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百科知识 培养料配制标准

培养料配制标准

时间:2023-11-20 百科知识 版权反馈
【摘要】:原料使用前暴晒有助于防止杂菌污染。当高温、高湿处理,或灭菌和堆制发酵时应掌握好温度和时间,根据食用菌酸碱度的要求,适当调配原料的pH。测定时取广谱试纸一小段插入培养料中,1分钟后取出,对照标准色板比色,从而看出相应的pH。培养料经过高温灭菌后pH也有所下降,因此在调节时,应使pH略高一些。注意事项培养料配制是食用菌生产中至关重要的一个环节。常因培养料配制技术失误,造成基质酸败,杂菌污染,使菌袋成品率不高。

(二)培养料配制标准

1.培养料配制原则

(1)调配营养物质一方面,营养物质选择要适宜,生产中所需营养物质量大,可利用木屑、棉子壳、玉米芯、农作物秸秆、粪草、麸皮、米糠、麦粒、玉米粒、枝条等为培养料的原料;一般木腐生的菌类,多采用阔叶树的木屑、棉子壳、玉米芯或部分农作物秸秆等作为培养料的主料,添加少量的麸皮、米糠、石膏等作为培养基的辅料;草腐生菌(蘑菇、草菇)多采用谷粒、棉子壳、稻草、麦秸等添加部分辅料(石膏、过磷酸钙等)作为生产中培养料。另一方面,营养物质的比例要适当,培养料中各种物质的配比直接影响生产中菌丝的生长发育,应根据不同食用菌种类对生长发育所需的营养要求,配制适合各类食用菌生产中适宜生长的培养料,且培养料中要有适当的碳、氮比例。培养料中碳氮比例合理,产生的子实体蛋白质含量明显提高,其商品性状、口感、风味好;反之,商品性状、口感、风味差。

(2)新鲜无毒无霉原料应不含任何有害物质,松柏、樟、楠等树木含有酚和树脂等物质,应经过适当处理后才能使用。原料新鲜,防止受潮。原料使用前暴晒有助于防止杂菌污染。

(3)调节物理特性原料过粗、过硬(葵花子皮、高粱壳等),粒度过大,营养物质不易被直接分解利用,水分散失快;粒度过小,影响菌丝正常呼吸,最终导致缺氧而停止生长发育。物理特性要求含水量适中,通气性好,既能供应食用菌生长过程中养分运转所需要的水分,又要具有一定松紧度,经常能够提供食用菌生长过程中所需要的氧气,能及时排出过量的二氧化碳,因此,一定要注意培养料物理特性指标的控制。

(4)调节酸碱度不同食用菌需要的pH不同,配制培养料时,应根据原料的理化性状来适当调配原料的pH。一般调节pH多采用石灰、石膏、过磷酸钙等。当高温、高湿处理,或灭菌和堆制发酵时应掌握好温度和时间,根据食用菌酸碱度的要求,适当调配原料的pH。

(5)原料经济实用适合栽培食用菌的原料种类很多,配方也各不一样,但在配制培养料时,必须因地制宜,就近选择质好价廉的棉子壳、木屑、稻草、麸皮等工农业的副产品做原料,以降低生产成本。

2.培养料配制方法步骤

配制培养料时必须操作规范、步骤合理,应按照配方要求,准确称量各种原料,并按先后顺序添加。具体做法与要求如下:

(1)时间选择以晴天或阴天拌料较为理想。雨天不拌料,因湿度太大,人员操作行动不便。夏季晴天配料应选择上午或傍晚进行,中午气温高,培养料加水混合后较易发酵,使培养基发酸。

(2)配制方法

①过筛先把木屑、麸皮等主要原辅料分别用2~3目的竹筛或铁丝筛进行过筛,剔除小木片、小木条及其他块状、有棱角的硬物,以防装料时刺破塑料袋。然后按照配方要求的比例,称取主原料与辅料进行混合。

②混合先将木屑倒入事先清理好的拌料场上,堆成山形。再把麸皮等辅料从木屑堆的尖部倒下,使麸皮等辅料均匀地往下散开,并把石膏粉等均匀地撒在四周,把上述干料先行搅拌均匀,然后把可溶性的添加物,如蔗糖、尿素等溶于水中,再加入干料中进行混合。

③搅拌可采用拌料机或人工拌料,农村常用人工拌料。拌料方法为:先把堆成山形的干料堆从尖端向四周摊开,使其形成凹形,把清水倒入凹塘中,用锄头或铁铲把凹塘逐步向四周扩大,使水分逐渐被干物质吸收。当水分被干物质吸收后,把铺平的料用铁铲重新整成山形料堆,再把料堆挖开,经过反复搅拌3~4次,使水分吸收均匀。然后把拌匀的料用竹筛或铁丝筛进行过筛,打散结团,使料更加均匀。过筛时应边洒水边整堆。

