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百科知识 菌种场的基本规划及其布局

菌种场的基本规划及其布局

时间:2023-11-20 百科知识 版权反馈
【摘要】:考察本地食用菌生产现状。缓冲间的作用一是可有效阻止外界微生物进入接种室;二是放置接种室专用的衣帽,缓冲间也是接种操作人员更衣之地。菌种场的布局设计原则是:科学、实用、紧凑、方便,利于减少和避免污染。菌种场的布局主要考虑两个因素:一是自然状态下微生物分布和传播特点;二是食用菌菌种生产工艺流程。

(一)菌种场的基本规划及其布局

不论是新建菌种场还是老场改建,凡菌种场都需要有生产用房和场地,必须进行合理规划和布局,要根据实地面积及形状合理安排,形成一条流水作业的生产线,以提高生产功效并保证菌种质量。

1.场址选择原则

(1)环境与卫生要远离畜禽场、垃圾场、堆肥或积肥场等一切不卫生的场所,以避免或减少杂菌和害虫的侵袭。

(2)尽量避开人事活动多的场所过多的人事活动使环境中微生物基数增加,并使空气含尘量增加,从而增加食用菌污染的机会。

(3)远离尘源在社会生产和生活中,有大量扬尘发生,如矿山、水泥厂、砖厂、石灰厂、木器厂、木材加工厂、面粉厂、煤厂等,燃煤的锅炉房、未铺好水泥或沥青路面的土路也都产生大量的灰尘,各类灰尘都会大大增加食用菌菌种接种和培养期的污染。因此,菌种场要远离尘源。

(4)地势高地势较高的场地场所较低洼地带空气洁净,且通风好,排水方便。特别是在南方,夏季制种,正值高温高湿季节,如果地势低洼,通风不良,雨水不能及时排出,大气相对湿度就会持续居高不下,极易造成大量污染。

2.规划

菌种场的发展规划包括近期、中期及远期规划,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确定食用菌生产的发展目标首先,根据本地(省、市、区、县)食用菌发展速度,确定一个基本方向和目标。即当地资源情况、产品销售市场、投资能力和技术力量,然后确定生产品种及生产规模。

(2)规模包括初建规模、分期规模和最终规模。这取决于当地菌种的需要量,因此,建场前要做好市场调查,以减少和避免盲目性。考察本地食用菌生产现状。考察的主要内容为生产的品种、数量;群众的技术基础;本地市场及周边市场对当地生产的影响;当地生产食用菌的优势和潜在优势;以及食用菌产业化的规模和水平等。

(3)考察本地及周边地区菌种生产企业的情况包括现有各菌种场的设施、设备条件;人员构成;技术状况;菌种生产数量;企业声誉及其优势所在等。在广泛调研的基础上,综合分析新建菌种场的可行性。

(4)基本设施和设备配套这除了要按生产规模配备相应设备设施外,还要根据当地菌种的价格,计算菌种的成本最高限额,从而确定菌种场设施水平。

3.基本设施和设备

(1)仓库用于贮存培养料、玻璃瓶和大件用具等。仓库不要求密封,要通风透光,以利干燥,保证原料干燥清洁。同时要求顶高门阔,以利进出货场。

(2)配料分装车间用于配料、搅拌和分装。要求地面平坦,水泥或砖铺地面,水源、电源充足,备有水槽、地沟或下水,出入方便。

(3)冷却室用作灭菌后物品的冷却,要求洁净、无尘、可消毒处理、易排风散热。

(4)接种室接种室由缓冲间和接种室组成,接种室和缓冲间都必须用推拉门,而且不可门门相对。缓冲间的作用一是可有效阻止外界微生物进入接种室;二是放置接种室专用的衣帽,缓冲间也是接种操作人员更衣之地。接种室内要有净化台、接种箱或操作台,操作台上方1米处要有紫外灯,以利接种室的消毒。

(5)培养室用于菌种的培养。不论是规范化菌种场还是简易菌种场,培养室都要求严实,封闭性能良好,以利温度的调节。简易菌种场要设前后窗,以利夏季通风降温和排湿。要挂深色厚窗帘,以减少室内光照,利于菌丝生长。

(6)菌种贮存室用于各级成品菌种的贮存。规范化菌种场的贮存室要有制冷降温设备,菌种贮藏室要求通风避光、凉爽。

(7)配套工具和设备基本设备工具类,如实验台、配料工作台、药品橱、接种箱、培养箱、冰箱、电炉、手提式高压蒸汽消毒器、天平、电子显微镜、紫外灯、铝锅、分装架以及铁丝筐、塑料盆、刀、剪等;玻璃仪器类,如试管、量筒、量杯、漏斗、培养皿、三角瓶、酒精灯等;试剂材料类,如牛皮纸、聚丙烯撕裂膜、pH试纸、琼脂粉、蛋白胨、酵母膏、牛肉胨、磷酸二氢钾、硫酸镁、维生素等;生产用主要设备工具类,如拌料机、装瓶装袋机、接种箱、超净工作台、接种工具(主要有接种钩、长柄医用镊子、酒精灯等常用工具)等,近年新兴的还有臭氧接种器、红外线灭菌器等。

