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条款通过本标准的引用而成为本标准的条款。凡是标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随后所有的修改单(不包括勘误的内容)或修订版均不适用于本标准。然而,鼓励根据本标准达成协议的各方可使用这些文件的最新版本。凡是不标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适用于本标准。
NY5087—2002无公害食品鲜食葡萄产地环境条件
NY/T857—2004葡萄产地环境技术条件
GB3095—1982大气环境质量标准
GB4285—1989农药安全使用标准
GB5084—1992农田灌溉水标准
GB8321.8—2007农药合理使用准则
GB15618—1995土壤环境质量标准
NY/T369—1999葡萄苗木
NY/T470—2001鲜食葡萄
NY/T496—2002肥料合理应用准则通则
NY5086—2002无公害食品鲜食葡萄
(三)要求
1.基础条件
葡萄生产基地的环境质量按照NY5087—2002的规定执行。指标必须符合国家无公害生产所要求的产地环境条件。
2.葡萄园园址选择
尽可能设在交通方便,便于产品外运,并要远离排出有毒气体和污水的工矿区。地势开阔平坦,地下水位在1.2米以下,排水良好。坡地栽培要选择向阳坡地。有良好清洁的灌溉水源。土层较厚,土壤肥沃、疏松,透水性和保水性良好。
3.葡萄园的规划设计
(1)栽植区划分根据地形、地块、坡向和坡度划分若干小区,有利于管理、排灌和机械作业。
(2)道路系统根据园地总面积的大小和地形地势,决定道路等级。主道应贯穿全园中心部分,把全园分割成几个大区。支道设在小区边界,一般与主道垂直。
(3)排灌系统排灌系统要由主灌渠、支渠和灌水沟三级组成。各灌渠的高程差可按千分之五比降。即主渠高于支渠,支渠高于灌水沟,使水能在渠道中自流灌溉。排水系统设在道路两侧可与道路结合,能及时排除园内因降雨造成的积水。
(4)防护林百亩以上的葡萄园,应设主林带和副林带。林带走向应与主风向垂直。主林带由4~6行乔灌木构成,副林带由2~3行乔灌木构成。主林带间距300~500米,副林带间距200米。
4.架式选择
主要有篱架和棚架两类。
(1)篱架北方地区多采用双壁篱架。架高1.5~2.0米,架底两壁间距50~80厘米,上部间距80~120厘米,行距3米,株距0.5~1米或0.6~1.2米,每株单蔓或双蔓。每亩220~440株。
(2)棚架在架柱上设横杆并拉钢线,使架面与地面平行或略为倾斜。
①小棚架。架面4~5米。架根高1.3~1.5米,架梢高2.0~2.2米,每隔3~4米设置立柱,在立柱上架设横杆或钢丝,呈倾斜式架面。由架根到架梢,每隔50厘米顺行向拉一道铁线。株距50~100厘米,行距4~5米。每亩110~330株。
②屋脊式棚架。架高2米以上,架宽视地形和架材而定,一般6~7米。葡萄植株采用单行或双行栽植,两边对爬。
③水平连棚架。全园架高一般达1.9~2.2米,棚顶水平。立柱行距和行向与栽植行相同,间距3~4米;四周边线和中间承重线可采用0.6~1厘米钢筋或钢绞线;棚线多与行向平行,间距35~45厘米,与架面垂直,其间距与葡萄蔓距相同。一般每10~20亩面积构成一个独立的矩形水平连棚架。
5.栽植方式与密度
(1)平畦栽植畦面与地面在同一水平面上,畦面宽80~100厘米,畦埂高20厘米。
(2)低畦栽植畦面低于地平面,一般低20厘米左右。
(3)栽植密度依架式而定,一般小棚架株行距为0.5~0.6米×4.0~4.5米,屋脊架为0.5~0.6米×6~7米,篱架为0.5~0.6米×3米。生长势强的品种,可采取5米以上行距,株距一株一蔓为0.6米,一株双蔓为1.2米。生长势中庸的品种,可采取4米行距,株距分别为0.5~1米。一般北方防寒越冬地区,行距最小不能少于3米。
