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百科知识 香菇机械化栽培技术

香菇机械化栽培技术

时间:2023-11-20 百科知识 版权反馈
【摘要】:香菇具有很高的营养价值和药用价值。香菇属于在中温条件下发菌,24~27℃的温度最适于菌丝生长;低温条件下出菇,其中15℃左右的温度最适于出菇。同时香菇出菇需要变温刺激,一定的温差有利于子实体的分化。另外棉子壳发酵后热度高,接种栽培季节不宜过早,避免高温危害。一台装袋机每小时一般可装香菇菌袋300~500袋。香菇的接种,多选在温度较低的时间内进行。香菇的接种方法有很多,但最为常用的是长袋侧面打穴接种的方法。

(四)香菇机械化栽培技术

香菇俗称中国蘑菇,又名香菌、香蕈、香信、冬菇、花菇、栎菌、椎茸以及香皮褶菌等。香菇具有很高的营养价值和药用价值。它是一种高蛋白、低脂肪的营养食品,香菇蛋白质中含有18种氨基酸,其中包括人体不能合成或转化的8种必需氨基酸,而且肥嫩鲜美,馨香馥郁,是广大群众喜爱的美味佳肴。它具有多种医疗保健作用,对治疗肝脏病、肠胃溃疡病和心血管病等都有一定效果,并且具有活血舒筋、促进智力发育、预防高血压和抗癌作用。

1.香菇栽培季节和场所设施

(1)栽培季节过去香菇一直在我国南方栽培,近十多年来香菇在北方也开始大规模栽培。香菇属于在中温条件下发菌,24~27℃的温度最适于菌丝生长;低温条件下出菇,其中15℃左右的温度最适于出菇。同时香菇出菇需要变温刺激,一定的温差有利于子实体的分化。因此在自然栽培条件下一般选择秋季,立秋之后,8—9月份即可接种。

确定香菇栽培接种期必须以香菇发菌和出菇这两个不同阶段的生理特点和生态条件的要求为依据,因地制宜地掌握“两条杠杆”:一是栽培接种期当地每旬平均气温不超过26℃;二是从接种日算起往后推60天为脱袋期,当地旬平均气温不低于12℃。只有把握住这“两条杠杆”,才能使接种后的菌丝处于最适条件下生长、出菇,子实体能在十分适宜的温度下发育。

在北方条件好的大棚温室里,可以人为地控制生活条件,一年四季栽培香菇。一般条件下,春节过后还可以再种一批香菇。

(2)袋栽香菇的场所设施除共用的灭菌、装袋、搅拌、接种设备外,袋栽香菇一般是室内发菌、室外出菇。发菌室一般多采用民房,稍加修整消毒即可使用。出菇在室外进行,各地根据自己情况,选择不同棚式。除此之外,我国北方还广泛运用日光温室和塑料大棚等农业设施栽培香菇。

2.香菇机械化栽培技术

(1)菌种制备选择适合当地栽培的优良代料栽培香菇品种。引种时一定要考虑菌种的出菇特性以及对培养料的适应性,还必须根据市场的需要和当地的气候等自然条件而定。按照常规方法用小袋或瓶制成栽培种。播种时菌龄一定要适宜。1吨原料需购买8~10瓶原种即可。

(2)培养料的配制培养料的配方很多,可用于栽培香菇的代料有很多,如棉子壳、玉米芯、阔叶树木屑、豆秸粉、麦秸粉、花生壳、多种杂草等,但其中仍以棉子壳、木屑培养料栽培香菇产量高。辅料主要是麦麸、米糠、石膏粉、过磷酸钙、蔗糖、尿素等。

