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分布与为害 小麦白粉病近年来在江苏、浙江、湖北、河南、山东、贵州、四川等地发生较为普遍,为害日趋严重。由麦类白粉菌(Erysiphe graminisD.C.f.sp.triticiE.Marchal.)引起,主要为害小麦、大麦、黑麦、燕麦等。
2.症状 自幼苗到抽穗均可发病。主要为害小麦叶片,也为害茎和穗子。在叶片上开始产生黄色小点,而后扩大发展成圆形或椭圆形病斑,表面生有白色粉状霉层。一般情况下部叶片比上部叶片多,叶片背面比正面多。霉斑早期单独分散,后联合成一个大霉斑,甚至可以覆盖全叶,严重影响光合作用,使正常新陈代谢受到干扰,造成早衰,产量受到损失。
3.发生规律 病菌在河南省平原地区不能越夏,但子囊孢子或分生孢子可在海拔500米以上山区的自生麦苗或夏麦上发生为害,秋后通过气流传到平原麦苗上引起发病。小麦白粉病流行的条件主要有两个:一是大面积种植感病品种,二是适宜的环境条件。一般在小麦密度偏大、施氮肥过量的情况下,麦株旺长,植株衰弱,田间湿度大或者发生了倒伏的麦田,发病往往较重。该病一般在3月底至4月初出现发病中心,4月中旬后随气温逐渐回升,病株率迅速增加,在适宜的条件下导致大流行。
4.防治药剂
作用特点:腈菌唑为内吸性三唑类杀菌剂,主要对病原菌的麦角甾醇的生物合成起抑制作用,对子囊菌、担子菌均具有较好的防治效果。该剂持效期长,对作物安全,有一定刺激生长作用,可用于防治小麦白粉病。
制剂:25%乳油。
使用方法:防治小麦白粉病,在小麦扬花期开始喷第一次药,半个月后再喷1次,共喷2次,每次每亩用25%腈菌唑乳油8~16克(有效成分2~4克),兑水75千克,稀释后喷施。
注意事项:
①本品虽属低毒农药,但使用时需严格遵守农药安全使用规定,特别注意使用时的防护。
②本品贮存时应避开高温、火源及食物。
中毒急救:本品如发生意外中毒,应立即转移到空气新鲜处,并根据中毒程度进行对症治疗。如进入眼睛,需用流动水冲洗至少15分钟。如溅到皮肤上,需立即用肥皂和清水冲洗。被药物污染的衣物,需清洗后再使用。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