6.土壤准备与改良
(1)土壤准备按行挖好栽植沟。栽植沟的深度和宽度均为1米。土质好的深、宽各80厘米,土质不好的则需加深加宽。挖沟前先按行距定线,再按沟的宽度挖沟。坡地葡萄园应按等高线修筑水梯田及排灌水渠。
(2)土壤改良挖沟时将表土放在一面,心土放在另一面。加回填土时,先在沟底填一层20~30厘米厚的有机物(玉米秸秆、杂草等),再回填表土,然后填心土。回填土要加入农肥,即一层粪肥一层土,或肥土混合填入,亩施农肥5000千克,回填土的高度,一般平畦栽培的应高出畦面10~20厘米,低畦栽植回填土与沟面平齐,经灌水沉实后深20厘米即可。
7.葡萄品种选择及结构组成
选择品质好、外观佳、抗逆性强、贮运性能优、市场前景好、适应当地气候条件生长的优良品种。早熟品种有粉红亚都蜜、无核白鸡心、维多利亚、奥古斯特等,中晚熟品种有超滕、信农乐、意大利、晚红、秋黑、奥山红宝石等。
8.苗木准备和栽植
(1)苗木准备苗木质量按NY/T369的规定执行。建议采用脱毒苗木。尽量选择一级苗木栽植。
不同苗木的质量标准
(2)苗木消毒栽前对苗木进行适当修整,剪去枯桩,根系剪留15厘米左右。地上部用3~5波美度石硫合剂或1%硫酸铜杀菌,放清水里浸泡12~24小时。栽植时苗木根系应蘸泥浆,泥浆由1份土加1份腐熟厩肥,再加水8~10份调成。
(3)栽植葡萄定植一般在4月下旬,最适期为20厘米,土温稳定在12℃以上。栽时按株距在定植沟中挖定植穴,穴的直径25~30厘米,深度根据根干长度而定,一般30厘米左右。栽植深度以原苗根际与栽植沟面平齐为适宜。栽后灌一次透水。水渗后覆地膜并培土,将苗茎全部用沙壤土埋上。培土高度以超过最上一个芽眼2厘米为宜。以防芽眼抽干,嫁接苗因苗木较高,可以套塑料袋保湿,待芽眼开始膨大即将萌发时,再撤除塑料袋,同时注意清除砧木段的萌蘖。
9.行间管理
定植后1~3年间种矮棵作物,如豆科作物(花生、大豆等)、瓜类作物(西瓜、香瓜等)、薯类作物(土豆、地瓜等),当年收获,不妨碍葡萄越冬防寒。禁止在葡萄株间间种高棵作物。间种作物距葡萄定植点要达到70厘米以上,以防遮光。间种作物的管理首先要满足葡萄的要求,随着种植时间增长葡萄枝蔓的延长,要逐年缩减间种作物宽度,直至葡萄枝蔓布满架面后,行间再以清耕为主。
10.土壤管理
(1)深翻改土幼龄葡萄园栽后3年进行,成龄葡萄园每隔3年进行一次。深翻要在采收后秋季进行,也可结合秋施基肥完成,从幼龄园开始在定植沟两侧隔年轮换深翻护沟,沟宽40~50厘米,深50厘米,结合施入有机肥(农肥、秸秆等),深翻后充分灌水,达到改土目的。
(2)早春深翻畦面早春葡萄出土上架后,结合清理畦面,进行深翻畦面,深度15~20厘米,翻土打碎、搂平。也可结合施肥进行深翻。
(3)生草或覆盖提倡葡萄园种植绿肥或作物秸秆覆盖,提高土壤有机质含量。
(4)清耕在葡萄行和株间进行多次中耕除草,经常保持土壤疏松和无杂草状态,园内清洁,病虫害少。
11.施肥
根据葡萄的施肥规律进行平衡施肥或配方施肥。同时开展土壤、植株营养诊断施肥。使用的商品肥料符合NY/T496—2002标准,或是在农业行政主管部门登记使用或免于登记的肥料。
(1)肥料的种类允许施用的肥料种类主要有:有机肥料,包括堆肥、沤肥、厩肥、沼气肥、绿肥、作物秸秆肥、泥炭肥、饼肥、腐殖酸类肥、人畜废弃物加工而成的肥料等;微生物肥料,包括微生物制剂和微生物处理肥料等;化肥,包括氮肥、磷肥、钾肥、硫肥、钙肥、镁肥及复合(混)肥等;叶面肥,包括大量元素类、微量元素类、氨基酸类、腐殖酸类肥料。
限制施用的肥料,限量使用氮肥,限制使用含氯复合肥。
(2)施肥的时期和方法葡萄一年需要多次供肥,一般于果实采收后秋施基肥,以有机肥为主,并与磷、钾肥混合施用,采用深40~60厘米的沟施方法。萌芽前追肥以氮、磷为主,果实膨大期和转色期追肥以磷、钾为主。微量元素缺乏地区,依据缺素的症状增加追肥的种类或根外追肥。最后一次叶面施肥应距采收期20天以上。