(3)原料的处理玉米芯要粉碎到玉米粒大小,不应太细,否则料加水后会黏结成团,透气性差。野草或秸秆要用铡刀铡切成1~2厘米的小段,并浸泡水中软化处理。以棉子壳为主要原料时,最好混合一部分木屑,从而使培养基更为结实,富有弹性,有利香菇菌丝生长和后期补水。另外棉子壳发酵后热度高,接种栽培季节不宜过早,避免高温危害。树枝、树干、枝丫等阔叶树的木材,可通过枝丫材切片机切成木片,然后再通过木片粉碎机将木片粉碎成适于栽培香菇的木屑。目前也可用通过先进的木材切屑机一次把直径14厘米以下的枝丫切成木屑。

(4)拌料根据选定的培养料配方,按比例称取各种原料。然后剔除料中的小木片、小枝条以及其他有棱角的尖硬物,以防装料时刺破塑料袋,引起杂菌污染。拌木屑时,最好用2~3目的铁丝筛过筛。拌料时,切记尽可能拌匀,水分一定要适宜。为了防止天气热,培养料易发生酸变,接种后菌袋成品率低的问题,拌料所需时间一定要少,因此拌料操作要尽可能地快。大规模拌料生产时可采用原料搅拌机。拌料时,为了防止天气热或料温过高引起培养料变酸、杂菌污染,常在料中加入0.1%的多菌灵或克霉灵。尤其是克霉灵II型,其效果十分明显。有条件时,尽可能当天拌料,当天及时装袋灭菌。

拌料时还应注意培养料的pH。一般多把pH调到7以下,即6.5左右。在生产实践中,为防止培养料酸性增加,多用适量的石灰水调节。

(5)装袋拌好料后应立即装袋。一般用规格为15厘米×55厘米,0.045~0.050厘米厚的塑料袋,每袋装干料0.9~1.0千克,湿重2.1~2.3千克。一台装袋机每小时一般可装香菇菌袋300~500袋。机械装料要松紧度适宜。装料不能太紧,也不能太松,以空隙度为12.5%最佳。其检验方法:五指握住料袋稍用力才出现凹陷;用手指托起料袋中部,两端不向下弯曲。装料过紧,容易灭菌后胀破袋子;装料过松,袋膜与料不紧贴,接种、搬运操作时,袋子必然上下鼓动,杂菌随气流进入接种穴,从而引起杂菌污染。装袋时为防止杂菌污染,必须轻拿轻放,不可硬拉乱扔;还须扎紧袋口和及时装袋灭菌,做到当日拌的料,当日灭菌。

(6)灭菌及时装锅灭菌。装锅时,要把料袋以“井”字形叠放或用周转筐装袋。一点着火后,要立即用旺火猛烧,要使温度在5小时内达到100℃,这叫“上马温”。如果长时间不能达到100℃,那么一些高温杂菌就会迅速繁殖,从而使养分受到破坏,影响培养料的品质。达到100℃后要保持温度,应不停地烧火14~16小时以上,才能达到彻底灭菌的目的。

(7)接种接种是栽培香菇成败的关键一环,为保证菌袋的成品率,还必须注意接种时间的选择、菌袋面的消毒和正确的打穴封口方法。香菇的接种,多选在温度较低的时间内进行。春天接种可在白天进行;秋天或温度热的时候,应选择晴天的早晨或午夜接种。因为气温低时,杂菌处于休眠状态,有利于提高菌袋接种的成品率。接种室宜干燥、无尘土,不宜潮湿;雨天湿度大,容易感染霉菌,不宜接种。香菇的接种方法有很多,但最为常用的是长袋侧面打穴接种的方法。料袋面在打穴前应消毒。一般用75%酒精,配50%多菌灵,按20∶1的比例混合成药液,或采用克霉灵拌酒精制成药液。用纱布蘸上少许药液,在料袋将要打穴处迅速擦洗一遍,从而起到消毒和清洗残留物的作用。

