芦笋对肥料的需求量也很大,因此在栽培中要获得较高的产量和较优的质量,必须保证各种营养物质的供应,做好施肥工作是保证优质高产的前提条件。需肥量的多少因植株年龄、嫩茎产量的不同而异,以年亩产嫩茎400千克计,芦笋对三要素的吸收量为:氮6.96千克,磷1.8千克,钾6.2千克。施肥时氮与钾的利用率约50%、20%。此外植株所需养分的20%已在土壤中存在,故理论施肥量应为氮11.1千克、磷7.2千克、钾9.9千克,但在实际施肥时,应根据土壤、气候和植株的生长情况而定。
各营养元素中,氮素能促进植株的生长和叶绿素的合成,增强光合能力,缺氮时植株矮小,生长缓慢,拟叶黄绿。磷可促进光合物质向贮藏根输送,使根系发达。缺钾时在老分枝拟叶尖端出现褪绿症状。有机肥对芦笋尤为重要,由于有机肥含养分完全,肥效长,可不断地供给植株对各种养分的需求,不易发生肥料用量过多的不良影响,而且还可改良土壤的理化性状,使土壤疏松,促进芦笋根系的发育,增强土壤的保水、保肥性能,提高肥料的利用率。特别是有机肥能显著提高芦笋的品质,增施有机肥,芦笋的糖分、维生素含量均有提高,粗纤维比单施化肥地区减少10%左右,芦笋柔嫩可口,产量也明显增加。
芦笋在一年的生长发育中,各个阶段对肥料的需求和利用是不同的。在冬季当芦笋处于休眠期时,基本不吸收矿质养料,当休眠期过后,随着春季土温的回升,鳞芽开始萌动,贮藏根伸长,发生新的吸收根,并抽生嫩茎,地下茎也随之延伸,长出新的贮藏根,此时开始吸收矿质营养。嫩茎萌发后如果被采收,则新根的发生和生长都受到抑制,因此采收期间植株的生长量较小,所需的矿质营养不多,且根系吸收力较弱,只需少量的肥料维护即可。当采收结束后,形成地上茎叶时,对于矿质营养的需求大为提高。在地上茎形成阶段,磷的需要量是采收期的2.9倍,氮与钾的需要则在3.6倍以上,同时从土壤中的吸收量也大为增加,如氮为采收期的172%,钾为228.7%。
在蓄茎采收的情况下,由于母茎的生长发育和光合作用效能的维持,需要充足的矿质营养供应,因此必须保持较高的施肥量和施肥频率,应每隔10~15天追肥1次。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