(3)施肥量依据地力、树势和产量的不同,参照每产100千克浆果一年需施纯氮(N)0.25~0.75千克、磷(五氧化二磷)0.25~0.75千克、钾(氧化钾)0.35~1.1千克的标准测定,进行平衡施肥。
12.节水灌溉与水肥配施
(1)适时适量灌水抓住葡萄需水的关键时期灌水,在葡萄根系分布的密集区(一般土深60厘米,距植株1米范围内),一次灌水使土壤含水量达到田间最大持水量的80%以上。
(2)滴灌、渗灌安装滴灌、渗灌等灌水设备,提高水温,有利葡萄生长,又能节水。
(3)水肥配施利用滴灌、渗灌和小管出流的贮水设备,将肥料按施肥量溶入贮水池,随水滴(渗)入土中。既能节水节肥,又能快速发挥肥效。
13.整形修剪
(1)龙干形整枝有独龙干或双龙干两种,即每株树保留一条或两条龙干。苗木定植后,按要求选留一两个新梢延长生长并及时引缚上架,当新梢长到1.5~2米时摘心,顶端留3~5个副梢。落叶后剪留成熟部分的2/3,1.5~1.8米。延长梢同样管理,直至满架。龙干上每隔20~30厘米培养1个结果枝组,每个结果枝组培养1~2个结果母枝。
(2)冬季修剪巨峰多采用短梢修剪。龙干形树形的修剪,在每米主蔓内,选留3个结果枝组,每结果母枝组上留2个结果母枝。冬剪时根据计划产量确定留芽量。
(3)夏季修剪在葡萄生长季的树体管理中,采用抹芽定枝、新梢摘心、副梢处理等夏季修剪措施对树体进行控制。
①抹芽定枝。春季萌芽时,对不留新梢部位如主蔓基部40厘米以下的萌芽一次性抹掉。结果母枝上的副芽去弱留强,保留一个壮芽。定枝是确定结果母枝上结果枝和预备枝的位置和数量,一般小棚架每平方米留12~14个新梢,果枝率达60%。结果枝留在结果母枝的先端,预备枝留在结果母枝的基部。
②新梢摘心。结果新梢摘心,于开花前3~5天进行,摘除小于正常叶片1/3的幼叶嫩梢。营养新梢摘心,待长至8~12叶时摘去嫩尖带1片小叶。主蔓延长梢摘心,8月中旬以前,对主蔓延长梢摘心,摘去3~4片梢尖幼叶。
③副梢处理。结果新梢上的副梢处理,果穗以下副梢从基部抹除。顶端保留1~2个副梢留3~5叶反复摘心,其余副梢留1叶反复摘心。营养梢上的副梢处理,顶端留1~2个副梢留4~6叶摘心,之后产生的二次、三次副梢,只保留前端1个副梢留2~3叶反复摘心,其余副梢从基部抹除。
14.花果管理
(1)疏花序从花序分离时开始,壮枝、中庸枝留1穗,细弱枝不留穗。
(2)修花序剪去副穗及上部的几个大的小穗,掐去全穗长的1/4或1/5的穗尖。保留15厘米左右,14~16个小穗。
(3)稀果粒在果粒黄豆粒大小时将过多的果粒疏去,主要疏去发育不良的小粒、畸形粒和过密果粒,每穗保留40~50粒,可参照以下留果标准:5-5-4-4-4-4-3-3-3-3-2-2-2-1。
(4)调整产量,合理负载通过上述措施将产量控制在每亩1500千克以内。
(5)套袋套袋能使果实颜色艳丽,防止污染,保护果穗,延长贮期。疏果后及早进行套袋,一般在落花后15~20天进行,但需要避开雨后的高温天气,套袋时间不宜过晚。套袋前用保护性杀菌剂(多菌灵600倍液或科博500倍液)细致喷布一次果穗,药干后及时套袋。一般选用灰白色羊皮纸。于果实采收前10~15天解袋。为了避免高温伤害,摘袋时不要将纸袋一次性摘除,先把袋底打开,逐渐将袋去除。
15.病虫害防治
(1)出土上架期采取扒老皮,清除病残体,集中深埋或烧毁。刮病斑,涂抹843康复剂原液或腐必清5倍液。全树喷布3~5波美度石硫合剂。秋、冬季和初春,及时清理果园中病僵果、病虫枝条、病叶等病组织,减少果园初侵染菌源和虫源。
(2)萌芽展叶期为了减少黑痘病、灰霉病、穗轴褐枯病和毛毯病发生,在展叶初期喷一次1∶0.5∶200波尔多液或80%大生800倍液,开花前喷一次25%斯克800倍液。葡萄毛毯病发病较重时喷一次10%氯氰菊酯乳油1000倍液。
(3)落花后幼果期针对黑痘病、灰霉病、穗轴褐枯病、霜霉病、白腐病、炭疽病,落花后喷一次1∶0.7∶200波尔多液,或78%科博500倍,或68.75%易保1000~1500倍液。如发现霜霉病,立即喷72%克露600~800倍液。