具体操作方法为:采用木棍制成的尖形打穴钻或空心打孔器,在料袋正面消过毒的袋面上,按等距离打上3个接种穴,穴口直径为1.5厘米、深2厘米,再翻过另一面,错开对面孔穴位置再打上2个接种穴。边打穴边马上接种,用接种枪把菌种迅速在无菌操作下接入接种穴内。尽量接满接种穴,最好菌种略高出料面1~2毫米。随即用食用菌专用胶布或胶片封口,再把胶布封口顺手向下压一下,使之粘牢穴口,从而减少杂菌污染。过去用普通胶布封口,后来用纸胶带或胶片封口,现在最先进的方法是采用食用菌专用胶片封口,特别是透气性香菇专用胶片,一般胶片规格为3.25厘米×3.6厘米或3.6厘米×4.0厘米。整个接种过程要动作迅速敏捷,尽可能减少“病从口入”的机会。每接完一批料袋,应打开门窗通风换气30分钟左右,然后关闭门窗,再重新进袋、消毒,继续接种。接种时忌高温高湿。

(8)发菌接种后,料袋在培养室内控温发菌。菌丝发育得好坏,直接关系到今后出菇的好坏。因此要尽可能调节好培养环境的温度、湿度和光照,促进菌丝的健壮生长。料袋一经接种,就叫菌袋。菌袋发菌时多采用“井”字形堆放,每层排4袋,依次堆叠4~10层,堆高1米左右,最多40袋为一堆。要注意堆放时不要使一袋菌袋压在另一菌袋的接种穴上;温度高时堆放的层数要少;反之,要多些。发菌时一定要注意防湿遮阳、通风换气和及时翻堆检查。

通常菌袋的发菌时间为60天左右。菌袋在室内培养期间要翻堆4~5次。一般刚接种5天内不搬动,以免影响菌丝萌发,不利于菌丝定殖。第一次翻堆在接种后的6~7天,以后每隔7~10天翻堆一次。一般高温时6天翻堆一次,低温时15天翻堆一次。翻堆的目的是使菌袋均匀地接触氧气和温度,促进发菌均匀,同时有利于拣出杂菌污染的菌袋。翻堆时尽量做到上下、内外、左右翻匀,并且轻拿轻放,不要擦掉封口胶布或胶片。翻袋时要认真检查杂菌,并及时用克霉灵、多菌灵进行处理。

在自然条件下,一般以8月底或9月份发菌为好。培养室发菌温度最好控制在22~26℃,不要超过28℃。接种后2~3天,接种穴内菌种开始长出白毛,4~5天后开始吃料,15天后,接种穴菌丝呈放射状蔓延,直径达4~6厘米,然后可将胶布对角撕开一角或在其周围刺孔透气,以增加供氧量满足菌丝生长。20~25天后菌丝圈可达8厘米左右。接种30天后,菌丝生长进入旺盛期,新陈代谢旺盛,室温会升高。此时菌袋温度会比室温高出3~4℃,应及时把穴口上的胶布或胶片拱起一个豆粒大的通风口,并加强通风管理,把温度调到22~23℃,经过50~60天的培养,即可长满菌袋。有时会出现不规则的小泡,说明开始进入生理成熟期,准备脱袋出菇。

(9)脱袋菌袋经过60多天的培养,菌丝生长就已趋于成熟,可准备脱袋排场。菌袋脱袋后,就改称菌筒或菌棒。在我国南方,多在室外或野外脱袋,以及在拱圆形半地下菇棚脱袋,而在北方则在保温性能更好的斜面式半地下菇棚脱袋。天热时,在半地下菇棚上方搭起遮阳黑网或放下草帘。天冷时,则在半地下菇棚的大棚塑料薄膜上面覆盖草帘;如嫌光线太强时,也可把遮阳黑网挂在菇棚内的棚膜下方。脱袋就是用单面刀沿袋面割破,剥掉塑料袋使菌筒裸露。菌袋脱袋时要保留两端一小圈塑料袋不脱,以免着地时菌筒沾上土。脱袋后则应保温保湿。脱袋要适时,这样菌筒才转色好。脱袋太早,菌丝生理没成熟,菌筒不转色。脱袋太迟,菌丝早已生理成熟,袋内黄水积累,渗透到培养料中,会引起绿霉污染;同时造成菌膜增厚,影响子实体分化和长菇。