4.菌种场布局设计

菌种场的布局设计原则是:科学、实用、紧凑、方便,利于减少和避免污染。菌种场的布局主要考虑两个因素:一是自然状态下微生物分布和传播特点;二是食用菌菌种生产工艺流程。

(1)规模化菌种场布局如图5所示,规模化的菌种场是指严格按自然状态下微生物分布和传播特点建立的布局。自然状态下空气中微生物分布和传播特点是从立体空间上,距地面越远,微生物的分布越稀少,空气中的微生物主要随气流传播,其能否造成对食用菌菌种的有效侵染尚与空气中悬浮物的多少有关。这是因为微生物的孢子个体小,质量轻,自身难以落入侵染点(培养基、培养料)上,其主要是附着在空气悬浮物上,并随之下沉而造成污染。除技术和设备水平较高外,布局上严格划分为有菌区和无菌区,无菌区又分为一般无菌区和高度无菌区。其特点是:

img7

图5 规模化菌种场平面布局示意图

1.大门 2.值班室 3.配电室 4.汽车库 5.原料仓库 6.原料加工间 7.辅料(糠、麸)仓库 8.晒场 9.水塔 10.室外栽培试验场 11.室内栽培试验室 12.食堂 13.浴室 14.锅炉房 15.煤场 16.洗瓶机 17.洗瓶间 18.母种制备室 19.化验室 20.蓄水池 21.配料装料间 22.搅拌机 23.装瓶装袋机 24.洗涤槽 25.双门灭菌锅 26.冷却室 27.缓冲间 28.传播孔 29.接种室 30.超净工作台 31.母种培养室 32.二级菌种培养室 33.三级菌种培养室 34.升降机 35.走廊 36.办公室 37.菌种销售室 38.地下室入口 39.绿化区 40.常压灭菌室 4l.工具室 42.传送带

①工艺设计按培养基制作→灭菌→冷却→接种→培养程序流水作业。

②建筑及环境冷却及培养场所要内壁光洁,易于冲洗和消毒处理,不易沾染霉菌孢子。有菌区与无菌区有一定距离的隔离,隔离带由树木草坪作绿色屏障,无菌区与场外也有绿色隔离带。

③房间内可控度高这体现在冷却室散热性能好、洁净度高,接种室和培养室温度可控性好,特别是夏季有降温除湿设施,如空调机。

④冷却室和接种室成为高度无菌区由于使用双开门灭菌锅,冷却室和接种室又有洁净设备,所以,冷却室和接种室空气净化程度达到100级。

(2)简易菌种场布局如图6所示,为简易菌种场布局,年产菌种量10万瓶(袋)以内。菌种场的布局有仓库、配料场、灭菌锅(手提式高压灭菌锅和常压灭菌锅)、接种室、培养室和贮藏室。

简易菌种场在规划建造和使用中应注意以下几个方面:

①充分详细地了解当地栽培的播种(接种)季节,科学安排生产。我国农村食用菌生产比较分散,但播期相对比较集中,使用各级菌种也带有很大的季节性。因此,菌种生产季节开始前,需做好调查研究,以确保生产环节的紧密衔接。

②条件不够时,冷却室与接种室可合一使用,冷却后用塑料薄膜在室内搭起临时接种室进行接种操作。但切不可将灭菌后的瓶(袋)置于不洁的空间冷却。

img8

图6 简易菌种场布局

③房间使用布局要按培养基制作、灭菌、冷却、接种、培养一条龙流水作业顺序安排。

④经常清洁,特别是冷却室、接种室和培养室。不但要清洁地面,还要清洁四壁(内壁)和空气净化,以减少空气中的尘埃和杂菌。

⑤原料库要选择与当地主要风向相对的位置,如当地以西北风为主,仓库就应建在场内的东南角,这样可减少对菌种的污染。

⑥培养室面积要充足。这主要是因为菌种生产季节集中,培养期间不宜搬动,高温期菌种培养需适度疏散,以利降温排湿。

⑦培养室要备有5~6层的培养架,以利冬季低温季节立体使用,节约能源。据测定在食用菌生长的适宜温度范围内(15~30℃),从地面向上,每升高1米,温度可提高1~2℃。高温季节,培养架只应使用1米以下的空间。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