(4)浆果膨大期为防止霜霉病、白腐病、炭疽病、褐斑病、白粉病发生,7月上旬喷一次68.75%易保1000~1200倍液或80%大生800倍液,7月中旬喷一次72%克露600~800倍液混加25%斯克800倍液,7月下旬至8月初喷一次72%克露600~800倍液或52.5%抑快净3000倍液,8月中下旬喷一次52.5%抑快净3000倍液。
(5)浆果成熟期对于此阶段常发霜霉病、白腐病、炭疽病和灰霉病等病害,采取72%克露600~800倍液混加25%斯克800倍液。贮藏葡萄采前喷一次45%特克多500倍液或25%施保克800倍液。采收前10~15天停止用药。成熟期常发白花金龟子等虫害,可将害虫诱杀剂装入罐头瓶等容器,然后挂在葡萄架下诱杀害虫,或利用趋光性采取诱虫灯诱杀,也可采取人工捕杀。
(6)越冬防寒期结合冬剪,清除病虫枯枝。清扫果园落叶、落果,集中烧毁或深埋。下架后,喷一次3~5波美度石硫合剂,消除越冬各种病菌。
(7)药剂使用准则禁止使用剧毒、高毒、高残留、有“三致”(致畸、致癌、致突变)作用和无“三证”(农药登记证、生产许可证、生产批号)的农药。提倡使用矿物源农药、微生物和植物源农药。常用的矿物源药剂有(预制或现配)波尔多液、氢氧化铜、松脂酸铜等。
(8)植物生长调节剂使用准则允许赤霉素在诱导无核果、促进无核葡萄果粒膨大、拉长果穗等方面的应用。
(9)除草剂的使用准则禁止使用苯氧乙酸类(2,4-D、MCPA和它们的酯类、盐类)、二苯醚类(除草醚、草枯醚)、取代苯类除草剂(五氯酚钠)除草剂;允许使用莠去津以及适宜葡萄使用的其他除草剂。
16.采收、包装和贮藏
葡萄果实的采收按照NY/T470—2001的有关规定执行。
(1)葡萄浆果成熟标准主要分为外观标准和内含物标准。外观标准:表现出品种的固有色泽、硬度、果粉等。内含物标准:表现出品种固有的含糖、含酸量以及香味。
(2)贮藏葡萄适当晚采收葡萄是非呼吸跃变型果实,在树上,糖分积累可以不断地进行,含糖量逐渐增加,耐贮性增强。
(3)贮存葡萄采收前要求采收前10~15天不要灌水,不能使用激素促熟着色。采摘前,先将果穗上的烂粒、小青粒剪掉。采收时用手指捏住穗梗,用疏果剪剪留穗梗3~5厘米,采果时间最好在晴朗的上午或傍晚。用于贮藏的葡萄须放在库外,预冷一个晚上,再于早晨入库。
(4)包装包装容器必须达到清洁、无毒、无异味。保鲜袋达到无毒无污染。外包装要设计有品牌、品种、重量等标志。
(5)贮藏清库消毒,葡萄入库前要严格清扫库房,用二氧化硫熏蒸杀菌,防止病菌和有毒物质对葡萄浆果的再污染。鲜贮使用安全无毒无污染的保鲜剂,提倡使用生物电子保鲜技术,浆果入库前要先打冷,使库温降0~-1℃。装货,纸箱包装,地上要用砖垫木板,以防纸箱潮湿。木箱或泡沫箱,可以只垫砖,装货时按葡萄等级码垛,高低要根据包装箱的承受能力而定。要留有散热、通风和检查的通道。
17.越冬防寒
(1)埋土防寒时间适时晚埋,使植株留有充分后熟阶段,枝梢的营养物质继续回流贮藏。在气温下降接近0℃,土壤尚未结冻前埋土,一次埋完,防寒前灌足一次防冻水。
(2)防寒方法葡萄修剪后,将枝蔓顺着行向朝一方下架,一株压一株把主蔓理直,然后分段用草绳等把枝蔓绑好。并在主蔓茎部垫枕(土或草把),防止主蔓茎部受压断裂。覆盖物和土堆的宽度应是当地冻土厚度的1.8米,厚度为地表到-5℃的土层深度,辽西地区葡萄防寒土堆的宽度为1.8米,厚度为20厘米较为安全。如果采用抗寒砧木贝达,防寒土堆的宽度和厚度可减少1/3。防寒物(秸秆、草等)先放于枝蔓两侧,将枝蔓挤紧,然后在枝蔓上一捆挨一捆盖平,上部盖土,防寒土要拍实封严。
18.出土上架
葡萄出土最佳时间是当地山桃开花期。要一次性撤除防寒物,并及时灌水,枝蔓上架绑缚。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