(3)测定搅拌后培养料要进行两个指标的测定。

①水分测定含水率以55%~60%为适。含水量偏低,菌丝生长缓慢纤弱;含水量偏高,料温随之上升,易酸败,引起杂菌污染。如含水量超过65%,菌丝生长受阻碍。

测定方法:可用SYS-1型水分测定仪检测。农村常用感观测定,即用手握紧培养料,指缝间有水痕渗出的感觉,但无水滴下,伸开手指料能成团,落地即散,其含水量一般为55%左右。若料在掌中成团即裂,掷进料堆即散,表明太干。若手握料指缝间水珠成串滴下,掷进料堆不散,表明太湿。经过检测,如果水分不足,应补水调节;若水分过多,可按配方各料比例加料,或把料摊开让水分蒸发至适度即可。

②酸碱度测定不同食用菌培养料pH不同,一般pH5~6.5为宜。测定时取广谱试纸一小段插入培养料中,1分钟后取出,对照标准色板比色,从而看出相应的pH。经过测定,如培养料太酸,可用石灰水溶液进行调节;若呈碱性,应检查培养料中原料和水质是否有问题。通常情况一般不会出现这种现象。培养料经过高温灭菌后pH也有所下降,因此在调节时,应使pH略高一些。

(4)注意事项培养料配制是食用菌生产中至关重要的一个环节。常因培养料配制技术失误,造成基质酸败,杂菌污染,使菌袋成品率不高。有的虽然菌丝能生长,但原料配制不科学,影响菌丝正常生长。在培养料配制时应注意以下问题:

①灵活掌握调水由于主料和辅料含水量和物理性状不同,配料时气候与场所有别,所以调水必须灵活掌握。一般来说,培养料基质偏干,颗粒偏细,酸性强,含水量调节宜偏多些;基质含水量较多,不干燥,颗粒粗硬的,吸水性差,含水量调节应偏少些;晴天水分蒸发量大,含水量调节应偏高些;阴天空气湿度大,水分不易蒸发,则含水量调节应偏低些;拌料场所是水泥地的吸水性强,含水量宜调节多些;木板地吸水性差些,含水量宜调节少些;海拔高和秋季干燥的天气,用水量略多;气温高时,配料含水量应略高些。木材质地硬与松、木屑颗粒粗与细、基质本身干与湿之差,一般相差15%~25%的含水量。一些原料如玉米芯、棉子壳等,吸水性较强,所以调水量应相应增加。

②拌料要求均匀拌料不均匀,培养料养分分布不均衡,接种后菌丝生长不整齐。如配方中常用的过磷酸钙,如未经溶化就倒入料中,拌料后又未过筛,过磷酸钙整块集聚,装袋后集中在部分袋内,以后到食用菌菌丝接触这部分培养料时难以生长。有的由于拌料不均匀,导致氮源不均匀,有的菌筒只长菌丝,不出菇或迟出菇。为此配料时要求做到“三均匀”,即主料与辅料混合均匀;干湿搅拌均匀;pH均匀。

③操作必须快速配制培养料时,常因拌料时间延长,培养料发生酸变,养分受到破坏,或引起杂菌污染,造成接种后菌袋成品率不高。因为拌料时,加水、加糖,加上气温有时过高,极易使培养料发酵变酸。为此,干料加水分进行搅拌至装袋开始,时间要求最好不超过2小时;拌好料后进入装袋至结束,时间不超过4小时。这就要求做到搅拌装袋分秒必争,当天拌料,及时装袋灭菌,避免基质变酸。

④杜绝杂菌污染在培养料配制时,为避免杂菌污染,必须从原料选择入手,要求足干,无霉变,在配制前置于烈日下暴晒1~2天,利用阳光的紫外线杀死存放过程中感染的部分霉菌。拌料一般选择晴天上午气温低时开始,争取上午10点前拌料结束,转入装料灭菌,避免基质发酸,杂菌滋生。在气温较高的季节配料时,可用含纯品50%的多菌灵按0.1%的比例拌入料中,有利于杀灭杂菌,尤其对红色链孢霉菌能起到抑杀作用。多菌灵为农药,使用时须严格按照规定的比例配用,不可随意增加,否则易伤害菌丝,而且还会沉积于基料中,使食用菌食品安全卫生受到影响。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