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百科知识 苹果蝇粪病和煤污病

苹果蝇粪病和煤污病

时间:2024-11-20 百科知识 版权反馈
【摘要】:两病均发生在苹果果皮外部,影响果实外观,降低食用和经济价值。苹果蝇粪病又称污点病,在果面形成由十数个或数十个小黑点组成的斑块,黑点光亮而稍隆起,小黑点之间由无色菌丝沟通,形似蝇粪便,用手难以擦去,也不易自行脱落。苹果蝇粪病和煤污病常混合发生,症状复杂,不易区分。

十二、苹果蝇粪病和煤污病

1.症 状

两病均发生在苹果果皮外部,影响果实外观,降低食用和经济价值。苹果蝇粪病又称污点病,在果面形成由十数个或数十个小黑点组成的斑块,黑点光亮而稍隆起,小黑点之间由无色菌丝沟通,形似蝇粪便,用手难以擦去,也不易自行脱落。苹果煤污病在果面产生棕褐色或深褐色污斑,边缘不明显,似煤斑,菌丝层很薄用手易擦去,常沿雨水下流方向发病,农民称之为“水锈”。苹果蝇粪病和煤污病常混合发生,症状复杂,不易区分。但常见症状为:果皮表生黑色菌丝,上生小黑点,即病菌分生孢子器或菌核;小黑点组成大小不等的圆形病斑,病斑处果粉消失。必要时可通过镜检病原菌进行区别。

img33

图31 苹果蝇粪病

img34

图32 苹果煤污病

2.病 原

(1)蝇粪病为仁果细盾霉,属半知菌亚门真菌。分生孢子器半球形、圆形或椭圆形,小而黑色发亮,器壁组成细胞略呈放射状。未见形成真正的分生孢子。(2)煤污病为仁果粘壳孢,属半知菌亚门真菌。菌丝几乎全表生,形成薄膜、上生黑点,即病菌分生孢子器,有时菌丝细胞可分裂成厚垣孢子状;分生孢子器半球形,直径70~100微米,高20~40微米,分生孢子圆筒形,直或稍弯,无色,成熟时双细胞,两端尖,大小10~12微米×2~3微米,壁厚。

3.传播途径和发病条件

两种病菌均可寄生于苹果芽、果台及枝条上越冬。翌春末,蝇粪病菌在菌丛里形成分生孢子器,产生分生孢子,借雨水传播,侵染为害。煤污病菌则以菌丝和孢子借风雨昆虫传播,进行侵染。从5月上旬到8月下旬均可发病,集中侵染期6月初到7月中旬。高温多雨利于病菌繁殖,对果面进行多次再侵染。红河州一般在6月中旬到7月中旬,病菌在果面上迅速繁殖,病斑扩展迅速。修剪不当、低洼积水、树冠过密、管理粗放的果园半月之内可使果面污黑。

4.防治方法

(1)加强栽培管理。果园要开沟排涝,合理修剪,增强通透性,降低果园湿度,清除园内杂草。

(2)药剂防治。可用77%可杀得可湿性微粒粉剂500倍液、60%琥·乙膦铝可湿性粉剂500倍液、75%百菌清可湿性粉剂600倍液、70%甲基硫菌灵超微可湿性粉剂1000倍液、80%大生M-45可湿性粉剂800倍液,64%杀毒矾可湿性粉剂400~500倍液、50%农利灵(乙烯菌核利)可湿性粉剂1200倍液、50%苯菌灵可湿性粉剂1500倍液,一般果园可结合炭疽病、褐斑病、轮纹病等一起防治。在降雨量多、雨露日多,通风不良的山沟果园应防治3~5次。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