、秋季软化栽培气温较高,一般露地就能正常生长。平均气温下降到10℃以下时,植株营养向茎部运转,韭菜外叶开始发黄,应及时清除田间残枝烂叶,土壤干燥就要适当灌水,并及时覆盖。为防止雨水淋湿覆盖物,可采用细竹竿搭建简易草棚,覆盖一层旧薄膜,以起到增温和防止雨淋的作用。室外温度8℃时,覆盖物内温度可达15~20℃;室外温度在-5℃以下时,覆盖物内温度在5℃左右。栽培时依据这一原理调节产品的上市时间。

(2)移植软化:移植软化需要从露地刨根,进行移植囤栽。每亩大田用育苗地67平方米,选择疏松的沙土地,施足有机肥,整成平畦。为扩大营养面积,在夏季栽培时,株距3厘米、行距20厘米,每穴1苗,栽后随即灌足底水。育苗期间应加强田间管理,及时灌水、施肥,清除杂草,防治病虫害,促进生长。在土壤夜冻日消、植株枯萎之前刨根束捆。刨根时先清除残株烂叶,将根系上黏结的土块敲碎,尽量保证须根完整,严防伤害根状茎。如果根系湿润,则应晾晒半日,使水分稍许蒸发。将根束成直径约10厘米的小捆,然后一捆一捆地移植在栽培床中。栽培方式有地沟栽培、土温室栽培、窑洞栽培、地窖栽培等。

韭菜生长主要依靠根株内贮藏养分的转化,其温度应控制在营养物质转化适宜的温度范围内。一般以18~22℃为宜,最好不超过25℃;夜间温度应高于白天2℃左右,地温应高于气温2℃左右,以利于根系水分的吸收和叶片蒸腾的平衡。囤栽初期畦内较干燥,宜适当多灌水,渗水深度以4厘米为宜。生长盛期每3~5天灌一次小水,水深约3厘米。随着收获次数的增加,灌水量要逐渐减少,但发芽期的灌水量应多于生长期。在每茬收割前,株丛密集生长,应严防湿度过大,空气相对湿度应保持在75%~80%。为提高韭黄品质,增加韭白长度,防止植株倒伏和便于收获,可采取覆土的措施提高根际温度,并降低株间的空气湿度。方法是:经太阳晒过的细沙土或黄沙土过筛后,选晴天上午均匀地撒在畦面上,宜在湿度过大时进行。移栽软化,每亩大田可囤栽25平方米左右,收获3茬,亩产800~1 000千克。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