一般人们从菌龄、菌丝形态、色泽和基质等方面来判断是否该脱袋。当菌龄达到60多天,菌丝表面起蕾发泡,接种穴周围出现不规则小泡隆起;菌袋内长满浓白菌丝,接种穴和袋壁部分出现红褐色斑点;用手抓起菌袋富有弹性感时,就表明菌丝已生理成熟,适于脱袋。脱袋应在晴天或阴天上午进行。气温高过25℃或低于12℃时不宜脱袋。脱袋的最适温度为16~ 23℃。高于25℃菌丝易受伤,低于12℃脱袋后转色困难。一般要边脱袋边排筒边盖膜。脱袋后要及时起架排筒。常采用的以梯形菌筒架为依托,脱袋后的菌筒在畦表面上呈鱼鳞状排列。架子的长和宽与畦面尺寸相同,横杆间相距20厘米,离地面25厘米。为了便于覆盖塑料薄膜保湿,还必须用长2~2.5米的竹片弯成拱形,固定在菌筒架上,拱形竹片间距1.5米左右。菌筒放于排筒架的横条上,立筒斜靠,与畦面成60°~70°夹角。排筒后,应立即用塑料薄膜罩住。

(10)转色脱袋后进入菌筒转色期,也就是菌筒“人造树皮”形成的关键时期。脱袋排场后,3~5天内,尽量不掀动塑料薄膜,应保温保湿,以利菌丝恢复生长。5~6天后,菌柱表面长出一层浓白的香菇绒毛状的菌丝,开始每天通风1~2次,每次20分钟,促使菌丝逐渐倒伏形成一层薄薄的菌膜,同时开始分泌色素,吐出黄水。此时应掀膜,往菌筒上喷水,每天1~ 2次,连续2天,冲洗菌柱上的黄水。喷完水后再覆膜。菌筒开始由白色略转为粉红色,通过人工管理,逐步变成棕褐色。正常情况下,脱袋后12天左右,菌筒表面形成棕褐色的像树皮样的菌被,即转色,也就是“人造树皮”的形成。

(11)出菇管理脱袋转色后的菌筒,通过温差、干湿差、光暗差及通风的刺激,就会产生子实体原基和菇蕾。从菇蕾生长到子实体成熟,一般只需3~5天,气温低时需6~7天。这一时期的管理主要从温、湿、气、光4个方面进行。子实体生长发育最佳温度为15℃左右。长菇阶段,菌筒前期以喷水保湿为主,后期则以浸水、注水和喷水相结合。长菇阶段,要加强通风换气,保持空气新鲜。菇场的光照春季应以“四分阳六分阴”、夏季以“一分阳九分阴”、秋季以“三分阳七分阴”、冬季以“五分阳五分阴”为好。不同季节,采用不同的遮阳方法和光照时间。日照短的山区“阳多阴少”,日照长的平原“阴多阳少”。每年9月至11月底,是菇棚袋栽香菇大量出菇的季节,即产秋菇。春天菌丝经秋天出菇和越冬,菌筒含水量很少,为使香菇正常出菇,就必须对菌筒浸水、注水。补水后,覆盖薄膜3~4天,使菌丝迅速恢复生长,再掀开塑料薄膜加大通风,采用变温刺激促进子实体分化,最后长成秋菇。春菇、夏菇、秋菇和冬菇的管理有所不同,春菇、夏菇要注意保湿降温,秋菇、冬菇却要保温防寒,提高菇畦温度。人们应尽可能地通过调节香菇生活条件,达到多出厚菇和花菇的目的,从而取得良好的经济效益。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